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真菌保護巧克力"媽媽"可可樹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 巧克力好吃,可可樹難栽,它非常容易受病害侵襲。科學家最近發現,健康的成年可可樹葉子上的真菌,可以增強幼苗對一種重要病菌的抵抗力,幫助提高可可產量、保障巧克力供應。

  這種病菌稱為棕櫚疫黴,它是可可黑果病的病原體之一,會導致果實發黑、腐爛,還會侵襲莖葉和幼根,每年使全球可可產量損失10%到20%。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和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上報告說,實驗表明母樹樹葉上的真菌可使棕櫚疫黴給可可幼苗帶來的損傷下降一半。

  研究人員對可可種子進行滅菌處理,在無菌室中培養成幼苗,確保它們不攜帶微生物。然後分成3組,其中一組的種植盆中放上健康可可樹的落葉,一組放上森林裡取來的多種落葉,另一組不放樹葉,幼苗都放置在森林環境中生長一段時間。

  隨後,研究人員將幼苗移回溫室,用棕櫚疫黴感染它們。3組幼苗都受到了侵害,其中沒放樹葉的一組受損最嚴重,放置健康可可樹落葉的幼苗情況最好。微生物培養和基因測序都表明,起保護作用的是可可樹葉上的一種常見真菌。

  研究人員說,人類嬰兒經產道出生時,會沾染母親體內的一些細菌和真菌,這對增強嬰兒免疫力有重要作用,這項研究顯示植物中也有類似情況。投放特定真菌不僅有助於可可生產,還可能提高其他農作物的產量。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用真菌保護可可樹 —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電 巧克力好吃,可可樹難栽,它非常容易受病害侵襲。
  • 巧克力「之母」——可可樹,海南也是最佳種植地
    關於巧克力,電影《阿甘正傳》裡的一句話流傳甚廣: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接下去會嘗到哪種滋味。正是可可粉那香而略苦的特殊風味,造就了巧克力那滋味萬千的口感。事實上,人見人愛的巧克力就來自它的種子——可可豆,把可可樹就稱為巧克力的「媽媽」,也是理所當然。
  • 可可豆短缺 巧克力40年內絕種?
    (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大粵網‧香港】下個月情人節將至,準備送巧克力嗎?惡秏來了!有研究指出巧克力有機會在未來40年內絕種,情人節便不可以送巧克力了,巧克力控要哭了嗎?這個震撼的消息其實已經不是近日才被發現的,事出必有因,而且原因有兩個。
  • 傳說中的可可樹
    可可樹,原產於熱帶美洲,其果實經過發酵及烘焙後可製成可可粉及巧克力,目前被廣泛種植於熱帶地區
  • 40年內可可樹滅絕再也吃不到巧克力?專家:此說法並不準確
    一方面是可可樹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卻是全世界巧克力消費量越來越大,「巧克力短缺」(ChocolateShortage)越來越嚴重。每日郵報這篇文章提到——研究顯示,普通西方消費者平均每年會吃掉286根巧克力棒,生產286根巧克力棒所需的可可粉和可可脂,需要10棵可可樹來提供。
  • 吃那麼多巧克力,你知道巧克力是怎麼做的?帶你走進可可豆的世界
    六一兒童節沒多久,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和小編一樣,每年過六一都覺得自己老了,六一是絢麗繽紛的,小朋友們歌唱、舞蹈、各種歡聲笑語,不知不覺小編已經十多年過六一了,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到六一兒童節小編的媽媽總會給小編買很多零食,而小編最喜歡的一種食物就是巧克力,回憶起當年,坐在電視機旁邊看著少兒頻道,吃著甜甜的巧克力,心裡不知道有多幸福,多麼滿足,但是提到你愛吃的巧克力是用什麼原料做的
  • 可可樹滅絕!番禺人以後可能再也沒有朱古力吃了?
    英國專家帶來了一個「噩耗」:30多年後,巧克力可能要「滅絕」了!可能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究竟咋回事?據英國媒體報導,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巧克力可能要走向滅絕了,因為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在日益變暖的氣候條件下越來越難以生存。
  • 氣候變暖威脅可可樹生長 巧克力或30年內絕跡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日報導,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或將最快在30年內絕跡。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巧克力樹,種子可製作可可粉和巧克力
    你一定吃過巧克力吧?但你知道巧克力是由什麼原料製成的嗎?它是以一種叫做「可可樹」的植物種子研磨成的可可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可可樹,也可以叫巧克力樹。是梧桐科可可屬喬木。原產於熱帶美洲,廣泛栽培於全世界的熱帶地區。在我國海南和雲南南部有栽培。
  • 巧克力基礎系列知識之三--- 巧克力的生產過程
    (今天講的這些步驟是巧克力種植園到巧克力工廠的工作,而巧克力調溫是巧克力工匠的工作,下節在講)種植可可樹可可樹的幼苗的顏色看起來就非常像巧克力,只是沒有巧克力的香氣罷了,可可幼苗在沒有轉移到中指院前是播種在幼苗床上的。
  • 巧克力,是雨林大敵還是生態之友?
    被可可樹吞沒的雨林在康熙之外的大多數人集體努力下,巧克力的消耗速度飛速增長。其實在許多冠以巧克力之名的食物裡,可可的含量微乎其微,這也使我們很難統計每天被吃掉的「巧克力」到底能繞地球多少圈,不過由於需求量居高不下,可可豆的消耗量仍然在逐年上升,巧克力貿易額的規模以百億美元計。
