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尤研究中心:美國消費電子產品普及率高達90%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皮尤的最新報告,將近90%的美國成年人擁有手機、電腦、MP3播放器、遊戲機、電子閱讀器或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
-
皮尤調查:大多數美國人接受有益人類健康的動物基因工程 其它用途...
目前可用的五種不同的動物基因工程方案,或在開發中或未來可能考慮的情況下,美國人只為那些具有明顯預防或改善人類疾病潛力的提供大多數支持。這個調查最廣泛接受的動物遺傳幹預用途涉及蚊子。十分之七的美國人(70%)認為基因工程蚊子可以防止它們的繁殖,從而阻止一些由蚊子傳播的疾病傳播,這將是對技術的適當使用,而大約三分之一(29%)的人認為基因工程在這方面的應用有些偏離正軌。
-
Nature子刊:研究人員發現新的遺傳疾病
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醫學副教授Ela Knapik博士和她的同事們發現了這種由單個基因突變引起的症候群,並將其命名為CATIFA,這是其核心症狀的首字母縮寫:顎裂、白內障、牙齒畸形、智力殘疾、面部畸形和多動症。
-
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美觀察丨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截至1月6日,美國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已經進行了三周。雖然相關部門一再表示疫苗安全有效,但美國人的整體接種意願卻並不高。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出臺一項調查顯示,全美僅有42%的非裔美國人表示願意或可能接種新冠疫苗,相比之下,白人群體的接種意願為61%。
-
國家呼吸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牽頭成立「病毒診斷研究和推廣區域平臺」
會上,為進一步解決全國範圍內基層的呼吸道病毒診斷難題,做好「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病毒診斷研究和推廣區域平臺」(以下簡稱「區域平臺」)宣布成立。來自全國各地的27家三甲醫院成為首批建設單位,共同推動中國呼吸道病毒大數據的開發與應用,以及適宜病毒診斷技術在基層醫院的普及。
-
基於菌群大數據搜索的新疾病檢測方法開發成功—新聞—科學網
如何通過菌群檢測實現快速精準的疾病診斷呢?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發明了基於菌群大數據搜索的疾病檢測方法,為此共性問題提供了原創解決方案。該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刊》。 微生物組與人體、環境的健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同時,菌群檢測具有非侵入性、可量化、可預警等優勢。
-
大選後,從美國總統到各級公務員的工資單
地方政府(50個州)州長的年薪是$10萬至$20萬,其中全美最高的加尼福尼亞州長是$20萬,年薪低於$12萬的州長佔美國全部州的50%。 由於維吉尼亞是全美最富有的州之一,這個州僱員年薪平均工資是$52,559。16所公立大學的平均工資是$60,534。收入最少的部門是監獄、改正中心和殘疾人員培訓中心等。
-
未來的精神疾病可能通過腦部掃描和計算機算法進行診斷「研究速遞」
大多數現代醫學都有物理測試或客觀技術來定義我們的疾病。然而,精神疾病的診斷在這方面是欠缺的,當然也沒有任何程序可以區分具有相似症狀的不同精神疾病。 目前的精神病學診斷,雖然是可用的最好的模式,但由於三個主要因素其可靠性不高:患者的異質性(即患者的心理狀態、提供可靠信息的能力以及臨床表現的差異),臨床醫生不一致(即,同一案例的不同意見)和術語不足。
-
在冠狀病毒期間 Google搜索「恐慌症」,「焦慮症」創新高
這是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高通研究所數據驅動健康中心的一項新分析得出的,該分析本周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JAMA)上。研究人員使用Google GOOG跟蹤了人們查看短語的頻率,這些短語包括「驚恐發作」,「焦慮發作」,「我是否有驚恐發作?」和「焦慮發作症狀」 , +1.26% 趨勢數據,並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20年5月在美國搜索這些短語的頻率。
-
1/5美國患者在確診90天內診斷出精神疾病
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近日發表一項大型研究指出,新冠患者中有20%的人在確診感染病毒後的90天內被診斷出精神疾病,常見症狀包括焦慮、抑鬱和失眠,患上痴呆症(一種腦功能障礙)的風險也明顯增加。的研究文章,文中分析了今年1月20日至8月1日在54家美國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6900多萬美國人的電子醫療記錄,其中包括超6.2萬例新冠患者,結果為新冠病毒和精神疾病之間的雙向關聯提供了證據:在檢測出新冠陽性後的14至19天內,有18.1%的患者被診斷出精神疾病,其中5.8%為首次確診;在檢測呈陽性後的3個月裡,有20%的患者首次確診焦慮、抑鬱或失眠等精神問題,大約是同一時期其他人群的兩倍。
