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可穿戴產品,可能才是治好你失眠的利器

2021-01-09 極客公園

儘管剛剛過去的「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又一次通過「健康睡眠,健康增壽」的主題來提醒公眾重視睡眠,但環顧身邊,睡眠問題依然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聽起來或許讓人驚訝,但世界衛生組織 2018 年的數據表明,全世界睡眠障礙者達 27%,這個數字比全球菸民加起來還要多。在中國,有 3 億人受到失眠影響,這意味著每 4 個人中就有一個睡眠不好,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然而我們身邊大多數人並不會把睡眠不足看作是一種疾病,直到諸如高血壓、心臟病、肥胖等相關問題出現才開始重視。

睡眠問題如此重要,不只是因為它會引發諸多潛在危害,更重要則在於,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質量從來都不能用肉眼和心理察覺,一旦出現問題就已積累到一定階段。因此從解決方案上來說,最好的辦法是觀察數據並按照規律調整自身睡眠,也因此,睡眠監測服務逐漸受到關注,技術究竟能幫助我們怎樣改善睡眠成為如今人們關注的焦點。

尋找最佳答案

要做到有針對性的控制和預防睡眠問題,最佳方式莫過於在醫療機構進行專業檢測,這包括從心率、呼吸、腦電波等不同方面進行觀察和治療,如同體檢過程一樣,全方位檢查能帶來最明確的結果。

遺憾的是,並非所有人都有能力經常去專業機構對睡眠問題進行檢查,因此在時間和費用成本限制下,多數時候人們需要的是能提供日常數據監測並帶來睡眠建議的服務。睡眠監測服務由此產生,從目前來看,這類服務嘗試的方案主要有三種:

一,智能 App 監測,各種通過記錄手機使用時間與習慣的 App,進行睡眠引導與監測;

二,非穿戴設備,加入各種傳感器的枕頭、床頭呼吸監測器等設備進行睡眠監測;

三,智能可穿戴設備,諸如智能手錶/手環/戒指等設備進行數據監測。

第一種使用成本無疑最低,但在精確度與實用性方面有一定缺陷。醫療方面的研究已經證實,臨睡前操作手機、平板等設備,其屏幕發出的藍光會影響人體褪黑素形成,並對睡眠產生影響,此外僅僅通過對手機狀態的監控來記錄睡眠,其準確性也會大打折扣。         

第二種和第三種都屬於硬體支持,但相比智能枕頭、床頭監測器等設備,智能手環/手錶等可穿戴設備明顯更加靈活,對經常出差在外的人來說有可持續性。同時,在後兩種方案中,類似方案一中的軟體服務也會協同配合,相比單純的 App 服務更有價值。

Apple Watch

所以,智能可穿戴設備的興起,給解決睡眠問題帶來了一個值得嘗試的路線,但問題在於:相比更專業的醫療設備,這個每天戴在我們手腕的產品作用有多大?智能手錶/手環這類產品如何幫助我們更好睡眠?

不斷走向精確

可穿戴設備與醫療研究領域的結合從很早就開始進行,包括睡眠問題、心臟問題等不同方向,專業的可穿戴設備早已成為許多醫療研究不可缺少的產品。但由於專業醫療可穿戴設備成本更高,功能也較單一,因此一定程度上給消費級智能可穿戴設備帶來了機會。

本月早些時候,史丹福大學睡眠科學與醫學中心(Stanfo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Sleep Sciences and Medicine)在一份睡眠研究報告中,通過對比測試來自華米科技的 Amazfit Arc 手環和飛利浦公司的 Actiwatch Spectrum 手錶,將 48 小時研究區間內的結果進行對比,發現 Amazfit Arc 和 Actiwatch Spectrum 得到的數據斯皮爾曼相關係數為 0.94,以完全單調相關則為+1 來看,二者數據呈現高度相關。

在這份報告中,假如將專業的活動記錄器 Actiwatch Spectrum 的評分作為界定睡眠與清醒的黃金標準,那麼 Amazfit Arc 的總準確度為 99.0%±0.17%,靈敏度為 99.4%±0.19%,對睡眠測定的特異性為 84.5%±1.9%。這個數據意味著,智能可穿戴設備在健康領域已經接近專業醫療設備,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作為重要健康參考。

實際上在 2018 年 6 月,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發布的一份關於可穿戴設備睡眠監測能力的報告中就談到,由於算法優化和與用戶的密切關聯,智能可穿戴式設備已經具備高靈敏度,伴隨技術進步這類產品將提供更可靠的睡眠測量數據,因此具有顯著的研究和實際應用潛力。

