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形上學?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2020-12-03 因為你說過它美

「形上學」原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一部著作中的中譯名。亞里斯多德的這本書把論述有形物體的部分放在前面,取名為「物理學」,把研究哲學問題的部分放在其後,稱為「物理學之後」。我國古代《易·繫辭》中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之說,於是學者們把「物理學之後」譯為「形上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所講的形上學,是指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的一種方法。

具體地說,形上學是這樣一種方法,它把自然界的事物和過程孤立起來,撤開廣泛的總的聯繫去進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們看作運動的東西,而是看作靜止的東西;不是看作本質上變化著的東西,而是看著永恆不變的東西;不是看作活的東西,而是看作死的東西。在形上學者看來,自然和社會只是一些彼此隔離、彼此孤立、彼此不相依賴的事物或現象的偶然堆積,它們永遠不變,如果有什麼變化的話,也只是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而且這種變化的原因在於外力的推動。

形上學論者無法回答這種外力從何而來的問題;最後必然導致推出一個「第一推動者」——上帝或「絕對精神」。因而,形上學必然導致唯心主義。從哲學史上也可以看到,形上學往往是同唯心主義聯繫在一起的。當然,有時形上學也與唯物主義結合在一起,十七到十八世紀的機械唯物主義(也叫形上學唯物主義)就:是一例,這是由當時自然科學發展水平和社會歷史條件決定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在當時,歐洲許多國家資本主義得以高度發展,生產力進到了一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水平,階級鬥爭也呈現出空前激烈、尖銳的狀況。近代工業無產階級成為推動社會歷史向前發展的最偉大的動力。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馬克思、恩格斯親自參加了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總結了革命鬥爭的經驗,並且批判地吸收了以前人類一切優秀的思想成果,特別是拋棄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體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拋棄了費爾巴哈的形上學和他的唯心主義歷史觀,批判地吸取了他的唯物主義中的「基本內核」。

馬克思、恩格斯還批判地接受了英國古典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部分,吸收了自然科學的最新成果(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創立了克思主義哲學。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時代的產物,又是人類優秀思想不斷發展的結果。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標誌著人類哲學思想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嶄新階段。它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統一起來,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並將它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個十分完整而嚴密的科學體系,它具有顯著的特點:

第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幸能揮學薈這立者不像過去的哲學家那樣依靠思辨和主觀脆想來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它是在概括已有科學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本質及其發展的普遍規律作出了科學的說明,因而是科學的世界觀;同時,它又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的方法論。

第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任何哲學都是有階級性的。可是,以往的哲學家都不承認自己哲學的階級性,而標榜自己的哲學是全人類的、超階級的。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明確地承認自己的階級性。馬克思說:「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代表了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推翻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的思想武器。

第三,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實踐性的特點。它強調理論和認識來源於實踐,為實踐服務,受實踐檢驗。舊哲學都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不懂得革命實踐的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的哲學,它的使命不但在於科學地解釋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動地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隨著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因此,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決不能把它看成僵死不變的教條,那是和它的科學本性不相容的。

