對世界自然遺產打巖釘被判刑 最高法發布刑事指導性案例

2021-01-14 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長春

對類似案件中如何認定特殊防衛給出指導意義;準確區分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與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界限;對核心景區內的世界自然遺產實施打巖釘等破壞活動,可以依法以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追究刑事責任……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26批指導性案例,為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指引。

指導如何認定特殊防衛

【辦案經過】

張某與其兄張某甲二人均在天津市西青區打工。2016年1月11日,張某甲與案外人李某某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事故發生後,李某某駕車逃逸。在處理事故過程中,張某一方認為交警處置懈怠。此後,張某聽說周某強在交警隊有人脈關係,遂通過魚塘老闆牛某找到周某強,請周某強向交警「打招呼」,周某強應允。在事故後續處理過程中,張某與周某強產生矛盾。

2016年3月12日早,張某與其兄張某甲及趙某在天津市西青區魚塘旁的小屋內閒聊。周某強糾集叢某、張某乙、陳某來到此處,確認張某在屋後,周某強、陳某二人各持砍刀一把,叢某、張某乙分別從魚塘邊操起鐵鍁、鐵錘進入張某暫住處。張某甲見狀上前將走在最後邊的張某乙截在外屋,二人發生廝打。周某強、陳某、叢某進入裡屋內,共同向屋外拉拽張某,張某向後掙脫。後,周某強、陳某持刀砍向張某後腦部,張某隨手在茶几上抓起一把尖刀捅刺了陳某的胸部,陳某被捅後退到外屋,隨後倒地。其間,叢某持鐵鍁擊打張某後腦處。周某強、叢某見陳某倒地後跑出屋外,張某將尖刀放回原處。後張某發現張某乙仍在屋外與張某甲廝打,隨手拿起門口處的鐵鍁,兩次將正揮舞砍刀的周某強打入魚塘中,致周某強左尺骨近段粉碎性骨折。事後,張某撥打電話報警並在現場等待。陳某被送往醫院後,因單刃銳器刺破心臟致失血性休剋死亡;張某頭皮損傷程度構成輕微傷;周某強左尺骨損傷程度構成輕傷一級。

法院一審以張某犯故意傷害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張某以其系正當防衛、不構成犯罪為由提出上訴。法院二審作出判決,撤銷一審法院判決,宣告張某無罪。

【典型意義】

該案例旨在明確對於使用致命性兇器攻擊他人要害部位,嚴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的「行兇」,可以適用特殊防衛的有關規定。該案例確認的裁判規則準確把握了正當防衛制度的立法精神,對類似案件中如何認定特殊防衛具有指導意義。該案例曾被評為天津法院2018年度十大影響性案例,具有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依法打擊計算機網絡犯罪

【辦案經過】

自2017年7月開始,被告人張某、彭某、祝某、姜某經事先共謀,為賺取賭博網站廣告費用,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市租住的公寓內相互配合,對存在防護漏洞的目標伺服器進行檢索、篩查後,向目標伺服器植入木馬程序(後門程序)進行控制,再使用「菜刀」等軟體連結該木馬程序,獲取目標伺服器後臺瀏覽、增加、刪除、修改等操作權限,將添加了賭博關鍵字並設置自動跳轉功能的靜態網頁,上傳至目標伺服器,提高賭博網站廣告被搜尋引擎命中機率。

截至2017年9月底,四人連結被植入木馬程序的目標伺服器共計113臺,其中部分網站伺服器還被植入了含有賭博關鍵詞的廣告網頁。後公安機關將四人抓獲到案,並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對四人提起公訴。四名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庭審中均對指控的主要事實予以承認,但提出,各被告人的行為僅是對目標伺服器的侵入或非法控制,非破壞,應定性為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或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不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法院一審作出判決,張某等四人均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五年六個月至二年六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一審宣判後,姜某以一審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其辯護人請求對姜某宣告緩刑。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典型意義】

該案例旨在明確通過修改、增加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但未造成系統功能實質性破壞或者不能正常運行的,不應當認定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應當認定為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該案例對於依法打擊計算機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秩序,準確地區分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與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的界限,具有較為顯著的價值和意義。

