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創光電旗下產品參與「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 軍工業務全面爆發

2020-07-28 證券日報

本報訊

7月27日,聯創光電官方公眾號披露公司旗下特微電子研製生產的結型場效應電晶體、電壓控制器件等系列產品,參與了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將在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獲悉,這是今年以來繼助力長徵五號B火箭和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後,聯創光電在國家級重大航天領域項目工程中作出的又一突出貢獻。

特微電子是聯創光電全資子公司,其前身是國營七四六廠軍工分廠,該廠從六十年代起就開始研製半導體器件。從七十年代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到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特微電子自主研發的結型場效應電晶體系列產品多次助力「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結型場效應電晶體是一種單極型的電壓控制器件,是通過改變垂直於導電溝道的電場強度來控制溝道的導電能力,依靠半導體中的多數載流子來實現導電的器件。具有輸入阻抗高、開關速度快、導通電阻小、噪聲低、熱穩定性好、可靠性高等特點和優勢,目前特微電子生產的結型場效應電晶體在全國半導體行業領域佔據了技術領先地位。

公司生產的半導體分立器件,廣泛應用於「921」載人航天、「探月」、「北鬥」、「東方紅」、「風雲」、「資源」、「尖兵」、「巨浪2」、「東風」、「紅旗」、「鷹擊」、「霹靂」、「前衛」等國家重點工程,並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和嘉獎。

目前,公司擁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11項,入編國家航天航空等多家科研院所優選目錄。產品質量等級履蓋亞宇航級、超特軍級、特軍級、普軍級和七專級等。今年5月份,公司通過了電子元器件軍標線及宇高生產線現場評審,裝備生產能力和宇航產品市場得到極大提升。

2020年5月9日,聯創光電官宣披露,公司研製的「宇航高可靠性場效應管」繼續成功應用於長徵五號B火箭及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主要用途是將衛星放大、傳遞、執行地面的各種指令控制,保證衛星從發射到太空過程中準確接受指令,確保衛星運行正常。

2020年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收官之星」。其中,特微電子充分發揮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優勢力量,依託「結型場效應電晶體」這個自主核心品牌,為「北鬥」導航工程配套提供了2種國產化代表產品,900餘只高質量高可靠的軍用電子元器件產品。

通過梳理這一系列信息來看,聯創光電軍工業務自2019年以來快速發展,除了傳統的光電業務擁有大量軍工訂單外,公司全面轉型、產業化落地的雷射和高溫超導兩大新業務在軍工領域也均具有非常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聯創光電的軍工業務處於全面爆發狀態。(記者/袁元)

