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宋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9差點讓北宋迴光返照的宋哲宗)

2020-12-06 百家號

宋哲宗,1077年1月4日出生,原名趙傭,一看這個名字,就覺得此人是不是出生有問題。果然,他的生母是一個姓朱的宮嬪。朱氏出身寒微,幼時命運多舛,遭遇坎坷。入宮後,始為神宗侍女,後被神宗寵幸生了趙煦,1084年才被封為德妃。朱氏性格溫順恭敬,對人十分溫和,對高太后和神宗向皇后一向都畢恭畢敬,溫柔恭順。宋徽宗即位後,奉禮尤謹。1102年二月薨,年五十一,被追冊為皇后,諡欽成。

這樣的出身為何還能立為太子?因為神宗的第五個兒子都是早早夭折,第七、八子亦是,排行老六的趙傭不得已被推到前面。宋神宗死後,趙傭能坐上皇位得益於他的祖母高太后。

高太后雖然對待趙煦的生母朱氏過於嚴苛,但對於誰成為皇位的繼承人卻一點不含糊。老太太審時度勢,剛果決斷,成功粉碎了一起爭奪皇儲選立的陰謀。

1085年二月,神宗病情惡化,不能處理朝政。當時趙傭才九歲,而神宗的兩個同母弟弟趙顥、趙頵卻年富力強。論出身、地位和聲望,兩人當中的任何一個都有資格當皇帝。當時,大臣蔡確和邢恕也確有策立二人為王的意思,於是他們想通過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繪和高公紀的幫助來達到目的,但高公繪等卻拒絕了。蔡確和邢恕見陰謀難以得逞,便決定擁立趙傭,以奪策立之功,並趁機除掉與蔡確有矛盾的宰相王珪。

一天,蔡確在與王珪同去探望神宗時,問王珪對立儲之事有何看法。同時,在暗中派開封知府蔡京率殺手埋伏在暗處,只要王珪稍有異議,就將他殺死。王珪素來膽小怕事,但這一次卻很有主張,見蔡確相問,王珪便慢吞吞地回答:「皇上有子。」言下之意是要立趙傭。蔡確無法動手,便說他自己有策立大功,反誣高太后和王珪有廢立趙傭之意。

不僅蔡確和邢恕有此打算,趙顥和趙頵也極為關注皇儲選立一事。他們常藉故探視神宗病情而打聽消息。趙顥還徑直去高太后處,試圖探聽口風。史說神宗只能「怒目視之」,應該已經察覺到弟弟們的意圖。神宗彌留之際,趙顥甚至還請求留在神宗身邊服侍。高太后見兩位親王居心叵測,這樣明目張胆四處活動,為防萬一,便命人關閉宮門,禁止二人出入宋神宗的寢宮。同時,加快了立趙傭為儲的步伐,還暗中敕令宦官梁惟簡,讓他的妻子秘密趕製了一件小孩穿的皇袍,以備不時之需。

1085年3月,在大臣們前來覲見時,高太后當眾誇讚皇子趙傭性格穩重,聰明伶俐,自神宗病後便一直手抄佛經,為神宗祈福,頗是孝順,還稱其已能背誦七卷《論語》,字也寫得很漂亮。她還將趙傭所抄佛經傳給大臣們看,大臣們齊聲稱賀,高太后當即命人抱出九歲的趙傭,宣讀神宗詔書,立趙傭為皇太子,改名趙煦,皇儲之爭至此才告終。

同年,差點被推出皇位的趙煦安全登基,由於其年幼,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高氏立即起用司馬光等,推翻王安石的變法,恢復舊法,史稱「元祐更化」。

高太后雖然反對王安石的變法派,但她卻有十分優秀的執政才能。她執政期間,勤儉廉政,勵精圖治,因此這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也十分繁榮。她垂簾聽政的這段時間是北宋最後一個經濟繁榮、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國勢較強的時期,這與高太后的賢德是分不開的。高太后因此也被後人譽為女中堯舜,同時為哲宗也贏得了一定的聲譽。高太后強權,勢必哲宗就顯得傀儡和無足輕重,這也引起了哲宗的逆反心理。後來事實證明,趙煦親政後,凡是高太后垂簾時彈劾新黨和罷免新法的官員幾乎無一人倖免遭到哲宗的報復,即歷史上著名的紹聖紹述事件。

