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失明墜樓揭開13年謎團 母親一夜白頭哭一隻瞎眼

2020-12-05 澎湃新聞

媽媽展示了添樂6歲時的照片

2015年4月,在讀初中的14歲男孩張添樂下課後突然感覺眼前一黑,撞到了同學後,從樓梯摔下,立刻被送到湖南湘雅二醫院。在那裡,母親餘建英解開了一個縈繞在她頭上13年的謎題——添樂為什麼從小就和他人不同。

原來,早在添樂2歲多時,就出現了腹部隆起情況,檢查發現孩子脾臟異常變大。到了6歲,孩子的肚子已經如同即將熟透的西瓜,隨時爆裂。迫不得已餘建英帶著孩子去醫院,切除了重達7斤的脾臟,但病因卻沒有找到。自那之後,孩子度過了平靜正常的七八年時間,直到這次雙目失明,這個謎題才真正解開。

很明顯能夠看出,添樂的雙目中已經變成灰色

"你家這個孩子,患有的是罕見病,叫'戈謝病'(注釋見文末)。"醫生告訴餘建英,"治療是有藥的,但費用你們怕是承受不起,做好放棄的準備吧。"

醫生的一席話,對餘建英來說,像是五雷轟頂,她覺得,老天爺一定是嫉妒她有兩個兒子,所以想要接連奪走。

餘建英一家來自湖南岳陽陸城鎮陸城村,低保戶。餘建英的丈夫張嶽華家有5個姐姐,張嶽華是家裡唯一的男丁。和餘建英結婚後,家裡有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張勁,比添樂大了6歲。大家都說,餘建英有福氣,丈夫家的親戚們也格外疼愛兩個孩子,當成寶貝。可就在添樂出生的當年,老大頭部變得越來越大,醫生說"孩子有腦積水,位置不好,沒辦法治",並給孩子開啟了人生倒計時——他只能活4000多天。

從那之後,餘建英一邊照顧剛出生的添樂,一邊照顧身體狀態每況愈下的張勁。可沒想到的是,添樂在2歲多時,肚子開始越來越大,當地醫院說"這是血吸蟲病",可無論怎麼治療,都沒有任何緩解。醫院通過照X光片發現,添樂的脾臟異常腫大,病因不明,根本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藥物去治療。

張添樂的左腹部留下了切脾的疤痕

2007年,張添樂四肢已經瘦成乾柴,但肚子卻似懷胎9月的孕婦,行走都成了問題,脾臟已經梗死,若不切除,將危及生命。不得已,餘建英帶著孩子在長沙的醫院切除了脾臟,足足有7斤重。

擺脫了大肚子的累贅,添樂漸漸開心起來,性格也變得活潑,只是到了孩子十二三歲的時候,經常和媽媽說"我感覺眼睛看東西有些費勁",經常要湊得很近才能看到。餘建英怎麼也想不到,這是孩子切除脾臟後對身體的一次警告。直到孩子雙目徹底失明,跌落樓梯,圍繞在他身上的謎團,才算徹底解開。

餘建英用染髮遮蓋滿頭白髮

2015年添樂失明,2016年大兒子張勁也撒手人寰離開了這個家。餘建英被接連而來的打擊徹底擊垮,一夜間白了頭,每天以淚洗面。"如今我的頭髮全靠染色遮住滿頭白色,而我的左眼在2016年因為天天痛哭,視力從1.0幾乎降至為0,單獨用左眼我什麼都看不清了。"餘建英說。

湖南其他戈謝病孩子狀況

2017年,餘建英得知,在湖南、家中有戈謝病孩子的家庭共有六七戶,而戈謝病的特效藥在中國的上海、浙江、山西等地,是被納入醫保範疇的。"進入醫保,家裡再努點力,勉強可以讓孩子夠得著用藥。"餘建英說,"醫生說,如果添樂不進行治療,很可能其他器官繼續出現問題,絕大多數切脾的戈謝病孩子,都會肝臟腫大,重新變成大肚子。添樂雖然暫時沒有顯現,但卻意外失明,用藥後能否復明,尚未可知。但如果不用,性命難保。"

