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人類三大致命疾病之一,如何運動?才能合理降糖

2020-12-04 黑妞養生館

糖尿病是人類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它的死亡率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都知道運動有助於健康,對於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大多需要運動來幫助控制血糖。運動有益於糖尿病病情控制,但是也經常有人因為鍛鍊不當,導致病情發生變化。

這些運動不適合糖尿病患者

常規的運動未必全部適合糖尿病的患者,一些這些運動糖尿病的患者千萬不能做。

早上運動

儘管早上的空氣比較清新,晨練對身體也有益處,但是早晨的空氣通常比較低,人體的交感神經是比較容易興奮,加之空腹鍛鍊,容易造成低血糖,甚至會出現昏迷現象,還能誘發其他疾病。

強度大的運動

較大的運動量是能夠更好的幫助葡萄糖的代謝,但是並不適合糖尿病人,因為較大強度的運動對於機體的要求也非常高,過度運動有可能會造成低血糖,身體的血糖值如果上下浮動很大,不僅對降糖沒有好處,還有很大弊端。

石子上健走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神經對於外界的刺激不敏感,有些時候即便受傷了自己都沒有發現。石子路上的石子容易劃傷腳,如果是下肢已經伴有糖尿病併發症的病變,傷口的癒合能力會降低,傷口會持續感染潰爛。所以十分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石子路上光腳健走。

糖尿病患者當作這樣的運動

糖尿病患者適合做一些運動強度不大的運動,小編也將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羅列了出來,但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已經出現相關的併發症以及心臟功能不全、心率失常以及高血壓的時候,還是建議不要運動。

慢跑

慢跑被譽為「心腦血管的養生操」,這一運動對心腦血管和心臟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跑動起來時心臟加速跳動,微微出一些汗水能夠降低炎症的發生率,同時對於皮膚的修復和傷口的癒合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散步

散步十分悠閒的運動方式,所謂「練十練不如散一散」,指的就是順其自然的一種鍛鍊方法。這樣的運動方式對糖尿病患者很有好處,因為散步不會造成過度勞累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如果遇到心跳加快或者其他不適症狀時也會及時地得到救助。在散步的時候,可以對腹部進行一下按摩,能夠防止消化不良和腸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

健身操

糖尿病患者中有很多患有末梢神經壞事,因此糖尿病嚴重的患者會有手指、腳趾疼痛紅腫麻木等症狀。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做一些踮起腳尖並身體向上拔的動作,腳後跟離地,一上一下地踮腳,同時手臂向上伸拉,手掌全力張開,做「抓」的動作。每天早上和晚上做這個動作5分鐘。

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能夠幫助緩解壓力、並且進一步地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體靈活性。糖尿病患者練習太極拳對降低血糖有很大的幫助。並且有研究表明,每周堅持練習太極拳兩次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都有所降低。最好的鍛鍊周期是每周三次,每次練習半小時。

間歇式運動

在正常運動過程中偶爾增加幾次強度稍微高一些的運動便是間歇式運動。比如慢跑的時候,可以偶爾穿插一小段快跑,或者散步的時候偶爾快走,這些都很適合糖尿病患者,這樣的間歇式運動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心血管健康並降低血糖水平。做間歇式運動的時候,最初可以保持高強度運動15秒到三十秒,之後可以逐步增加到1—2分鐘。