1093年,高太后去世,趙煦開始親政。趙煦親政後,召回神宗變法時的重要人物章惇。章惇上任後,力圖改革。下令紹述並實施元豐新法,罷舊黨宰相範純仁、呂大防等。新黨對舊黨的報復性打擊完全是哲宗的打擊報復。哲宗不滿司馬光的「以母改子」,不滿元祐舊臣早年對他的冷落,更不滿高太后對他的種種壓抑,因此,對舊黨的仇恨心理不亞於元祐時被打擊的新黨。

紹聖初年,舉行郊祀大禮,按例,朝廷要頒布大赦詔令,通常連死囚都免去死刑。有大臣請示哲宗,可否赦免貶謫的舊黨官員,趙煦立刻拒絕。紹聖四年,有人建議讓謫居嶺南的劉摯等人「稍徙善地」,哲宗卻說:「劉摯等安可徙!」 連在嶺南附近做些調動也不允許。而對於王巖叟,哲宗指責他當初貶蔡確時,實際上是將矛頭對準自己,用心極險惡,也就更加痛恨他。趙煦的這些言行等於宣判了舊黨人政治上的死刑。所謂紹述,主要就是趙煦與章惇君臣在政治上以牙還牙,打擊政敵。史評這種做法,逞快一時而貽害無窮。

1097年,涇原路經略使章楶獲得熙河、環慶和秦鳳三路的支援。熙河將姚雄擊潰一個西夏部隊,斬首三千,俘虜三萬餘。這是第一次平夏城之戰,1098年第二次平夏城之戰,又取得輝煌勝利,使西夏臣服。

《宋史》說:「夏自平夏之敗,不復能軍,屢請命乞和。哲宗亦為之寢兵。楶立邊功,為西方最。」說明哲宗時期在外交和軍事上的成就。

按理,哲宗少時在高太后的背後韜光養晦,親政後在政治、軍事、外交方面又取得不凡成就,他應該勵精圖治,讓國家走上繁榮富強的道路。但他為何早早隕落,讓宋家江山落入宋朝最荒唐的皇帝,他的弟弟宋徽宗之手?

有人說是風寒成疾,據《元符遺制》稱是「故冬以來,數冒大寒,浸以成疾,藥石弗效,遂至彌留。」而有人根據宰相曾布的日記《曾公遺錄》中記錄的哲宗病情症狀為「精液不禁,又多滑洩」推斷說,哲宗並非傷風感冒而死,而是死於極度縱慾。皇帝短命不是新鮮事,皇帝縱慾也無可厚非,可這麼年輕就命歸黃泉可見其身體體質之弱了。也許追究他的死因可能獲得各種為人津津樂道的奇趣異聞,但我們對待有些史實完全沒有必要。與其對奇聞軼事的追逐還不如理清歷史的脈絡,不如對歷史作縱向和橫向的對比。

1100年,宋哲宗趙煦病逝,年僅二十四歲,在位十五年。宋哲宗病逝時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1126年,金國兵臨城下,攻破汴京。徽宗匆匆禪讓給太子趙桓,徽、欽二帝被金人俘虜。

這個給兒子挖坑,讓兒子背鍋的宋徽宗也算帝王界的奇葩了。宋徽宗當皇帝不行,卻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元朝宰相脫脫評價說:「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他在位時重用蔡京、童貫、王黼、高俅等奸臣,使北宋一步步走向覆滅的道路。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初章惇的意見被採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局。並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何釁以伐宋哉」。

宋徽宗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奇葩,請看下回《在囚車裡長途跋涉的徽、欽二帝》。

看宋朝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1崖山海戰)

看宋朝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2陳橋驛兵變)

看宋朝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3是燭影斧聲還是金匱之盟)

看宋朝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4一個無法用道德來衡量的人)

看宋朝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5狸貓換太子)

看宋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6被包拯唾沫飛上臉的仁宗太仁)

看宋天下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7一生匆忙宋英宗)

看宋天下怎樣一步步落入異族人之手(08王安石變法)

