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雷諾茲 | 大地之舟(Earthship)

2021-01-18 墅城會

如果有一座不用接入城市水電

就能自己供水供電的房子

室內種上夠全家人吃的糧食蔬菜

地震震不塌、海嘯衝不垮

是不是滿足你對美好生活的全部想像?


 

其實這早在30年前就被發明出來了!

但你一定想像不到的是

這些溫馨舒適的房子

原材料竟是各種各樣的垃圾


 

建起它的是美國建築師麥克·雷諾茲

就是這個白髮蓬蓬亂飛

腳踏長靴手拿鐵鏟的老頭

儼然一副美國「老炮兒」的樣子


 

雷諾茲把這種神奇的建築取名為

大地之舟(Earthship)

他已經在裡邊住了30年

把用垃圾造房子的辦法推廣到了各個國家

為全世界許多流離失所的災民免費重建家園

 

NO.1 | 不好好建房子的叛逆少年


48年前,雷諾茲從美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辛辛那提大學順利拿到了建築學學位

這個從小不喝酒、不跳舞、不賭博

貌似中規中矩的老實少年

卻在即將開始紅紅火火蓋樓房的事業時

突然就 「叛逆」了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學的東西一文不值!」

在雷諾茲看來

城市現代建築大興土木助長浪費

蓋房子的人卻不思考:

人類到底需要怎樣的生存方式?

 

於是雷諾茲一個人走進了大沙漠

做起腦洞大開的孤獨實驗


 

第一個實驗作品叫「拇指屋」

整座拇指屋的磚

都是鐵絲捆成立方體的易拉罐

屋頂安裝的大風車能供電

過了40多年

大風車早就拆掉了

但易拉罐上貼的舊標籤還能看得見

房子也依然穩穩噹噹,結實的很



垃圾不是廢品,它們是有用之材

這是雷諾茲從爸爸那裡得到的靈感

老雷諾茲不知道什麼是斷舍離

他會把裝果醬的玻璃瓶、喝光的易拉罐

燕麥片紙箱、看過的每一張報紙……

統統囤在家中放好

相信別人眼中的這些「破爛」

總是會派上用場的

 

在這樣的啟發下,雷諾茲建成了拇指屋

無數次實驗和改造後

1987年,建起了一座自住的「豪宅」

這就是第一座「大地之舟」



NO.2 | 神奇的大地之舟


一晃眼,雷諾茲在這座「垃圾建築」裡

已經住了幾十年

他每天清晨會在屋梁做幾個引體向上

然後出門遛一趟狗

摘些瓜果蔬菜當作早餐的佳餚

還養著一群雞鴨魚

每一天過得愜意又美好



大地之舟採用的垃圾材料

除了易拉罐,還有:

 

輪胎

舊輪胎填上土,夯實後砌在一起

外表糊上泥巴

就成了堅不可摧的輪胎牆

一半深深扎入地下,地震來了也不怕



泥土

牆裡的厚泥是最好的保溫隔熱材料

最大限度吸收太陽能的同時

還把屋裡屋外隔絕成兩個溫度的世界

在最冷的冬天也不需要取暖設備



 玻璃瓶

廢棄的玻璃瓶既是磚,也是別致的裝飾

五光十色的瓶子鑲滿整整一面牆

陽光透過時好看極了!



雷諾茲的總結髮現是

人類生存要考慮6大要素

住房、用水、電力、食物、下水道、垃圾

 

大地之舟居民使用的

經歷了一段多次回收利用的旅程

 

Step1

雨水落到屋頂,通過引流統統收集起來

淨化過濾,足夠達到飲用標準

 

Step2

洗手、淋浴的生活汙水流到地下水池

涵養溫室裡的植物和瓜果蔬菜



Step3

被植物的根系循環再次淨化

又可以用來衝馬桶

 

Step4

衝馬桶的廢水會被抽到屋外花園

給花園中的觀賞植物補充水分和營養


大地之舟各部分示意圖


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

會主動將太陽能、風能轉化成電力

可以完全不依賴城市的電力系統

 

食物也能自給自足

大地之舟的朝南方向是整面傾斜的玻璃

隔出的室內溫室全年光照充沛

種植的瓜果蔬菜能滿足一家人的需求


 

