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學派:什麼是形上學?

2020-12-03 易冥悟奧
亞里斯多德

東方的《易經》、西方的《形上學》以超經驗的思辨方式研究無形世界,為最早的對科學以外、無形體、不可證明的事物研究的哲學體系。中文譯名「形上學」取自《易經》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語。形上學,主要論述實體、質料和形式等理論,其任務是描述實在的最普遍、最抽象的特徵,以及普遍有效的原則。形上學,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個就叫做「本體論」,也就是狹義上的形上學。廣義上說,研究超越物理規律存在的學問,都可以叫做形上學。

亞里斯多德主要考慮了兩個問題:其一,一門最高的形上學是可能的嗎?其二,是不是正像有可感覺的實體一樣也有不可感覺的實體呢?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亞里斯多德建立了兩條證明的基礎原則,即矛盾律和排中律。接著,亞里斯多德開始討論實在的問題。亞里斯多德認為,一般或形式不是本體。事物的存在有不同的方式,例如運動、運動員都可以被稱作「健康」,但方式完全不同。「所有被稱作健康的事物都與健康有關,有些是保持它的,有些是產生它的,有些是健康的跡象,有些是健康的接受者」,本體是基本的存在,研究「存在之為存在的一般科學」就是「形上學」。形上學的研究對象與特殊事物無關,它研究的主題是所有事物。亞里斯多德認為只有研究了本體之後,才能回答「存在是什麼」這個問題。他認為,本體是純粹的或終極的詞彙,例如,在句子「白是顏色」中,主語是「白」,而謂詞是「是顏色」。但在句子「什麼是白的」中,「白」又作為謂詞存在,所以「白」不是純粹的主同,因此不是本體。他認為,只有種才有本質,並且有本體也有種。例如,人這個種具有真正的本質,人是理性的動物就是它的本質。但是,一個哲學家就不是種。因為哲學家可能碰巧做哲學家這個行當,所以人是一個種,因此不是主體。亞里斯多德認為,如果所有本體都具有變化性,那麼所有事物都具有變化性。但是,時間和運動是不能既存在又停止存在的,這說明,存在某些東西是永遠不變的,因此,他認為,宇宙中存在著不變的推動者,也就是上帝或神。

形上學研究我們在其中思考的一般範疇,形上學成為整個理性界的方法。我們感知的世界在結構和行為上都是複雜的,形上學可以整理得井然有序。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等完全來自於這個形上學,它們是一個系統性的演變機制,不是生搬硬套地扣上一個制度體制。也就是說整個西方世界都由古希臘亞力士多德,和巴門尼德開出的形上學和古希伯萊文明。造成今天的世界的自然科學與人文哲學。這是一個連續性的傳統。哪怕康德開出的感性質料到理性分離的物自體就是強調這個共性不變的形上學,接下來的羅素和維根斯坦前期的邏輯原子主義和維也納學派,都有形上學的身影。政治、經濟,社會制度, 特別強調個人主義至上的市場經濟制度,也是這樣。我要講的是我們中國人不能全盤西化,但要學習西方最有價值的東西即形上學理性原則。

亞里斯多德關於形上學的四因說:亞里斯多德對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圖的更為豐富,因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臘時期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質料因,即形成物體的主要物質。第二種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質被賦予的設計圖案和形狀。第三種是動力因,即為實現這類設計而提供的機構和作用。第四種是目的因,即設計物體所要達到的目的。舉個例子來說,制陶者的陶土為陶器提供其質料因,而陶器的設計樣式則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輪子和雙手是動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亞里斯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體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蘊藏在一切自然物體和作用之內。開始這些形式因是潛伏著的,但是物體或者生物一旦有了發展,這些形式因就顯露出來了。最後,物體或者生物達到完成階段,其製成品就被用來實現原來設計的目的,即為目的因服務。他還認為,在具體事物中,沒有無質料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質料,質料與形式的結合過程,就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

笛卡爾

形上學也叫「第一哲學」,如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稱為《形上學沉思錄》。笛卡爾把人類的知識分為三部分,用大樹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樹根,是形上學,它是一切知識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好比樹幹;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來比喻。笛卡爾為歐洲的「理性主義」哲學奠定了基礎,他的形上學理性原則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

牛頓

英國科學家牛頓就說過:如果說我所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他又說:我不知道世人怎樣看我,但我自己以為我不過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發現比尋常更為美麗的一塊卵石或一片貝殼而沾沾自喜,至於展現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卻全然沒有發現。