參考資料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本文乃作者「因為你說過它美」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下次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馬克思主義哲學(精華一):什麼是哲學?
    一、什麼是哲學?1.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根本的觀點和看法。世界觀的特點是自發的、零散的、不系統的。方法論與世界觀一致,有什麼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2、哲學與科學的辯證關係2.1、哲學和具體科學是普遍和特屬的對立統一。哲學從總體上把握整個世界的共同本質和最一般的規律,具有普遍性。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串講資料(一)
    第一章 緒論  一、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哲學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關係:一般說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致的,對世界的看法如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會如何,既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倫;反過來說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體現了不同的世界觀。  因此,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大智慧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而又不掌握哲學基本問題,猶如牽牛不牽「牛鼻子」。可是,如果認為在人的意識之外不存在客觀物質世界,物質與意識不存在第一性和第二性之分,人與世界不存在主體與客體之分,那麼,哪有什麼哲學基本問題呢?其實,世界物質性是關於世界客觀性的總體性觀點,也是我們哲學世界觀的基礎。世界在人產生之前就存在。不是世界的存在依賴於人和人的實踐,而是人的存在和實踐依賴於世界。
  •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黃枬森是當代中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哲學史家和哲學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和學術貢獻主要集中於《哲學筆記》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與辯證唯物主義研究、人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等方面。這些研究具有共同的旨趣和特徵,就是特別注重並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
    綜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歷程,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恩格斯從形式及內容兩方面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他不僅參與批判過去舊的哲學體系的僵化形式,即封閉的邏輯和僵化的系統,使哲學真正轉變為開放的結構和動態的思想;而且通過思想論戰等方式,以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重新理解為起點,將存在論、辯證法和歷史觀內在統一起來,使人們得以較為系統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更好地用於認識和改造世界。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到底是什麼呢?
    本體論,西方哲學概念之一。現代許多哲學學者使用存在論來指稱本體論,意思是世界的本源和世界的構成問題。通俗地說就是世界觀的問題。世界觀影響著認識論和方法論。任何哲學都必然有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而這個世界觀必然要從一個邏輯前提(可能是假設也可能是常識)開始。
  •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機械性是什麼意思?
    一、「孤立、靜止和片面的世界觀辯證法和形上學(機械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而言是一對重要範疇,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完理解唯物辯證法固然重要,但理解機械論與形上學可能同樣重要。如果機械唯物主義只是這樣一種世界觀,那它怎麼可能做唯物辯證法或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對手,它也不可能有什麼「基本內核」值得唯物辯證法去「揚棄」。所以有必要追問作為唯物辯證法對立面的機械唯物主義是孤立、靜止和片面的思維方式的真正意義。
  • 毛澤東哲學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堅持世界觀和方法論的一致、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強調哲學理論的實踐性和方法論意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於以往一切舊哲學的——個基本特點。為了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一切舊哲學的區別,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學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並反覆聲明他們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
  • 從「一塊整鋼」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
    理論創新對於我國社會歷史發展、國家走向和民族未來具有極端重要的支撐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於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重要歷史任務。在新時代推進理論創新,必須強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一章 哲學基本理論
    第2頁: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3頁:強化訓練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一章 哲學基本理論  本章重點掌握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和功能;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及理論來源,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
  • 易家學派:什麼是形上學?
    亞里斯多德認為只有研究了本體之後,才能回答「存在是什麼」這個問題。他認為,本體是純粹的或終極的詞彙,例如,在句子「白是顏色」中,主語是「白」,而謂詞是「是顏色」。但在句子「什麼是白的」中,「白」又作為謂詞存在,所以「白」不是純粹的主同,因此不是本體。他認為,只有種才有本質,並且有本體也有種。例如,人這個種具有真正的本質,人是理性的動物就是它的本質。但是,一個哲學家就不是種。
  •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的主張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與一切唯心主義不同,它主張: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千差萬別的現象,大至日月星辰,小至電子原子,都不過是物質的不同形式而已,因之現象儘管形形色色,卻是一個統一的物質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沒有一個離開物質的現象。
  •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系統論的關聯性研究
    【摘要】系統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聯。在一定意義上,系統論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均屬於方法論,都包含著運動和發展的觀點。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觀、社會歷史觀和認知論中都體現著系統論思想。把握好系統論同馬克思主義哲學間的關聯,必將有助於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系統論思想。
  •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B 從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  C 從實踐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  D 從自然和社會的關係出發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  3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和根本要求是()  A 它的革命性B 它的能動性  C 它的科學性D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4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的最顯著的特點是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性貢獻
    馬克思則相對注重對哲學問題的研究,如寫於1843年10月—12月發表於1844年2月《德法年鑑》上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兩者的研究不僅具有互補性,而且具有相互啟發性。在他們看來,現實的個人就是有生命的個人;有生命的個人就是具有肉體組織需要的個人;與動物不同,要滿足個人肉體組織的需要,人就必須從事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在物質生活資料生產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發現物質生產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又從生產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中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進而創立唯物史觀,實現了哲學變革。
  • 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讀懂新時代
    時代是生產方式與社會結構為基本內容的客觀因素的總和  要學好這部重要文獻,首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方法,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因其具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獨特功能而佔居方法論的首位。
  •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我國哲學學科的影響
    40年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可以說是國內最為活躍也是成果最為豐富的學術領域之一。然而,國內學界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基本性質及其影響存在著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對立的看法。在改革開放走向新的歷史階段之際,客觀評估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對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重要意義。
  • 開啟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之門的鑰匙
    他的《淺釋》一書正是依據這一原則寫作的,一方面對《實踐論》哲學思想作了明白易懂的闡發,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實踐論》理論體系的嚴謹性和深刻性。因此,該書既是一本哲學通俗讀物,又是一本認識論專著。其中有三個特點,尤為值得重視。其一,系統闡釋了《實踐論》的基本思想。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維特質 宣講家網評論
    摘要:科學也靠思維,科學思維具有直接對象性的實證化的特點,是一種求真的思維;而哲學世界觀的思維則是一種理性的反思,是基於實踐活動和人類思想文化水平總體制約下的對於人和世界的總體關注和思索,是通過對人類活動和思想的反思來更準確地把握自身和客觀物質世界。
  • 新中國七十年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歷程與發展
    研究的演變趨勢與最新特點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的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發展經歷了諸多變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研究視域不斷拓展。發展至今,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不再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一枝獨秀,而是在整個世界範圍內積極拓展領域,博採眾長,汲取更為豐富的理論精髓。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範圍也從「西方」擴大為真正的「國外」。研究主題逐漸豐富。除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階級、國家、民主等傳統主題的持續討論之外,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始終與前沿問題並進,主題不斷更新、越發靈活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