引導合法參與攀巖等活動

【辦案經過】

2017年4月間,被告人張某甲、毛某、張某乙三人通過微信聯繫,約定前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攀爬「巨蟒出山」巖柱體(又稱巨蟒峰)。4月15日凌晨,三人攜帶電鑽、巖釘、鐵錘、繩索等工具到達巨蟒峰底部。張某甲首先攀爬,毛某、張某乙在下面拉住繩索保護張某甲的安全。攀爬過程中,張某甲在有危險的地方打巖釘,使用電鑽在巨蟒峰巖體上鑽孔,再用鐵錘將巖釘打入孔內,用扳手擰緊,然後在巖釘上布繩索。張某甲通過這種方式率先登頂,後毛某沿著張某甲布好的繩索也攀爬到頂。在巨蟒峰頂部,張某甲將多餘的工具給毛某,毛某順著繩索下降,將多餘工具帶回賓館,隨後又返回巨蟒峰,攀爬至巨蟒峰10多米處,被三清山管委會工作人員發現後勸下並被民警控制。其間,張某乙回賓館拿無人機,再返回巨蟒峰,沿著張某甲布好的繩索攀爬至巨蟒峰頂部,用無人機進行拍攝。在工作人員勸說下,張某乙、張某甲先後下到巨蟒峰底部並被民警控制。經現場勘查,張某甲在巨蟒峰上打入巖釘26個。經專家論證,三被告人的行為對巨蟒峰地質遺蹟點造成了嚴重損毀。

法院一審判決張某甲犯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十萬元;毛某犯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五萬元;張某乙犯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免予刑事處罰。宣判後,張某甲提出上訴。法院二審裁定,駁回被告人張永明的上訴,維持原判。