那麼,展現在牛頓面前浩瀚的真理海洋是什麼呢?正是形上學!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說過,科學發展就好比吹氣球,氣球的裡面是已知的世界,外面是未知的世界。已知的越多,氣球的體積就越大,它接觸到的未知世界也就越廣闊。如果說,氣球裡面已知的東西是科學,那麼氣球外面未知的東西就是形上學。

正因為這樣,從形上學的理性原則出發,探尋未知世界的因果、邏輯與認知,乃至發展總結認知活動的知識論也就成為必須的事情了。

相關焦點

  • 英語教育品牌 易學派英語倍受人們喜愛
    疫情期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面臨的英語問題各不相同,還有就是每個孩子的學習環境也讓他們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易學派英語通過適齡化的課程配置,對各種問題進行了多元的分析,根據不同的年齡段與學習情況,設定有針對性的英語學習培養目標,並且讓孩子們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快樂成長。
  • 戰略認知學派——心智過程
    戰略家大多是自學成才的,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思維過程主要在獲取直接經驗的過程中形成。經驗決定了他們的知識,而知識又反過來決定了他們的行為,行為進而又決定了後來的經驗。這種映像與行為的交互在認知學派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導致該學派產生了兩個不同的分支。
  • 原子論學派
    原子論學派 2013年12月16日 12: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心理十大學派之——人本主義心理學派
    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猛烈衝擊著當代西方心理學體系,衝擊著在美國很有勢力的精神分析心理學派和行為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了當代心理學發展的新方向,從而形成了心理學中的"第三思潮"(在它之前的精神分析學派為"第一思潮",行為主義學派為"第二思潮")。    人本主義心理學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
  • 斯多亞學派的普遍物理論
    ***摘要:學者們通常不認為斯多亞學派有關於普遍物的理論,但是我們可以從有限的資料裡重構這一帶有原創性的理論。斯多亞學派將普遍物看作「方便的虛構」,因為對於斯多亞學派而言,只有個別物才是真實存在的。這些普遍物並不是觀念,而是思想構建和虛構出來的對象,即概念。
  • 教育心理學-認知學派詳細對比
    認知學派反對行為主義極端的研究人的行為,認知學派認為學習時人主動地在人腦中構建認知結構,強調意識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認知學派的代表人有苛勒、託爾曼、奧蘇貝爾、布魯納、加涅,其中最為著名也最容易成為我們考試重點的人物是奧蘇貝爾和布魯納,因此,我們詳細來對比奧蘇貝爾和布魯納的相關理論。
  • 奧地利經濟學派代表人物都有誰?
    奧地利經濟學派代表人物都有誰?奧地利經濟學派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流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創始人既是奧地利人又是維也納大學教授,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學派,那麼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都有誰?下面來看一下。
  • 這個世界實際上是由什麼東西構成的?米利都學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百家原創作者:若楓觀歷史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若楓觀歷史,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是哲學史,很多人提起哲學,就認為這是一個枯燥難懂,非常深奧的科學,其實這是大家對哲學的誤解,哲學很容易,它無處不在,其實每個人都是哲學家,只是我們沒有在這方面花太多時間去思考,所以今天小編寫了一篇關於蘇格拉底和前蘇格拉底哲學以及米利都學派的哲學歷史
  • 為什麼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總是被邊緣化?
    不過這個名稱最初並不是什麼褒揚的意思,而是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家對同講德語的奧地利同行的蔑稱。 1912年,奧地利學派第三代領軍人物也是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理論集大成者路德維希 馮 米塞斯發表了《貨幣與信用理論》,使得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理論日臻完善,為奧地利學派贏得了極高的聲譽,米塞斯也躋身於歐洲最優秀的經濟學家行列。
  • 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讓家長...
