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研究將大腦記憶備份到電腦上

2020-12-06 快科技

在美國科幻電視連續劇《卡普裡達》中,女主人公佐伊格雷斯頓擁有兩個大腦,其中一個是她的人類大腦,另外一個其實是用計算機備份的「數字大腦」,不過,這個「數字大腦」同樣具有意識。雖然創造一個機器人版「阿凡達」是影視劇中的瘋狂幻想,但美國科學家們目前正在朝這一方向而努力!

據悉,科學家們的首要研究目標是將某個真人的「大腦記憶」備份到計算機上,從而讓你擁有一個數位化的「雙胞胎」,即使你的肉身去世了,但你的「數位化」雙胞胎,也就是你的電腦版「阿凡達」仍會繼續「活」在世上。你的「數字大腦」可以移植到一個按你的模樣打造的機器人身上。即使你的肉身已經腐爛,你的機器人版「阿凡達」仍可以和你的子孫後代進行交流。

美國「永生人公司」的科學家們目前正在探索多種創造真實版「阿凡達」的方法。該公司科學家尼克梅爾對說:「如果你能將你的大腦備份成『數字格式』,那麼你可能就會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生。」

伊利諾斯州大學科學家斯蒂夫瓊斯說,讓「阿凡達」化身和活生生的真人進行互動,才是最大的挑戰。

對科學家來說,另一個大的挑戰是如何讓電腦版「阿凡達」能像真人一樣聰明地聊天。目前一種最先進的電腦「聊天機器人」軟體已經可以分析聊天內容,並做出智能化的回答,看起來就好像它「有思想」一樣。

然而,儘管科學家們做出了各種努力,可是要創造出像科幻電視劇女主角佐伊格雷斯頓那樣具有「意識」的阿凡達,目前顯然還是一件無法做到的事情。西班牙研究人員勞爾阿拉巴勒斯稱,迄今為止,科學家發明的最好的機器人的「意識」水準,最多也就等同於一個1歲大的孩童。

漢森的公司專門生產仿真機器人。漢森已經發起了一個「阿波羅大腦計劃」,倡導研究組織互相合作進行研究,力求到2019年能讓機器人版「阿凡達」的人工智慧達到真人一樣的水平。(文/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相關焦點