【典型意義】

該案例旨在明確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屬於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蹟」,對核心景區內的世界自然遺產實施打巖釘等破壞活動,可以依法以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追究刑事責任。該案系因損毀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而入刑的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攀巖活動在國內越來越普及,但社會公眾對法律邊界還不完全清楚。本案的正確處理不僅有利於統一裁判尺度、提供辦案指引,也有利於引導公眾合法參與攀巖等戶外探險活動,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珍惜和愛護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公布指導性案例:驢友攀巖時打巖釘,損毀名勝古蹟被判刑
    1月12日,最高法發布第26批指導性案例。其中包括一起故意損毀名勝古蹟案件。最高法在裁判要點中指出,對核心景區內的世界自然遺產實施打巖釘等破壞活動,嚴重破壞自然遺產的自然性、原始性、完整性和穩定性,綜合考慮有關地質遺蹟的特點、損壞程度等,可以認定為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蹟「情節嚴重」。據介紹,該案系因損毀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而入刑的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三驢友鑽孔、打巖釘攀爬世界自然遺產三清山,入刑
    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26批指導性案例,上述《張永明、毛偉明、張鷺故意損毀名勝古蹟案》入選。打入巖釘26個,造成巨蟒峰地質遺蹟點嚴重損毀指導性案例顯示,2017年4月份左右,被告人張永明、毛偉明、張鷺三人通過聯繫,約定前往三清山風景名勝區攀爬「巨蟒出山」巖柱體(又稱巨蟒峰)。
  • 含特殊防衛、「二元期權」 最高法發布4起指導性案例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專業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4件刑事指導性案例,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第26批指導性案例發布,供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指導性案例144號《張那木拉正當防衛案》,旨在明確對於使用致命性兇器攻擊他人要害部位,嚴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的「行兇」,可以適用特殊防衛的有關規定。該案例確認的裁判規則準確把握了正當防衛制度的立法精神,對類似案件中如何認定特殊防衛具有指導意義。該案例曾被評為天津法院2018年度十大影響性案例,具有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巨蟒峰被毀案入選指導性案例釋放保護生態環境司法強音
    1月12日,最高法發布第26批4件指導性案例供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其中包括「世界遺產江西三清山巨蟒峰被毀案」。不妨先回看案件經過。2017年4月15日凌晨,張永明、毛偉明、張鷺三人分工分批攀爬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巨蟒出山」巖柱體(又稱巨蟒峰)。
  • 對世界自然遺產打巖釘者被判刑
    對類似案件中如何認定特殊防衛給出指導意義;準確區分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與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界限;對核心景區內的世界自然遺產實施打巖釘等破壞活動,可以依法以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追究刑事責任……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26批指導性案例,為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指引
  • 指導性案例:公正司法的指南針
    在指導性案例的指引下,檢察官孜孜以求,以一件件高質效案件,為人民至上、司法公正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 新時期檢察指導性案例的發布主題覆蓋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十大業務」, 愈發注重彰顯檢察工作新理念。 指導性案例直觀地闡釋司法政策、法律規定的精神和內涵,用恰當精準的筆墨展示檢察環節履職情況,形成了中國特色檢察工作的生動印記。
  • 善用指導性案例推動良法善治
    2018-12-24 09:51:02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朱忠保   用好用活指導性案例
  • 最高法發布第26批指導性案例:龍匯「二元期權」與「押大小、賭輸贏...
    中證網訊(記者 昝秀麗)最高人民法院1月12日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專業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4件刑事指導性案例,作為最高人民法院第26批指導性案例發布,供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
  • 最高法案例明確:利用微信群設賭屬「開設賭場」!
    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5件依法嚴懲網絡犯罪指導性案例。這些指導性案例,均涵蓋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網上開設賭場等犯罪行為,對於依法懲治和防範網絡犯罪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指導性案例中明確,利用微信群從事賭博性質的活動,屬於刑法中規定的「開設賭場」。
  •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法官隔壁截至2020年12月22日,最高檢共發布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為便於大家學習查閱,「法官隔壁」對所有指導性案例進行了重新分類整理(包括關鍵詞、要旨、來源),並對原來整理版本的筆誤進行了修正。
  •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彙編(第1-147號)
    截至到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共計發布了26批共計147個指導性案例(第9、第20號指導性案例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再參照適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法發〔2010〕51號)第七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各級人民法院審判類似案例時應當參照。」所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對司法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 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分類梳理——民商類(含2020年新發布案例)
    >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分類梳理——民商類(含2020年新發布案例)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第25批指導性案例(第140-143截止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共發布25批143個指導性案例。為方便讀者高效地學習了解,特將143件指導性案例中的民商事案例篩選出來,並按民事類(包括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商事類、程序類(包括執行)進行歸類,每一類再按案由進行更加細緻的分類,同時將案例對應的案號附後,便於進一步的查閱。
  • 最高法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首批新司法解釋,帶來不少新變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0日訊 (記者 李萬祥)為確保正確統一實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已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12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司法解釋全面清理情況,並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司法解釋,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據介紹,經前期梳理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現行的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共計591件。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22批指導性案例
    法〔2019〕293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發布第22批指導性案例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現將麥可·傑弗裡·喬丹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喬丹」商標爭議行政糾紛案等四個案例(指導案例113-116號),作為第22批指導性案例發布,供在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
  • 最高法發布的這些典型案例發人深思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15日發布第三批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聚焦疫情期間因故意隱瞞出入境或疫情高發地區旅居史又拒不執行隔離規定,造成疫情擴散重大風險的刑事案件。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建審判案例資料庫 辦這幾類案件時要類案檢索
    中國網7月28日訊(記者 張豔玲)為統一法律適用,提升司法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自2020年7月31日起試行。承辦法官依託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資料庫等進行類案檢索,並對檢索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意見》對類案檢索範圍進行界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典型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本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參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上一級人民法院及本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 最高法首次發布環境資源年度典型案例 涵蓋生態保護等五大類
    今天,最高法公布《中國環境資源審判(2019)》(白皮書)、《中國環境司法發展報告(2019)》(綠皮書)及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對2019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進行了介紹。2019年全國法院受理各類環境資源刑事類案件同比上升50.9%此次發布的白皮書,對中國環境司法年度發展狀況的具體展示。
  •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第九批指導性案例
    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批指導性案例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檢察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  經2017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七十次會議決定,現將李丙龍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等六件指導性案例(檢例第33-38號)作為第九批指導性案例發布
  • 【精心整理】最高法院25批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梳理——民商事...
    民商事類(下)為方便法官高效查詢、學習以加強類案檢索,湖南高院研究室將全部指導性案例進行篩選、歸類,按照刑事、民商事、行政、國家賠償、執行等五大類,列出關鍵詞、裁判要點,同時將對應的案號附後,便於進一步的查閱。
  • 最高法院25批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梳理——民商事類(下)
    >民商事類(下)為方便法官高效查詢、學習以加強類案檢索,湖南高院研究室將全部指導性案例進行篩選、歸類,按照刑事、民商事、行政、國家賠償、執行等五大類湖南高院微信公眾號將分批發布指導性案例分類裁判要點。民商事案例共76件,按先實體(包括環境民事公益訴訟,73件)後程序類(3件)進行歸類,實體類案例再按案由進一步細緻的分類。第二期將發布民商事類的37個指導性案例,方便大家組織學習,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