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關快件中查獲侏羅紀化石怎麼回事?侏羅紀化石是什麼樣的

2020-12-03 海峽網

近日,福州海關所屬福州長樂機場海關首次在出口C類快件渠道查獲古生物化石。該批化石共1個(2片),經鑑定為侏羅紀末期至白堊紀早期滿洲鱷頭骨化石。

據福州長樂機場海關介紹,福建某公司向該關申報出口書包、杯墊等C類快件一批。在CT機過機檢查中,查驗關員發現其中一件商品圖像與其所申報的貨品不符。開箱查驗後發現實際物品為2塊有動植物紋路的片狀石頭,紋路清晰,與一般工藝品差距較大。查驗關員判斷所查驗物品疑是古生物化石,隨即移交緝私部門。

福州長樂機場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化石屬於國家限制性出口物品,海關按照《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有關規定,對出境的古生物化石實施監管,嚴厲打擊進出境違法行為,堅決維護進出口秩序。

目前,海關部門正在對此案進行處理當中。

相關焦點

  • 來自侏羅紀的章魚化石
    完好的頭足類動物化石非常少見儘管菊石殼體、箭石外殼及其他由頭足類動物的堅硬部分形成的化石數量眾多,但古生物學家極少見到由這類生物軟體部位形成的化石。相關發現如此匱乏,所以1982年在法國發現的一個來自16 500萬年前的章魚化石至今仍備受矚目。J·C·費舍爾(J.
  • 你看起來就很好吃——侏羅紀恐龍化石巧克力
    昨天關於霸王龍的推文收到眾多親們的青睞,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款有意思的巧克力——侏羅紀恐龍化石巧克力。
  • 萬綠湖畔發現大量菊石化石!年代在早侏羅紀時期
    記者從市博物館獲悉東源縣雙江鎮增坑保護站建設過程中發現大量菊石化石市博物館技術人員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場發現的菊石化石牟林博士稱,河源發現的菊石化石在侏羅紀時與青藏高原一樣,處於特提斯海域的陸表海,值得今後長期探討和研究。「可以推測,河源在遠古時期的海洋帶是在一直延伸著的。」
  • 成都崇州有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劍龍化石 本報記者 吳曉鈴 攝  馬門溪龍 霸王龍 暴龍 劍龍 翼龍……  近5萬件古生物標本匯成一個「栩栩如生」的史前生物世界  本報記者 吳曉鈴  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霸王龍、暴龍、翼龍等已絕跡6500
  • 萬綠湖畔發現2億年前侏羅紀的菊石化石!
    記者從河源市博物館獲悉 東源縣雙江鎮增坑保護站 建設過程中發現大量菊石化石 市博物館技術人員 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牟林博士針對增坑地區發現的
  • 罕見且幾乎完整的化石揭示了「侏羅紀時期鯊魚中的巨人」
    據外媒CNET報導,與恐龍相比,鯊魚的化石往往更能保存下來。鯊魚的軟骨結構很容易被分解,這也是在巴伐利亞石灰巖中發現的壯觀的鯊魚化石值得慶祝的原因之一。它很大,幾乎是完整的,而且它是了解侏羅紀時期鯊魚的罕見窗口。
  • 重返侏羅紀:化石收集狂人的博物館即將開放
    重返侏羅紀:化石收集狂人的博物館即將開放 今年66歲的Steve Etches用了20年時間收集侏羅紀時期化石,現在收藏品數量已達2500件。在開始收藏事業之前Steve是個水管工,現在他的家中已經塞不下他堆積如山的收藏品。他斥資5百萬英鎊(約合4千萬人民幣)籌建博物館,並將收藏品移入其中。
  • 我國發現的侏羅紀化石揭示哺乳動物舌骨早期演化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田靜 任波)日前,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以《新的侏羅紀哺乳型動物揭示了哺乳動物舌骨的早期演化》為題發表了山東科技大學地科學院教授周長付為首的國際合作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 侏羅紀海洋霸主 墨驚現最大肉食動物完整化石
    德國卡爾斯魯厄市國家歷史博物館的專家艾博哈德·弗雷負責領導了這次史無前例的挖掘工作,他對記者稱:「這是迄今為止全世界發現的第一具『裡奧普魯頓』完整化石,因此,這絕對是一項激動人心的發現。」「在侏羅紀時代,沒有任何其他海洋生物可以逃脫『裡奧普魯頓』的掠食和追捕,當它掠食時,有時它甚至不咀嚼,而是將獵物整個一口吞下。
  • 皇崗海關查獲12千克疑似斑彩螺化石
    近日,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在福田口岸入境大廳查獲一名內地旅客違規攜帶一件疑似斑彩螺化石入境,重約 12 千克。目前,截獲物品已送往專業鑑定機構進行鑑定。據現場關員介紹,斑彩螺為鸚鵡螺化石的一種,多產於北美、加拿大等地。
  • 深圳皇崗海關:查獲旅客違規攜帶斑彩螺化石
