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不學一下嗎?愛的數學方程

2021-01-08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求贊 求關注

此刻在地球上成千上萬的房間裡,人們在為愛而嘆息。愛是如此重要,我們無數人等待著愛,為愛漂洋過海,甚至將我們的生活建立在愛之上。然而,什麼是愛?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將看到,一個邏輯學家是如何通過貝葉斯的概率論來理解愛的。

愛有兩種存在類型:有條件的愛和無條件的愛。當我們說有條件或無條件地愛一個人時,到底意味著什麼?無條件地愛是有可能的嗎?如果可能,那它理性嗎?愛是如此複雜而讓人困惑的情感,我們不妨通過與愛平行的另一種情感——有條件或無條件的相信,來審視這個問題。這並不是說,愛就等同於一種信仰,而是說,觀察有條件或無條件的相信,能幫助並啟發我們看見有條件或無條件的愛。

確信度的光譜從0到1

相信的程度被稱為確信度(credence)。確信度可以被賦予0和1之間的數值,來表示相信的程度,1表示完全相信。重要的是,這些數值並非永遠固定的,當有了改變的理由時,這些相信的程度可以發生變化。

因為我發現自己對生命和宇宙其實充滿好奇:「組成身體的化學元素竟然來自於天上的恆星!」此時,我對這本書的確信度為0.5。這時我把它推薦給其他人,結果別人跟我說:「時間專欄上又沒有錦鯉,我為什麼要看它。」我可能也會陷入懷疑:「這本書會不會又是對那些宏大概念的老生常談?」這時,我對它的確信度跌就到了0.3。但是,我又認真看了看介紹,突然有了新的發現:「咦,它的主編竟然是Ethan Siegel——那個可愛有趣的大鬍子哎!每次看他寫物質的質量是怎麼來的呀,宇宙的速度極限並非光速呀,我都好喜歡!」 這時,我對它的確信度上升到了0.8。而隨著我開始閱讀文章,我的確信度隨著知識的增長不斷上升,現在無限趨近於1。

很多理性或非理性的因素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的判斷,那麼,該如何理性地改變自己的確信度,並根據自己獲得的信息判斷應該相信到何種程度呢?我們可以利用貝葉斯概率論來計算條件確信度。條件確信度是通過評估信息來有條件地改變相信的程度,相信的程度對信息非常敏感,並會根據獲得的信息不斷更新。

這聽起來似乎非常可行——我們當然應該根據新的證據改變自己的相信程度!但是如果確信度對新的證據毫無反應呢?或者如果確信度被強行地固定了呢?這就是確信度為1時會出現的情況,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全然確定的相信。

這種確信度無法在任何方向上有所更新——它不能變得更強,因為已經達到了最大強度,它也不能根據新的證據變得更弱,因為它從一開始就不是建立在證據的基礎之上的。無論任何信息會如何影響他人的態度,如果你對於某件事情的確信度為1,它就永遠不會動搖。這就是貝葉斯理論告訴我們的事情,無論與之相悖的信息有多強,它都無法讓你的確信度從1降低一點點。如此看來,確信度為1的情況似乎是無法改變的。是這樣嗎?

除了我們在以上討論的這種基於相關的信息來改變一個人相信的程度這種理性的方式,我們也能夠以一種非理性、甚至是隨機的方式改變自己的相信程度。理性地行動就是根據原因行事,非理性地行動就不按原因行事。貝葉斯理論表明,確信度為1的情況不能理性地改變,但或許可以非理性地改變。接下來我們將證明,以上的論述可如何映射到有條件的愛(理性)和無條件的愛(非理性),其中無條件的愛就像是一個確信度為1的事件。

有條件的愛與無條件的愛

有條件的愛意味著什麼?不妨問一問自己,你為什麼會愛一個人?也許是因為她善良、有趣或聰明——你有自己的理由。也許他身上有很多可愛的地方,你愛他,不光是因為他的樣子, 還因為,和他在一起時, 你的樣子。所以,有條件的愛是以一些原因作為條件的愛,它會因為這些原因的變化而變化。

