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洋蔥是近幾年一種比較受歡迎的洋蔥種植模式。地膜洋蔥能夠提高洋蔥的抗寒能力,促使安全越冬。避免洋蔥受凍嚴重,在春季也能夠有效的促使洋蔥進入返青期。而且還能夠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和洋蔥產量。
那麼地膜洋蔥該如何種植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地膜洋蔥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1、播種時間
地膜洋蔥的播種時間是非常關鍵的,不可播種過早過晚。如果播種過早的話,那麼洋蔥幼苗會在冬前生長成較為健壯的地步。
而且會因此出現春化現象,導致在第二年春季的時候出現先期抽薹。而如果播種過晚的話,那麼幼苗在冬前則過於弱小,容易受到凍害。
冬季進入返青期的時間也會比較吃,莖葉的生長量也非常小,導致鱗莖膨大受阻。
因此地膜洋蔥應在9月中旬的時候進行播種,這個時間為最佳播種期。
2、整地施肥
在洋蔥播種後覆膜之前,先要注意做好整地工作。
首先要將土壤上的雜草秸稈清除乾淨,然後對土壤進行深耕旋耕等工作,將畦面壓碎壓平,保證土塊的最大直徑不超過兩釐米。
然後做畦開溝,水溝要保證暢通無阻,排灌良好。
在整地時,還要施入充足的基肥,基肥以磷酸二銨、有機肥、尿素等肥料為主。
將肥料均勻混合之後施入12釐米左右的表土層中。
然後在覆膜定植前一周的時候,灌水保墒,避免洋蔥因為大面積定植導致失水,降低成活率。
3、播種方法
在整地工作做完之後,便可適時播種了。播種方法以撒播為主,拌好細砂來回撒施三遍左右,保證播種均勻,每畝的播種量保持在5斤左右。
在播種後再覆蓋一層營養土,然後在土壤上覆蓋一層糧食秸稈進行遮陰,還可提高保溼能力與出苗率。
然後適當澆入小水,大約一周左右後便可出苗。大部分幼苗出土後要將覆蓋物接觸,然後噴灑適量的藥劑進行除草殺菌工作。
在幼苗苗齡兩月,三葉一心且高為22釐米時便可定植。定植之後便要覆蓋地膜,加強管理做好越冬工作。
4、水肥管理
在定植之後,要及時澆好灌根水,然後便要控制好水分,促使新根的抽發。並且還要澆好防凍水,保證幼苗可安全越冬。
除此之外,還應在返青期、鱗莖膨大期等各個時期做好澆水工作。除此之外,我們還應在返青期和鱗莖膨大期時結合澆水做好施肥工作。
在返青期的時候要施入適量的尿素,應在雨前進行撒施。然後在鱗莖膨大期施入適量的磷酸二銨和尿素,以點施為主。
最後還要注意葉面肥的施入,滿足洋蔥生長的所需營養,避免植株早衰。
覺得不錯,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