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氣作為空氣的主要成分(78%,V/V),具有很大的利用來源。其中一個主要用途是將氣態液氮進行液化,進行液氮儲存。
氣相和液相儲存
液氮,液態的氮氣,惰性無色無味。液氮罐內的液氮在-196攝氏度以下呈現的是液體狀態,一旦超過-196攝氏度以上就會沸騰變成氣體的狀態了,一旦低於-196攝氏度就會呈現結冰固態的現象,因此液氮的的狀態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溫度內,常壓下液態氮氣為-196℃到-210℃之間。而同時存在容器中的氣態液氮在接近液體的層面大概溫度在-170℃到-180℃,而在容器口的層面液氮也有-80以下。因此當進行樣品保存時,分為兩種:一種液相儲存,即盛放樣品的容器要直接和液氮進行接觸,這樣才能保證樣品的適當溫度儲存;另外一種氣相儲存,樣品直接放入液氮罐的空氣中,這樣就直接能夠保證樣品(生物樣品等)的儲藏溫度的要求。
運輸罐和儲存罐
儲存液氮罐,液氮保存時間長,適用於靜置室內長時間保存活性生物材料。
運輸液氮罐,一般體積和容量相對來說更大,在內膽加設了支承,耐運輸和振動,適用於室內靜置和長途運輸兩用。
剩餘液氮的檢測
當使用液氮罐比較關心的液氮是否能夠使用多久,以及如何檢測液氮罐的剩餘液氮的體積。由於液氮的超低溫和常規的室溫的巨大差距,因此液氮罐中的液氮受熱(雖然有真空隔離層)會產生揮發。液氮罐的日蒸發量也是衡量液氮罐好壞的一個重要參數,當然這個數據只是液氮罐中液氮蒸發的平均量,實際使用過程中,液氮揮發量會多,然後逐漸降低。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時刻觀察液氮的剩餘量,在出廠前可以提前配製液氮高低位報警,保證能夠隨時提醒剩餘液氮不足。如果沒有配製液位報警,可以在用實心塑料小棒或實心小木棒插入液氮罐底部,過5-10s後取出,結霜的長度既是液面高度(做好防護工作)。千萬不要用空心棒或塑料管,以防液氮從管內噴出傷人。當液氮剩餘不多時,液氮罐口會有冷凝水或者含有白色的結霜現象,此時需要及時補充液氮或者更換液氮罐。因此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液氮罐,才能保證實驗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