這就類似於相信的程度介於0和1之間(但不處於0和1這兩端)。或許你有一點愛她,從遇見她那一刻,她就讓你分心,此時,你愛她的程度為0.3;或者你非常愛她,願意為了尋找她而放棄尋找暗物質,此時,你愛她的程度為為0.9;也許最開始你愛他的程度是0.3,但是隨著你更多地了解他的優點——他會跟光發生相互作用,於是你的愛增長到0.9。也許她做了一些事情傷害到了你——嫌棄你製造的熵,結果讓你的愛的程度降低了。

如果一個人感受的強度對事情變化的信息是敏感的,就被稱為是理性的。有條件的愛也是如此:有更多的原因,也就有更多的愛,如果這些原因消失了,愛也就跟著消失了。

相反,無條件的愛是不會因任何信息而改變的愛,因為它最初不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礎上的。這是沒有原由的愛,證據或信息都不足以改變。你為什麼愛一個人?不為什麼,愛是因為愛本身!或者,正如詩人所言:「若愛是為了美麗,可別愛我,去愛太陽,她金光閃閃。/ 若愛是為了青春,可別愛我,去愛春天,她永遠年輕。/ 若你愛的是愛,啊,那愛我,永遠愛我,一如我永遠愛你!」

如果除了愛本身沒有其他答案,如果你的愛不以任何其他東西為基礎,如果它不因任何事情而改變,那這就是無條件的愛。這種類型的愛自身有著一種不受影響的非理性想法。正如確信度為1時那樣,無條件的愛也只能非理性地改變——它不遵循貝葉斯理論,因而無法更新。強烈程度為1的愛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從1減小,因為這種愛是無條件的,不會對任何條件做出反應。

受著愛本身的驅使,你墜入或者遠離無條件的愛之星河。如果愛擊中了你,不以任何原因為基礎,那麼,這種愛能夠抵禦任何變化,不會因為相反的原因、證據或信息而動搖。這是與一切無關的愛,而非因為某件事情產生的愛。如同莎士比亞所寫的那樣:「愛算不得真愛,若是一看見人家改變便轉舵,或者一看見人家轉彎便離開。」 然而,這不會讓愛變得穩定。無條件的愛根本不受你的控制,它毫無原因地離開,正如它毫無原因地到來!事實上,沒有原因是無條件的愛離開的唯一方式。

這裡並不是說一種類型的愛比另一種類型的愛更有價值——畢竟,我們看重合理的過程,儘管我們也追求極致。只是,以原因為基礎的有條件的愛更為可控,它就好比是貝葉斯理論,也就是說,這種愛更為理性。但是,有條件的愛這種理性的過程能夠理性地增長,達到無條件的愛那樣的極致嗎?它能夠通過推理發展到等同於確信度為1的程度嗎?如果不能,那麼當你因為特定原因而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限制了自己,你永遠無法達到無條件的愛那樣令人目眩神迷的高度——那種完全、確定、不可動搖的愛,如愛因斯坦給艾爾莎的信中寫道的那樣:「我必須愛著一個人,否則我就是混沌的存在,並且,那個人必須是你。」

對於那些相信數學的人,下面是一個附錄,證明如果一個命題或者事件的概率為1(在這裡指確信度為1,或者無條件的愛),那麼,它不會隨著證據的出現而發生改變。

其中,Cr表示確信度(credence),p表示命題(proposition)或者事件,e表示證據(evidence)。Cr(p) 表示p的概率,Cr(e)表示e的概率,它們都介於0和1之間。下標「更新」表示考慮到新的證據e之後的新的確信度。下標「初始」表示沒有考慮證據e之前的舊的確信度。p|e 表示p以e為前提條件,在考慮事件e的基礎上事件p發生的概率。這個證明表明,如果初始的確信度為1,那麼即使後來出現新的證據,獲得了新的信息,確信度也不會變化,它始終是1,無論這是一個多麼強有力的證據。

每當我想起對一個人的愛,我慣於從我的愛——我的心臟,從一個私人事件的溫柔核心,畫出半徑,畫出宇宙的遙遠得難以置信的地點。(文:納博科夫,圖:笛卡爾心形曲線)

