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對"毒教材"出手:考慮通識課本審核的可行性

2021-01-13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

香港高中通識科已推行10年,但由於缺乏審核制度,不少通識課本已然淪為向學生傳播偏頗資訊的「毒教材」,最近還出現了醜化污衊香港警察的內容。

甚至在2013年非法「佔中」提出後不久,就出現了由非法「佔中」頭目戴耀廷任顧問及審查的通識課本,通篇煽動「佔中」,儼然成了一本「行動指南」。

這樣的形勢下,香港教育局邁出整頓通識教材的第一步,決定「特事特辦」,為出版社提供諮詢服務以提升通識教材的質素,同時將考慮課本送審的可能性。

9月23日,香港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發表文章,指出有社會人士擔心個別激進教師和偏頗教材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高中通識科,擔憂教材內容不夠全面客觀,誤導心智未成熟的學生,甚至散播仇恨和偏見。坊間更質疑,教育局是否對於教科書的質素放任不管。

香港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臺界面

康陳翠華指出,市面流通的多套所謂高中通識教育科「教科書」,都未經教育局審批,原因是當代議題多發展迅速,送審制度難以適時處理教材更新。

為保障學生福祉,香港教育局決定特事特辦,為出版社提供專業諮詢服務,以提升現時已出版高中通識教育科「教科書」的質素,落實課程宗旨和目標。

此次諮詢是教育局與香港教育出版專業協會經交流討論後達成的共識,出版社自願參與,教育局會依課程宗旨和目標,恪守專業,給予意見,讓出版社能及早優化通識教育科「教科書」,期望出版社在本學年內完成修訂的工作。目前,已有7家自願參與諮詢的出版社。

康陳翠華還表示,教育局會參考此次專業諮詢服務的經驗,考慮該科的長遠質素保證措施,包括課本送審的可行性。

通識科自2009年起成為香港高中的必修科,與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和數學並列四大核心科目。然而,通識科的課程內容、評核方式及存廢等問題一直備受爭議,授課教師也只需接受35至100小時的培訓即可任教。

人民日報客戶端此前評論稱,通識教育的本意,是要讓學生「加深對社會、國家、世界和環境的觸覺,培養正面價值觀」,通過「擴闊知識基礎與看事物的角度」,培養「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但從今年夏天一些激進青年的表現看,通識教育自由而博雅的本意,顯然落空。

在7月立法會大樓受衝擊後,連董建華也承認,是自己任內開始推進的通識教育失敗,令年輕一代變得「有問題」。

歸納通識教育的問題,首先是教材不送審、無標準。不經送審的教材,既有錯誤,更有偏見;其次是課堂泛政治、帶私貨;再次是有通識教育、無國民教育。

舉例來說,2013年非法「佔中」一說提出不久,教協理事方景樂便製作所謂的「佔中」通識「教材」,由非法「佔中」發起人之一戴耀廷任顧問及審查,以絕大篇幅「推介」「佔中」操作詳情,仿佛一本「佔中行動指南」,39頁的教材中只在1頁不起眼處添加少許「爭議」意見。近期的「修例風波」中,嘉諾撒聖心書院通識科教師賴得鍾更惡毒詛咒警察「死全家」。

某「通識教育」系列教材編審為戴耀廷 二手買賣平臺截圖

就香港教育局此次的舉措,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認為,此舉是釋除公眾疑慮的可行做法。通識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偉雄表示贊成,他明言,這是一個好的開始,送審後重要的概念和理念得到加強和明晰,對學生有正面影響。

