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爬行動物具有驚人智慧 具有學習能力

2021-01-14 中國網

中國網12月11日訊 據巴西巴西《聖保羅頁報》網站12月10日報導,在科學史上,除了一些名字不太令人印象深刻的幾位科學家外,很少會有其他人去研究爬行動物的智慧。但是現在,人們對「冷血動物的認知」越來越感興趣,經過一些研究,人們發現爬行類的智慧並不像人們之前想像的那麼原始,這些研究使人們對爬行類動物有了一種新的認識。

安娜 • 威爾金森,英國林肯大學的一位比較心理學專家,她對一隻名為摩西的雌性巴西陸龜進行了一項實驗。實驗人員將摩西放在一個有八個岔路的迷宮裡,而莫西的任務就是在不原路返回的情況下,繞過這八個叉路口,找到放在迷宮盡頭的草莓。「這項實驗是為了測試莫西的記憶力,它必須要有足夠的記憶力,才能在不原路返回的情況下找到草莓,很顯然,它做到了。」摩西的表現遠遠超出了實驗人員的預期,它並不是憑藉嗅覺尋找食物,而是通過記憶或者說是使用了某些參照,完成這項任務可不光是靠運氣。通過觀察,威爾金森發現,莫西在很系統的尋找食物,它是按照迷宮岔路順序一個接著一個進入。「這種方法隊爬行類來說真是它神奇了,它在用一種很聰明的方式解決問題。」 威爾金森說,「這在哺乳動物中也是很少見的。方向感和對道路的記憶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更令研究人員印象深刻的是,它根據外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行動,做出正確的反應。

安樂蜥,一種熱帶樹蜥,它通常捕食移動的獵物。但是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的生物學家曼努埃爾認為,當這些蜥蜴想要吃到樹洞裡的蟲子時,這種方法是根本不會奏效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實驗,觀察六隻安樂蜥是如何捕食樹洞中的蟲子。其中兩隻試圖直接攻擊樹洞上覆蓋的一層藍色硬殼,但是最後失敗了。而剩下四支使用了新方法,其中兩隻在蟲洞的硬殼旁邊用爪子挖掘,並最終破壞掉那層保護殼。剩下的兩隻使用他們的長長的吻部,像槓桿一樣把藍色的保護殼敲開,並最終吃到了樹洞中的蟲子。

其它的一些研究也有著相似的記錄。田納西大學的比較心理學教授戈登 • 布格哈特也做了一些相似實驗。他將一隻蜥蜴和意志能夠老鼠分開放置,中間用一個塑料管道連接,而塑料管道有一個旋轉閥門,只有打開旋轉閥門,蜥蜴才能吃到老鼠。令人驚訝的是,蜥蜴很快發現的打開閥門的方法。「這真是太令人吃驚了,它居然這麼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當進行第二次實驗是,它做的更快了。」 布格哈特,「這說明它會學習!」

有一些實驗已經證明了一些爬行動物會通過觀察學習。但是之前的常識告訴我們爬行動物是獨居動物,它們不具備社會性,不可能通過觀察學習。但是,另一項實驗也證明了它們是會學習的。威爾金森的實驗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將草莓和陸龜用籬笆隔開,它們沒有辦法直接吃到草莓,只有走一段長路,從側面繞過籬笆才能吃到草莓。剛開始,沒有一隻烏龜吃到草莓,但是當它們看到其中一隻通過繞道的方式吃到草莓的時候,就都學會了。人們對爬行動物的認知還有待提高,也學正像實驗中證明的一樣「智慧」不僅僅只有人類擁有,它在自然界中是廣泛存在的。(實習編譯:王文俊)