從那時起,湖南的戈謝病家庭們開始不斷去長沙跑醫保政策,希望湖南省能夠效仿浙江等地,將戈謝病用藥納入醫保,給幾個孩子生的希望。"很多時候,孩子們就跟著我們一起跑,無論是三伏酷暑,還是數九寒冬,我們沒有一個月敢歇著。因為這個病,如果不納入醫保,任憑我們幾個家庭再怎麼努力,到頭來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餘建英說。

2020年3月11日,中國大部分地區疫情的影響尚未消散,但湖南省七八位戈謝病家庭的群裡,突然爆發出歡呼。"那天下了文件,從4月1號開始,戈謝病的藥在湖南進入了醫保體系,政府進行70%的報銷,封頂47萬元,雖然不像上海浙江那樣,90%以上報銷,但總算也讓我們看到一絲希望,那一天,我們一直聊到深夜12點,才各自睡去。"餘建英說。

得知這個消息的餘建英,立刻衝出房門,對著兒子添樂大喊:兒啊,你有救了啊!

"媽,什麼有救了?什麼有救了?"添樂一臉疑惑。

"兒啊,藥進醫保了,進醫保了!"餘建英伴著淚水告訴兒子,那一刻她也不知道,是在哭,還是在笑,母子就那樣在客廳裡抱著。

2020年4月23日,張添樂和其他幾位湖南戈謝病患者一起,在長沙注射了人生第一支特效藥物,成為歷史性的一刻。從那之後,每個月,添樂都要從村裡來到嶽陽市二醫院,進行一次特效藥物註冊。根據醫保政策,在現有非足量用藥情況下,添樂每個月仍需要自費萬餘元,年醫療開支超過10萬,終身用藥,這對於低保家庭的餘建英來說,仍然是極其沉重的負擔。

然而,失去過一個孩子的痛苦,至今還深深印刻在餘建英腦海中,她無論如何,不能讓添樂再從自己身邊離開。

"我現在就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著添樂健康、快樂地活著。雖然我們家現在只有三四千元的月收入,但拼盡全力,我們也會讓兒子一直用上藥的。"餘建英說。

在家中的閣樓上,張添樂告訴我們,失明後的這些年,他已經習慣了與黑暗相處的方式。在陌生的環境裡,他會不自覺地擊掌,讓自己的耳朵能夠感知環境的狀態。

在家中,他已經可以不需要導盲棍,靠著自己的身體碰撞,確認位置。甚至打開電視,他也可以聽得懂時下最新鮮的資訊、綜藝和電視劇。他說自己最愛歷史故事,每天都聽,還會讓媽媽給自己講。當然,如果有一天,眼睛還能夠回到從前,他可以更好地擁抱這個世界。

Tips

"戈謝病"無法通過常規產檢查出,中國已知患者約400人。身患此症的孩子,因為體內缺乏一種代謝酶,會導致肝脾腫大,也會產生諸如貧血、血小板減少、生長遲緩等其他併發症。如果不注射特效藥物,就會肚大如孕婦,最終多器官衰竭而亡。若切除脾臟,戈謝細胞將轉移至其他器官,造成如肝臟壞死、失明等各種併發症。如果可以持續穩定用藥,如同糖尿病人注射胰島素,患者則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罕見病藥物幾乎都是天價,目前中國戈謝病藥物注射一支約2萬元。中國浙江、上海、山西、青島、山東等地納入醫保,患者年開支在數萬至十餘萬元不等。若無醫保,年開支根據患者體重,需60-200萬元,且終身用藥,幾乎沒有家庭可以承擔。

