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維特質 宣講家網評論

2020-12-03 宣講家網

摘要:科學也靠思維,科學思維具有直接對象性的實證化的特點,是一種求真的思維;而哲學世界觀的思維則是一種理性的反思,是基於實踐活動和人類思想文化水平總體制約下的對於人和世界的總體關注和思索,是通過對人類活動和思想的反思來更準確地把握自身和客觀物質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新時代要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哲學,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維特質有一個深刻把握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誕生是哲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變革。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有兩段話直接談到新哲學性質問題,一段是引論概論中的一段:「現代唯物主義本質上都是辯證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駕於其他科學之上的哲學了。一旦對每一門科學都提出要求,要它們弄清它們自己在事物以及關於事物的知識的總聯繫中的地位,關於總聯繫的任何特殊科學就是多餘的了。於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仍然獨立存在的,就只有關於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他一切都歸到關於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4頁)第二段是在第一編哲學第十三章辯證法中講否定之否定時談到的:「現代唯物主義,否定的否定,不是單純地恢復舊唯物主義,而是把兩千年來哲學和自然科學發展的全部思想內容以及這兩千年的歷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內容加到舊唯物主義的永久性基礎上。這已經根本不再是哲學,而只是世界觀,它不應當在某種特殊的科學的科學中,而應當在各種現實的科學中得到證實和表現出來。因此,哲學在這裡被『揚棄』了,就是說,『既被克服又被保存』,按其形式來說是被克服了,按其現實的內容來說是被保存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1頁)

我認為,恩格斯的這兩段話深刻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嶄新的哲學形態區別於以往舊哲學的思維特質之所在。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世界觀,一種新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不同於以往舊哲學之處就在於它是對近代哲學所謂「科學之科學」的否定和揚棄,是對於古代哲學世界觀的「復歸」——一種新的更高級的世界觀的形成。哲學的發展史是從樸素直觀的世界觀到形上學的總匯和純思辯哲學(對統一的世界觀的否定),再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歷程。這種新的世界觀不是僅僅對於世界自身規律的知識性的把握,而是作為主體的人對於世界(以人為中心的世界)的能動的認識、體悟、觀察即人觀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觀;是主體人從思維與存在、主觀與客觀、主體與客體的關係的角度自覺地探討關於人、人的世界的根本性問題。它依賴於整個科學發展的水平,但並非是科學成果的亦步亦趨的「證實」和「豐富」,而只是總體的依賴;它具有科學性,但又不同於具體科學。科學是對於客觀規律的把握(局部的,某一方面的),而這種哲學世界觀則是對於整個以人為中心的世界總體把握基礎上的人(主體)的觀念、態度和價值判斷,它既有真理性的認知成分,又有價值性的評價和理想性的建構成分,可以通過科學、藝術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新的世界觀體現了人類求真、向善、趨美的本性,是對於人與世界關係的最高級的精神把握方式,是真正的時代精神的精華。

其次,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即理性的反思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所特有的精神實踐方式。科學也靠思維,科學思維具有直接對象性的實證化的特點,是一種求真的思維;而哲學世界觀的思維則是一種理性的反思,是基於實踐活動和人類思想文化水平總體制約下的對於人和世界的總體關注和思索,是通過對人類活動和思想的反思來更準確地把握自身和客觀物質世界。舊哲學留下的思維領域正是現代哲學得以生長的基點。新的世界觀哲學放棄了直接探求世界本來面目細緻入微之處的企圖,把這些任務交給了各門具體科學,從而給自己留下了一個更能顯示自身優勢的領域:從探求思維及其規律來探求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從而探求整個以人為中心的世界的真諦。這是哲學思維方式的巨大轉折和飛躍,是人類把握世界的自覺性、科學性的重大提高,是真正的哲學的開端。當然,這種思維不是純粹形式上的思維,而是唯物辯證法的真實的思維。真實是指思維的內容是客觀實在的,哲學世界觀歸根到底是對於客觀存在的反映和精神把握。

再次,這種由真實的思維形成的世界觀的現實基礎是人類的社會生活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重大特色就是找到了自身的立足點和生長點——社會實踐。實踐,使抽象的思維具有了真實的內容,只有掌握實踐的觀點,才能真正理解客觀世界的辯證性質和物質統一性,才能形成唯物辯證法的科學的理性思維;才能理解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具體歷史性,才能形成具體歷史思維即具有實踐意義的具體抽象思維。所以,這種真實的思維可稱之為實踐思維。實踐思維形成了新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是徹底的唯物論和真實的辯證法的統一,是真理與價值的統一,是人觀世界的最抽象也最具體的最為深刻的精神成果,因而是一種更高級的世界觀,它是一種新的更高級的哲學形態。

總之,馬克思主義哲學開闢了一個新的哲學時代。其特質就在於:以具體歷史性的實踐思維來反思人類的精神成果和認識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從而形成了體現人的主體性、人的價值、人的理想以及體現客觀規律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的實踐性質又指導著人們的現實的社會實踐生活。它是認識論、實踐論、價值觀的辯證統一,是辯證法、邏輯學、自然觀、歷史觀的內在統一。

