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立、靜止和片面的世界觀
辯證法和形上學(機械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而言是一對重要範疇,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完理解唯物辯證法固然重要,但理解機械論與形上學可能同樣重要。長期以來,對形上學或機械主義的界定,則停留在「孤立、靜止和片面的世界觀」上。
如果機械唯物主義只是這樣一種世界觀,那它怎麼可能做唯物辯證法或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對手,它也不可能有什麼「基本內核」值得唯物辯證法去「揚棄」。所以有必要追問作為唯物辯證法對立面的機械唯物主義是孤立、靜止和片面的思維方式的真正意義。
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後發現,機械唯物論是「孤立、靜止和片面的世界觀」的論斷主要是來自蘇聯的教科書體系,這種理解雖然抓住了機械唯物論的要害之處,但是缺乏對機械論本身經典的直接解讀,只是引證了馬克思特別是恩格斯的批判性話語。
二、機械性的歷史淵源
從這一問題出發,基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提供的線索,重回近代機械論的原典文獻。經過原典審讀和當代研究的分析,發現所謂機械論作為「孤立、靜止、片面」的世界觀,並非常識意義上的「機器隱喻」那麼簡單。
機械論是西方哲學學術,尤其是自古希臘哲學以來長期發展的產物,它是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的古代原子論、畢達哥拉斯-柏拉圖的數理傳統和亞里斯多德的因果論三種主要思想傳統的融合。
三、機械論的三個思想特徵
經過中世紀的失聲和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興起,在 17 世紀形成了機械論或機械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從機械論的古典形式以及近代思想家的重建,我們可以發現機械論有三個思想特徵:第一,還原主義(分析-綜合)的方法論;第二,世界及其運動的因果律;第三,對因果律的數學表達。
還原主義方法論有助於我們發現事物或運動的根本動因,卻難以描述事物或運動的普遍聯繫;
因果律可以揭示事物或運動之間的因果聯繫特別是單一因果之間的關聯,卻無法揭示多因多果、因果不斷變異的現象或運動;
數學語言便於精確地表達事物及其運動的因果關係,但當時的數學語言在精確地表達因果律的同時也把事物及其運動絕對化了。
按照這種理解,我們應該正視唯物辯證法對機械論或形上學的「揚棄」,重新思考機械論作為「孤立、靜止和片面的世界觀」的洞見與盲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它的唯物辯證法理論對機械論的「揚棄」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是「揚」或肯定與包容,其二是「棄」或否定與誡勉。唯物辯證法對機械論的肯定與包容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世界是物質的基本判斷,這已經得到共識;第二,對世界及其運動是有規律的判斷,第三,還原主義(分析綜合)的方法也是唯物辯證法應以正視的,馬克思本人多次強調並在《資本論》等著述中反覆說明,唯物辯證法對還原主義方法是包容而不是取代。
機械論的世界圖景是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觀,它創造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經典形式,深深地影響了當時人類對物質世界包括人類社會的理解。同時也應看到機械論思想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