博科園-科學科普|譯:烏鴉少年/原理/principia1687博科園-傳遞宇宙科學之美

相關焦點

  • 數學老是學不進去?真的有人不是學數學的料嗎?
    同一個班的學生學習成績卻會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數學很容易就拉開差距,有的人說自己不是學數學的聊,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學生有時來聽講,有些問題真的不能說是問題,雖然成績不好,但是學生很努力,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她的語文理解能力很差,「一個線性方程中不存在不完全零解」就等於「這個方程只有零解」,「不全為零的一組數一定不是這個方程的解」,他們發呆了一個學期,看到他們死記硬背的樣子,絕望了再也不想當老師了。是學數學的材料嗎?
  • 一道讓人糾結的小學四年級數學判斷題,x=0是方程嗎?
    如果有人問:3x=6是方程嗎?我想大家會脫口而出:這當然是方程了,能不能不要問這麼簡單的問題?如果你去問身邊的人:x=0是方程嗎?他說是,你再加一句:「確定嗎」?會有不少人產生猶豫,因為他們感覺這麼問,一下心裡沒底了。
  • 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方法及難點歸納,有它,不愁孩子方程不會解
    導語:五年級數學解方程方法及難點歸納,有它,不愁孩子方程不會解常聽人抱怨,現在的小學數學太難了,有的大學生可能一年級的題都需要解半天才能解出來,充分說明數學已經不是當初學的那麼簡單了,雖然學的知識點沒怎麼變化,但是出題方式越來越新穎,導致了數學難解,一年級的數學難,五六年級的數學更難
  • 伽羅瓦,解得開數學史上最高深的方程,卻解不開愛情的本質
    他21歲就與世長辭,完全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行為,如果你了解到他天才的成就而又愚蠢的一生,一定為他的遭遇感到扼腕嘆息甚至捶胸頓足!我們先了解一下他對數學發展史上的偉大貢獻。學理科的鋼鐵直男應該知道,數學的高次方程在四次以後根式解就戛然而止,換言之用根式解在四次方程後已經行不通。
  • 高中數學導數,確定函數零點個數,這麼好的解法你不學學嗎
    藉助導數的知識來求函數零點的個數是高考數學的熱點問題,這類問題相對比較簡單,一般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求函數的單調區間,第二步,分別判斷每一個單調區間兩個端點處的函數值的符號,如果符號相反,那麼函數在這個單調區間上有一個零點,如果符號相同,那麼函數在這個單調區間上沒有零點,如果有一個為0,要看單調區間是開區間還是閉區間
  • 高中數學說課稿:《橢圓的標準方程》教案
    橢圓的標準方程(說課稿)江蘇省宿遷中學 陸 威各位專家:您好!我叫陸威,來自江蘇省宿遷中學,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橢圓的標準方程」,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設計、學法設計、學情分析、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和評價設計等七個方面向各位闡述我對本節課的構思與設計。
  • 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9k字)
    I.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4k字)17公式之美,科學Sciences©20201111Wed19 世紀初,歐洲數學界已經尋覓了幾百年,卻仍未找到五次方程的通解。伽羅瓦的一紙證明,潑滅了學界的希望,但也同時拉開了現代代數學的帷幕。
  • 數學,究竟要學個啥?
    數學,一門令人又愛又恨的學科, 有的時候可以把數學踩在腳下,有的時候又不得不叫 ta 爸爸, 想要真正愛上數學,你首先得了解兩個問題 : 第一個:【數學究竟是啥?】
  • 七年級數學,方程思維下如何化解上下坡問題,一元一次方程咋辦
    我們一起關注一下近期我們小升初和七年級階段性學習中的一個重要考點就是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類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系列類型。不難看出這一個題目,其實可以用三種解決方案把他進行解決。六年級的算數法,通過線段圖找到裡面的內在關聯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關鍵,但是如果用方程來解決是不是更加快速方便,我們來看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都可以去化解這一道題目給我們帶來的快感,那麼有個問題就出現了,考試的時候沒有學這個內容我可以用這個方法嗎?
  • 這個無解的方程,拉開了現代數學的帷幕