作者:行久

相關焦點

  • 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讀懂新時代
    時代是生產方式與社會結構為基本內容的客觀因素的總和  要學好這部重要文獻,首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方法,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因其具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獨特功能而佔居方法論的首位。
  •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大智慧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一般規律,根本改變了哲學與時代、哲學與實踐、哲學與革命、哲學與人民的關係,終結了思辨哲學的統治,為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提供了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哲學世界中的變革,更是變革世界的哲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一章 哲學基本理論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一章 哲學基本理論  本章重點掌握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和功能;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及理論來源,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
  • 馬克思主義哲學(精華一):什麼是哲學?
    世界觀通過理論論證,邏輯表達升華成系統化的、理論化的哲學。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況和總結。1.2、哲學是作為世界觀的同時,又是方法論。方法論是關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論。2.2、哲學和具體科學是指導和基礎的對立統一。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哲學對具體科學有指導作用。二、哲學的基本問題1、基本問題的內容:思維(精神)和存在(物質)的關係問題。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
    綜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歷程,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恩格斯從形式及內容兩方面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他不僅參與批判過去舊的哲學體系的僵化形式,即封閉的邏輯和僵化的系統,使哲學真正轉變為開放的結構和動態的思想;而且通過思想論戰等方式,以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重新理解為起點,將存在論、辯證法和歷史觀內在統一起來,使人們得以較為系統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更好地用於認識和改造世界。
  • 馬克思主義哲學(二)馬哲及其特徵
    4、探索實踐產物: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僅是思想家,同時也是政治家;不僅僅是科學家,同時還是革命家;在學習當時最先進國家的主要思潮的同時,積極投身於共產主義同盟的社會活動實踐中。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1、實踐性: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實踐」引入哲學,併科學地把「實踐範疇」作為自己哲學的基本範疇。強調理論的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的顯著特徵。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串講資料(一)
    第一章 緒論  一、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哲學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2、相互聯繫:具體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世界共同本質的前提。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具體科學的發展,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3、反對兩種錯誤傾向:既不能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代替具體科學,也不能取消具體科學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作用。  (科學的科學對嗎?為什麼?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基本特徵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哲學,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2、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這三大發現在建立和證明唯物辯證的自然觀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進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學基礎。
  • 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這一時期主要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與實質「正本清源」。二是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聚焦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意義與價值問題的探討。三是當前,學界致力於構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從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意義與價值的反思,轉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當代性問題的反思,這意味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主題轉換。
  • 尹漢寧:談談《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的方法論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和掌握正確的世界觀和正確的方法論,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建設的重大任務。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黨員幹部讀本)》(以下簡稱《十講》),緊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緊貼黨員幹部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入闡述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受廣大黨員幹部歡迎。
  • 在哲學社會科學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的力量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近年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自覺性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保證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正確方向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發揮其指導作用,確保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只能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只能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 2015年05月28日 08: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何萍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哲學基礎
  • 哲學問題的特質——日常生活的「三個問題」與哲學的「三個問題...
    哲學問題的特質——日常生活的「三個問題」與哲學的「三個問題」比較 2020-06-23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黃枬森是當代中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哲學史家和哲學教育家。他的哲學思想和學術貢獻主要集中於《哲學筆記》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與辯證唯物主義研究、人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等方面。這些研究具有共同的旨趣和特徵,就是特別注重並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
  •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機械性是什麼意思?
    一、「孤立、靜止和片面的世界觀辯證法和形上學(機械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而言是一對重要範疇,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完理解唯物辯證法固然重要,但理解機械論與形上學可能同樣重要。所以有必要追問作為唯物辯證法對立面的機械唯物主義是孤立、靜止和片面的思維方式的真正意義。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後發現,機械唯物論是「孤立、靜止和片面的世界觀」的論斷主要是來自蘇聯的教科書體系,這種理解雖然抓住了機械唯物論的要害之處,但是缺乏對機械論本身經典的直接解讀,只是引證了馬克思特別是恩格斯的批判性話語。
  • 論馬克思主義思維方式-光明日報-光明網
    【理論前沿】     馬克思主義思維方式是馬克思主義思考和認識問題的根本方式,是由人本思維、實踐思維、批判思維、歷史思維、全球思維等一系列相互區別、相互聯繫的根本思維方法構成的統一整體,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思維品格和思想高度
  •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話語建構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是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構建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子系統。說它是系統工程,一個重要的含義是說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是不可分割的,是互相制約、互相促動的,三個方面是同步進行的。
  • 馬哲第一章第二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在哲學中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和基本特徵  ( 1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於 19 世紀 40 年代, 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階級條件。 19 世紀以來, 生產力高度發展, 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矛盾日益激化。
  • 《哲學思維方式與領導工作方法》出版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8年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4年入選「萬人計劃」第一批哲學社會學領軍人才。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國務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中國人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
  •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系統論的關聯性研究
    【摘要】系統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聯。在一定意義上,系統論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均屬於方法論,都包含著運動和發展的觀點。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觀、社會歷史觀和認知論中都體現著系統論思想。把握好系統論同馬克思主義哲學間的關聯,必將有助於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系統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