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研究表明,一般認為骨髓(bone marrow,BM)造血幹細胞凍存常用的濃度為(2~4)×10'個/ml(Rowey 1992)。
而對於外周血造血幹細胞(peripheral bloodhematopoietic stem cell,PBHSC)的移植來說,由於採集的細胞數量較多,如果按上述濃度加以凍存,會造成回輸大量含有DMSO的細胞懸液,產生臨床不良反應。
劉錦麗等(1998)使用速率降溫儀對13份 PBHSC和7份 BM造血幹細胞凍存。其凍存程序為:先在4℃冰箱擱置30min,然後加入預冷的含10% DMSO的凍存保護液,以1℃/min降到-35℃,再以5℃/min 降到-80℃,最後投人液氮中保存。BM造血幹細胞的密度為2×108個/ml,PBHSC分成密度為10'個/ml 的對照組和10個/ml的實驗組。結果表明對照組凍存的 PBHSC其有核細胞回收率為81.1%士9.9%,CFU-GM存活率為77.0%土11.5%,臺盼藍拒染率為81.3%±11.9%;實驗組凍存的 PBHSC 復甦後有核細胞回收率為 81.1%±9.9%,CFU-GM存活率為43.5%士12.3%,臺盼藍拒染率為77.0%士7.8%。
3組數據的統計學檢測無意義(p>0.05)。如果 PBHSC也以推薦的 BM 造血幹細胞的凍存密度,即(2~4)×10'個/ml,進行凍存,那麼凍存後的總容積為31左右,由於凍存保護劑中含有 DMSO),大量輸入人體後會造成毒害性不良反應,如高血壓、頭痛、心率失常等。
Rowley等(1994)探討了細胞濃度對造血幹細胞凍存效果的影響他們從30位患者身上抽取了108份 PBHSC樣品,有核細胞凍存濃度為(3.7+1o、10³個/ml[(0.4~8.0)×10³個/ml],容量為127士45ml,結果復甦後有核細購同收率為75.4%士13.0%(43.2%~102.8%),CFU-GM回收率為 45.3%+45.9%.BFU-E為48.8%士33.9%。
統計學分析表明,細胞濃度在2×10*個/ml以上時,復溫後細胞回收率無明顯差異,而且可以使凍存的總容積減少,減少患者回輸後的負荷並減少DMSO相關毒性不良反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