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何能將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單煉鐵的技術,就超越了歐洲

2020-12-03 靈楓歷史閣

匈奴對我國的威脅可以說從周朝開始就未曾斷絕過,在漢朝初期達到了一個頂峰。也正是因為這樣劉邦想到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和親。不僅把漢家公主嫁過去,還會附帶大量的物資。其中自然也是包括許多的武器裝備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有了漢家武器的匈奴造成了更大的威脅,直到漢武帝出現,才算是改變了這個現狀。

那麼當時的漢武帝為什麼能夠打敗匈奴呢?要知道在劉邦時期就曾經與匈奴開戰,那時候的匈奴還沒有多麼先進的武器裝備,就已經險些把劉邦斬於馬下。那麼漢武帝時期有了什麼變化呢?最主要的一點其實就是文景之治把漢朝經營的太過於強大,否則漢朝就算是有多麼先進的武器也是支撐不起多年的戰亂的。

再一點就是當時的冶煉業曾有一次快速的發展。也正是這次發展讓漢武帝終於有了對抗匈奴,甚至將其擊敗的底氣,那麼當時中原地區的冶煉業發展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在滿山漢墓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出土文物,那就是一個石鍋。要知道漢朝初期雖說冶煉業不是多麼的發達,但是也不至於用石鍋做飯,所以這個石鍋一定是有其他的作用的。

之後考古專家們在這口石鍋中發現了煉鐵的痕跡。後來經過檢驗,這口石鍋的主要成份是石墨,也就是說這不僅僅是一口石鍋,更是一個坩堝。用坩堝進行煉鐵不僅能夠練出高碳鋼材更是能夠去除其中大量的雜質。而這項技術在此之前最早的記錄是英國人在1742年才開始應用的。

而漢朝時期對坩堝的應用就算是比不上後來的英國人,但是在當時來說也一定是極為先進的。否則也不會被一個親王當成陪葬品。而當時的匈奴還在用什麼樣的武器呢?據記載當時匈奴裝備最多的武器是殳,也就是木棒。還有少量的銅器和鐵器,鋼對於匈奴人來說可以說是完全陌生的。

所以這個時候漢朝的大軍對匈奴是有著無與倫比的裝備優勢的,這樣一來也就基本克服了騎兵對步兵天然的克制。再加上我們都知道漢武帝時期可以說是名將輩出。像李廣那樣的名將在漢朝也只能當綠葉而已。由此可見漢武帝能夠打敗匈奴並不是沒有原因。

所以說漢武帝之所以能夠打敗匈奴可以說有幾點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就是文景時期積攢下的強大國力。第二點就是其先進的冶煉技術。最後就是名將輩出。這三點最終塑造了漢武帝的無敵之名。

