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呀大家!今天是一身喜慶shǎi的七姐上線!
其實從去年10月重讀《傳播學史》以來,七姐就斷斷續續寫完了傳播學的歐洲起源。歐洲起源的部分講完了,不如今天就來掰扯掰扯我們聽過最多的、也是在備考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美國的傳播學」。
這將是知識體系非常複雜的一章,七姐會拆成多篇文章來講哦。今天,我們就從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學派」講起。
知識分子從歐洲向美國遷移
也許在今天,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擁有許多世界一流大學。但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歐洲的大學無論如何都立於世界之巔,尤其是德國的研究型大學。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任何領域而言,只要是在一流大學學習,基本上就意味著在歐洲、特別是德國學習。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歐洲起源的傳播學,最終卻在美國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這還得感謝一個人——希特勒。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掌權後,瘋狂迫害猶太人和其他諸如吉卜賽人和社會主義者的個體,導致這些人中的許多知識分子想方設法地離開德國,離開德國軍隊入侵的歐洲國家。這些知識分子流亡者包括物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勒溫、拉扎斯菲爾德和整個法蘭克福學派。
可以說,希特勒的上臺,大大加快了學術思想跨越大西洋的步伐。這是歐洲送給美國最寶貴的禮物。而這些知識分子的遷移,是將傳播理論的歐洲根源轉移到美國的關鍵事件。
犯罪之城芝加哥
1779年,一個來自海地的黑人商人定居Potawatomi,這是該片印第安部落領地接納的第一個移民。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Potawatomi地區正式被設為芝加哥市,而此時的人口僅有四千餘人。
隨著美國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他們以近乎野蠻的方式改造著這片土地,機遇和自由吸引了大量移民湧入芝加哥。然而正是這股移民浪潮,使芝加哥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弊端暴露的最為徹底的一座城市。
巨大的貧民窟、工人長時間罷工、強制性毒品泛濫和黑社會的猖獗一度使芝加哥的犯罪率飆升,成為了臭名昭著的犯罪之城。1904年,當馬克斯·韋伯訪問芝加哥時,他將這座城市描繪為「像一個被剝光了皮的人,人們可以看見這個人的腸子在蠕動」。
然而就是在這個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後期以盛產「諾貝爾獎得主」而聞名的芝加哥大學。
芝加哥大學的創立
芝加哥的迅速發展讓人口數量翻了好幾倍,而這座巨大的城市還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大學。當時浸禮會的領導人就決定在芝加哥建造一所與浸禮教相關的大學。於是他們向「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一名虔誠的浸禮教教徒——申請資助,洛克菲勒同意捐助60萬美元。
然而60萬還不足以建成一所大學。幾個月後,芝加哥百貨公司的老闆菲爾德願意提供一大片地。由於這塊地靠近當時的哥倫比亞博覽會遊樂場,因此這個校園後來也被稱為「遊樂場校園」。
有意思的是,這座校園與當時美國其他坐落在富饒郊區的大學不同,它直接選址在城市,這為後來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者們觀察城市貧民窟和工業園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社會學系的建立
其實當浸禮會的領導人開始啟動建校基金時,他們就聘用了在耶魯大學教希伯來語的哈珀擔任校長,當時他才不過35歲。
哈珀從小就被譽為神童,14歲就獲得了語言學和音樂學雙學位,16歲考進耶魯大學研究生院,18歲獲得古典語言博士學位。年輕的哈珀通過「肖託誇成人教育運動」(一種較早的成人教育形式)領略了當時不少金字塔尖的社會科學家的風採,所以哈珀將芝加哥大學的治校重點放在了社會改良方面。
哈珀招募了當時科爾比學院(緬因州的一個小浸禮會機構)的院長,也就是後來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的創始人斯莫爾加盟芝加哥大學。於是,芝加哥大學擁有了美國第一個社會學系,後來它完全支配了美國的早期社會學。1905年,斯莫爾創辦了美國第一本社會學的科學雜誌——《美國社會學雜誌》,他也是這本雜誌最多產的撰稿人。
芝加哥學派的繁榮和衰落
Part 1 繁榮
芝加哥學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於美國的社會學學派,美國最早的大眾傳播研究主要是由芝加哥學派的社會學家們進行的。在美國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實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下,芝加哥學派以新興城市芝加哥為「實驗室」,開展了一系列實證研究。
芝加哥學派對傳播理論與研究產生了巨大影響,杜威、庫利、米德、帕克等學者認為傳播創造並維繫著社會關係,他們將傳播視為人類關係的本質,並探討了大眾媒介在推動民主制中發揮的作用。
芝加哥學派構造了以媒介效果為重點的大眾傳播研究模型,並開展了早期傳播效果研究(佩恩基金會關於電影對兒童的影響研究)。繼承了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的社會學思想,最早提出社會控制的思想,構成了一個以人類傳播為中心的人格社會化的理論概念體系,他們抨擊對於人類行為的直覺解釋,取而代之強調一種觀點,即符號互動論。
儘管芝加哥學派並不為建立傳播學學科體系的施拉姆所推崇, 但其宏大的理論研究成果及質化研究的方法傳統對於傳播學的學科構建及後來的理論研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Part 2 衰敗
1935年後,芝加哥學派的影響迅速下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美國其他高校的社會學崛起。可以說,芝加哥大學造就了自己的競爭者。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的博士生開枝散葉,到其他大學教書,因此許多社會學學院趕上了芝加哥大學。
美國社會學的研究問題發生變化。隨著二戰結束,城市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開始得到緩解。美國社會學從側重有關犯罪、賣淫、貧窮和社會失序等其他方面的社會問題,轉向側重於社會地位和社會工作,以社會問題為主題的芝加哥學派開始受到冷落。
職業社會學家對芝加哥學派的反叛。1935年,職業社會學家對芝加哥學派主導的社會學雜誌和專業協會的壟斷進行了反抗,作為美國社會學家主要專業雜誌的、芝加哥學派的《美國社會學雜誌》被撤銷。這一運動直接削弱了芝加哥學派的影響。
在研究方法上,芝加哥學派側重實地參與和定性研究的經驗研究,在當時標榜精確地定量研究方法的環境中已經難以生存。
好啦!你能看到這裡,已經非常非常厲害了!七姐向你敬禮Salute!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和他們的小故事,我們之後再支愣起來!
衝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