不過,香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提供自願諮詢服務,未能解決通識科的核心問題,仿如「有姿勢無實際(虛張聲勢)」。她建議特區政府將通識科改為選修,取消必考必答的安排,通識教科書也需要送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香港現「毒」練習題引家長投訴
    延伸閱讀:香港「教材」又變了?專家指出:這就是製造廢青的罪魁禍首!曾有人發現香港有補習機構在自編通識教材中加入反修例運動內容,直接醜化警察執法,甚至假借市民之口誣稱「警察試圖謀殺抗議者」。上述內容曝光後,各界正義人士痛心詰問:這哪是成風化人的教材?這是煽動仇恨的傳單。的確,有怎樣的教材,就有怎樣的教化;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塑造什麼樣的青年。
  •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何建宗:缺乏正確引導 香港通識教育引入...
    「人民銳評」在《與香港年輕人談談理想和未來》一文中提到,年輕人思慮人生、憂心未來無可厚非,但如果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只會離目標越來越遠。近日,海外網專訪了曾經在特區政府工作的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何建宗博士,從大學校園、通識教育、輿論空間等深層角度剖析香港社會。
  • 王若愚:「港獨」思想泛濫,香港基礎教育難辭其咎
    香港回歸20年來,「港獨」思想屢屢冒頭,一些大學校園幾乎成了「武鬥」主戰場,很多學生湧上街頭,甘當「反中亂港」急先鋒。深究其中緣由,香港基礎教育難辭其咎。 1.對這本涉嫌播「毒」教材,媒體和教聯會接連發聲批判 9月8日,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發表《要求齡記出版社修訂通識書偏頗內容》的聲明。
  • 2020上海新版教材及高中英語新課本介紹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按照我部批准的方案,上海市根據2017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送審的數學、地理、物理等11個學科12套教材,已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審核通過,列入《2020年普通高中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現印發給你們。
  • 兒童繪本鼓吹逃犯是「勇士」 香港教育局:學校勿採用
    兒童繪本鼓吹逃犯是「勇士」 香港教育局:學校勿採用 2021-01-13 13:13:37 來源:環球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驚現13歲暴徒記者,一些香港小朋友為何會成曱甴幼蟲?
    這就離不開香港的教育制度了。教育養蠱香港中小學多次被曝出,出現仇恨國家、仇視警察的教育。去年香港《大公網》就報導過,香港一所學校教材又現美化學生暴力內容。在教材中將破壞港鐵、馬路縱火、肆意襲警的學生塑造成「抗催淚彈戰士」,而警察的依法執勤、維護治安竟被歪曲成「濫捕示威者」。
  • 指引沒教材資源配合 專家指香港性教育似有還無
    中新網2月15日電 疑似藝人裸照事件對香港學界震撼甚大,有教育工作者批評,學校性教育追不上青少年實際需要,香港教育局的《學校性教育指引》亦沒有切實執行。教育局則決定,就事件製作教材,稍後會在該局網站推出「慎思、慎言、慎行——網上不雅照片事件」教學資源。
  • 人民日報:施暴縱暴"毒師"是香港的毒瘤、爛瘡,需果斷切除
    師德不存,學風潰敗;「毒師」不祛,校園難安。教訓已經夠深刻了,還有什麼比這更嚴重的問題?代價已經夠沉重了,還有什麼比這更緊迫的事情?當教育局日前宣布將對修例風波以來違反專業操守的教師考慮施加懲處時,香港社會應當有共識。
  • 頭條|澳門妹子告訴你,他們的歷史教材是這樣的→
    就她個人而言,初中階段的代數、幾何、物理、生物、化學、音樂、地理和歷史用的都是內地教材,中文和英語則用的香港教材,電腦課為臺灣教材。其中英語課為全英語教學,其他課程大部分為粵語授課,如果有個別老師不會說,就直接普通話教學。到了高中,數學、地理、歷史、生物、化學和物理的教科書仍為人教版教材。
  • 妄稱「英國為禁菸才攻打中國」 香港教師被取消資格
    小學網課內容歪曲鴉片戰爭起因惹家長憤怒投訴(大公網)海外網電 今年4月,香港一位家長爆料,她與孩子一起觀看小學二年級常識課的網課視頻,發現教師公然歪曲歷史,將鴉片戰爭的起因說成是經過調查,香港特區教育局12日表示,取消其教師註冊,不能把學生交給這樣的教師。香港特區政府12日發布新聞公報稱,特區教育局已於本周向一名小學教師發信,基於其教學的嚴重錯誤、欠缺擔任教師的能力,以及完全沒有盡其基本責任備課,認為該名教師並不稱職,亦非出任教員的適合及適當人選,因此根據《教育條例》取消其教師註冊。
  • 港童話書美化暴行鼓吹逃犯是「勇士」,香港教育局...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黃讀物」的洗腦手段可謂無孔不入。有香港反對派團體被揭露以兒童繪本包裝激進政治思想,刻意扭曲和美化「12港人潛逃臺灣被抓」一案中嫌疑人的暴力及違法行為,在香港社會引起警惕。
  • O記出手,9人涉助罪犯偷渡被捕!港大清拆「獨牆」|香港一日