  • 20年後,電腦可備份人腦記憶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永久保留自己的思維和記憶。  英國的科學家12日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在未來20年的時間內,人們只需要一個方糖大小的電腦裝置,就可以完整地備份人類每一秒鐘的思維和記憶。
  • 人類移植自己的記憶進行備份,「永生」或將實現?
    在目前的科學領域範圍之內,科學家預言人類記憶是可以實現移植的。這不是信口雌黃,在科學理論的基礎研究之上我們應該相信奇蹟。一旦記憶移植在技術上實現,那麼人類在某種意義上便實現了永生。把移植的記憶備份處理,然後植入通過細胞和組織構成的個體進而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你對此充滿嚮往麼?
  • 失憶沒關係 電腦植入晶片幫助你恢復記憶
    失憶沒關係 電腦植入晶片幫助你恢復記憶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9567.htm  人類的大腦是最複雜的器官,以至於到現在我們對自己大腦的真正了解還知之甚少,但是這似乎並沒有停止人們對探尋自己大腦的腳步。
  • 未來大腦將植入記憶晶片
    人類的大腦是最複雜的器官,以至於到現在我們對自己大腦的真正了解還知之甚少,但是這似乎並沒有停止人們對探尋自己大腦的腳步。最近來自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正在致力於研發出一款超迷你微型晶片,可以將它植入到人類的大腦中來恢復記憶神經細胞,未來將會幫助由於疾病、意外或戰爭導致的大腦受損者恢復記憶。
  • 人腦記憶可以存儲備份了 是真的
    人腦記憶可以存儲備份了,是真的) 導讀一年一度的美國SXSW科技大會一直被認為是前沿科技的展示平臺,在今年的SXSW大會上,南加州大學教授Theodore Berger宣布:在對猴子、老鼠的實驗中,通過人造海馬體完成了短時記憶向長期儲存記憶
  • 華東師大科學家破譯「大腦記憶密碼」(圖)
    該研究所林龍年副教授與美國波士頓大學錢卓教授合作,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大腦記憶的編碼單元,並使人類能夠通過儀器監控直接看到大腦在學習過程中是如何形成記憶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報》。  小鼠主演「恐怖片」  為了獲取大腦記憶的「密碼」,科學家設計了一個簡單的「恐怖片」,讓幾隻試驗用的小鼠充當主角。
  • 美科學家捕捉到老鼠大腦記憶形成的過程
    最新視頻顯示老鼠大腦中的分子移動形成新的記憶,研究人員稱,這對於我們理解大腦如何運行具有重要意義。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研究人員最新視頻拍攝到老鼠大腦中記憶的真實形成過程,視頻中顯示老鼠大腦螢光分子移動形成新的記憶。
  • 「芯」想事成:大腦晶片將使我們成為記憶超人
    在現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神經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這絕不是天方夜譚、空穴來風,只需要把這份記憶儲存起來備份就可大功告成,而完成這個光榮使命的就是大腦記憶晶片。神經醫學的高速發展,對於提高我們的記憶力不再是難事,預計需要數十年時間,作為人類智慧結晶的大腦晶片將可以對我們記憶進行破解、操控、重寫。
  • 美國科學家稱記憶存儲在DNA而非大腦中
    美國科學家稱記憶存儲在DNA而非大腦中 2008年12月10日 09:28 來源:北京日報 發表評論   人們在常識上一直認為,思考和記憶是大腦的最重要功能之一。
  • 玩電腦時刷手機或改變大腦結構 可能讓你記憶衰退
    玩電腦時刷手機或改變大腦結構 2014年,一項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的研究發現,同時操作多個電子產品(也稱為媒體多任務操作)或會給人的社交情緒和認知帶來負面影響。一項2018年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的綜述性研究認為,即使是對於成熟期的大腦,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也有可能影響認知、行為以及神經元結構。除了影響大腦的結構,媒體多任務操作還會影響記憶能力。一項由史丹福大學教授安東尼·D·華格納等於2015年發表的研究認為,這種一心多用的方式會影響人大腦的工作記憶,甚至是長期記憶。
  • 科學家擬將微晶片植入大腦 可保存十年記憶信息
    科學家正在研究大腦海馬體組織,它負責大腦形成長期記憶,可持續10年時間【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認為一種晶片能夠在受損大腦組織保存記憶信息長達10年,未來兩年有望植入中風和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恢復他們的記憶。
  • 外媒:美國科學家破解大腦記憶儲存機制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導 研究表明,通過將每段記憶綁定在一部分特定細胞上,人類大腦把記憶片段鎖在了海馬體中,這證實了計算神經學理論家長期以來懷疑的東西。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16日報導,這一發現由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學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16日的《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它進一步闡明了人類記憶的神經基礎,或許最終能揭示出阿爾茨海默症和癲癇等反過來影響記憶的疾病的新療法。
  • 科學家剖開大腦深入研究記憶過程:操控人的記憶可行
    正是有了用光激活的「鑷子」,科學家才得以對記憶痕跡迴路進行精細的剖析。2012年,日本生物學家利根川進利用光遺傳學技術,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裡首次揭示了記憶痕跡的真實存在。在去年4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利根川進的實驗室又揭示了記憶痕跡如何在大腦海馬產生,然後上傳、存儲到大腦皮層的詳細過程。對記憶保存細節的解析,為扭轉記憶失敗或記憶過於活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研究發現:人腦記憶容量勝過所有電腦
    東方網9月16日消息:英國《獨立報》14日報導說,研究人員首次計算出了人腦的記憶容量,發現人腦在這方面的能力超過所有的電腦。那些預言電腦的能力將超過人腦的人已經能夠被證明是絕對錯誤的。報導說,在《大腦與思維》雜誌發表了上述計算結果的科學家們說,儘管最大的電腦的記憶容量是1,000,000,000,000個字節(10的12次,即方),人腦的記憶容量的字節數則大到10後面跟8432個零。研究人員說,記憶是自然智慧的基礎,而人腦的記憶容量至今還是個謎,因為沒人能建立合適的計算模型將其測算出來。
  • 科學家聲稱:未來人類可將大腦記憶上傳下載
    目前科學家正逐步接近以計算機存儲方式複製人腦記憶的技術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記憶能否像計算機數據一樣上傳下載呢?科學家稱目前還無法實現,但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未來幾十年很可能實現,之後還能恢復檢索。
  • 大腦記憶永久保存?
    大腦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有可能永久保存,把記憶上傳到網絡雲端嗎?美國一間新創公司正在研發這種保存大腦記憶的技術,不過想參加的人得三思,因為一旦開刀,實驗者死亡後恐怕永遠無法復活。科幻電影中,快要因癌症而死的富豪將他的大腦轉移到一具健康的無名屍上重獲新生,這個劇情在現實生活中正一步步付諸實行。外媒報導,一間由2位MIT畢業生成立的新創公司要給大眾一個機會來永久保存記憶,但首先他們要先把你殺了。加州的新創公司Nectome推出保存大腦計劃,他們稱你喜歡書本上那些章節、蘋果派的經驗、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飯的回憶等等,都能透過低溫防腐技術保存下來。
  • 科學家運用數學編碼來破解我們人類大腦的記憶
    而現在科學家為了實現大家的這個美好願望,正在測試一種大腦晶片,就像是給我們的大腦裝上了一個存儲卡一般,如果這一實驗真的成功,那麼我們人類將真正意義的實現了過目不忘的能力,再也不會出現忘東忘西的情況了。科學家通過對小白鼠進行一系列的行為訓練,經過訓練的小白鼠成功的對糖水產生了厭惡的情緒,這樣科學家對小白鼠的大腦進行了分析,發現只要小白鼠喝道糖水就會大腦之中的神經元產生活躍的記憶,之後科學家使用光照在特定的時間內將這些活躍的神經元封閉,結果發現小白鼠被封閉了這些帶有糖水厭惡情緒的神經元之後,就不會在出現厭惡糖水的情緒,由此可見這一研究成果還是比較有效的。
  • Nature Commun:科學家發現記憶在大腦產生了「指紋」
    Nature Commun:科學家發現記憶在大腦產生了「指紋」 2020-11-23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超人類主義:將大腦上傳電腦獲得永生
    而現在有了一個名為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的新概念,它相信科學家將提供人類進化的未來方式,突破現有生理形式的局限,實現超人類主義的夢想。超人類主義最不可思議的方面便是它認為科技將改變人體狀況,一個人的思想可以轉換成數字數據,並「上傳」到一個非常強大的計算機裡。這使得你可以生活在一個無限的虛擬體驗世界裡,並獲得永生(前提是有人記得備份並不關機)。
  • 法科學家發現大腦長期儲存記憶的區域
    新華網巴黎7月5日電(記者楊駿)法國波爾多大學科學家布盧諾·邦滕皮及其研究小組最近通過研究終於發現了大腦儲存並調出舊時記憶的區域。據稱,這一發現為今後人們有針對性地治療記憶退化病人提供了可能。  邦滕皮等人早先的研究表明,大腦海馬區對於記憶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但這種作用只是暫時的,這一區域並不構成記憶最終的儲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