Amazfit Arc 手環

更精確的數據離不開智能可穿戴產品的前期探索。海外的 Fitbit 在 2017 年將心率數據引入睡眠監測算法,而國內華米科技在 2015 年的小米手環 1 上就開始嘗試睡眠監測,在價格較低、全天候監測以及更方便的使用體驗下,智能手環的確提供了一個可以參考的數據。而隨著運動、心率傳感器的升級、算法的提升以及更多基礎用戶數據收集,如今在睡眠監測上,智能手環才有能力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

完整的睡眠監測服務

精準的數據是智能分析的基礎,如今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已經有了幫助用戶監測睡眠的前提。因此為了完成對自身的健康評估,圍繞數據的一系列相關服務就有了切實可行的前提,但這也為硬體廠商帶來了新的挑戰。

如同本文開始討論的,在幫助人們完成數據積累的情況下,如何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這件事需要科技企業提供更加綜合的系統化服務。

睡眠數據的分析與服務離不開算法,也離不開專業醫學研究的突破。這一點,海外的蘋果公司和國內的華米已經進行了不少嘗試。

蘋果公司在 2017 年收購了睡眠監測產品公司 Beddit,並推出了放在床墊之下的監測產品,而圍繞心臟健康方面則主要和史丹福大學進行研究合作,據彭博社報導將會在 2020 年之前為手錶增加原生睡眠監測功能。

相比之下,作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智能可穿戴品牌之一,華米科技 2018 全年智能手錶、手環出貨量 2750 萬臺,它在睡眠監測方面的進展同樣迅速。通過收購阿迪達斯旗下 Physical Enterprises Inc(PEI)以及 Zepp 等相關算法技術,整合在旗下 Amazfit 眾多產品中。核心健康數據的監測只是第一步,華米同時開展與史丹福大學的相關合作,將睡眠監測數據和醫療服務相互結合,通過軟體提供更具體可行的睡眠健康服務。

Amazfit 智能手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出的 2019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中,可穿戴心電儀(An ECG on your wrist)與「人造肉漢堡」、「靈巧機器人」並列,成為備受關注的行業方向。毫無疑問說明了智能可穿戴設備在人類認識自我、量化自我上潛在價值。而可預見的是,伴隨續航時間的進一步延長,算法的不斷優化以及更專業的服務配合,擁有 7*24 小時的貼身屬性和對心率、脈搏以及運動狀態的持續監測的智能手環,將成為幫助更多人解決睡眠困擾的好助手。

而基礎的睡眠監測和後續服務只是第一步。設想一下,在傳統的醫療體系下,醫院、醫生要怎麼樣才能大規模、不間斷地監測用戶的睡眠、運動、心率等核心健康數據,要怎樣才能洞察這些數據中所蘊含的人類普遍意義上的統計學規律,進而對症下藥。

近期蘋果也公布了它和斯坦福合作的一項規模史無前例的心臟研究研究,8 個月的研究周期、覆蓋全美 50 個州、40 萬人參與,為其中 0.5% 也就是 2000 人發送了心臟房顫等風險提醒。可穿戴產品的對全人類的價值盡顯。而這也正是技術的性感之處。