    皇崗海關透露,該關在福田口岸入境大廳,查獲一名內地旅客違規攜帶一件斑彩螺化石入境,重約12千克。目前,截獲物品已送往專業鑑定機構進行鑑定。 斑彩螺為鸚鵡螺化石的一種,多產於北美、加拿大等地。
  • 重慶工地發現侏羅紀蛇頸龜化石 距今1.4億年(圖)
    如今,仍有很多龜類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圖片中這隻澳大利亞長頸龜,可能跟億萬年前的蛇頸龜長得差不多吧。  重慶晨報訊 記者 傅柃暢 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地球上有什麼生物?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會是恐龍。  而前幾天,渝北回興一工地挖出的烏龜化石,經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實地勘察,確定正是來自這個時期。
  • 俄羅斯地質學家首次展出侏羅紀史前巨鱷化石
    【科技訊】1月12日消息,俄羅斯地質學家近日在烏裡揚諾夫地區發現了生活在侏羅紀時代的大型海洋巨鱷骨化石,這些化石目前正在烏裡揚諾夫博物館展出。  這些骨骼是在一種油頁巖中發現的。油頁巖是由粉沙、淤泥和低等生物殘體腐解的有機質沉積而成。有機質在厭氧細菌的活動下,經過瀝青化作用並與摻入的粉沙、淤泥等形成含礦物雜質較多的腐泥物質,沉積在地下深處,經成巖和揮發等物理化學作用,成為油頁巖層。這種巖層非常利於生物體附著在其表面,生物體的骨骼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從而為恢復該骨骼的原始DNA提供了可能。
  • 侏羅紀化石揭秘:史前鱷魚如何進化成海豚狀動物
    近日,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具1.8億年前的化石。通過這個化石標本,研究人員發現了鱷魚家族在進化中缺失的環節,即史前鱷魚如何進化成海豚狀動物。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一化石標本具有很大的一個脊錐,這表明其是侏羅紀時期最大的沿海捕食者—鱷魚。
  • 英國女童湖邊玩耍挖出完整侏羅紀化石[圖]
    英國5歲女孩艾米麗·巴德裡和她的父親在湖邊玩耍時挖出英國首塊完整的鸚鵡螺化石,化石已形成1.6億年。艾米麗挖出的化石直徑有40釐米長,現暫交給地質學家保管。  據外媒13日報導,英國5歲女孩艾米麗·巴德裡和父親在科茨沃爾德水上公園遊玩,沒想到在湖邊沙灘挖坑時,竟挖出了令所有考古學家都豔羨的侏羅紀時代有1.6億年歷史的化石。  這個化石的形狀是遠古的海洋軟體動物,直徑有16英寸(約40釐米)長。經專家鑑定,這是英國出土的第一塊完整的鸚鵡螺化石。由於鸚鵡螺化石上都是短小的刺,所以艾米麗給這塊化石命名為「刺刺」。
  • 歷史文明的演變,侏羅紀白堊紀是怎麼來的?
    歷史文明的演變,侏羅紀白堊紀是怎麼來的?大家好,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今天我為大家準備的內容是侏羅紀白堊紀這樣的名字是怎麼來的?侏羅紀中的侏羅是一座山的名字,白堊紀中的白堊是一種土壤的名字,那它們跟恐龍有什麼關係呢?就是因為侏羅山上發現了不少恐龍時代的化石,白堊土裡也發現了不少恐龍化石。經過實踐上的測定,就發現埋在侏羅山上的化石跟埋在白堊土中的化石,在時間上相隔了幾千萬年。侏羅紀是2億年前到1.4億年前,白堊紀是1.4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之後古生物學家就這麼叫下去了。
  • 世界最大侏羅紀恐龍化石牆驚現重慶(附動態H5)
    2015年初,當地居民王二娃(化名)放牧時,偶然在山坡上發現了幾塊類似骨頭的東西,告訴了村民張三娃(還是化名),螞蝗聽不得水響,一傳十十傳百,石頭幾經周折傳到地質部門手中,經過專家鑑定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這是來自侏羅紀時期的恐龍化石,而且經過推斷,它的發掘地可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群。
  • ...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
  • 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此次移交的古生物化石將由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收藏。
  • 打卡閩侯網紅地,一起探秘「侏羅紀世界」
    此時,雖然立冬已過,但福州卻秋高氣爽,恰是遛娃好時節。 那麼,周末遛娃去哪兒呢?去哪兒既有得玩又有得學呢?據悉,就在福州的後花園——閩侯,有著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親子實景考古基地。置身其中,宛若穿越「侏羅紀世界」的體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