相關焦點

  •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什麼關係?被漢武帝摁在地上摩擦,南北朝時散亂
    除此以外,根本找不到任何匈奴人和匈牙利人之間的聯繫。按照歷史記載,被漢朝打殘了的匈奴人,一部分向西遷徙,去了歐洲,還有一部分南下,與中原民族逐漸融為一體。匈奴在先秦時期崛起,西漢初期最為壯大。其實早在先秦時期,我們就已經知道匈奴的強大。
  • 漢朝是如何打敗匈奴的?漢武帝起了個頭,但方法卻用錯了
    按照雙方約定,漢朝每年都要向匈奴輸送大量黃金、絲綢、糧食,而匈奴方面則要確保不再南下掠奪。從表面來看,漢朝換取到的這種和平方式頗為屈辱,可事實上每年贈送給匈奴的物品與戰爭時期龐大的軍費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所以如果拋開面子問題不談的話,這筆交易對漢朝來說還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匈奴貴族集團還會因滿足於這些不勞而獲的物品滋生腐敗,從而變得虛弱。
  • 匈奴王子金日磾,被俘後淪為養馬人,怎樣成為漢武帝的託孤大臣?
    從戰國時代到秦、漢、三國時代,匈奴都是我國北方的巨大威脅,提起匈奴我們會想起李牧大破匈奴,蒙恬北定陰山,劉邦白登之圍,衛青千裡奔襲,霍去病封狼居胥,以及昭君出塞這些流傳千古的歷史事件,但漢武帝時代,有一位匈奴王子,被俘虜後淪為養馬的奴隸,後來卻受漢武帝賞識成為重臣,臨死前還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他,死後更是陪葬在漢武帝的茂陵。
  • 漢武帝卻打了他的臉
    那漢武帝要對匈奴發動戰爭,所需的自然是主動型,所以不管是在決策上,還是執行上,都得繞開丞相這個障礙。簡而言之,就是要把軍權從丞相手上剝離出來。於是在公元前140年,發生了漢武帝將田蚡調任為太尉一事。當時並沒有戰事,漢武帝卻突然恢復了太尉一職,其目的也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要丞相交出軍權。緊接著,漢武帝突然又撤銷了田蚡太尉一職,並不再設置太尉一職。
  • 有人問:雄才偉略的漢武帝,為何被人惡意冠以「窮兵黷武」罵名?
    漢武帝多次派衛青、霍去病出徵匈奴,同時派張騫出使西域,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影響,基本上解決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也開拓了絲綢之路。漢武帝依靠徵戰,成為了偉大的帝王,也因為徵戰,成了窮兵黷武的帝王。只要說到漢武帝徵匈奴,提起徵匈奴的累累碩果,我們就會想到衛青、霍去病等,很少會想到貳師將軍李廣利。衛青、霍去病時代,只是出於漢武帝的前半生。
  • 中國最偉大的五十年,湧現九位震鑠古今的天才,其中一人無人超越
    (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實際統治為54年) 漢武帝統治期間,可以用「人才輩出如泉湧」來形容,各個領域都湧現了具有開創性的人才。大史學家班固曾在《漢書》裡評價道:「 漢之得人,於此為盛!」那麼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漢武帝時代到底湧現了哪九位難以超越的人才。
  • 蘇聯出土一座遺址,解開匈奴突然強大的秘密,難怪漢初打不過匈奴
    公元前215年,蒙恬北擊匈奴,讓匈奴後退七百裡,但楚漢爭霸時,匈奴冒頓東徵西討,先後擊敗爭鋒數百年的東胡、月氏等國,一統草原,其中只用了短短10年時間,幾乎就是閃電的速度。 為何在此之前數百年中,匈奴打不過趙國、秦朝,奈何不了東胡、月氏等?
  • 漢武大帝死磕匈奴的勝算有哪些?
    但漢武帝不懼這個,在位54年有44年在跟匈奴死磕,主動出擊匈奴18次,他的底氣何在?他的勝算有多少?一、基礎性原因:國力空前強盛,尤其要強調戰馬充足,沒有騎兵是幹不過匈奴人的。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即位,由於其祖輩長達70年的輕徭薄賦休養生息,此時的漢帝國人口已由最初建國時的1300萬增長到3000萬,冷兵器時代打仗沒有充沛的人口為基礎是絕對不行的。
  • 北匈奴人被竇憲擊敗,西遷至歐洲後,幾乎打遍歐洲大陸無敵手
    很多人認為北匈奴消失了,其實只是沒有形成比較大的規模而已。】直到公元3世紀晚期,匈奴人才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中,但已遠在歐洲地區了。據相關史料記載,公元三五〇年左右,匈奴進入了歐洲地區,當時的首領是巴蘭比王,跟阿蘭國發生了戰爭,最終匈奴人戰勝了。
  •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因此,為了能夠順利度過那段比較艱難的歲月,漢初的君王不得不採用和親的政策來對匈奴進行安撫。而歷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就是那個時期發生的事情,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到了漢武帝時期,整個漢朝的國力已經開始強盛起來。於是,漢武帝劉徹多次派遣大將霍去病和衛青,共同發兵匈奴。多次遭到重挫的匈奴,勢力逐漸衰弱了起來。
  • 匈奴作戰兇悍無比,為何抓到漢俘不殺,反而為他們娶妻生子?