相關焦點

  • 褪黑素真能治好失眠?這些你得了解!
    褪黑素真能治好失眠?這些你得了解! 褪黑素產品是否可以治療失眠? 褪黑素到底是啥? 吃褪黑素產品 真的可以治療失眠嗎?
  • 治失眠的催眠音樂哪個好?治失眠的催眠曲推薦
    或許你可以嘗試著聽點音樂,那種可以讓人放鬆、緩解緊張情緒的音樂,如催眠曲一般將你送入甜美的夢鄉。治失眠的催眠音樂哪個好?下面為您推薦十首助您入眠的催眠曲。優美的音樂確實能夠讓人放鬆、抒發情感、調節情緒、緩解緊張狀態。在入睡前聽一些旋律優美、節奏明快、和聲悅耳的古典樂曲及輕音樂,對於睡眠確實是有好處的。那麼,催眠曲有哪些?有助於睡眠的音樂有哪些呢?
  • 他的《時間簡史》治好了我的失眠。。
    要不是有他的存在,我可能還是在每個深夜裡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算了咱也不文縐縐了,說白了就是「失眠」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那種痛苦,想睡又睡不著..越想睡越清醒。上次董事長本來決定把他二姑的表妹家的小女兒的遠方親戚如花介紹給我,結果就是因為失眠第二天精神不好吹了。當時我的心是崩潰的,我對天發誓說,只要誰治好了我的失眠,我就以身相許!於是天下打了一個響雷..我想可能是我的要求太高,天上那位不滿意了。
  • 如何設計可穿戴產品?可穿戴產品設計的幾大要素分析
    同樣,成功的可穿戴產品設計需求要關注於「用戶體驗」。這些需求包括可穿戴產品的外觀、感覺和與最終用戶的交互,以及它所引起的印象、感受和情緒。   當今有許多能夠監測健康和生物特徵、跟蹤運動距離、記錄移動路線、估計能量消耗、以及來電和郵件通知的可穿戴產品,同時可以無縫的和我們的智慧型電話進行整合和通信。
  • 負離子可以治失眠嗎?臨床試驗給您最好的答案
    失眠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只有失眠的人才明白第二天起床後的疲勞之感:沒有胃口、無精打採、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學習……偶爾失眠倒沒事,長期失眠就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吃助眠藥也不是好方法,是藥三分毒,吃藥也會有依賴性。所以,有沒有不吃藥能讓人安心入睡的物理療法呢?負離子出現了!
  • 它是解決失眠的「利器」!難以入睡的朋友當零食吃,晚上不再發愁
    長期失眠對身體有什麼不良影響嗎?1、生理方面:毛髮開始脫落,皮膚發黃,內分泌開始紊亂,出現月經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心臟出現問題等等,即使是長期失眠也會引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2、心理方面:失眠者往往睡眠不足,這使他們感到焦慮、沮喪,而這種消極情緒又進一步加重了失眠者的病症,導致病態的惡性循環。
  • 失眠該怎麼治?醫生:分這5個階段循序漸進,還你一夜好眠
    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內心焦慮,卻怎麼都睡不著,這種失眠的滋味相信很多人都嘗過。長期失眠對於人的身心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那麼失眠了到底該怎麼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精神心理科張斌主任表示,失眠的療法多種多樣,但不管哪種治療方法,都離不開認知行為治療。
  • 「褪黑素」真的能治失眠嗎?藥師:我勸你三思
    因為他們失眠,並且眼罩、耳塞已經沒有用了……其實,褪黑素並不是安眠藥,吃錯了不僅治不了失眠,還會損害健康。專家,告訴你褪黑素適用於哪些情況。褪黑素到底是什麼?褪黑素又名松果體素,是一種可以使皮膚顏色變淺的神經激素。
  • 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出治癌利器
    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治癌「利器」運用質子或重離子射線治療腫瘤,是當今國際公認的最尖端的放射治療技術,以殺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而被譽為「治癌利器」。然而,此前,只有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同時開展這一技術。直到2015年,國內也只有上海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引進了一套醫用質子重離子治療設備。
  • 超3億人失眠,千億級睡眠經濟興起
    這個市場還處於早期階段,每個入局者都只能摸索著前行,沒有成功者的經驗可借鑑。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在早期階段,一定是混亂的,睡眠行業也不例外。首先,睡眠行業中的產品魚龍混雜,雖然種類和數量繁多,但不少產品都是「渾水摸魚」,助眠效果甚微。電商平臺上,有商家描述自家的助眠儀產品 「10分鐘助你入眠」。但是,購買過這類產品的用戶卻表示,「沒有效果」。
