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邊際實驗室
本文包含621字,預計閱讀完需要1分鐘
隨著中國的市場逐漸向境外投資機構放開,進入2020年以來,華爾街的各大銀行開始了在中國金融行業的併購之路。根據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的數據顯示,截止6月中旬,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股權交易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3.1%,至1563億美元。
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華爾街的各家銀行參與的。高盛、摩根大通、滙豐和瑞銀等推動了一系列交易來收購國內的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對此,榮鼎諮詢的一則研究報告表示,「儘管人們都在談論脫鉤和經濟回流,但是只要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增長中佔相當大的份額,外國對中國資產的興趣仍將保持強勁。過去18個月,外資在華的併購規模達到了過去10年間從未見的水平。」
除了金融業以外,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也是在中國市場上活躍的分子之一。上月,該公司同意斥資10億歐元收購江淮汽車集團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另外斥資額外10億歐元獲得電池製造商國軒高科近26.5%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百事可樂也在今年年初進行了一次收購,宣布以7億美元收購中國的零食品牌百草味。
外資對中國併購的興趣,是在中美關係緊張、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流行等背景下出現的。奮迅律師事務所的一則報告則表示,「隨著中國進一步開放,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內地併購的熱情將逐漸增強。」
本文由邊際實驗室原創。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