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漁業增長,Imarpe開始評估中北部的鯷魚種群

2020-09-07 海產資訊

生產部通過秘魯海洋研究所(Imarpe)開始了對北部中部鯷魚種群的第一階段評估,相當於冬春時期,通過產卵法(MPH)進行產卵生物量估計航行。

9月2日,專家、技術人員和船員乘坐 &34;號科考船(BIC)從卡亞俄港出發,該船將在 &34;號漁船的支持下,在研究區採集鯷魚卵,也就是8月31日從欽博特港出發,在卡亞俄港前開始工作。

生產部表示,這一評估過程將持續21天,將包括Callao和Paita(Piura)之間的海域。

Imarpe進行的中北部種群評價過程的開始,恰好是鯷魚的主要繁殖期,即冬春季節之間;並通過應用產卵法(MPH)來估計其產卵生物量。

MPH法的內容是根據產卵時海中卵子數量的量化和產卵時的選手條件來估算鯷魚的產卵生物量。

在計算過程中要考慮5個參數:平均個體重量、部分繁殖力、性別比、產卵頻率和每天產卵數量。

在評價過程中,將記錄海洋條件、種群特徵,如鯷魚的分布、集中度、人口結構以及生態系統的其他組成部分等信息。還包括其基本生物參數的時空變化。

Imarpe將進行的第二階段研究是 &34;巡航,將於今年9月至11月在秘魯沿海進行。

評估過程結束後,IMARPE將編寫一份技術報告,其中包括主要結果,並向PRODUCE提供相關的科學建議,以便採取漁業管理措施,對應2020年第二捕季。

Imarpe公司在這一年中採用不同的評估方法進行的研究巡航,對制定捕撈配額的決策和保障主要商業性水文生物資源的可持續性有很大的幫助。

捕撈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和信息學研究所(INEI)的經濟活動推進技術報告,今年7月期間,漁業部門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33.34%。

這一結果是基於更高的海洋物種捕獲量(35.67%),目的是用於生產魚粉和魚油的間接人類消費,其總量比去年7月報告的數量(20萬噸)多出49萬噸,因此錄得144.8%的增長。

