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網絡學說及其在醫海陸空中的應用--第一節 獨特型和抗獨特型

2020-11-24 生物谷

第九章 免疫網絡學說及其在醫海陸空中的應用

  1974年,Jerne根據現代免疫學對抗體分子獨特型的認識,在Burnet「克隆選擇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免疫網絡學說(immune network theory)。該學說認為,任何抗體分子或淋巴細胞的抗原受體上都存在著獨特型,它們可被機體內另一些淋巴細胞識別而刺激誘發產生抗獨特型。以獨特型同抗獨待型的相互識別為基因,免疫系統內構成「網絡」聯繫,在免疫調節中起重要作用。Jerne的網絡學說強調了免疫系統是各個細胞克隆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所構成的對立統一整體,這是免疫學中的一重大突破,它對於免疫學理論研究以及在生物學和醫學領域中的實際應用都具有重大意義。由於Jerne對免疫學理論研究的貢獻,他與外兩位科學家一起分享了1984年的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第一節 獨特型和抗獨特型

  一、獨特型發現

  本世紀中葉,人們發現將Ig注入同種或異種動物體內可誘導產生抗Ig的抗血清。隨後發現了在Ig分子上有兩類抗原決定簇,即同種型(isotype)和同種異型(allotype)。1955年Slater等在研究兔抗人骨髓瘤蛋白抗血清的特異性時,發現抗某一些骨髓瘤蛋白抗血清用無Slater等在研究兔抗人骨髓瘤蛋白抗血清的特異性時,發現抗某一些骨髓瘤蛋白抗血清用無關的其它骨髓瘤蛋白或正常人Ig充分吸收後,仍然與最初用作免疫原的那種骨髓瘤蛋白起反應,他們把存在於Ig上這種新的抗原特異性稱為「個體」抗原特異性(『individual'antigenic specitficities)。

  1963年Oudin等用傷寒沙門氏菌免疫50隻家兔,將其中一隻家兔血清中分離的抗傷寒沙門氏菌抗體作為免疫原,免疫正常家兔,並分離其血清得到抗抗體。研究發現,這種抗抗體只能與作為免疫原的抗傷寒少門氏菌抗體發生常常反應,但不能與其餘49隻傷寒沙門氏菌免疫家兔的血清發生沉澱反應,也不能與其它抗原免疫家兔血清或正常家兔血清發生反應。上述結果表明,這隻家兔產生的抗傷寒沙門氏菌抗體具有特殊的抗原決定簇,它既不同於其它個體(家兔)針對同一抗原(傷寒沙門氏菌)所產生抗體分子上所具有的抗原決定簇,也不同於同一個體針對不同抗原所產生抗體分子上的抗原決定簇,Oudin將這種不同於同種型(isotype)和同種異型(allotype)的抗原決定簇稱為idiotype,意為個體基因型。後來人們發現,在在多數情況下,不同個體針對同一抗原的抗體存在著交叉反應,因此不再認為idiotype有嚴格的個體差異。idiotype現譯為獨特型。隨著名次化學的研究進展,進一步了解到獨特型存在於Fab段,它是編碼抗體可變區基因的標記。

圖9-1 獨特型抗原特異實驗(Oudin,1963)

