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進的彈跳手榴彈和電子手榴彈,盤點國內外幾款奇特的手榴彈
手榴彈種類繁多,用途廣泛,每種手榴彈都具有不同的性能,一般來說手榴彈大致分為4種,殺傷手榴彈、照明手榴彈、化學手榴彈和教練手榴彈,下面說說幾種很有特點的手榴彈。可能有人會說,讓手榴彈在空中爆炸很簡單,可以延遲投擲,使其在空中爆炸,這種方法非常不好掌握,很容易造成危險,必須另外想辦法,2012年,德國研發出世界第一枚空爆手榴彈,這種手榴彈是跳雷和手榴彈的結合體,型號為為AB HGr,它借鑑了反步兵跳雷的自動扶正原理,讓投擲出去的手榴彈落地以後,再彈射到空中爆炸。
-
可怕的空炸手榴彈:戰場上沒有什麼是跳雷解決不了的
於是偶爾會有一些土辦法,例如中國軍隊有經驗的戰士會在投擲67式木柄手榴彈時,採取延遲投擲的方式,讓手榴彈在空中爆炸,但這種方法相當不好掌握,很容易造成危險。中國曾經為40毫米反坦克火箭彈和35毫米榴彈發射器研製過空炸榴彈,超口徑的40毫米鋼珠跳炸火箭彈,以及35毫米跳炸榴彈,都是通過彈體前部設置的反拋環裝置
-
一條狗的使命:可愛的狗子們是如何對抗鋼鐵洪流成為反坦克武器的
說起反坦克武器,我們總會想到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甚至反坦克槍(二戰產物,反器材狙擊步槍的前身)等能夠對坦克等裝甲武器構成有效殺傷的武器。然而,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可愛的狗子們居然也曾被作為反坦克武器送上了戰場。
-
【不止遊戲】 揭秘遊戲中那些手榴彈 各種有趣的細節和原理
震天雷在北宋抵抗金軍侵略時,發揮了重要作用,也被認為是現代手榴彈的原型。隨著後世的發展,民間就延續叫法把「卵型無柄手榴彈」叫手雷了。只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不存在手雷這一稱呼,在軍事上正規叫法都為「手榴彈」。不過平時大家把「卵型無柄的手榴彈」叫手雷也行,只要知道什麼原因和區別就OK了。手榴彈一般分為「進攻型手榴彈」和「防禦型榴彈」。
-
薩沙談:二戰時期德國手榴彈在中國抗戰中的使用
有意思的是,實戰中,卻較少出現德軍使用集束手榴彈打擊盟軍坦克裝甲車的戰例。這主要是德軍士兵畢竟裝備相當數量的鐵拳(噴氣式空心裝藥反坦克榴彈)和88mm坦克殺手反坦克火箭筒,這些都可以在較遠距離擊毀敵軍坦克,比起使用步兵使用手榴彈去炸要安全的多。就算要打近戰,德軍步兵還有更為有效的反坦克磁性手雷(重達3公斤)。這種手雷在二戰中生產了55萬個之多。
-
二戰德軍的黑科技,戰後各國傾力發展,反坦克飛彈能否淘汰宿敵?
後來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一般的炮彈無法擊穿它,於是五花八門的反坦克武器誕生了。 這些武器包括反坦克槍、破甲彈、反坦克地雷、反坦克手榴彈、反坦克飛彈等,它們都在戰場上得到過試煉,但最後成為"坦克剋星"的卻只有反坦克飛彈。反坦克飛彈可以用直升機或裝甲車發射,也能單兵操縱發射,這種武器穿甲能力強,發射距離遠,準度高,成為二戰後各國主要發展的反坦克武器。
-
約旦訂購RPG-32式「哈希姆」反坦克火箭筒(圖) - 中國廣播網
RPG-32式「哈希姆」反坦克火箭筒 據英國簡氏防務網站2011年2月22日報導 在2011年阿布達比防務展上,俄羅斯展出了其與約旦聯合研製的新型RPG-32式「哈希姆」(Hashim)系列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的72毫米單用途和105毫米多用途型號,其射程可達160米~700米。
-
十大歷史上最知名的反坦克武器
恰逢坦克誕生一百年,那麼在這個百年之交,筆者就為大家盤點一番歷史上出現的那些知反坦克武器。這種步槍隨著坦克剛出現的時代也同時投入戰場,可是隨著車輛裝甲愈來愈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反坦克槍失去效用,甚至無法對中型以上的坦克構成有效威脅,反坦克槍逐漸失去了裝備的意義。不過越戰的出現讓反坦克槍再次煥發生機,因為他們發現了新的獵物——直升機,反坦克槍也擁有了全新的名字「反器材武器」。
-
陶式反坦克飛彈登場,吸收眼鏡蛇王技術,起底AH-1T武裝直升機
為此,武裝攻擊直升機的任務重心也從越戰的武裝護航、空中火力支援和掩護等任務轉向「對抗」蘇聯的地面裝甲「洪流」,也就是要把武裝直升機從空中「炮艇」的角色轉向反地面裝甲平臺。為此,整合反坦克飛彈也成了武裝直升機的必備要素之一,這也是誕生在這一時期的美國海軍陸戰隊AH-1T型武裝攻擊直升機整合陶式反坦克飛彈的重要原因。
-
俄羅斯約旦合研RPG-32反坦克火箭筒亮相[圖]
俄羅斯約旦聯合研製的RPG-32「哈西姆」榴彈發射器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舉行的防務展上,俄羅斯和約旦聯合研發的RPG-32式「哈希姆」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系列引來眾多參觀者。 RPG-32式「哈希姆」反坦克榴彈發射器系列是俄羅斯與約旦聯合研發的第一批步兵用可攜式反坦克榴彈發射器。 俄羅斯巴扎爾特公司在本次防務展上展出了該系列中的72毫米單用途和105毫米多用途反坦克榴彈發射器,其射程可達160米至700米。該系列武器具有移動靈活、射擊準確、爆炸威力大等優點,適合在不同環境下由步兵靈活使用。