(編輯 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說說聯創光電的軍工屬性—中久光電
    來源:雪球最近,軍工股票走的很好,但聯創光電還是紋絲不動。我想說,聯創光電是不折不扣的軍工票。本篇文章就簡單說說聯創光電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九院十所)的合資公司中久光電,其中聯創光電持股55%。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空間太陽電池「南昌造」
    南昌新聞網訊 當前,承擔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預定軌道中向火星推進,這也是我國首次自主開展行星探測。令人振奮的是,作為太空飛行器的主電源,「天問一號」探測器採用的空間太陽電池是「南昌造」。彰顯省會擔當,南昌創新有力量。 太陽電池作為太空飛行器的主電源,對航天的有效載荷和運行壽命起著決定性作用。
  • 聯創光電「蝶變」:四輪驅動背後的「影子軍團」 炙手可熱的雷射器...
    光電業務是聯創光電的第一個輪子,也是聯創光電的立身之本——聯創光電是一家集LED、線纜和軍工產業於一體的光電子企業。聯創光電的第二個輪子是軍工。該公司在軍工方面根正苗紅,從歷史上看,聯創光電就一直在經營軍工業務,聯創前身是江西地區的軍工廠746廠和834廠合併而成,有著光輝出身及深厚底蘊,與軍方有長期合作關係,擁有眾多軍工業務資產。作為曾經的老國企、老軍企,聯創光電在經營軍工業務方面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從聯創光電科技園中運出去的設備、裝備,參加過歷年國慶閱兵。
  • 「天問一號」發射拉動軍工板塊,概念股收到請回答
    7月23日午間,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意味著我們國家開啟了與火星的對話。受此影響,航天軍工板塊逆勢走強,全天大漲。其實,從火箭、衛星,甚至到航天服,整個火星探測產業鏈都需要高科技支撐,是最貨真價實的科技股,但此前卻一直被低估。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馬斯克發推:令人驚嘆
    北京時間23日中午,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之後不久,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辦人埃隆·馬斯克就此消息發推,「今天,中國發射了令人驚嘆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而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難度巨大,而這次「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對於人類來說,意義非凡。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12時41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根據發射任務要求,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加速到超過每秒11.2千米,之後完成分離,直接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天問一號」奔向火星的徵途。
  • 聯創光電營收實現九連增 2019年達43.55億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會玲4月29日,聯創光電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與2020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營收43.55億元,同比增速26.38%,這已是聯創光電連續9年實現營收增加。2020年一季度,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聯創光電的營收和淨利均有所下滑,其中營收實現7.88億元,同比下降14.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60萬元,同比下降29.45%。對此,有分析指出,這是疫情的不可抗力原因所導致,這也是電子行業企業所面臨的普遍性情況,相信隨著疫情的消退,聯創光電仍有望實現全年業績的修複式增長。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超九成概念股上漲
    來源:新京報圖集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如果一切順利,我國將有可能成為第4個進行獨立火星探測的國家。去年7月22日,上市公司福光股份登陸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交易,主要從事特種光學鏡頭及光電系統、民用光學鏡頭、光學元組件等產品科研生產,產品包含定製產品和非定製產品兩大類,涵蓋了從紫外、可見光、近紅外到中長波紅外熱成像的波段。
  • 「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胖五」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 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作者 郭超凱7月23日,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亮點頗多。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奔馳將裁員 3 萬人等資訊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在飛行2000多秒後,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人類在2020年之前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只有8次成功著陸。本次任務成功後,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的國家。據了解,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火星終迎「中國來客」
    中新網文昌7月23日電(郭超凱 徐朋朋)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星,我們來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此前,長徵五號遙三和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連續發射成功,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瓶頸已經完全攻克,火箭各系統的正確性、協調性得到了充分驗證,火箭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升。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前,驚心動魄的20天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2000多秒後,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海上測控任務。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報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火星探測器下月即將發射,火箭爆發汙染問題,NASA宣布發射延後
    12個國家參與,光是為了哪家掏錢多,誰負責探測器哪部分就一直商討到2007年才最終確定,後來和美國合作因為用什麼火箭發射產生分歧,後來2012年NASA因為預算不足,要全力支持韋伯望遠鏡,宣布退群。這時候俄羅斯選擇加入,因為俄羅斯那顆帶著咱們的「螢火一號」去火星的探測器發射失敗,俄羅斯拿著保險賠償款加入了歐洲這個計劃,但接下來經費依然不足,只能拖拖拉拉的進行,直到2016年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才發射。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將點燃哪些概念股?
    對於宇宙,中華民族從未停止好奇心,從屈原著詩《天問》,到流傳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再到劉慈欣《三體》對宇宙文明的設想,如今,中華民族早已不再停留在「想」,而是不斷「走進」宇宙,探索這一穿越上下五千年的無盡神秘空間。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馬斯克:非常振奮人心
    7月23日消息,今天馬斯克在微博表示,「中國今天成功發射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非常振奮人心。」而在推特上,他稱,"Impressive Tianwen-1 Mars rover mission launched by China today."與微博內容相同。
  • 光學行業之光 | 長春光機所研製高分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博頓導讀2020年7月23日中午12點41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基地準備多時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終於等到了點火命令,巨大的轟鳴聲中緩緩離開地面,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組合體飛向數上億公裡外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