房子全年溫度基本不變

吸熱隔熱的輪胎牆是最好的「自動空調」


在冬天,玻璃牆會最大限度把陽光引進來

提升室內的溫度和採光

在夏天,打開天窗和地下蓄水池的通風口

靠空氣自然流通就能把燥熱帶走



自給自足,並不意味著取之不盡

大地之舟並沒有複雜的高科技

只是儘可能借用了大自然的力量

像一棵會自我循環的大樹

房子的主人如果不浪費、不貪婪

就能長長久久地舒適居住下去

 

雷諾茲的房子內部跟任何美式房屋一樣

廚衛設備一應俱全

點綴著溫馨的家具、優雅的飾品

第一次住進來時,他的感覺是:

老天!我終於可以自由解脫

不用再為生存奔波了!




NO.3 | 你蓋的是違章建築

 

故事講到這裡

雷諾茲開始遇到麻煩了

 

建成第一座大地之舟的他非常興奮

一舉買了幾百公頃荒地

要通過實驗進一步對大地之舟做出改良


 

《紐約時報》也報導了雷諾茲的事跡

人們蜂擁而來

有的希望買下一座酷酷的大地之舟

有的想要加入學習

準備將來DIY一座自己的環保住宅

第2、第3、第4、5、6、7、8……個大地之舟

很快就建起來,甚至形成了社區



但這時,美國建築部的律師上門了:

「在新墨西哥州蓋房子需要統一標準

你這是違章建築!」


「你的社區沒有路,沒有水電來源

違反了5項社區法規

你可能會失去建築師執照!」

 

為了避免因濫造房屋的罪名收到傳票

雷諾茲被迫上繳了州建築師執照

1年後,連他的國家建築師執照也被撤銷了


 

只能按一模一樣的程式造一模一樣的房子嗎?

如果不打破原來規範,怎麼能有超越和創新?

雷諾茲是不服的

但卻在所有官司中敗訴了
工地被封、錢打了水漂、執照也要不回來

 

NO.4 | 我不是來搗亂的


為了不讓心血付之東流

平時一身T恤配馬褲的雷諾茲

穿起讓自己渾身不自在的西裝

來到州立法委大樓的議員辦公室挨個串門


他提出一個「建築試驗區」的法案

希望給大地之舟留一塊試驗地

既然造汽車需要做實驗、造飛機需要做實驗

造房子當然也需要做實驗



一板一眼的官員們

過去對雷諾茲留下的是離經叛道的印象

但為了大地之舟的未來

雷諾茲這回不得不低頭

努力表態證明自己不是要來搗亂

而是希望能夠一起好好商量

 

為了辯論法案的合理性

有時還得應對辯論技巧超高的律師:

「'獨立'這個詞有多獨立,

是在什麼體系裡理解的獨立?」

「第3頁第10行,你用了'平常人'這個詞,

那『非平常人』是什麼?」

繁瑣的行政程序讓人精疲力盡又窩火

 

這些程序總算都挨過去了

但最後的投票環節,法案依然沒通過

議員們的理由是:

「美國已經有世界上最安全,最乾淨的房屋」

「我們怎麼能確定

這不是群小嬉皮想搞個自己的社區?」


 

NO.5 | 災難後的大地之舟


一連好幾年,雷諾茲被官司和提案纏身

大地之舟的改進也陷入停滯

就在2005年,他快要心力交瘁的時候

一個電話從大洋彼岸的印度尼西亞打來

印尼地震海嘯爆發了!

房屋被毀、水源破壞、公共衛生系統陷入崩潰

 

雷諾茲來到印尼安達曼群島

這裡原本35000人的部落只剩下7000人

災難過後,滿目瘡痍

一個小夥子指著一處夷為平地的廢墟告訴他

「那裡就是我的家,

過去我經常和朋友在這塊喝咖啡聊天

現在只剩我一個人了」



看到擠在鐵皮搭成的臨時棚屋裡的災民

雷諾茲決定

在這裡為他們建一座大地之舟


設計和建造是免費的

孩子們紛紛為雷諾茲拾來廢棄的瓶子

還可以得到1盧布的報酬

無論男男女女都來幫忙

帶著重建家園的希望,幹得熱火朝天

許多人也趕來學習這種神奇房屋的建造方法



很快,一座簡易版的大地之舟落成了

雷諾茲非常震動:

在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國

他使盡全力都推動不了的事情

在這個災難後一無所有的小海島

卻得到了所有人的歡迎




但在大自然面前,誰都沒有傲慢的權力

2005年8月,上帝又動了動手指

卡特裡娜颶風席捲墨西哥灣北岸

成為美國歷史上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許多房屋在颶風中被摧毀

一時間許多災民流離失所

失去了建築師執照的雷諾茲管不了這麼多

他繼續為災民建起大地之舟

不過這回,是悄悄的進行



印尼安曼達群島發生的事傳回美國

2006年10月

美國建築師協會向雷諾茲重新發出邀請

讓他可以再次申請建築師執照

2007年3月

大地之舟實驗用地的法案終於在州政府通過

雷諾茲終於可以合法地開工


雷諾茲和大地之舟的故事越來越為人所知

甚至拍成了紀錄片

也許是因為雷諾茲超強的戰鬥力,片名叫作

《垃圾勇士》

Hot Docs Awards(熱門紀錄片獎)

被評為2007年觀眾票選十佳紀錄片


但雷諾茲的腳步已經不局限於美國

他在世界各地展開演講

指導居民們靈活運用當地垃圾建造大地之舟

雷諾茲甚至出了十幾本書

介紹大地之舟的建造如何因地制宜

根據氣溫、降水進行改良



現在在荷蘭、法國、宏都拉斯

日本、甚至中國……

都能看到這種生態環保的可持續建築



在雷諾茲看來

大地之舟不僅是一個房子

還是一種生活態度:

不是富人才能自給自足

也不是只有犧牲金錢和生活

才能擁有一個理想的家

與我們居住的大地和諧共處

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這是否對在城市裡「假裝生活」的你

有一點點啟發?


來源:益美傳媒(ID:YeeMedia)