相關焦點

  • 魚粉:國外關注秘魯資源信息 國內關注颱風季影響
    魚粉:國外關注秘魯資源信息 國內關注颱風季影響2017-08-26 15: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佛山奇美興        瀏覽量: 3521 次 我要評論 一、國外關注秘魯資源信息1、生產部部長Pedro&nbspOlaechea稱海洋研究院於8月22日開啟海洋資源調查活動。
  • 中國的豬肉價格跌了,秘魯的漁民笑了
    據有關數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加入養豬大軍的企業超過6萬家,同比增長100%,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我國生豬存欄量終於開始逐漸回升,至2020年7月已回升至25962萬頭,已經接近2019年年初的水平。啥是生豬存欄量?就是養在豬圈裡還沒成熟的生豬數量,雖然大部分的肉豬離出欄還早得很,但存欄量就是未來國內豬肉產能的保證。
  • 簡訊 厄爾尼諾影響,美洲大赤魷與鯷魚或歉收
    秘魯北部沿岸的美洲大赤魷傳統漁場,此時往常已可在沿岸漁獲美洲大赤魷,但2015年漁獲大赤魷的漁船漁獲不佳,偶有漁獲,質量亦不佳,無法成為商品
  • 了解鯷魚和沙丁魚的區別,吃鯷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鯷魚是一種生活在溫帶海洋中上層的小型魚類,廣泛分布於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鯷魚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做成魚乾,「海蜒」即為幼鯷加工的鹹幹品,鯷魚還是其他經濟魚類的餌料。而鯷魚是鯡形目鯷科的魚類,從種屬來說他們不是同一種魚類。其次沙丁魚為近海暖水性魚類,一般不見於外海和大洋。而鯷魚生活在溫帶海洋中上層且廣泛分布於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二者生活環境不同。
  • 黃海水產研究所多項成果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黃海水產研究所對蝦工廠化全人工育苗技術研究,鯷魚資源、漁場調查及鯷魚變水層拖網捕撈技術研究,大菱鮃的引種和苗種生產技術的研究,海灣系統養殖容量與規模化健康養殖技術,魚類種質低溫冷凍保存技術的建立與應用,我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海洋生物資源及其棲息環境調查與評估,中國對蝦「黃海1號」新品種及其健康養殖技術體系,半滑舌鰨苗種規模化繁育及健康養殖技術開發與應用,海水鮃鰈魚類基因資源發掘及種質創製技術建立與應用等
  • 土耳其因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等問題 漁業資源開始萎縮
    土耳其因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等問題 漁業資源開始萎縮2014-02-12 11: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路透中文網        瀏覽量: 2345 次 我要評論 路透伊斯坦堡2月10日(記者&nbspAli&nbspMorrow)&nbsp-「魚餅!魚餅!」
  • 1月份秘魯鯕鰍出口額同比增長60%
    據FiS 3月25日報導:秘魯出口商協會(ADEX)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秘魯鯕鰍出口額2050萬美元,同比增長60%。秘魯鯕鰍出口至10個國家和地區,1月份對美國的出口額1890萬美元,佔出口總收益的92%,比2014年同期增長97.5%。
  • 世界|全球主要海洋國家漁業資源治理經驗及啟示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在1950年到1970年左右,全球海洋捕撈以捕撈技術、捕撈能力強的秘魯和日本為主,主要圍繞公海海域和本國近海進行捕撈作業。資源調查評估制度,是指1996年MSA法案修訂後,美國開始對漁業資源進行評估,通過評估漁業資源可持續性指數,對主要漁區的漁業資源是處於「恢復重建」、「正處於過度捕撈」,還是「完全過度捕撈」狀態進行評估,為制定下一年度的漁業「產出控制」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 研究發現由於氣候變化和過度捕撈 全球漁業正在萎縮
    經濟魚類種群不僅對全世界從事漁業的5600多萬工人至關重要,而且還為依賴海產品的世界部分地區提供必要的營養,例如沿海地區的發展中國家。
  • 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棲息範圍擴大
    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記者趙勝玉)國家林業局副局長趙學敏七日在此間透露,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他說,國家林業局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起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
  • 對話舟山丨漁業可持續,資源保護與監管很關鍵
    雖說他因為出差錯過了母校的60周年校慶,但他每次來國內,無論是參加學術會議或是國際學科評估,一聽關於母校的情況,他就會多問幾句。  他的事業軌跡與浙海大很像,以前是專門找漁場,而現在,有了一個更大的目標,保護海洋,維護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制定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與管理策略。
  • 看北極漁業的「前世今生」,展望地球不一樣的世界盡頭!
    作者:HaraldLoeng北極漁業,不僅僅是冰雪覆蓋、未染纖塵的一片淨土,更是眾多北冰洋沿岸國以及泛北極地區眾多國家的漁業資源必爭之地。特別是全球變暖之後,北冰洋的冰川開始融化,純淨野生海洋生物於溫暖的雪水裡不時展露出那神秘的身影,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2016FAO全球漁業報告:全球過度捕撈的重災區竟然在這裡!
    議程表明,通過漁業和水產養殖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從而確保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陸地食品從狩獵採集到農業生產,水產食品從野生捕撈到水產養殖!2014年全球水產養殖產品消費總量首次超過野生捕撈水產品消費總量,為滿足人類日益增長對合格食用魚的需求,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勢在必行,當然,這是具有挑戰性的。
  • 中國漁船秘魯被扣事件解決(組圖)
    秘魯方面在收到中國公司交納的60萬美元罰款後,解除了對9艘中國漁船的扣押。從即日起,這些被扣的中國漁船可以離開秘魯卡亞俄港,前往附近公海繼續進行捕撈作業。中國駐秘魯大使館趙領事昨天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