    19世紀初,歐洲數學界已經尋覓了幾百年,卻仍未找到五次方程的通解。伽羅瓦的一紙證明,潑滅了學界的希望,但也同時拉開了現代代數學的帷幕。(1)對 次方程,至少都有一個解嗎?(2) 次方程如果有解,那麼它會有多少個解呢?數學王子高斯出馬了。1799 年,他證明了每個 次方程都有且僅有 個解。於是,他推論出五次方程必然有五個解,但這些解都可以通過公式表達出來嗎?撥開迷霧之後,這個難題仍然浮現在人們眼前,五次方程究竟是否有通解公式的疑問依舊困擾著人類,揮之不去。
  • 2018學年度七年級數學總複習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必須掌握基礎
    2018學年度七年級數學總複習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必須掌握基礎)步入期末了,把七年的知識點整理了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前兩章的連結我會放到文末。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方程的有關概念1、方程的概念(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2)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係數不為0,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 高中數學說課稿:《曲線和方程》
    我是廣安市樂善中學的數學教師蔣永華。我說課的內容是「曲線和方程」。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 成功學員:天津學員小珊:老師,我考了第一名,太高興了,謝謝你...
  • 微分方程:極富生命力,包羅萬象的數學分支
    ;複變函數、李群、組合拓撲學等數學分支的新發展,深刻影響了微分方程的發展;計算機成為微分方程的應用及理論研究的有力工具。微分方程基本問題的解決:解的存在和唯一性定理;由於大部分的常微分方程求不出解析解,而只能求近似解。現在,常微分方程在自動控制、各種電子學裝置的設計、彈道的計算、飛機和飛彈飛行的穩定性的研究、化學反應過程穩定性的研究等學科領域內有著重要的應用。
  • 說說一次不定方程的那些事兒
    本文作者:劉瑞祥,[遇見數學] 感謝劉老師的投稿支持!所謂不定方程,是由於方程的個數少於未知數的個數,因此不能完全確定解的方程。據說最早研究這種方程的是古希臘的丟番圖(一譯丟藩都),所以也叫做丟番圖方程。和我們常見方程相同的一點是,不定方程未知數的最高次數叫做不定方程的次數。常見的不定方程只求整數解,所以和數論有密切的關係。
  • 描述物質運動變化的數學學科: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發展歷程:  蘇格蘭數學家耐普爾創立對數時,就對微分方程的近似解進行了討論;牛頓用級數求解簡單的微分方程;瑞士數學家雅各布·貝努利、歐拉、法國數學家克雷洛、達朗貝爾、拉格朗日等人不斷地研究和豐富了微分方程的理論;複變函數、李群、組合拓撲學等數學分支的新發展,深刻影響了微分方程的發展;計算機成為微分方程的應用及理論研究的有力工具。
  • 薛丁格方程是真實的嗎?因為數學公式有效不等同體現了現實
    霍根也是《科學美國人》的專欄作家,最近他在該雜誌上刊出一篇最新文章,題為:「薛丁格方程是真實的嗎?」,副標題是:「僅僅因為數學公式有效並不意味著它反映了現實」。下面,是這篇文章的擇要。歷來聖賢向我們保證,現實本質上是數學的。柏拉圖提出,我們和這個世界的其它事物,僅僅是構成現實的崇高的幾何形式的投影。伽利略宣稱,「偉大的自然書是用數學寫的」。
  • 2018考研數學微分方程
    考研數學:考研數學複習先了解考察特點,命題趨勢,再對症下藥的複習,這樣才能提升效率。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8考研數學微分方程,更多考研數學怎麼複習、考研數學題型、考研數學大綱、考數學試題等備考資料,歡迎訪問北京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 初中數學公式:方程不等式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數學公式:方程不等式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 小升初數學解不定方程,數學老師:教你三種方法快速求解
    小升初數學課程中,開始對孩子們進行不定方程的考察。當方程的個數比方程中未知數的個數少時,這樣的方程通常稱為不定方程,這樣的方程解是不確定的。如果不加限制的話,它的解有無數個;如果附加一些限制條件,那麼它的解的個數就是有限的了。
  • 一場數學競賽,業餘選手戰勝著名數學家,引出一元三次方程解法
    儘管塔塔利亞只上過兩個星期的學,但他憑藉自學和頑強的毅力掌握了當時大部分數學知識。1535年,塔塔利亞宣稱自己找到了三次方程的解法,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塔爾塔利亞的成就讓數學家弗裡奧非常不滿,很早以前,弗裡奧的老師費爾洛有某些三次方程的解法,在他臨終前把這些「鎮家之寶」都傳給了自己的愛徒,所以弗裡奧堅稱老師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