-
德國的「鐵拳」火箭筒,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之一
德國的「鐵拳」火箭筒,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之一,1943年初,在突尼西亞作戰的德軍,繳獲了美軍的部分巴祖卡,德國人敏銳地認識到它的價值,緊急送回德國,並仿製了一款被稱為「坦克殺手」的火箭筒,但使用效果不佳,來自德軍一線部隊的聲音認為他們還需要一種更加簡單有效的,單兵可以使用的一次性反坦克武器
-
開罐神器——記抗日戰爭中的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
日軍數量不多的薄皮坦克和裝甲車在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面前也如同紙糊地一般,被摧毀了六七輛。來自德國的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師出名門——大名鼎鼎的萊茵金屬公司。國軍方面,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隱蔽得當且撤退迅捷,加上廖運周部主要依靠曲射火力殺敵,參戰部隊無一傷亡!半吊子的典型見識到國軍Pak35/36反坦克炮的厲害,再看看自己手中跟王八盒子一般垃圾的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日軍決定重新仿製。
-
蘇軍二戰最簡單粗暴的KSP-76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4期
蘇軍二戰最簡單粗暴的KSP-76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4期今天的主角非常有意思,KSP-76自行反坦克炮。這是蘇軍在二戰中拍腦袋的作品,今天看起來頗為有趣。二戰初期,蘇軍被德軍閃電戰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數百萬部隊和大量武器裝備。蘇軍尤其頭疼的是德軍裝甲部隊,一旦突破就很難攔截住它們。
-
史達林格勒巷戰:衝鋒鎗和手榴彈,都是制勝的寶貝
波波沙衝鋒鎗,與手榴彈的組合,成了蘇軍守城官兵,在巷戰中的絕對寶貝,給予從城北實施猛烈突進,德軍主力保羅斯上將的第6集團軍以極大的殺傷,原因就是崔可夫中將採取了貼近戰術,與德軍進攻的官兵近身緊逼,導致德軍炮兵無法發揮遠程攻擊的優點。
-
輕型反坦克炮中的豪傑,能給虎式坦克斷腿的英國6磅反坦克炮
此時前線步兵所能指望的就是前線反坦克炮兵拉出自己的反坦克炮,對著那些龐然大物來上一下狠的方能挽救他們於絕境。而在二戰的諸多反坦克炮中,同盟國所裝備的英國QF-6磅反坦克炮無疑是最為優秀的。那麼這種體積小巧,可以讓布倫機槍車和吉普拖著走的反坦克火炮,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一 、糟糕的反坦克火力在沒有QF6磅反坦克炮之前,英國人的主力反坦克炮是QF2磅反坦克炮。
-
二戰德軍主力反坦克炮:穿甲180毫米口徑不大,卻被士兵嫌棄
【話說軍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作為地面部隊的主要裝備,迎來了大發展,也面臨著矛與盾的交替領先,隨著坦克裝甲厚度的不斷增加,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火力也在不斷增加,其中,德軍有一型重要的反坦克炮,一直保持著很強的威力。
-
俄專家:俄軍「菊花」-S反坦克系統領先外國15年
參考消息網1月6日報導「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4日發表了題為《「有效射程極遠」:俄羅斯「菊花」-S反坦克系統有何獨特之處》的報導稱,俄軍事專家阿列克謝·赫洛波託夫認為,從總體作戰性能上看,「菊花」-S堪稱世界上最好的反坦克飛彈系統之一。
-
中國「腦洞」最大的單兵攜行具,更便於戰友抽出自己的手榴彈
看91式衝鋒鎗手攜行具,可以發現手榴彈的位置主要在腋下與腰之間,在拿取手榴彈時需要手臂這樣彎曲。 再看95式步槍手攜行具,這種攜行具主要是用來搭配95式突擊步槍的,發展到後期和03式突擊步槍混搭在了一起。手榴彈的位置並沒有明顯的改變,不過增加了腰帶,起到了更好的固定手榴彈的作用,更加便於拿取。
-
二戰蘇軍的秘密武器:裝備「鐵拳」反坦克火箭筒證明「真香定律」
這本小說與眾不同的是主人公瓦西裡·瓦塔曼使用的武器,那是繳獲的德國「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小說內容並非虛構,而是來源於真實的人物和事件,這就是瓦西裡·瓦塔曼和他使用的「鐵拳」。最初,德軍裝備的是「Faustpatron」槍榴彈,這種武器通過安裝在步槍前端的套管發射。利用空包彈的火藥燃氣推動空心裝藥戰鬥部,槍榴彈尾部是摺疊尾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