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前五百世父親居然是同一個人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編者註:此則故事取自《百業經》。《百業經》是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宣說因果不虛的一部甚深經典。共有一百多個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仙人、國王、大臣、婆羅門、施主,居民、妓女、獵人等人物,形象地闡明了善惡之因必感善惡之果的真諦。 因果規律是在世俗諦中一條真正打不破的真理,此經主要細說。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作為一名佛門弟子,堅信因果緣起法是學佛的首要條件,一個不信因果的人,無論修什麼法門,都不可能成就,而如果深信因果,則不可能造惡業,修行易得成就。

世尊在世時的情景(圖片來源:資料圖)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園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羅門老人。這位老人一見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兒子,我的兒子!」還朝著佛陀撲過去,想抱住佛陀。

這時,旁邊的比丘上前阻攔,不讓他這麼做。「你們不要攔他,否則,他會立刻吐血而死。」佛陀對比丘們說。比丘們於是讓開,這位老人忙著上前,緊抱著佛陀的脖子,就像是久別重逢的父親終於見到自己的兒子一樣,急切地喊「我的兒子,我的兒子啊!」

過了很久,這位老人鬆開手,激動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此時,佛陀為他傳授相應的法,這位老人當下證得預流果位。接著,這位老人向佛陀祈求「我希望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請佛陀慈悲攝受。」世尊欣然答應,並攝受他,以「善來比丘」為他授了具足戒。出家後,他著衣持缽,成為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後來,世尊又為他傳授一些相應的法要,他勇猛精進,很快就滅盡三界的煩惱,成為阿羅漢。

這時,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在您面前頂禮的成千上萬男人中,沒有一位像這位老人一樣如此對待您。今天這位老人的行為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造成的呢?希望世尊為我們解說。」世尊告訴他們「這位老人在今世以前的五百世中曾經做過我的父親。因為他以前的習氣現前,所以才會有今天這樣的行為。」比丘們又問「世尊,既然他五百世中曾做過您的父親,為什麼今生不做您的父親呢?」

世尊回答「我以前行菩薩道時,好行布施,具足出離心。可是,這位老人在這五百世中,常常趁我作布施、或生起出離心時,故意製造許多的障礙逆緣。後來,我發了一個願『希望他以後不要再做我的父親。』此外,我今生的父親淨飯王,他曾經發願希望以後能成為佛陀的父親。由於這兩個因緣,所以他今生沒有做我的父親。」「那麼請問世尊,淨飯王過去生時是怎樣發願的呢?」世尊說:「早在九十一個大劫前,拘留孫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大商主供養拘留孫佛,見到佛三十二相金色身,十分莊嚴殊勝,就發了一個願『希望我將來能有一位像佛陀一樣的兒子。』當時的商主就是今世的淨飯王,由於他的願力,使他今生能做我的父親。」

比丘又問「世尊!那位婆羅門老人是什麼因緣,造成今世貧窮,且直到老年,才得遇佛陀出家呢?」「因為他生生世世障礙大菩薩的廣行布施與生出離心,尤其是為了阻止我的出家,造作不少的惡緣。所以,他今世貧窮,且直到年老時,才能遇佛出家。」「他以什麼因緣能對佛生歡喜心,並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呢?」世尊回答「這是他往昔的願力,今世已經成熟的緣故。賢劫人壽兩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在臨終時發願『我一生出家修學佛法,雖然沒得到什麼境界,只希望我將來能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讓佛歡喜,出家斷盡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因此,他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成為阿羅漢。」