相關焦點

  • 基因分析顯示早期哺乳動物具有夜行能力
    新華社舊金山4月24日電(記者馬丹)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說,他們通過基因研究發現,最早的哺乳動物祖先具有敏銳的夜視能力,通過晝伏夜出避開白天覓食的爬行動物。   現有化石記錄顯示,早期哺乳動物聽覺、嗅覺出色,這些特性在現存哺乳動物中依然保持著,因此科學界認為早期哺乳動物也具有夜行能力。而基於基因分析的結論證實了這一假設。   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曾擁有共同的祖先,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在大約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研究人員推斷,哺乳動物與爬行動物最早的共同祖先並不具備良好的夜視能力,而是習慣白天活動。
  • 研究發現:人類具有神奇的「意念遙距糾錯感應」能力
    文章來源:文教在線作者:子正先生導讀:人天學研究者發現:親人之間有一個先天形成的意念遙距糾錯感應(簡稱「意念遙感糾錯」)場,同時也發現,即便一般人,相處久了雙方之間也會慢慢形成一個類似的感應場。研究發現,意念感應場可能是基於人的意念頻率、身體磁場和相關信息構成的一個隱力場。這個看不見的隱力場具有與心靈感應的相似作用。
  • 黏菌具有智慧「思考能力」 可以巧妙穿越迷宮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變形黃色黏菌看上去不太像是構造未來「生物計算機」的基礎元素,但目前日本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黏菌能夠思考,在迷宮路徑中最直接有效地尋找到食物,它將顛覆我們所理解的傳統智慧生命體。  黏菌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微生物,其進化歷史可追溯至數億年前,在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處理危險環境的能力。其工作能力遠超出一些先進計算機和軟體包,它的「信息處理」水平使我們無法相信是由單細胞微生物能夠完成的。  日本函館市未來大學的中垣俊之(Toshiyuki Nakagaki)在接受法新社記者採訪時說:「簡單的微生物可以解決一些難題。
  • 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胡蜂具有超長嗅覺記憶
    新華網昆明7月23日電(記者 張東強)中國科研人員研究發現,胡蜂具有超長嗅覺記憶,能夠記憶發生在30天前的氣味刺激。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實驗生物學雜誌》上。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化學生態研究組組長、研究員譚墾介紹,他與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博士龔志文等科研人員,通過對胡蜂蜂王、工蜂和雄蜂分別進行嗅覺學習記憶能力的測定和比較,發現胡蜂蜂王的學習記憶能力明顯比胡蜂蜂群裡工蜂和雄蜂的要好。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研究發現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本文圖片均來自「環球科學」微信公眾號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3月19日,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基因差異 墨西哥人具有驚人遺傳多樣性
    原標題:墨西哥人具有驚人遺傳多樣性        這項研究同時揭示了墨西哥的兩個傳統文化人群——土著美洲印第安人和麥斯蒂索人(美洲印第安人與歐洲祖先的混血後裔)——之間具有較近的生物學關聯。   「在而從遺傳學角度來看,事實上,兩者之間的差別並不是很大。」   研究人員在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這學術上,我們曾把他們分隔為兩個族群——本土的以及外來的。」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人腦具有磁場感應能力
    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昨天,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AI控制的量子誤差校正系統,具有學習能力
    鑑於一盤圍棋的棋路組合比宇宙中原子的數量還要多,這需要的不僅僅是純粹的處理能力。相反,AlphaGo使用的是人工神經網絡,它可以識別視覺模式,甚至可以學習。與人類不同的是,該程序能夠在短時間內練習數十萬次遊戲,並最終超越了人類最優秀的棋手。
  • 研究稱烏鴉具有七歲兒童推理能力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最新研究顯示,烏鴉的推理能力相當於7歲兒童。
  • 人參具有促進大腦發育、提高學習、增強記憶能力的作用!