    由「獨莊」把持的香港大學學生會,由去年至今在所謂「連儂牆」張貼黑暴及「港獨」文宣,公然挑戰香港國安法。港大此次收回管理權,能夠將校園撥亂反正,杜絕大學校園成為播「獨」平臺。港大學生會聲稱校方此舉無疑含有政治考慮。港大發言人回復指,位於大學街上層(近港鐵站出口)的三組檯椅組合在2017年首次分配予學生會管理,作學生社團活動之用,為期1年,及後在2018年續期2年。
  • 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北師大與師生交流時說,不贊成把古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這一番話引發大陸文化教育界的深思,使在當代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海峽兩岸共同傳承著中華文化,在寶島臺灣,中小學語文課本裡是怎樣呈現傳統文學經典的?
  • 香港中學生需接受51小時《基本法》教育 培養正確國家觀念
    據新華社5月27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施2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強調要全面準確貫徹實施「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教育局5月31日正式公布《中學教育課程指引》擬定稿,其中建議學校在現有的初中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歷史及地理等科目中,涵蓋共51小時《基本法》教育。
  • 英語聽力磁帶竟然還在 教育局:不強制買
    B 磁帶都是隨課本一起發下來的早在2007年4月,便有媒體報導,陝西省教育廳制定的《2007年秋季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規定,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文本教材均不得給學生搭售光碟;小學、初中英語教材所配錄音磁帶由學生自願購買。違者將視情節予以嚴肅處理。家長如果遇到學校違規操作,可向教育廳舉報。
  • 邱勇校長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
    邱勇校長分別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會見  清華新聞網12月17日電   12月14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舉行會談。陳繁昌詳細介紹了香港科技大學的2020戰略與重點發展的學科領域,並表示希望兩校加強在有關領域的合作。邱勇介紹了清華大學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進展。
  • 新學期高校課堂西方教材未見收緊 仍是必修課本
    隨後,該觀點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一些關注教育的人士甚至推測,今年開學,一些高校使用的直譯原版教材可能會受到影響。為此,北青報記者調查北京多所高校發現,原版教材在大學書店仍然銷售,一些高校出版社也表示未接到收緊外國原版教材或者某個教材不能出版的通知,而新學期開學後,各種「洋」教材也還是學生們的必修課本。
  • 連雲港市中小學語文、英語、思想品德等教材有變化
    《心理健康》教材全新亮相  日前,江蘇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南京舉行,今年秋季新學期起,我市中小學的學生手中,將比往年多了一本《心理健康》的新課本。我市相關課程老師也參加了培訓。  參與新版教材修訂的市教育局教研室相關教研員表示,更名為《道德與法治》體現了對法治教育的重視,但要讓新增的這些法治知識,真正轉化為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教學方式也要有相應改變。
  • 香港又現「毒」練習題
    【文/觀察者網 齊倩】 香港校園又現「毒」練習題,這次中招的是小學生。 今日(27日),根據網上曝光材料,香港學生的英文閱讀題在描述中美兩國河流時,先是讚美美國河流有多乾淨,與之對比的是「中國的河流」有多不堪。並在材料後的填空題中,引導學生用「乾淨、開心」詞語描述美國河流,將「垃圾、黑髒臭」等形容詞安在中國河流上。
  • 致外國政客:香港人不配享有國家安全嗎?丨香港一日
    例如香港基本法第67條,「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也可以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其所佔比例不得超過立法會全體議員的百分之二十」。選舉委員會委員會則由1200人組成,分別來自4大界別,由政界組成的第4界別共有300席,包括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其中,區議員共佔117席。工聯會:規管學生教材與讀物,刻不容緩香港立法會周二召開「研究幼兒園、中小學教科書及教材編制小組委員會會議」。當天,有工聯議員會至特區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教育局規管民間兒童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