相關焦點

  • 當糖尿病遇見高尿酸,這些降糖藥最好不要用了
    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都屬於代謝異常類疾病,患有糖尿病的病友們,當檢查出高尿酸血症時,既要降糖治療,同時也要降尿酸治療,但是,病友們知道嗎?
  • 降糖藥物有哪些副作用?一文盤點各種降糖藥常見副作用,值得收藏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它與心腦血管疾病、癌症並稱為現代人健康的三大殺手。糖尿病一旦被診斷,幾乎都需要長期使用降糖藥物,但同時糖友們又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一個問題——藥物副作用!藥物副作用不僅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更可能會給身體帶來直接損害。特別是近年來不斷上市的新型降糖藥物,許多糖友們甚至來不及對它們作充分了解。
  • 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醫生是怎麼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果嗎?
    但是,在古代有糖尿病嗎?在降糖藥和胰島素髮明之前,糖尿病可以治療嗎?能治好嗎?對於當時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消渴症可以說是一種致病的疾病了,很多人會在很短的時間裡出現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出現昏迷、休克、中風、心梗等問題,最終導致死亡,除了傳統醫院通過辨證論治進行相對治療外,在全世界都曾經使用過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
  • 被中醫稱為消渴症的糖尿病,中藥降糖效果更好?不一定!
    作者: 宋曉燕(瀋陽市第五人民醫院) 誤區一:有些保健品能夠治癒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有效治療,更不能治癒糖尿病。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應於特定人群使用,但不能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 苦瓜多肽降糖騙局揭秘:苦瓜可以治療糖尿病嗎?
    當年張悟本「綠豆治百病」之論早已塵埃落地,最近又冒出許多諸如「苦瓜、秋葵治癒糖尿病」的說法。 追本溯源,這與根植在人們心中的「食療」信仰密不可分。所謂「是藥三分毒」,在面對疾病威脅時,人們迫切希望自然界存在某種食物,可以同時滿足果腹與健康的雙重需求。
  • 得了糖尿病千萬不能做什麼?這五大行為不利於糖尿病控制
    、胰島素會使人上癮等,於是一味地尋求各類偏方、秘方,有的患者聽到其他同伴說哪種降糖藥效果好時,就隨意使用,完全不考慮這種藥物是否適合自己患者有的患者自作主張,隨意變動服藥劑量,從而引起血糖波動。 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我們通常所說的糖尿病治療主要包括5個方面:健康教育,自我血糖監測,飲食治療,運動鍛鍊和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更是所有療法的重中之重,尿病雖是終生用藥,但良好的遵醫行為同樣可以使糖尿病可防可控。 至於用什麼藥、何時用藥、怎麼用藥唯一有效可靠的只有定期去專業的醫院諮詢專業的醫生。
  • 《中國成人T2DM合併心腎疾病患者降糖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來啦...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慢性腎臟病(CKD),且心腎疾病為T2DM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在T2DM合併心腎疾病患者中,合理使用降糖藥物具有重要意義。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與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聯合制訂了《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合併心腎疾病患者降糖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本文匯總了主要推薦意見和降糖藥物治療路徑。
  • 【健康微課堂】未雨綢繆,預防糖尿病低血糖
    經過系統的治療,張阿姨的血糖逐漸穩定,也終於掌握了科學的服藥、控制飲食及運動的方法,這一系列改變都得益於糖尿病腎病科醫生根據其身高體重及BMI數值,核算出的主食總量(早、午、晚的飯量)、輔食量,適合的運動方式及時長,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等注意事項的健康宣教。住院期間,醫生還根據個人實際情況、經濟能力,為她制定個體化降糖方案。張阿姨說道:「治療糖尿病,就得到專科,中醫院的糖尿病科果然名不虛傳!」
  • 常用口服降糖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又該如何應對?| 用藥知識
    臨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包括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以及格列奈類)、雙胍類(二甲雙胍)、α-糖苷酶抑制劑、噻唑烷二酮類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等,那麼這些口服降糖藥都有哪些副作用,該如何應對,筆者參考文獻做一總結,希冀對大家臨床用藥有所幫助。
  • CDS2019|寧光院士眼中的糖尿病防治三大策略
    嚴峻狀況: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危害加劇 「談及防治,首先要明確造成糖尿病增加的原因。」寧光院士指出,通過解析20種危險因素與糖尿病風險相關性,前瞻性研究證實我國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主要有生活方式改變、老齡化與肥胖三大主因。在這三大主因之外,還潛藏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該如何預測糖尿病?或者說,比血糖更早的預測因素是什麼?」