相關焦點

  • 小兒先天性白內障丨測試一下自家的孩子是否有先天白內障
    小兒先天性白內障丨測試一下自家的孩子是否有先天白內障 時間:2021-01-08 11:13 北京華爾醫院 現在小兒白內障已經是兒童失明的第二大病因,全球每年大約有20萬兒童因白內障致盲,在我國,每2萬個兒童中就有1個患先天小兒白內障。
  • 為什麼會長白頭髮 專家:一夜白頭不可能出現
    原標題:為什麼會長白頭髮 專家:一夜白頭不可能出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上總不可避免地出現一系列衰老的症狀,白髮就是其中之一。雖然長白髮是自然生理現象,但對於愛美且不服老的人來說,白髮自然是難以忍受,尤其是過早出現的白髮。
  • 川普又玩一夜白頭 到底有幾個意思?
    這不是川普第一次白頭了。▲圖片來自社交平臺。當初競選美國總統時,川普已年屆七十,面對很多人對其染髮、戴假髮等各種質疑,川普專門在電視臺脫口秀節目中,讓主持人抓拽他的頭髮,以示其頭髮完全是純天然。不僅如此,據《紐約郵報》報導,當年拍攝電視節目真人秀《學徒》時,川普的髮型設計費用據說高達7萬美元,足見其重視程度。順便說一句,他此前竟然在稅務報告之中將該費用作為退稅項目,也因此被許多人嘲諷並抨擊。
  • 愛鳥周:想起一隻白頭鵯
    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盛大的花事後,花謝水流紅,不由升起傷逝的春愁,一一想起那些記憶深處的生命,即使不過是萍水相逢的偶然相遇,即使只是一隻小鳥。今年的2月11日是周末,冷颼颼的「倒春寒」威力強勁,但我還是堅持陪姑娘像往常一樣到金山公園鳥調。當我們走到池塘棧道上的時候,突然四葉草看見一隻白腹鶇意外從岸邊的「串錢柳」上落水,一隻白頭鵯緊跟其後落水。
  • 破窗跳樓照片震驚世界 "911"墜樓男子身份大白
    據英國《每日鏡報》15日報導,2001年「9·11」事件中,一組由美聯社記者拍攝的照片震憾了全世界:一名男子慌不擇路,從雙子星大樓的北塔縱身躍下,直至墜地身亡。然而這名跳樓男子的身份卻一直無人知曉。記者調查5年之後,日前終於揭開這個謎團:該男子名叫喬納森·布裡雷,時年43歲,是雙子星北塔頂層「世界之窗」餐廳的一名音響師。
  • 珊瑚為何也會「一夜白頭」?
    (中國發現號深潛器在太平洋深海拍攝的紅珊瑚,李新正供圖)珊瑚為何會「一夜白頭」漂亮的珊瑚十分嬌嫩,一旦海水的理化性質出現大的波動,珊瑚就會發生嚴重病害,自身顏色像被漂白過一樣,稱為珊瑚白化。白化通常發生於海水錶層的珊瑚,有時也發生在30多米深的地方。珊瑚白化速度快時,僅一夜就能「青絲變白髮」。
  • 深圳一隻烏龜墜樓碎裂身亡砸中男子頭部,警方介入,尚未找到龜主
    6月29日晚8時左右,深圳龍崗區南灣街道荔枝花園發生一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一隻碗口大小的烏龜從B11棟樓上掉下砸中一名男子頭部。烏龜龜殼碎裂身亡,男子頭部紅腫未見血跡被送醫檢查。當晚,據傷者家屬向警方反饋,經醫院檢查,男子受皮外傷,並無大礙。
  • 一家三代因遺傳性視神經萎縮13人失明
    ●三代13人失明  在安義縣石鼻鎮對門村吳門小組,吳家省一家是老少皆知的特殊家庭。一家三代20多口人中,有13人是先天性視神經萎縮患者,都在17歲之後失明。塗金英生育第一胎時患了視神經萎縮而失明,之後40多年時間裡,塗金英老人不僅自己一直生活在黑暗中,還把病遺傳給了與她有直接血緣關係的12個子孫。兩名老人陷入深深自責之中,先後於1994年和1995年去世。  吳陽經夫婦生育了四子二女。大兒子吳家省今年56歲,19歲那年雙眼失明。
  • 為何白頭鵯巢中的雛鳥會一夜之間消失?是被轉移了還是慘遭毒手?
    白頭鵯能同時進入兩個榜單,也說明了它確實特別常見。不僅如此,還有些城市有不同的常見鳥類合稱,例如「城市三寶」,裡面也有白頭鵯(另外兩種是綠繡眼和麻雀)。白頭鵯在我國不同地區又叫白頭翁、白頭鳥、老頭兒、白頭鵠仔,如果你的家鄉有其他叫法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看看有沒有你的老鄉。
  • 貴州發現13隻稀世野鳥白頭䴉鸛(圖)
    貴州發現13隻稀世野鳥白頭䴉鸛(圖) 2008年06月10日08:31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近日,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
  • 十五年後的白頭鵯幼崽
    今天帶給大家的是桑紫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她十五年前後兩次餵養白頭鵯幼鳥的故事。桑紫的文字細膩真切,她對自己照顧幼鳥時的無力和悲傷直言不諱,也坦誠地分享了多年來的困惑和反思。故事的內容並不輕鬆,結局也並不是皆大歡喜。但正如作者的感悟,很多時候,正是這些意難平的經歷,才能讓我們更深刻地反思人與動物的關係。
  • 國鳥被殺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隻白頭海雕被槍擊致死
