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好消息,德國科學家宣布治療癌症新突破,人類有望戰勝癌症

2020-12-05 品質中國

文/娛樂AI

剛剛,德國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研發出新的算法「deepmact」,可以看到全身所有的癌症轉移灶,包括單個癌細胞的轉移灶。

眾所周知,癌症被稱為絕症。這不僅是因為癌細胞的強大生命力,還因為它可怕的生長和轉移。只要癌細胞脫落或粘在哪裡,就會產生新的腫瘤。更糟糕的是,這種轉移是不規則的,很難控制。因此,90%的癌症死亡是由於轉移導致的。

而今天,人類將第一次看到全身所有的癌症轉移灶。

消息一披露,就迅速在全球科技界和醫學界霸屏!

據世界頂級科技雜誌《細胞》報導,此項技術是在Ali Ertürk教授的領導下,由中國科學家潘晨琛博士研發的,使科學家能夠迅速找到轉移到身體各個部位的癌細胞轉移位點,效率比以往技術提高了300多倍。

此外,該技術還可以顯示哪些轉移位點被抗體藥物所結合,哪些被漏掉。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23%的轉移灶被抗體藥物漏掉,這可能是癌症復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的,你沒聽錯!癌症細胞首次完全暴露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這不僅能使科學家更好地了解不同癌症的轉移特點,而且能使研究人員開發出效果更好的抗癌新藥。肺癌、乳腺癌、胃癌,這些讓人害怕的疾病,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迎來歷史性的突破!日本、歐洲、美國和其他國家都被這條新聞所震驚:的將來,人類將告別癌症!

推薦閱讀

這幾年的這些網際網路騙局中,你要被騙多少錢才能醒悟?才能回頭!「定金」和「訂金」哪個可以退?「提醒」這130個網際網路投資項目,有些參與者現在還在捶胸頓足!請遠離騙局!