相關焦點

  • 靖康之恥究竟有多「恥」,為何說是宋國的至暗時刻?發生了什麼?
    此外,我們需要給靖康之恥貼上三個標籤,分別是帶來沉重災難、宋王朝的百年國恥、漢族歷史上的一次大劫。 而參戰的兩個國家,包括但不限於北宋和金國,當時還有一些其他變動,只不過這些咱們不再過多闡述。當時的事件的發生地點在北宋的東京地區,此次事件帶來的影響有很多,包括但不限於北宋的首都淪陷,北宋徹底滅亡,以及留下很多與靖康之恥相關的經典詩詞和當時的諸多優秀將領的優秀反擊,以及大宋帝國的憂傷。
  • 看看北宋滅亡之後的「靖康之恥」,就會明白崇禎為何會殺死妻女
    宋明兩朝作為中國最後的兩個漢人王朝,它們都是因外族入侵而滅亡,在情感上忍不住讓人嘆息。一個王朝的滅亡都伴隨的死亡與殺戮,在明朝滅亡之際,崇禎帝為了避免後宮嬪妃公主落入敵人之手,忍痛殺死了自己的妻女,之後便在煤山上吊而死,成全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北宋這麼多名相,為什麼沒有讓大宋強盛,反而如此被動挨打?
    歷史上的名相也是非常的多,很多人以一人之力力挽狂瀾,挽救時局。當然了,也有很多奸相,沒有起到什麼好作用。說起大宋,有一句話估計很多人聽過,那就是「北宋多名相」。客觀地說,北宋的名相確實不少,像趙普、寇準、王安石、司馬光等等,這些人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 真實的北宋:宋初婚嫁制度-「三書六禮」+「紅男綠女」
    最近大熱的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以北宋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一個官宦世家出生的庶女明蘭,從小韜光養晦,自立自強,嫁得如意夫君後,相夫教子,持家有方,收穫美滿人生的故事。女子十五及笄,也就是成年,可以談婚論嫁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做不了主。劇中的明蘭就是在十六七歲的花樣年紀,「三書六禮」,明媒正娶,風風光光嫁給了顧二叔顧廷燁。
  •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皇家園林裡,為何會有一隻乘風破浪的大龍舟?
    ——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 對,這個水軍的操場,到了徽宗宣和年間,已經被造成了一個方圓九裡的皇家園林,和緊傍它的瓊林苑,成為赫赫有名的北宋兩大名園……
  • 觀察專欄|陳忠海:從金融視角看北宋的滅亡
    宋徽宗即位後,軍費繼續增加,以京師地區為例,前任宋哲宗時每月吏祿兵廩支出40多萬貫,到宋徽宗初期很快增加到60萬貫,中期增加到68萬貫,晚期增加到120萬貫。除常規軍費支出外還有一些額外支出,如崇寧二年(1103年)曾向吐蕃、西夏境內拓邊,「費錢億萬」;宣和四年(1122年)出兵攻打燕京,「月費米三十萬石,錢一百萬緡」。頻繁對外用兵,造成了「邊事數易而國力大匱」的局面。
  • 大宋將領三箭全部射偏,敵軍一看仰頭大笑,再看一眼急忙逃走
    北宋年間,大宋就曾經有過一位著名的將領,他不僅憑本事成為了武舉人,還因為出色的箭術成為了大家眼中的「神射手」,他就是大宋將領何灌。何灌出生開封祥符(現河南開封),對行軍打仗感興趣的他從小便開始習武,在考上武舉人後,何灌被大宋朝廷指派到了北方擔任小隊將領的角色,當時北宋和遼國關係相對和平,不過遼人經常會越界幹擾北宋,還對北宋子民幹起了偷搶的勾當,這讓身為大宋將領的何灌感到十分不滿。
  • 宋畫中的中國山水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宋畫之美,美在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文藝態度,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讚美,於山川小景、人物花鳥中輕叩生命的價值。
  • 北宋鄧窯魚水菊瓣紋青瓷釉碗
