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年前就獲得了臺灣「唐獎」
10月1日傍晚,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兩位科學家: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生物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兩位科學家在腫瘤免疫學上的貢獻。
-
2019年再拿一個諾貝爾獎,日本離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而國外也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國外主流媒體直接以「日本政府口出狂言: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為標題,表達了對日本這個野心勃勃的諾獎計劃的質疑。 當然,在2001年的時候,日本國內及國際媒體一致認為「日本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是信口開河有其道理的。因為截至2001年3月該諾獎計劃發布之時,整個日本一共才獲得了9個諾貝爾獎。
-
重磅:兩位女性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獲獎,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
日本制霸!已有近30人獲得諾貝爾獎,日本到底做對了什麼!
對,你猜的沒錯,日本又得諾貝爾獎了! 10月1日,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對此很多國人都驚呼為何日本人得諾貝爾獎這麼容易!事實上,最近幾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已經幾乎快被日本人給壟斷了!
-
日本人用這些不正經的腦洞,連續13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日本科學家又雙叒獲得「搞笑諾貝爾獎」了... 4年前,日本科學家獲得的是搞笑諾貝爾「醫學獎」,他研究的是「接吻30分鐘是如何減少過敏症和過敏患者的過敏反應」。
-
19年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日本是憑什麼做到的?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在這其中,日本的諾獎得主是一個不得不說的群體。,獲得了2019諾貝爾化學獎,而他由此成為第27位獲得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
-
2020年首個諾貝爾獎揭曉!美英三位科學家獲得
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Allision和日本科學家Tasuku Honjo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抑制負面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
-
為什麼這麼難猜測誰將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事實 有些人看哪些科學家贏得了諸如拉斯克醫學醫學獎這樣的所謂的預測獎,另一些人則分析了諾貝爾委員會偏愛的研究領域,並統計了獲得這一特定領域之前需要經過多少年
-
日本19年獲得19個諾貝爾獎,原因在哪?
日本19年獲得19個諾貝爾獎,原因在哪?今年日本又獲得了一個諾貝爾化學獎,是日本科學吉野彰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貢獻。日本此次獲獎與去年一樣更引起了民眾的關注。人們再次看到,這次獲獎已經是日本19年第19位獲獎者。一年一個,不得不令人羨慕嫉妒恨。
-
湯森路透發布2016諾獎預測,兩位華人科學家入選
「引文桂冠獎」是湯森路透官方根據文章引用率、成果認可度、諾獎評委會及往屆諾獎分析等因素提出的諾貝爾獎預測,自2002年以來已成功預測39名諾獎得主。今天公布的引文桂冠獎包括引力波探測、癌症免疫療法的研究人員;另有兩位華人科學家獲獎。
-
又一位日本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布了110次。期間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共8年沒有頒發。1901年至2018年,共有181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其中弗雷德裡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是唯一一位獲得過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分別在1958年和1980年。這也意味著,實際上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數是180人。
-
日本都有哪些諾貝爾獎?
今天介紹日本獲得諾貝獎的情況,截止2019年日本出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共有28名,這些獲獎者中,有11名獲得了物理學獎,8名獲得了化學獎,5名獲得了生理學或醫學獎,3名獲得了文學獎,1名獲得和平獎。其中又有三人加入外籍,下面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不包含外籍日裔。讓我們來看看吧!
-
19年前,日本稱50年得30個諾貝爾獎,如今一看,不得不說日本厲害
,日本曾提出一個50+30的計劃,50年之內要拿下30個諾貝爾獎。 當50+30計劃被提出時,日本科學家野依良治就不贊同,他認為這個計劃「很沒腦子」。那麼如今,日本的諾獎計劃到底實現得怎麼樣了呢?值得一提的是,野依良治本人2001年便因為手性觸媒之不對稱合成研究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算是給50年計劃開了個好頭。
-
諾貝爾獎揭曉,日本化學家又一次獲獎,我們能學到什麼?
10月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諾獎組委會將這塊獎牌頒發給了共同研發出鋰離子電池的三位科學家——美國化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約翰·古德伊納夫以及日本化學家吉野彰。日本科學家又一次奪得諾貝爾獎,這一全球科學界最高榮耀。
-
日本諾貝爾獎獲獎者一覽: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翼搏教育原創」
到今年為止,日本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亞洲國家,並且日本絕大部分的獲獎者均出身於七所舊帝國大學或學術研究懇談會(RU11)的成員高校。京都大學、東京大學和名古屋大學是迄今為止日本乃至亞洲誕生最多諾獎得主的高校。
-
【快訊】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這兩位科學家
今天(10月6日),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這兩位科學家。
-
那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底層小職員的神奇逆襲
紀錄片的主人公,是200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17年前,他的獲獎幾乎是「都市傳說」般的爆炸新聞:「底層小職員神奇的逆襲」,「日本史上最年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諾獎史上學歷最低得主」……當時只有43歲的田中耕一,在一夜之間,從一個公司最底層的小職員,變成了有無數粉絲打call的「平民英雄」。
-
搞笑諾貝爾獎:日本連續14年獲獎,內容搞笑卻發人深省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項已經全部公布,今年並沒有日本科學家入選,可是在「搞笑諾貝爾獎」領域,日本人並未缺席,今年同樣有日本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殊榮」。從2007年開始,日本人已經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項了,在業界,搞笑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項其實知名度都很高,每年也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
搞笑諾貝爾獎:日本連續14年獲獎,內容搞笑卻發人深省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項已經全部公布,今年並沒有日本科學家入選,可是在「搞笑諾貝爾獎」領域,日本人並未缺席,今年同樣有日本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殊榮」。從2007年開始,日本人已經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項了,在業界,搞笑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項其實知名度都很高,每年也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這篇文章,我們就講一講,日本人都獲得過哪些搞笑諾貝爾獎,其中的一些獲獎原因,也是讓人啼笑皆非。
-
19年19個諾貝爾獎!我們的教育與日本相比,真的輸在了起跑線上
日本曾口出狂言: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2001年3月,日本政府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該計劃明確表示日本要在50年內拿到30個諾貝爾獎。該計劃一經發布,就引起了日本和國際媒體的關注,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質疑日本是蚍蜉撼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