    歷史上秦始皇修建萬裡長城阻隔草原部落,漢武帝在位期間和匈奴進行了長達45年的戰爭。 自古以來,草原部落和中原地區發生了近一千多年的戰爭。到了漢朝,中原和草原部落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特別是在冬季,草原物資短缺的時候,匈奴人經常在漢朝邊界搶奪物資。他們搶奪的不單單是生活物資,還有漢人。被搶去的漢人皆被稱為俘虜,當然,這種事情也經常發生在戰爭中。
  • 他一生徵戰沙場,將青春都獻給了國家,年僅24歲就離開了人世
    那時候的衛青被皇帝重用,個子高大威猛,又擅長作戰,於是漢武帝就派他去抗擊匈奴,果然沒有讓武帝失望,他經常打了勝仗。這時候霍去病18歲了,正值年輕氣壯的時候,漢朝和匈奴之間的戰爭更是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霍去病看見舅舅又要出去帶兵打仗,就像他主動請纓要去打仗。他舅舅一聽,認為確實是應該放手讓他去獨立了。
  • 漢武帝瞧不上胡人進貢的動物,命人送去餵老虎,不料老虎伏地不起
    漢武帝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的父親是漢景帝劉啟,母親是王皇后。武帝無疑也是一位有著卓越成就的皇帝,他的一生之中幹過不少大事,比如說開拓疆土。又比如說實行推恩令、獨尊儒術,穩固了中央統治。而他的一生最大的事除卻開拓疆土,便是經營西域、開闢絲綢之路了。
  • 秦漢最頭疼的匈奴,和中原打了半部史書的民族,究竟是哪來的
    秦漢最頭疼的匈奴,和中原打了半部史書的民族,究竟是哪來的   匈奴,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在漢武帝還是在在更早的秦朝和春秋,都有關於匈奴的記載,秦始皇還專門為他們修了長城做預警之用。
  • 揮戈誓飲匈奴血:西漢前期對匈奴戰史梳理
    當時邊疆上因為匈奴內部的權利鬥爭,匈奴內戰的失敗者、義渠、蠻夷之屬來歸誼者,其眾數千,飲食、長技與匈奴同。賜之堅甲、絮衣、勁弓、利矢,益以邊郡之良騎,令明將能知其習俗,和輯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約將之。即有險阻,以此當之;平地通道,則輕車、材官制之; 兩軍相為表裡,各用其長技,衡加之以眾,此萬全之術也。」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匈奴人與匈奴帝國(一)
    (4)漢匈大戰冒頓單于時的匈奴匈奴國的全盛時期從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共81年),即冒頓、老上、軍臣三單于時期,相當於中國從秦二世元年到漢武帝元朔元年。在伊稚斜單于時期,國力被漢軍打擊由盛轉衰。到漢武帝時,西漢經過近70年的休養生息,經濟、國力大大增強,對匈奴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發動了三次大戰:河南之戰(也稱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
  • 為何匈奴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習俗?網友:天下烏鴉一般黑
    相信大家都聽過「匈奴」一詞,它曾是古代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並建立了國家。此後一直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不斷地侵擾,對中原的王朝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後來漢武帝向匈奴宣戰,將其驅逐到了漠北等苦寒之地,人畜銳減,逐漸走向了衰落,這也是漢武帝在位時的主要功績,後人對此讚賞有加。
  • 真正了解霍去病與匈奴的關係,才知道這位軍事天才有多可怕!
    歷史上霍去病為何能被成為天才和「戰神」?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戰神」,十七歲時兩次隨衛青出擊匈奴,斬殺敵軍超過己方損失的數目,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雖然歷史上受封冠軍侯的有多人,但歷史好愛者只認霍去病一人。
  • 匈奴人是生物戰的鼻祖?扒一扒人類生物戰爭的歷史,驚心動魄
    1 匈奴匈奴人是生物戰的鼻祖。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出兵徵討匈奴,從此開始了漢朝與匈奴長達二百年的滅國之戰。公元前123年(漢武帝元朔六年),大將軍衛青率騎兵十萬抗擊匈奴。霍去病十七歲,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姚校尉,相當於團長或旅長,共同出徵,最終贏得戰神之名!漢軍擅長騎射,不僅騎兵強大,弓弩更強,非匈奴能敵。節節敗退的匈奴,使出毒計,將病死的牛羊,丟在漢軍行軍道路和水源裡。由此引發的傳染病,不斷使漢軍減員,並損失大量馬匹。漢軍戰神霍去病,北徵匈奴勢不可擋,但最後英年早逝,才23歲!
  • 匈奴是怎麼產生的?又是怎麼消失的?謎底可能比你想像的要簡單
    對於西漢初年的帝王來說,最為頭疼的問題,莫過於長城以北的匈奴。秦始皇在位時期,秦將蒙恬率領秦軍追殺匈奴直到漠北。因此劉邦根據這一情況產生輕敵心理,於是率軍隊出擊匈奴,結果自己差不點當了匈奴的俘虜。那麼,匈奴來自何方?並且又去了哪裡?關於匈奴的來歷,司馬遷說匈奴是禹的後代。在夏朝覆亡以後遷移到了北方。不過,這一說法迄今為止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