雷諾茲從小浸信會教

是個不喝酒不跳舞不賭博的三好學生

唯一的樂趣就是開摩託飆車

道奇車是他的最愛

注意開車姿勢,是個拉轟的歐巴





大學的時候他念的也是建築

每天學設計、美術、水暖電

但是老頭覺得學的這些都是SHIT

因為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雷諾茲覺得

作為一個建築師

不應該只考慮改善居住環境

還應該考慮人類的生存問題

擦,那麼早就開始思考人生了





他認為世界的能源緊缺

人類正在走向滅亡

想要用儘量少的資源

建造一個自給自足的家園



帶著這種信念

他獨自進入新墨西哥州

用廢棄的易拉罐建起了第一個建築

「拇指屋」






在後來的實驗中

老頭子又發現幾個廢物利用的寶貝

比如可以採光的垃圾五彩瓶子

還有可以儲存熱量的廢棄汽車輪胎

他們都成了牆體的填充物





在他的房子裡

有果蔬棚,有風力發電

有水循環系統

每個房子都可以自給自足

不需要其他的的配套設施



最牛逼的是

這個房子無論室外嚴寒還是酷暑

室內始終保持恆溫21度

還可以防9級地震





這座是雷諾茲完成的首座

集風能、太陽能、廢棄垃圾於一身

的實驗建築

它的名字叫「大地之舟」他大爺

哎,你怎麼罵人吶





之後雷諾茲又進行了更大膽的嘗試

他要建一個」大地之舟「城

這個城市不需要商店和菜場

也不需要發電廠自來水廠

所有的能源都來自於自己



老頭買了一塊山地

開始了他的這個夢想

追隨他步伐的人越來越多

都是嚮往自由的一些年輕人

甚至還有很多開發商



說了半天

那這些房子到底長啥樣

偶們來看下吧




外形上充滿了各種弧度和曲線

有點外星人建築的既視感



整個牆體都是用玻璃瓶和輪胎砌成




院子內可以種菜養雞曬太陽




屋頂上有風車提供風力發電




室內有大量的綠色植物生長在大棚內




大面積的玻璃吸收熱量



還有五光十色的玻璃牆體

白天看起來有點奇幻的感覺




廁所也因為透光的玻璃瓶

變得特別有」味道「

……



由於建造方式太過「前衛」

很多方面都沒有通過國家的規範審核

雷諾茲被政府吊銷了建築師執照

並封鎖了他的社區

他同時面臨失業和無家可歸



這種感覺就是一種說不出的痛

……



不過老天在你心灰意冷的時候

總會給你一些暗示

那時正好趕上印尼海嘯

雷諾茲又獨自一人去那

幫助當地災民重建家園





美國建築師協會得知了

麥克在安達曼群島的事跡

邀請他重新回去申請建築師執照

批准了他的「大地之舟實驗基地」



在7年的奮鬥和努力後

這個神奇的項目

終於可以繼續合法地重新開工了

目前這個社區已有70幢」大地之舟「的房子





」大地之舟「很快成為全球的熱點

很多國家都有他的項目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

節能和環保的重要性




麥克建設了自己的網站

裡面有之前的項目資料

還有之後一年回進行的計劃

希望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一起參與進來





你可以報名開發項目

也可以做一名參與志願者

或者直接BOOK一個房子

先感受一下荒野生存的魅力





雷諾茲還開發了一款APP

大家可以在AppStore下載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裡面還有詳細的建造講解




現在「瘋狂的雷諾茲」

已經成為新的建築師偶像

他在不斷失敗中學習成長

用了50年時間做成了一個王國

一個沒有汙染、自給自足的世界



在這裡

向這個建築師老炮兒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後送上關於「大地之舟」的紀錄片

《垃圾勇士GARBAGE WARRIOR》

推薦每個建築師都應該看上幾遍

它講述的不僅僅一個建築







- 墅城會 -





我們能做什麼



「 為設計師提供作品和市場推廣平臺 」

「 為思想家提供百家爭鳴的學術陣地 」

「 為藝術家提供才華橫溢的展示舞臺 」

「 為社群提供更多元選擇的商業機會 」





相關焦點

  • 大地之舟美國官網快訊-最新報導 速速圍觀
    為此,請確保你的名下有一些土地,以及足夠的資金來購買材料,然後通過郵箱 reception@earthship.com 聯繫我們的團隊。也可以聯繫大地之舟中國代表處,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後臺留言,或發信息留言給珍美老師(18688708924)。2.你也可以學習如何建立自己的大地之舟。
  • 上世紀造福難民的「大地之舟」 在如今的可持續意義是什麼?
    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的可持續建築體系「大地之舟(earthship)」便是其中的一道微光,是避洪的小舟。「大地之舟」是被動太陽能房屋設計的代表作,是「垃圾變房屋」的磅礴華章。創始人邁克·雷諾茲是美國的一名建築師,倡導「徹底的可持續生活」。
  • 志願者招募 | 「大地之舟」生態建築輪胎牆打造
    【貴陽「大地之舟」項目簡介】貴陽「大地之舟」項目是由
  • 案例賞析丨曠野奇觀,大地之舟
    那裡有最最古老的民居——始建於16世紀、1992年被冠以世界文化遺產的印第安村落;又有最最新潮的住房——一種用垃圾作為建材,不用電不用水,完全取自自然的環保建築、大地之舟(Earthship)。在這一片近似蠻荒的原野,最傳統和最現代同時呈現,給我們很多新鮮的刺激        傍晚時分,我們被導航儀引導到預定的大地之舟中的一棟,這是我們要住兩天的「家」       大地之舟是一位現在已七十多歲的美國建築設計師麥可的創舉
  • 「大地之舟」,一座零碳房屋
    於是,他的「大地之舟」就誕生了。老爺子總結了人類生存的6大要素:住房、電力、用水、食物、下水道、垃圾,而一棟「大地之舟」,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比如說,「大地之舟▼「大地之舟」總部位於新墨西哥州陶斯縣城外,佔地260公頃。
  • 廣州遊學記(二)——大地之舟
    毫無疑問廣州最開始吸引孩子們的就是大地之舟這個項目,每個人都對建房子充滿嚮往。