  • 巧克力將消失?全球變暖或使可可豆40年內絕跡
    浙江在線1月2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隨著全球變暖,製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面臨最快在40年內絕跡的危險。全球氣溫的上升將導致當前可可樹種植區域不再合適可可樹生長,而不得不向高山區域轉移。因此出口可可豆的國家,如象牙海岸、加納等或將陷入維持可可豆供應和保護生態系統的兩難境地。
  • 甜蜜可可樹 有臺灣味的巧克力
    很有臺灣味的巧克力,在日月潭畔開賣。(記者羅建怡/攝影)     巧克力旋風也吹進了日月潭。從日月潭大飯店騎鐵馬,約10分鐘可抵達「可可樹」。這是一則從澳洲念法式烘焙的年輕女孩徐惠琳,回到故鄉,努力開發「在地口味巧克力」的戀鄉故事。     徐惠琳的手工巧克力很有在地味,把日月潭紅茶、媽媽醃製的梅子、埔裡玫瑰全都入了餡;其中難度最高也最美味的「私釀藏心」,一滴酒都沒加,卻可嘗出酒香,原因是加入啤酒酵母,讓它在裡頭慢慢呼吸、自行發酵。巧克力每顆40~60元,下午茶含巧克力與咖啡49~149元。
  • 巧克力或將滅絕 常吃巧克力有哪些好處與壞處
    巧克力作為一種美食,現在逐漸成為了戀人之間互相贈送的禮物,這也使得巧克力的市場日益增長。但是最近英國的科學研究專家卻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壞消息,在30年以後,巧克力可能就要滅絕了,因為目前全球的氣溫日漸變暖,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在日益變暖的氣候條件下逐漸難以生存,如果全球變暖一直持續下去,對於可可樹來說可能是滅絕之災。
  • 巧克力是怎麼來的?
    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了解巧克力。第一個問題:巧克力是用什麼做的?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用可可加工而成的。可可樹是一種熱帶的喬木,在南北回歸線以內範圍內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才能存活。可可樹的果實是一種莢果,直徑在7.5-10釐米之間,裡面有大概20-40顆種子。我們叫它可可豆,大家可以看看圖片加深印象。所以,事實上,我們是用可可樹的種子,而不是果實,作為原料,加工製作出了巧克力。可可最早出現在南美洲。哥倫布船隊發現美洲時,順帶發現了它。現在,非洲和南美洲是最主要的可可產區。比如象牙海岸、加納、馬達加斯加,比如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巴西。
  • 為可可樹授粉的小飛蟲
    一種與蚋有親緣關係的小飛蠅,能夠給可可樹授粉並滿足我們對巧克力的渴求。當你打開一兩個萬聖節糖果時,值得把敬意獻給糖果背後的功臣:一種讓巧克力成為可能的小飛蠅。"They're all in the family Ceratopogonidae, which is the biting midges family. But not all of the adults bite.
  • 全球變暖危及可可樹生存,未來可能吃不到巧克力了?
    說天說地說新聞,解花解語解趣事   羊城派原創文本/夏楊  巧克力是一種香甜可口的糖果,既美味又能補充體力還能提神醒腦,因此廣受歡迎。然而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令人驚訝:再過三四十年,人類可能沒巧克力吃了!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危及可可樹生存,若沒了可可樹,巧克力就沒法做了。
  • 2050年巧克力恐消失!全球暖化造成巧克力種植量大減!
    應該沒有人是不喜歡巧克力的,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只能說巧克力真的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甜點之一!但是萬一有一天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呢?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二的可可豆都來自西非,象牙海岸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產國。
  • 巧克力將在未來消失?全球變暖危機
    據英國媒體報導,受全球變暖的影響,巧克力可能要走向滅絕,因為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因為氣候越來越難以生存,如果全球變暖,再持續下去,對於可可樹來說,可能會走向滅絕。
  • 原理通講|巧克力是怎麼來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落甜,ID:luotianshipi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了解巧克力。第一個問題:巧克力是用什麼做的?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用可可加工而成的。可可樹是一種熱帶的喬木,在南北回歸線以內範圍內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才能存活。可可樹的果實是一種莢果,直徑在7.5-10釐米之間,裡面有大概20-40顆種子。我們叫它可可豆,大家可以看看圖片加深印象。所以,事實上,我們是用可可樹的種子,而不是果實,作為原料,加工製作出了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