  • 可穿戴技術發展史回顧
    硬體再發明(公眾號:newhard) 編譯整理  可穿戴技術可能是當今科技產業裡最為多產的潮流可穿戴技術是如何發展至今的呢?科技網站Mashable日前就對該領域的發展史進行了回顧:  你或許不會知道,可穿戴計算設備背後的技術可以說是為了在賭場裡作弊而誕生的。在上世紀60到70年代,一些發明家製作出了一些最早的可穿戴設備,來增加在賭桌旁的勝率。  從那之後,可穿戴技術的研發還維持在較小的規模。除了計算器腕錶在80年代的流行,這個領域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 農村野草,養生養血安神、腦血管硬化、治失眠、還能止癢,很好用
    功效:養心,安神,通絡,祛風,主 治:治失眠症,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癧,風瘡疥癬。外用:單用外水煎洗,醫治皮膚風瘡痒疹,可收祛風止癢之功效。1、用於虛煩失眠。夜交藤具有養血安神作用,以用於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為主,常與合歡皮相須配合,也可與棗仁、柏子仁、遠志等同用。2. 用於周身酸痛。夜交藤既有養血作用,還可通利經絡,治血虛周身酸痛,可配合當歸、地黃、雞血藤、絡石藤等同用。3. 用於皮膚癢。夜交藤煎湯外洗治皮膚痒疹,有一定止癢作用。
  • 一個治失眠的中醫經典食方,從古到今,幫了很多失眠人
    你是否有這種感覺就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睡眠質量越來越差,平時上床立馬就能睡著的你漸漸變得開始一兩個小時都無法安穩入睡,尤其是到了後半夜再也沒有辦法入睡,每天眼睜睜地看著天空從天明到天亮,尤其是拖著疲憊的身體還得忙著第二天的工作。
  • 睡眠監測產品靠譜嗎?可參考!別迷信!
    於是,不少人想通過智能手環、非穿戴式床上睡眠監測產品等,看看自己到底睡得怎麼樣。這些設備宣稱可以監測睡眠質量,提供個性化睡眠建議,改善睡眠質量。  專家建議,監測數據儘管可以用來個人參考,但不具權威性,不可過度迷信。要及時調整好睡眠狀態,可以試著從調節心理開始,同時睡前拒絕包括手機等在內的「睡眠垃圾」,午間可以嘗試打盹半小時。
  • 歌爾聲學耳機產品面臨可穿戴市場機遇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歌爾聲學日前在機構調研中表示,公司耳機產品面臨可穿戴的產業機遇,最近蘋果公司收購Beats、英特爾推出智能耳機,都預示這一產業正處於變革的前夜,未來耳機作為智能穿戴設備有非常大的創新空間。
  • 那些睡眠監測設備,似乎會讓失眠變得更嚴重
    而且,它的存在可能還會影響你的睡眠狀態,讓失眠變得更糟糕。專家:睡眠追蹤器可能會使你的失眠更糟針對「睡眠追蹤設備影響睡眠質量」這個話題,紐約時報就採訪了美國北達科他州睡眠中心的研究小組。研究小組表示,一些附帶睡眠監測功能的運動設備並能夠很準確地得知佩戴者的睡眠狀況。
  • 那些能救命的可穿戴設備,都長什麼樣?
    新興的可穿戴設備畫風似乎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作為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來幹預和輔助醫療。它們與「前輩」究竟有哪些不同?需要怎樣的條件才孵化而生,又能否帶來真實的價值?從治未病到治已病:可穿戴設備的新機會眾所周知,澆滅上一波可穿戴星星之火的,是產品實用性功能的集體缺位。不過,最近有一波可穿戴設備開始走紅,它們直接作用於治療環節,幫助患者調節生理功能。硬核玩家的出場能為可穿戴設備正名嗎?
  • 焦慮失眠怎麼辦?失眠會引起什麼?
    接下來失眠會讓身體引起什麼症狀?人長期處於焦慮、失 眠狀態,身體內 分泌紊亂,引發機體功能的一些病變,例如患上高血壓、冠心病、胃腸疾-病甚至癌症等。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患有焦慮失眠症,一定要重視起來。否則,越來越嚴重,神 仙都救不了你。那麼,焦慮失眠怎麼辦?
  • 如何擺脫失眠和焦慮?心理師說心病終須心藥醫,走出失眠要靠努力
    兩年我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心理療法,放任療法,營養療法,中藥療法,運動療法都在嘗試,實在挺不住了才選擇去醫院的,我這人也是很要強的,絕不認輸,認為去醫院是很不光彩的事情,當然,現在我不會這麼想了,遵醫囑服藥,改善生活,我用的藥物均是醫生所開,沒有私自改變藥物,我也知道抑鬱藥物需長期服用,在訓練營裡看了許多別人寫心得,我自己也是深有感觸,也正因為如此我的入睡情況才得到了改善。
  • 超3億人失眠,催生千億級睡眠市場,一款眼罩年銷售額2000萬
    首先,睡眠行業中的產品魚龍混雜,雖然種類和數量繁多,但不少產品都是「渾水摸魚」,助眠效果甚微。電商平臺上,有商家描述自家的助眠儀產品 「10分鐘助你入眠」。但是,購買過這類產品的用戶卻表示,「沒有效果」。功能性食品品牌BUFF X創始人亢樂曾經在抖音做過調研,了解大家都如何解決失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