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經常吃涼食或刷牙時便感到牙酸,以為是「蛀牙」鬧的,殊不知很有可能是刷牙太過「認真」,導致了楔狀缺損。對此,南京市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病科主任楊衛東介紹,大多數人對刷牙都存在誤區,認為只要刷牙甚至用力刷,就做到好好刷牙了。其實,只有正確的刷牙方法才能有效地清潔牙齒,起到預防齲齒和牙周病的作用,而錯誤的刷牙方式,則會毀掉我們的牙齒!
楊衛東介紹,楔狀缺損是發生在牙齒唇、頰面頸部的慢性硬組織缺損。它是牙齒頸部經過緩慢消耗而形成的缺損,呈「V」狀,由於它外形酷似楔子,因此稱為楔狀缺損。楔狀缺損往往發生在同一患者的多顆牙,一般上頜牙重於下頜牙,口角附近的牙多於其他區域的牙。引發楔狀缺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刷牙方法不正確。長期橫向刷牙,用過硬牙刷,刷牙過猛等錯誤刷牙方法,都會導致牙頸部磨損。臨床上看,牙頸部楔狀缺損更多是位於上下頜正中牙齒分別往後數第三、四顆,這些牙處於牙列拐角處,因此刷牙時受到的力也是最大的。
2.牙頸部結構薄弱。牙頸部釉牙骨質界處的結構比較薄弱,易被磨去,有利於缺損的發生。
3.酸性物質腐蝕。部分缺損是由於齦溝內的酸性滲出物引起的。
4.長期的咀嚼。牙齒唇頰側頸部是咬合力應力集中區,長期的咀嚼力,使牙體組織疲勞,於應力集中區出現破壞。
一旦發生楔狀缺損,通常會出現以下症狀
1.冷熱酸甜刺激痛。刷牙時牙刷刺激或冷水刺激等,牙齒會隱隱作痛,冬季尤其感覺明顯,這也是大部分患者前來就診的原因。
2.出現牙齦退縮。缺損好發於第一前磨牙,位於牙弓弧度最突出處,一般伴隨有牙齦退縮的症狀。隨著缺損越來越大,可引起牙髓炎症甚至根尖周炎,表現為自發痛、牙齦腫脹竇道等症狀,嚴重者可導致牙齒折斷。
3.老年患者居多。隨年齡增長,楔狀缺損有增加的趨勢,年齡愈大,楔狀缺損愈嚴重。
楊衛東提醒,對於楔狀缺損,建議採取以下措施來處理:
1.對於組織缺損較少的患者,局部不需要特殊處理,但要改善刷牙方法;對牙齒敏感者,可試用脫敏牙膏,或者使用脫敏劑、雷射等方法進行脫敏。
2.對於缺損較大的患者和臨床症狀明顯者,可選用與牙齒顏色近似又有一定粘接性的複合樹脂或玻璃離子粘固粉等材料將楔狀缺損補好,以防繼續發展。
3.對於缺損深及牙髓導致牙髓炎症及根尖炎症者,需進行根管治療。
如何預防?
既然主要是由於日常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楔狀缺損,那麼為了預防和避免發生牙齒缺損,首先就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要改正刷牙方式,避免拉鋸式橫向刷牙,並選用刷毛較軟的牙刷和顆粒較細的牙膏。
2.儘量減少進食酸性食物,在接觸酸性飲食後應立即用清水漱口,而不是立即刷牙。
3.積極治療消化系統相關疾病,防止如胃酸反流等情況來侵蝕牙齒。(記者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