    宅家趣味學,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啟蒙學習更輕鬆  1、手指一點趣味學,指到哪裡學哪裡  上幼兒園的小孩雖然沒有作業、沒有升學壓力,可卻是孩子啟蒙的最重要階段用手指一指,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就能解答。孩子指著繪本上的「tiger」,問「這個單詞是什麼意思」,明星外教董默涵老師的趣味動畫講解視頻就出現在屏幕上了,孩子邊看邊讀,英語發音更純正。孩子在繪本上不認識「山」這個漢字,也能指著直接問,關於「山」字的一系列知識立馬反饋到屏幕上,孩子跟著解說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上進行漢字描紅,邊學邊練記得牢。
  • 誰才是量子力學的締造者|玻恩學派與玻爾學派有何不同?
    二、玻恩學派與玻爾學派有什麼不同?如果對玻恩學派以及玻爾學派有些了解,就不難認識到:量子力學不可能誕生於玻爾的學派,而只能誕生在玻恩的學派。一個科學學派的學術氛圍、研究作風與研究綱領,主要是由學派領袖的性格、學術積澱、學術視野與學術追求所決定的。要了解這兩個學派的區別,首先就要對比一下玻恩與玻爾的不同。1.
  • 心理十大學派之——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在心理學發展中的貢獻和局限促進了心理學的客觀研究,擴展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對行為的突出強調,不僅促進了心理學的應用,而且使人們看到新的希望。    20世紀初,美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已進入壟斷階段,壟斷資本主義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潛力來提高生產效率。行為主義心理學否定意識,認為心理學應該探索行為規律,從而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
  • 伯明罕學派「主動的受眾」研究之緣起
    二、伯明罕學派「受眾觀」的轉向——謳歌大眾 在面對上述這樣一個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博弈的時代,伯明罕學派經歷了從創建伊始的文學轉向文化,再到通俗文化,完成了文化研究的演變歷程,突破了英國文化主義面臨的困境。
  • 認知心理學派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U.Neisser)的《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誌著這一學派理論的成熟。二十世紀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在心理學研究對象上,認知心理學則把研究重點是內部心理過程。主要是認識過程,如注意、知覺、表象、記憶、思維和語言等。在研究方法上,認知心理學則既重視實驗室實驗,也重視主觀經驗的報告。
  • 【24冊】生命學派繼承人將換人?
    大家好,我是小編,自從開啟潛伏計劃,藍軒宇很少在母星上停留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他還有個生命學派繼承人的身份呢?> 當藍軒宇剛剛進入史萊克學院的時候,唐震華帶著藍軒宇前往海神湖修煉,也就是在這裡藍軒宇的生命親和體質被生命學派的唐月發現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格式塔學派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格式塔學派,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格式塔學派指創立和繼承格式塔理論的一個心理學學派。1912年,由韋特海墨、考夫卡和苛勒在德國創立,後來得到廣泛傳播和繼續發展。「格式塔」一詞是德國Gestalt的譯音,原意是構成整體。
  • 學派系列|有一群社會學老哥創建了個芝加哥學派讓我們背到頭禿
    這些知識分子流亡者包括物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勒溫、拉扎斯菲爾德和整個法蘭克福學派。可以說,希特勒的上臺,大大加快了學術思想跨越大西洋的步伐。這是歐洲送給美國最寶貴的禮物。而這些知識分子的遷移,是將傳播理論的歐洲根源轉移到美國的關鍵事件。
  • 西方經濟學派的燈泡,誰來生產?白話三個經濟學派的思想
    故事大概意思是,一個燈泡壞掉了,如果有不同學派的經濟學家來換燈泡,問分別需要多少經濟學家。芝加哥學派給出的答案是,一個也不用,市場機制自然會換了燈泡。新古典經濟學派給出的答案是,要看當時的工資水平。凱恩斯經濟學派給出的答案是,越多越好,增加就業,刺激消費。故事很簡單,但是其中內含的幽默感恐怕只有經濟學界的行內人才能領悟。因為這涉及三個經濟學派對市場的看法。
  • 易貨價值觀標準是什麼 易貨要怎麼做
    近幾年,國內易貨行業的飛速發展,線下湧現出了許多家易貨店,線上也出現了許多家易貨平臺,還有成千上萬的易貨從業者,易貨這個行業看起來好像風平浪靜,其實則暗濤洶湧,有些易貨平臺或者是易貨店投機取巧,虛假營銷,讓整個易貨行業蒙羞,究其原因是易貨行業沒有一個統一的易貨價值觀標準。
  • 中國法治實踐學派是如何推動實現善治目標的?
    「道」是什麼?老子說「道」太玄了,解釋不清楚,故借「水」說話。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個事物來描寫「道」,最適合的應該是水,水「幾於道」。《老子》第八章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如果要在世界上找一樣東西來描寫「善」,這樣東西就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