  • Salvage begins of ship with priceless booty
    Archaeologists estimate that there are up to 70,000 relics on the ship, which some cultural experts estimate are worth about $100 billion.
  • 鹽城園藝師設計的「花海之舟」獲中國花境競賽金獎!
    荷蘭花海園藝師胡平、季曉嬌、曹忠海、戴春豔設計的「花海之舟」花境參賽作品在第二屆中國花境競賽中獲得金獎「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園藝師從季節、花材顏色等著手將花境四季呈現不同的精彩花海之舟與遊園道路、河水、花田相鄰成絲帶狀形似扁舟,將花海各景觀串聯從空中俯瞰,仿若花海中的一串「項鍊」
  • 林藝:行好「依法治國之舟」
    兒時,父母曾告訴我們,人生如海上行舟,有風平浪靜之幸,亦有浪高船翻沉舟之險。讀書時,老師曾教育我們,學習如海上行舟,或乘風破浪,或不進則退。如今,建設法治中國也如海上行舟,舟穩行千裡則將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shape up or ship out是什麼意思
    夥伴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習語: Shape up or ship out.是什麼意思呢?Shape out|to leave by ship乘船離開。After staying on the island for three days, we'll ship out tomorrow.
  • 小學語文說課稿:《沙漠之舟》
    《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說明文,課文以「沙漠之舟」為題,著重介紹了駱駝適應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幫助人們穿越沙漠,被稱為「沙漠之舟」的原因。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按照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來理解。第一層次(第一自然段):講駱駝適應沙漠生活的原因。第一句是總起句,交待了駱駝生活的環境是沙漠。
  • 有「沙漠之舟」稱號的動物是什麼?
    有「沙漠之舟」稱號的動物是什麼?這是9月14日螞蟻莊園題目,想必有不少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吧,下面是9月14日螞蟻莊園答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沙漠之舟」稱號的動物是什麼?   答案是駱駝。
  • 沙漠之舟北極來
    傳說19世紀有一個外國科考隊在沙漠中尋找能適應酷熱和高旱之惡劣條件的「沙漠動物」,最後在他們居住的帳篷裡抓住了一隻蚊子,大夥喜出望外,以為有了新發現。然而研究結果給他們當頭一棒:這隻蚊子是他們從千裡之外的城市住地隨帳篷帶來的。於是他們得出結論,除駱駝以外,沙漠對所有動物而言都是「死亡之地」。
  • 【收藏】大地測量學常用英語詞彙357個,值得學習!
    001 大地測量 geodetic surveying002 幾何大地測量學 geometric geodesy003 橢球面大地測量學 ellipsoidal151 地球扁率 flattening factor for the earth,oblateness of the earth152 地球自轉角速度 rotational
  • Ocean Yield Eyes More Ship Investments
    Norwegian shipowner Ocean Yield unveiled that it is currently in negotiations related to further investment in modern vessels with long term charters.
  • 學習英語單詞:earth、floor、ground、land、soil辨析
    說到「地、土地」,很多人都會想到earth、floor、ground、land和soil這幾個詞,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地面Earth我們知道earth有地球的意思,也可以指地面、陸地,還可以指土、泥土。例如:1. I felt the earth shake as the train came closer.
  • 無錫高中英語補習班:on earth和on the earth有何區別?
    很多同學在學on earth和on the earth時候,都覺得一頭霧水。事實上,這兩個短語也確實容易搞混。下面馮老師就給同學們來小結一下如何區分這兩個短語。1、on earth這是一個很強勢的短語,等於-ever後綴,意思為「究竟,到底」舉例說明:We asked him what on earth he was up to.我問他究竟想幹什麼。Nothing on earth can stop us from going ahead.
  • 泛若不系之舟,心的境界即是詩的境界
    何為不系之舟?一葉扁舟浮於江河湖海之間,無人棹使,無錨牽繫,隨風而動,隨浪而行。漫無目的,肆意飄搖。它是沒有束縛和纜繩捆綁的船,它是人在江湖漂泊不定的一生,它也是隨性而活,率真自我的生活方式。古往今來,很多詩人都會將「不繫舟」的意象融入自己的詩中。宛溪霜夜聽猿愁,去國長如不繫舟。
  • 美食紀錄片《大地滋味》(Food Safari Earth),一起探索來自大地的...
    可秋天, 除了滿眼金黃和絢爛的美景;也是大地豐收的季節。誰說無肉就不歡樂,來自大地富饒的植物品種是許多美食的靈感來源和必備原料。這不,11月14日將在優酷上線的美食紀錄片《大地滋味》(Food Safari Earth) 主要探索用來自大地的農作物,把各種各樣的蔬菜製作成美食的可能性,一起討論為何選取最新鮮當季的食材會在色香味上更勝一籌。蔬菜除了能做得比肉更好吃下飯,又極具營養價值,不僅徵服你的胃,還徵服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