    國鳥被殺 美國科羅拉多州一隻白頭海雕被槍擊致死 時間:2018-05-24 05:34:10 來源:網絡
  • 7歲雙胞胎多病纏身 視神經萎縮9歲前或失明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呀……」剛落座,皮膚黝黑、臉色憔悴的雙胞胎母親張德平,就抱著兒子淚流滿面開始訴說。  2000年,張德平經人介紹,嫁給許溪社區的藍永超。次年11月,藍生航、藍生瓏兄弟倆降生。沒想3天後,藍生瓏因抽風被診斷為小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這個聞所未聞的病名讓張德平夫婦陷入絕望。治療僅5天,他們就花光東拼西湊的1萬元錢,只好帶著藍正瓏出院。
  • 一夜之間白頭不是騙人的,精神壓力加速頭髮變白
    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了頭。」。 「最新研究表明,一夜之間白頭不是騙人的-在春秋戰國時期,伍子胥為了逃脫楚平國王的謀殺,千方百計逃脫。傳說伍子胥擔心到連續幾個晚上都睡不著覺,最後頭髮竟變成了變色。「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了頭」便由此得來。那麼,實際上,真的有可能一夜之間白頭嗎?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這種寓言性的句子可能是正確的。人發的每個毛囊中都有黑色素幹細胞,可以分化為黑色素細胞。這些細胞通過將色素注入頭髮的角蛋白中來確定頭髮的顏色。年輕時,黑素幹細胞可以隨時替換並分化自己。
  • 母親,您辛苦了,這是獻給您的詩
    很多時候,我們在忙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已經忽略了對母親表達我們的愛;或者我們在心裡感激,卻不願意說出口。獻上幾首獻給母親的詩,表達子女對母親的愛,讓母親能夠感知到兒女的掛念,就心安了。《寫給母親的詩》冰心(節選)母親,今夜我又想起了你我決定還是要為你寫一首詩哪怕寫得不好哪怕遠在老家的你永遠也讀不到……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 老翁從13層露臺墜樓身亡,家人狀告小區物業索賠77萬多元!一審法院...
    老翁程法從海口南江花園小區某棟13層露臺墜樓身亡,其家人認為小區物業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遂將小區物業公司告上法庭,索賠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生活費等共計775421元。近日,海口中院對該案作出二審裁定:駁回死者家屬的訴訟請求。
  • 為何一夜白頭?《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來源:中新網《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宇宙物質起源、果蠅挑食、一夜白頭……這些都有「解」了實習記者 張佳欣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其中最後一項是本年度最受歡迎的科學發現。1.宇宙中物質起源之謎的首個佐證粒子-反粒子鏡像對稱性也被稱為電荷共軛宇稱反演對稱(CP對稱)。
  •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
    泰姬陵見證的愛情:王后寵冠六宮連生14子,難產而死國王一夜白頭愛情一直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話題,在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過程中,也湧現出了很多悽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尤其是封建帝王與嬪妃之間的愛恨糾葛,更是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拍了一隻鳥,名叫白頭藍鵲
    在洋縣拍紅腹錦雞時,有這樣一隻鳥進入了我的鏡頭,當時不知其名,先拍下再說。 後拍朱䴉時,又在河道和田間碰上了,先後拍了幾張。回到西安後,問攝友,才知它叫白頭藍鵲。 西安周邊也有這種鳥,我不僅見過攝友拍的照片,還在木塔寺公園見過它。
  •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宇宙物質起源、果蠅挑食、一夜白頭……這些都有「解」了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宇宙物質起源、果蠅挑食、一夜白頭……這些都有「解」了】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1.宇宙中物質起源之謎的首個佐證; 2.《蒙特婁議定書》「癒合」臭氧「傷口」; 3.衛星可能很快會繪製出地球上每一棵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