-
美國人不太接受
7月26日,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布了針對上述三項新興技術的調查報告。調查發現,4726名參與調查的美國成年人中:68%的被調查者對基因編輯表示擔憂,49%的人對該技術的應用持熱衷態度;同樣的,在大腦晶片的接受度上,69%的人表示擔心,34%的人抱以樂觀態度;此外,63%的人對應用人造血感到困惑,36%的人對此興奮。
-
這類消化道常見疾病,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4個患病!
患有該病的人,往往會出現腹脹、噯氣、食欲不振、噁心嘔吐、便秘等消化道疾病症狀,但如果去醫院進行影像學、內鏡等檢查,卻會發現,消化道各器官並未出現器質性病變,只是其功能出現了異常。這也是為什麼該病被稱為功能性胃腸病的原因。像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症候群是最常見的類型。
-
基因檢測:儘早診斷兒童遺傳性疾病
原標題:基因檢測:儘早診斷兒童遺傳性疾病 「我國開展兒童遺傳病的研究正是最好的時候,由於基因測序技術蓬勃發展,為新生兒遺傳病的檢測提供了簡便有效的手段」。日前,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童發育與疾病轉化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點實驗室的王慧君副研究員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告訴記者。
-
專治扁皮尤 專門治扁皮尤的三大方法
日常生活出現皮膚病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傳染了或者是碰見了過敏源,所以出現扁皮尤也是非常有可能,那您知道專治扁皮尤的三大方法是什麼嗎?您知道治扁皮尤的偏方是什麼嗎?其實民間有很多的治療方法,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有關扁皮尤最佳治療方法的知識吧。
-
研究:20%新冠患者被診患精神疾病
一項新研究發現,曾感染新冠的患者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可能更大。據路透社報導,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20%的曾感染新冠的患者在90天內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新冠患者更易出現精神疾病這項研究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上。
-
美國麻省總醫院研究發現多種精神疾病具有共同的基因結構
美國麻省總醫院和精神疾病基因組協會(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最新研究發現,許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共同的基因結構。作為迄今為止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人員發現了100多種影響多種(一種以上)精神疾病患病風險的基因變異。
-
民調顯示33%美國人不相信達爾文進化論
[導讀]華盛頓智庫「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有百分之三十三的美國人不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相信進化論的人群數量正在下降。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類也是物種進化的結果,自然選擇是普適性的定律騰訊科學訊(羅輯/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達爾文的進化論被認為是生物科學的一大成就,達爾文的理論解釋了物質的起源和發展,是該領域中的一大革命性的突破,但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並不是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在美國有將近百分之三十三的人不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類和其他有生命的物種並非通過自然選擇演變的,從一開始這些生命就已經以現有的形式存在
-
研究發現跨物種機器學習可提升精神疾病磁共振影像診斷準確性
研究發現跨物種機器學習可提升精神疾病磁共振影像診斷準確性 2020-06-17 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
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大腦越來越「懶」 記憶主要靠網絡搜索
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上網搜索信息,並且不再努力記憶搜出來的信息內容。美國科學家近日的一項研究成果證明,網際網路正逐漸取代大腦成為人類記憶的主要載體。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4日報導,這項研究是由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