相關焦點

  • 德國科學家:人類永遠無法戰勝癌症
    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警告稱,癌細胞像地球最早期生物一樣古老,可能從未被徹底消除過。儘管數十億居民寄希望於諸多醫學研究項目,但最新研究表明,人類「不可能」戰勝癌細胞,因為癌細胞具有較強的進化能力。
  • 史丹福大學醫學新突破 人類有望研發治療癌症疫苗
    近日,史丹福大學的一項新的腫瘤治療實驗顯示出令人興奮的研究成果,一項新的癌症疫苗有望可以治癒癌症細胞。
  • 未來,人類能夠戰勝癌症嗎?回顧人類136年抗癌史
    儘管目前科研界在攻克實體瘤領域還有諸多挑戰,Carl June強調,他相信在未來CAR-T會在實體瘤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作為當今人類的第一大殺手,癌症從被發現至今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人類對癌症也從最初的茫然無知、恐懼到如今的不斷挑戰突破,尤其是在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在對抗癌症的路上一系列裡程碑式的進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回顧下人類的抗癌史。
  • 科學家如何靶向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通過靶向作用幹細胞來治療多種人類癌症,與大家一起學習!【3】Nat Cell Biol:創新性方法或能幫助研究幹細胞微環境 有望幫助開發治療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新型療法doi:10.1038/s41556-019-0439-6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其能夠在單細胞水平下揭示骨髓的三維組織架構
  • 科學家發現抑制致癌基因途徑 人類有望根治癌症
    長期以來,堪稱疾病之首的癌症一直困擾著人類。各國研究者們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根治癌症,可遺憾的是,這些療法基本上是藥物治療,實際上是治標不治本。如今,英美科學家經過對老鼠的實驗發現,人類有可能找到「關閉」引起致命的癌症基因的途徑。一旦這種抑制誘發癌症的基因的活性的藥物問世,那將給人類戰勝癌症帶來巨大的福音。
  • 回顧:人類與癌症130多年的抗爭史
    而從 19 世紀中葉開始進行癌症手術,到 2017 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第一個癌症基因治療,人類努力抗爭癌症的腳步從未停止過。 今天我們就以一種編年體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人類與癌症 130 多年的抗爭史。 我們知道,手術是治療絕大多數腫瘤的主要手段,而在全身麻醉出現之前,人類對手術的開展極其有限。
  • EMBO Mol Med:科學家發現治療癌症脫髮的新突破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保護毛囊免受化療的新方法,以防止因癌症治療而脫髮。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保護毛囊不受化療影響的新策略,這可能導致新的治療方法,防止化療導致的脫髮--可以說是現代癌症治療最令人心理痛苦的副作用之一。
  • 人工智慧如何幫助人類戰勝癌症?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幫人類擺脫被癌症統治的恐懼呢?《深度醫療》這本書的作者,知名心臟病學家、基因組學教授,被稱為「世紀醫生」的埃裡克·託普,他就認為,人工智慧會幫助人類更有效地對抗癌症、戰勝癌症。前面講過,癌症是人類自身的健康細胞發生癌變導致的。大多數情況下,這個過程會持續較長的時間,但是,最新的研究卻顯示,在一些患者身上,癌細胞在早期階段就會出現轉移。這意味著,即便癌症患者的病情比較穩定,甚至完全看不出症狀,也有可能快速惡化。而人工智慧可以提前預測癌症的發展趨勢,幫助醫生制定出更好的治療方案。
  • 人類攻克癌症的「重要一步」——硼中子俘獲治療
    Ø難治性癌症的新療法:對於侵入性、多發性、復發性、抗輻射性,不能手術的癌症,以及放射治療適應不良的癌症都可以嘗試硼中子俘獲治療。Ø避免了化療或免疫治療易產生的細胞抗藥性問題。據媒體報導,前不久,國內最大的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與德國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建立了官方合作,為國人提供了全球性價比最高的質子重離子治療途徑。這也讓不少人開始關注高精度放射治療,其治療中的優越性和相對完善的臨床診療機制和效果讓這項治療方法脫穎而出。
  • 科學家如何利用聯合療法來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要開發出新型療法治療多種類型癌症,而在治療癌症的道路上,研究者們常常會將不同療法進行結合使用來治療癌症,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重磅級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新型聯合療法來成功治療癌症。
  • 他的「癌症登月計劃」會繼續嗎?
    首先,他在演講中曾宣布,上臺之後的當務之急是控制美國日趨嚴峻的新冠疫情;其次,還將會延續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平價醫療法案」,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拜登將繼續推動新的經濟刺激政策,而這部分內容就包括繼續推行他曾領導的「癌症登月計劃」。
  • 輕而易舉擊破了抑鬱症等所謂的「心理癌症」
    抑鬱症和心理問題,十大錯誤認知之二「心理癌症」我不知道說抑鬱症是「心理癌症」是誰提出來的,我想在網上找到這個人的名字,好好拉出來批鬥一下,沒找到。這個概念造成的後果是極其惡劣的,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相信了自己得了「心理癌症」,而陷入更絕望的境地,因此自殺的人一定不少。這個觀念是極其無知的,首先心理問題,根本不存在不可治癒的問題,也不存在像癌症那樣對人身體實實在在的損傷,只要能改變,好了以後不但會恢復,還會變的更好。一旦患者從內心真心相信了這個觀念,那基本上就是對自己宣判了死刑。
  • 拜登還沒上任就飄了,要到月球上治療癌症?
    當美聯社宣布統計結果後,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第一時間發表文章:拜登贏得選舉,科學家們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了!這其中,不僅包括其宣稱的就任後的當務之急是控制美國的新冠疫情,還將包括科學界所期待的「癌症登月計劃」。對此,很多人就有疑惑了:拜登贏得了大選就這麼囂張嗎,要讓人類到月球上治療癌症?還是說,通過火箭承載將癌症放逐到月球,從此遠離人類?這些痴人說夢、無釐頭的疑惑,當然不是「癌症登月計劃」。
  • 癌症轉移了也能治癒?剛過去的2019年這些危重疾病治療發生重大突破!
    2019年過去了,許多疾病的治療發生了令人驚喜的突破:前列腺癌轉移了也能治癒、驗血可以提前5年發現乳腺癌、神奇的基因編輯Crispr已經用於血液病和腫瘤臨床治療並很安全、嚴重食物過敏打一針兩星期起效……這可不是早期發現,而是在臨床得到驗證的切實進展!
  • 癌症免疫治療的新力量出現!
    腸道菌群失衡會導致疾病包括癌症的發生,與此同時,腸道菌群也可以影響癌症的治療。比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近兩年癌症領域的重大突破之一,然而,有效率僅在20~30%,而在某些類型的癌症中,幾乎沒有響應,並且通常伴有明顯的副作用。有趣的是,最近的人類臨床研究和臨床前試驗表明,檢查點抑制劑的功效受患者腸道菌群的影響。某些腸道細菌菌株可以促進PD-1抑制劑的作用,某些菌株則抑制它。
  • 聽醫生詳解最先進的癌症治療方法——免疫治療
    癌症,這個詞總會帶給人們沉重的聯想癌症患者集中的醫院腫瘤病區是否總是愁雲慘澹、氣氛壓抑?近日,在市中心醫院腫瘤三病區醫護人員開展了一場「有愛無痛 與『艾』同行」宣教活動為患者講抗癌知識,送去關愛和溫暖掃去患者心頭的陰霾醫生向患者介紹了近幾年新興的治療手段免疫治療的機制及適應症癌症免疫治療免疫療法被稱為治癒癌症的新希望,該治療方法獲得
  • 拜登贏了,「癌症登月計劃」將被重啟!這個計劃究竟是什麼?
    這個登月,肯定不是指登上月球就能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指的是,治癒癌症面臨巨大挑戰,正如上世紀 60 年代初美國甘迺迪總統提出登月設想時那樣。登月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項目,而癌症的治療亦如此。而人類最終登上了月球,以此寓意「人類最終會攻克癌症」。
  • 拜登當選將治癒癌症?「癌症登月計劃」有望重啟
    2016年歐巴馬政府時期,時任副總統的拜登領導了「癌症登月計劃」特別工作小組,希望集結所有力量,最終戰勝癌症。、長期堅持的任務,但就像人類最終還是能夠登上月球一樣,人類最終也會攻克癌症」。
  • 科學家發現人類新器官 有助減輕癌症治療副作用
    (圖源: 荷蘭癌症研究所) 海外網10月22日電日前,科學家發現,位於喉嚨的一個新器官可能有助於減少某些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據加拿大CTV新聞報導,荷蘭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人員說,他們在進行一項研究時在鼻後喉嚨的上部發現了新的唾液腺。專家以前認為人類的唾液腺只有三個,分別位於舌頭下方、下頜下方和臉頰後下頜的後部。直到現在,他們還認為鼻子後面的鼻咽區域內只有微小的唾液腺。 然而,研究人員表示,這個新發現的唾液腺器官可能是用來潤溼和潤滑上部的喉嚨。研究人員將此命名為「小管腺」。
  • 「治癒癌症」更近一步!癌症免疫治療新靶點被發現
    近些年來,針對T淋巴細胞開發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人類治癒癌症帶來了希望。然而,這種類型的治療手段對於大部分癌症患者來說,其實並沒有很好的效果。PD-1及PD-L1抑制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大約在20%左右,仍有80%左右的患者對治療耐受。因此,需要尋找可以預測療效的新的生物標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