    這些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的作用,是延緩衰老的作用基礎。人參除了有延緩衰老作用外,對內分泌、神經、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也有較好的調節作用。此外,人參它還具有抗病毒、減肥、抗休克等多方面的作用哦。人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都比較多,小編這裡提醒大家,人參雖然是一種價值較高的滋補品,但並不是人人都適用的。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硬化的患者應該慎服人參。
  • 研究人員在鯊魚化石中發現史前飛行爬行動物的遺骸
    今年年初,英國樸次茅斯大學的博士生 Roy Smith在梳理一抽屜鯊魚化石時,有了一個令人驚奇和激動的發現:一種生活在6000多萬年前的飛行爬行動物的遺骸。Smith在檢查英國兩個博物館收藏的鯊魚鰭刺化石時,注意到一些碎片中含有神經孔。鯊魚鰭刺沒有這些,所以Smith意識到有些碎片和其他碎片不一樣。
  • 一種新材料具有超常受壓擴展能力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18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一個化學小組發現了一種新材料,將這種壓縮擴展的能力發揮到超常水平,超過以往任何材料。研究人員指出,這一成果有助於開發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和人造肌肉。  負線性壓縮(Negative linear compression,NLC)已經存在了幾百萬年。生物學家認為,章魚和烏賊就是利用這一點來使它們的肌肉收縮。
  • 科學家首次發現烏賊具有情景記憶能力
    ■最新進展   人類都有回到過去的能力——起碼在思維上是這樣。例如,你能夠記得,上周一你曾坐在辦公桌旁書寫一份計劃書。這種記起過去所經歷的事件、地點和時間的能力被稱為「情景記憶」,這個術語是加拿大心理學家恩德爾·託爾文在20世紀70年代首先創造的。
  • Nature:樹突具有主動信息處理能力
    一、    Nature:樹突具有主動信息處理能力       樹突,這些神經元的樹枝狀突起,
  • 研究發現美洲短吻鱷幼鱷有著斷尾重生的能力
    一項新研究顯示,如果美洲短吻鱷幼鱷因捕食者或其他危險而失去了尾巴,它們能夠重新長出尾巴。 這一發現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已知一些蜥蜴物種具有再生能力,但美洲鱷並沒有被認為具有這種能力。研究人員發現了一條鱷魚的屍體,它的部分尾巴已經再生,這一發現幾乎完全是偶然的。
  • 具有思考能力的電腦 | 愛範兒
    去年,Google 的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通過一種讓電腦 「自學」 的算法,讓電腦通過一個基於一億張照片的資料庫進行分析和學習,最終能自行辨別出 「貓的照片」。今年 6 月,這間公司宣布將進一步運用神經網絡讓搜索變得更加精準。受益於腦科學研究探索上的進展,目前生物型電腦取得了新的突破。
  • 從AlphaGo 到具有人類智慧的 AI 究竟有多遠?François Chollet...
    Chollet 指出,如果研究人員想在通用人工智慧方面取得進展,他們需要回顧過去流行的基準,如電子遊戲和棋類遊戲,並開始思考讓人類變得聰明的技能,比如我們所具有的概括和適應的能力。問:在您的論文中,您描述了塑造人工智慧領域的兩個不同的「智慧」概念:一種「智慧」表現為能夠勝任廣泛的任務的能力,另一種則優先考慮適應能力和泛化能力,即人工智慧應對新挑戰的能力。現在哪個框架的影響力更大,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 我國發現飛行的爬行動物新類群吉大翼龍(圖)
    新華社記者 馬揚攝  記者張玉來報導:昨天下午,吉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舉行新聞發布會,在中心化石陳列館首次展示了前不久在遼寧西部首次發現的早白堊世爬行動物新類群———「吉大翼龍」化石的模式標本及其研究成果。  該化石是由我國著名恐龍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吉林大學兼職教授董枝明及其率領的吉大古脊椎動物課題組完成的。
  • 研究發現:男人具有驚人的遺傳優勢
    北京時間8月13日,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表明,雄性可能比雌性擁有驚人的遺傳優勢。因此,對雌性適應能力的重視程度被認為是導致一種以犧牲雄性為代價而有利於雌性的基因藍圖。然而,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特定群體的遺傳模型對上述觀點產生了質疑。他們認為,如果一個突變等位基因在純合/半合子形式下給一種性別帶來適應度收益,而給另一個性別帶來適應度成本的話,那麼在沒有顯性效應的情況下,自然選擇有利於等位基因從稀有性基因獲得益處。
  • 含羞草擁有學習記憶能力
    大象常被認為有著驚人的記憶力,現在科學家又發現,雖然植物沒有大腦,也會學習和記憶。科學家表示,對觸摸作出反應、像蕨類一樣的植物知道水滴無害後,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裡依然記得住這個發現,不再對水滴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