    圖1 北宋晚期鄧窯魚水菊瓣紋青瓷釉碗正背面  圖2 北宋鄧窯素六分區青瓷碗  圖3 北宋晚期蓮瓣小碗殘片  ■河南鄧州 許滿貴  據南宋葉寘《坦齋筆衡》、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載:「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江南則處州龍泉窯,質頗粗厚。
  • 迴光返照是什麼原因,揭秘迴光返照的科學解釋
    其實在咱們中國來講的話,迴光返照這個現象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恐慌,在現實生活中,或者是電視電影裡面我們也會看到這樣那樣的情形的,所以普羅大眾也是會接受的
  • 宋瓷的底有何特別之處?汝窯定窯建窯鈞窯「大起底」
    建窯 建窯是宋代名窯中最為獨樹一幟的窯口,不僅有獨特的黑釉瓷鐵系自然析晶斑紋,其底部不上釉的露胎藝術風格,更是風靡一時,宋代其他窯口競相仿之。內外滿釉,底部一層醬色釉,底有五個滲水圓孔,外底刻劃數字「七」 「七」是宋代鈞窯瓷器的數字款識,從鈞瓷傳世品看底部款識主要有數字、宮殿名兩大類。 據古陶瓷專家和考古學家研究發現,鈞窯花盆、盆奩、大洗、大尊等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至十的數字。
  • 北宋司馬光的基因——O1系,不是司馬懿後人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歲。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司馬光在政治上被後人視作強硬的守舊派,他幾度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他認為刑法新建的國家使用輕典,混亂的國家使用重典,這是世輕世重,不是改變法律。
  • 人在臨終前一刻,為何會出現迴光返照?此時,還有沒有意識?
    有網友給我留言,提出了一個關於死亡的疑問,這位朋友說,他的姥姥患有腎病、腦梗等多種疾病,一直在醫院養病,後來病情嚴重到了整個人神志不清並且無法進食的地步,然而卻在某一天突然「好了」,早晨很早就已經醒來,披好衣服坐在床上,主動和子女說話,要說自己餓了想吃東西,看起來非常有精神,然而,就在家人都以為姥姥病情有了好轉之時
  • 人的死亡是怎樣的過程?為何出現迴光返照?如何看待「死而復生」
    首先,真的會有「迴光返照」嗎?但是有些人這之後,會突然精神煥發,想要進食,體力也有所增加,頭腦也變得很清晰;雖然有些人這些狀態不太明顯,但是還會出現一些身體表現,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迴光返照」。可是之後就是萎靡不振,呼吸衰弱,直至死去。據生物學家研究,這個現象和人身體內一種叫「三磷酸腺苷」的物質有關。
  • 大觀園、恭王府、金朝離宮、北宋艮嶽之關係
    米芾,字元章,世稱米南宮,是曹雪芹最喜歡的人之一,也是「正邪兩賦之人」(「正邪兩賦之人」是說有正面,也有邪的一面,兩種稟賦的人。賈寶玉就是「正邪兩賦之人」。)北宋大理學家程頤去世。世稱「伊川先生」。這一年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誕生。也就是後來南宋的開國皇帝宋高宗。1108、1109、1110年蔡京和童貫不斷弄權。   蔡京是生辰綱和花石綱的主要操盤手。
  • 冶鐵業的發展:四大冶鐵基地 宋鐵產量增長
    這是北宋最為著名的冶鐵中心。遺址在今徐州市銅山縣東北約80公裡的盤馬山下,今利國釋東站附近。這一帶礦產資源豐富,北宋初年設有稱作邱冶務的鐵冶工場。北宋中葉發展成利國監,下設8個冶務。到40年後的元豐年間,又增加到36個冶務。1077年10月,蘇軾在《徐州上皇帝書》中說:『洲之東北七十餘裡,即利國監。自古為鐵官、商賈所聚,其民富樂。凡三十六冶,冶戶皆大家,藏鑷巨萬。」
  • 人在臨死前,真的會「迴光返照」嗎?
    我抬頭看了看牆上的鐘,快到下班時間了。「閔醫生,不好了,19床病人大喊大叫要找你!」忽然,護士小徐闖進了辦公室,氣喘籲籲地說。19床?那個膽管癌晚期的病人嗎?每天查房都是迷迷糊糊的,很少說話,怎麼會大喊大叫?我心裡一邊嘀咕著,一邊跟著小徐跑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