相關焦點

  • 吉林省研製出豬生長激素抗獨特型抗體
    由吉林農業大學承擔的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應用基礎研究項目「豬生長激素抗獨特型抗體製備的研究」日前通過專家鑑定。該項目利用豬生長激素單克隆抗體作為免疫抗原,製備豬生長激素的抗獨特型抗體。
  • 第四節 免疫耐受的機制
    第四節 免疫耐受的機制   1975年著名免疫學家Burnet提出克隆選擇學說,並以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學說解釋免疫耐受現象。他的觀點曾對免疫學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隨著近代基礎免疫學,尤其是免疫調節研究的迅速發展,當前對免疫耐受機制的認識已遠遠超越了這一學說當時的涵義。
  • 第三節 自身抗體產生的機理
    第三節 自身抗體產生的機理   關於自身抗體產生的機理眾說紛紜,十分複雜,免疫細胞化學和其他方法的結合,有助於從形態、功能和代謝三個方面深入探討。根據目前研究的情況,有以下幾種學說。
  • 利用抗獨特型抗體激活表達廣泛中和...
    儘管已鑑定出針對HIV-1包膜蛋白(Env)的多個bNAb靶標,但迄今為止,基於特定結構的Env免疫原的多種疫苗方法未能在人體中誘導出保護性的bNAb。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採取一種新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Bancroft等人研究了是否能夠利用抗獨特型抗體(anti-idiotype antibody)進行疫苗接種。
  • 第四節 免疫活性細胞及其腫瘤的免疫細胞學
    第四節 免疫活性細胞及其腫瘤的免疫細胞學   免疫活性細胞組成人體免疫系統組織、器官,是維持人體內外環境穩定,消除體內外抗原性物質之危害,起著免疫監視作用,是當代重視和研究地十分深入的領域。免疫活性細胞主要包括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及網狀細胞等。
  • 第四節 Ⅳ型超敏反應
    第四節 Ⅳ型超敏反應   一、概 念   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有不同的類型。與上述的由特異性抗體介導的三種類型的超敏反應不同,Ⅳ型或遲髮型超敏反應(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是由特異性致敏效應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的一種類型。
  • 人工神經網絡及其應用
    現在神經網絡對兒十多年來一直困擾計算機科學和符號處理的一些難題可以得到比較令人滿意的解答,顯示出了其獨特的能力。神經網絡是在許多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活躍的邊緣性交義學科。它的產生和發展一方面受其他學科的影響,反過來又勢必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
  •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第十二章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凡是由免疫細胞發揮效應以清除異物的作用即稱為細胞免疫。參予的細胞稱為免疫效應細胞。目前認為具有天然殺傷作用的天然傷細胞(NK)和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細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如巨噬細胞(Mφ)和殺傷細胞(K)以及由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均屬細胞免疫的範疇。前二類免疫細胞在其細胞表面不具有抗原識別受體,,因此它們的活化無需經抗原激發即能發揮效應細胞的作用,故可視之為非特異性細胞免疫。
  • 2020 CSCO 學術年會 | 李小秋教授解析淋巴瘤分型的發展
    其中,德國的Karl Lennert教授提出Liel分型,基於精細的形態學描述,結合臨床相關性將淋巴瘤分為低級別和高級別淋巴瘤,後來又結合免疫組化將其分為B細胞和T細胞淋巴瘤,同時兼容一些具有獨特的形態學和臨床表現的腫瘤,例如皮膚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細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等。這是在某種意義上最接近於現代WHO淋巴瘤分類的一種分類方法。
  • 寓意美好的鳶尾花,獨特的花型,傳遞不一樣的美麗
    鳶尾花是球根花,其花型很獨特,在花瓣的中央部分的根部往往有鮮明的黃色斑塊。鳶尾花姿態優美,花莖挺直,可做線性塑造花材。鳶尾花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其生命力強,可常年種植,花期一般在6-11月。鳶尾花寓意美好,花語為愛意,音信,好消息,吉祥等。
  • 花型獨特、花色以「金」包「銀」的金苞花,為陽臺、庭院的增色
    在前面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過花型、花色猶如小龍蝦穿上華麗衣服爬上樹的蝦衣花。今天給大家介紹蝦衣花的親戚,同是爵床科的植物--金苞花。第一次在遠處見到金苞花的時候,心裡還嘀咕誰在公園裡面種玉米啊?它的俗名眾多,因花序的顏色為花色,花型似蝦被稱為黃蝦花、金苞蝦衣、花黃色皇后,它一層一層的苞片像是一座塔,因此又名黃金寶塔,另外還有金包銀、珊瑚爵床等名。金苞花株高約1m,莖節膨大,植株的分枝比較多。葉片對生,葉片比較大,呈長橢圓形,葉脈非常明顯,葉色翠綠或深綠色。
  • 第六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第一節 MHC基因圖及其遺傳特徵
    第六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   免疫遺傳學是基礎免疫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枝,它是研究機體免疫應答遺傳控制或基因控制的一門學科。1900年Landsteiner發現ABO血型系統開創了免疫遺傳學,以後從輸血發展到器官移植。
  • 濃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應用
    首頁 » 酶工程 » 濃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應用 濃香型酒酯化酶工程的研究及其應用 來源: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2006
  • 礦化膠原材料及其在口腔臨床中應用研究進展
    礦化膠原材料促進成骨分化能力及其在體內產生的微環境變化,如影響巨噬細胞的極化方向等,都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本文圍繞新型植骨材料礦化膠原的性質、分類及其在口腔臨床中的應用3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目前研究的進展。
  • 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橋梁——NKT細胞
    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橋梁——NKT細胞 2020-10-16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雷射燈的獨特魅力與雷射燈實際應用場所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以及人發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城市光彩工程設備最為高科技產品-大功率雷射燈的應用。我國城市夜景照明事業在短短十多年裡得到了迅猛發展,並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在城市高層大廈頂端,用大功率固體雷射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可以在數公裡以外觀賞到獨特的雷射夜景。
  • 第六節 免疫細胞化學技術在真皮纖維化性疾病研究中的應用
    第六節 免疫細胞化學技術在真皮纖維化性疾病研究中的應用   真皮結締組織由數量不多的細胞和豐富的細胞外基質組成。細胞成分包括成纖維細胞、肥大細胞、巨噬細胞和少量淋巴細胞等。   二、研究纖維化皮損中細胞的表型特徵和(或)功能狀態   (一)成纖維細胞   1.合成功能活躍除了上述對已形成膠原的分布進行觀察外,利用抗體I型前膠原氨基末端的單克隆抗體,可確定新合成未加工的I型前膠原。正常人皮膚顯示了真表皮交界部I型前膠原的灶性沉著。而硬皮病皮損及其未受累皮膚中,真皮上部有連續廣泛的I型膠原著色。
  • 1型、1.5 型、2 型、3c... 糖尿病分型最新盤點!
    1 T1DM 刪除 1A 和 1B 兩種免疫學分型 既往,T1DM 根據是否伴隨免疫學指標分為免疫介導性 1 型和特發性 1 型。這兩組 T1DM 以前也被稱為 1A 型「自身免疫型」和 1B 型「非免疫型」糖尿病,但這一術語不常使用,在臨床上也沒有幫助。因此,新版指南僅提及 T1DM,不包括 WHO1999 年分類中使用的亞型。
  • NK細胞激活型受體分子DNAM-1及其與配體的互作機制研究獲進展
    在免疫系統中,自然殺傷(Natural killer, NK)細胞是一類由造血幹細胞發育分化而來的淋巴細胞亞群,是天然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生力軍。它能夠釋放穿孔素和顆粒酶直接介導靶細胞的壞死和凋亡,同時也通過釋放多種細胞因子調節T、B淋巴細胞等多種免疫細胞功能,最終達到免疫監視和免疫穩態的目的。  NK細胞的功能受細胞表面「陰」、「陽」兩類受體分子的協調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