  • 50歲確診糖尿病,還能活多久?不用太悲觀,一文說清
    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50歲確診糖尿病會非常擔心害怕,總是感覺自己活不久,對於這種疾病完全不用產生恐懼,糖尿病雖然不能被治癒,但是可以控制的一種慢性疾病,但是隨著醫療水平不斷的發展是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控制血糖水平以及糖尿病併發症,同樣可以活得很久。
  • 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如何處理?
    4.糖尿病患者鍛鍊時要特別注意什麼? 確診糖尿病後,就要邁開腿運動了。關於運動,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空腹運動,運動時間應該控制在第一口飯後1個小時以後。 運動前後補充足夠的水分。
  • 糖尿病用藥主要有哪些?專家給你詳細解讀
    正因為得了病,我們才更要追求健康,這樣才能更好的生活。那麼得了病要怎樣追求健康呢?這就需要按時、正確的服用藥物。景燕主任醫師對降糖藥的分類和介紹做了詳細的講解。景燕主任說,因為糖尿病用藥比較特殊,有些跟吃飯有關係,這點跟其他疾病不太一樣。所以今天主要講解怎樣合理用藥,讓血糖儘快達標,糖友才能健康的生活。
  • 另一個視角看糖尿病患者強化降糖治療與心血管風險的關係
    以往的研究發現,結合珠蛋白基因位點多態性與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相關,同時,其作為一種有前景的反映血糖管理的指標日益受到關注。 ACCORD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該研究探討了強化降糖治療與標準降糖治療對CVD事件風險的治療差異是否取決於受試者結合珠蛋白表型。該研究對5806例白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Hp表型檢測,根據表型分為Hp2-2組和Hp1組。
  • 運動一定會使血糖降低?醫生闢謠:這樣運動血糖不降反升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對我們健康危害甚大的慢性疾病。或許糖尿病三個字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就是糖尿病引發的其他疾病,比如腎、眼、心血管以及神經系統的損害。無論是哪一個併發症,都會讓糖尿病患者深受其害。一旦我們患上糖尿病,通常我們在服用降糖藥物的同時,主治醫生會反反覆覆跟我們強調,飲食和鍛鍊對於糖尿病的控制尤為重要,建議我們將運動和鍛鍊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 糖尿病前期很重要,不能大意,教你這6招,定有機會逆轉糖尿病
    據2010年全國範圍內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我國18歲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佔總人口的50.1%,即將近5億人,所以對糖尿病前期進行幹預,以防止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任務非常艱巨,形勢相當嚴峻,需要結合當前國家健康中國戰略,上下齊心,共同努力。那麼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應該如何應對,以延遲或預防2型糖尿病的發生呢?
  • 糖尿病用藥需注意!這6大類口服降糖藥,可不要弄混了
    目前,糖尿病患者在全世界的患病率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年輕化。其中除了由於自身免疫缺陷,遺傳,病毒感染的一型糖尿病患者外,罹患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都是由於肥胖而導致患病的。而患上二型糖尿病的病人也別急,有6大類口服降糖藥可以幫助降低血糖。
  • 用負離子療養糖尿病,再也不用吃降糖藥扎針打胰島素了!
    在中國,糖尿病是慢病當中最為普遍的一種疾病,其危害主要體現在併發症上。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於2016年初發布了糖尿病第7版地圖,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已達1.096億,約佔全球糖尿病患者的26.4%;在這些人中,又有46.5%的糖尿病成人患者未被診斷。
  • 糖尿病吃二甲雙胍和伏格列波糖,體重降了10斤,需要減藥停藥嗎?
    二甲雙胍能夠從多個方面加強血糖的控制,起作用機理包括抑制肝糖元異生,促進改善組織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正確對葡萄糖的代謝利用,抑制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等,是臨床上用藥安全性高,可以長期用藥,用藥範圍廣的經典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這個藥物既能加強空腹血糖控制,對於餐後血糖控制也有一定的效果,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優先選擇的降糖藥之一。
  • 波動性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第一殺手!糖友如何應對,聽聽專業醫生怎麼講!
    這個值如何計算呢?是用早餐後的血糖減去早餐前的血糖,加上午餐後的血糖,減去午餐前的血糖,再加上晚餐後的血糖,減去晚餐前的血糖,這三個值的和除以三就是我們的餐後血糖波動的幅度。這個值要小於4.4mmol/L,那麼最大血糖波動幅度應該如何計算呢?就是日內最大的血糖值減去日內最小的血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