相關焦點

  • 五百年前,錫蘭王子來到中國,五百年後,一中國女子竟是王子後代
    在福建泉州,有個土生土長的福建女子,她的名字叫許世吟娥,從名字上看她已經很特別,從她的身世看,她更是特殊至極,因為她竟然是五百年前,來到中國朝見明朝皇帝的錫蘭王子的後代,根據考古和發掘,證實許世吟娥正是那位錫蘭王子的後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還要從五百年前的明朝說起。
  • 《楞嚴經素解》:觀世音菩薩,上合慈力,下合悲心
    1.同一慈悲【原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 佛家中所說的十八羅漢與五百羅漢
    【五百羅漢】「五百羅漢」之稱大約始於唐末五代。《十誦律》和《法華經》中說他們即常隨釋迦聽法的五百弟子。《十誦律》卷四:「今日世尊與五百羅漢入首波城。」《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卻認為五百羅漢是參加迦葉主持第一結集的五百弟子。還有的說五百羅漢是五百隻大雁所化。《報恩經》卷四載,從前,有一國王想食雁肉,於是派獵師羅網捕雁。
  • 佛陀故事會:父親——累世佛子 今證聖果 善惡必感因果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圓滿福慧一切功德後調化了許多眾生,在王舍城也攝受很多弟子,如潮信眾前來朝拜皈依世尊。美麗者問父母:「以前有很多人來我這裡,現在為何不來?」「釋迦牟尼佛到了王舍城,很多人都朝拜佛陀去了。」「釋迦牟尼佛是誰呀?」美麗者的父母為他講述了世尊苦行、成道等共不共的功德,美麗者生起非常稀有之心,決定無論如何要去拜見如此莊嚴具德的世尊。他再三祈求父母同他一起去拜見世尊。
  • 五百年前的回眸,換來今世的擦肩而過:聯立方程組是否有解的代數和幾何解釋
    講完這個的時候,我脫口而出:「也許本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怎麼可能以五百年前的回眸,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而過呢?」只見很多學生在下面竊笑!五百年前的回眸要換來今世的一次擦肩而過,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祝大家學習快樂!
  • 2張一模一樣的大樂透中大獎,卻不是同一個人,怎麼回事
    2張一模一樣的大樂透,而且都是「前區1膽10拖+後區1膽2拖」的膽拖複式票,出票時間隔了6小時!關鍵的是,這2張彩票各中了大樂透二等獎2注,單張彩票獎金有30多萬!是同一個人嗎?他為什麼隔這麼長時間再打一張一模一樣的票?
  • 陰陽師:這些長得不一樣的式神們,CV居然都是同一個人?
    八竿子打不著的式神們,配音卻是同一個人,這難道就是配音的魅力嗎,也太神奇了吧?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同一位CV老師的式神們吧。茨木童子和奴良陸生茨木童子大家都很熟悉吧,在陰陽師剛剛開服的時候也算得上是大哥一樣的存在。想不到這個大哥一樣存在的茨木童子,也撞上了cv,那就是奴良陸生。
  • 五百裡鄉愁 Five hundred miles
    五百裡鄉愁。這是一隻老得不能再老的古典民謠音樂了。最早聽到它從我的吉他老師那裡。他把這支曲目作為初學者的練習曲目。它旋律簡單,有很多重複的片段。初學者容易上手,彈得很有成就感。後來在開車的時候,聽到電臺播放的the brothers four演唱的版本。
  • 世尊的教示,為什麼並非宇宙人生真相,而是另有所指?
    眾所周知,年輕的王子悉達多出家修行六年,最終在一株菩提樹下覺悟成佛,並創立後來的佛教,人們也因此把他稱為佛祖或世尊。也就是說,所謂的佛教,事實上,就是世尊的教示或教誡,而這些教示或教誡正是佛教最主要最根本的內容。
  • 萬磁王的子女有北極星、快銀、緋紅女巫,他們母親是同一個人嗎?
    比如,既然緋紅女巫、快銀、北極星小姐姐的父親都是萬磁王,那他們的母親是誰呢?他們的母親是同一個人嗎?對此問題,小夏也是很感興趣,於是特地去了解了一下,才發現,其實他們的父親確實都是萬磁王,都是母親卻不是同一個人。
  • 他說五百年前的煙火燻傷了火眼金睛
    他說五百年前的煙火燻傷了火眼金睛 沒人知道他大鬧天宮的原因,他愛上了觀音。有時南風吹來,八戒問他因何流淚 他說五百年前的煙火燻傷了火眼金睛。
  • 我是你佛前五百年的那顆痣
    許久,佛主才說:「五百年後,你若不能感動魚兒,會有另外一段姻緣。今日,我就將你與魚兒一起,化為我佛座下的並蒂蓮。記住:你只有五百年的時間。」夢醒了,我終於如願以償的與魚兒廝守在了一起。我以為五百年的執著足能感動魚兒。
  • 《法華經》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第一百四十段)【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
  • 2020同一世界 團結在家全球慈善音樂會(時間+直播入口)
    2020同一世界:團結在家全球慈善音樂會  北京時間:4月19日上午8點  美國東部時間:4月18日晚上8點  觀看入口:點擊進入  主題:同一世界: 團結在家  美國流行音樂巨星、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及演員LadyGaga 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18日星期六參加世界衛生組織與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公益組織合作舉辦的「同一世界: 團結在家
  • 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尊者,如何打造出佛家宏大無邊的世界觀?
    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佛陀、薄伽梵、世尊、如來、大雄,等等……各位應該對喬達摩·悉達多這個名字不陌生。而如來、世尊跟佛陀一樣,都是佛的十大稱號之一。其他的還有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土、調御丈夫、天人師。而薄伽梵就是世尊在梵語中的音譯。而大雄則是佛的德號,大者,包含萬有;雄者,懾服群魔。這些所有的詞條匯聚成一個偉大的存在,佛家思緒的創始人——釋迦牟尼。
  • 世界上接近「神」的5個人,中國獨佔3人,孔子也得稱他為老師
    今兒就一起來看看全世界最接近「神「的五個人,中國獨佔三人,首位孔子也得叫老師!兩千五百年前,老子在函谷關留下五千言,毅然又騎青牛西去,就此一無所蹤。他這一生只遺留下一本著作,便是《道德經》。《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被譽為「萬經之王」。也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孔子也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孔子也得叫老子一聲老師。所以才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