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年內要投入近四百億元控制三峽水汙染

2020-12-04 東方網

  東方網4月9日消息:三峽蓄水後的長江水質,不僅影響庫區沿岸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必將制約長江下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據本周的《瞭望》雜誌報導,2001至2010年的10年內,中國將投入近400億元,防治庫區及其上遊的水汙染。

  據報導,蓄水前的三峽庫區是長江流域的一個重垃圾汙染區,城鎮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和船舶垃圾構成三大主要汙染源。國家環保部門的調查顯示,僅在135米水位線以下,沿江就有210萬噸生活垃圾和3000多噸工業廢棄物,往上到175米水位間還有各類垃圾170多萬噸和大量工業廢棄物。同時常年在三峽庫區行走的7000多艘船舶,每年也要產生8200噸垃圾。

  在眾多的垃圾堆中,最有名的就是奉節老縣城外的「庫區第一堆」。據奉節縣環保局副局長王傳貴介紹,所謂「庫區第一堆」就是奉節縣1980年啟用的較場壩垃圾堆放點。由於這裡地勢平坦,垃圾不會被洪水衝進長江,到2000年已存積41萬噸垃圾,約佔整個庫區二期水位垃圾堆存量的1/5。

  重慶大學的專家對三峽庫區特別是奉節的沿江垃圾作了研究,結論是蓄水後大江被攔腰截斷,長江水流變緩,自淨能力差,庫底的垃圾堆如果不處理,就會形成近岸汙染帶。按照《長江三峽工程三峽水庫固體廢物清理技術規範》要求,奉節較場壩垃圾場有25萬噸垃圾需要徹底清運,為此國家給奉節撥付專款300萬元。

  報導說,就在轟轟烈烈的大清庫過程中,整個三峽庫區共有238萬噸生活垃圾、242萬噸固體廢物和17000噸危險廢物等被緊急轉運到135米水位線上。同時被清理的還有11萬多處一般汙染源、1500多處傳染性汙染源和38000多座墳墓。近300萬株林木也被及時「請」了出來。

  王傳貴介紹說,三峽庫區蓄水後,奉節縣城的垃圾再不會進長江。國家已投資9000萬元,在新縣城附近興建了一個大型垃圾填埋場,可以使用30年左右。在忠縣、萬州等地,同奉節一樣,進入國家規劃的首批13個垃圾處理廠已相繼建成投入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庫區垃圾對江水的危害。

  與此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對船舶垃圾實行嚴格管理,要求所有船隻必須按時定點上繳垃圾,詳細記錄以備查驗。

  據悉,按照國家總體規劃,三峽庫區最終將建設近200個垃圾處理場,使庫區的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但報導說,受建設進度的影響,現在沿江集鎮特別是臨近長江支流的集鎮,垃圾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對庫區水質還存在威脅。由於沒有相應的垃圾處理站點、環保人員和環保設施,庫區不少鄉鎮的垃圾依舊到處亂扔,有些集鎮還集中把垃圾傾倒在長江邊上或長江的支流裡,給庫區水安全帶來隱患。

相關焦點

  • 近十年地表水汙染未有明顯改善
    國家環保部5日發布《2011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下稱《公報》)指出,全國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汙染,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比近十年來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發現,中國地表水汙染改善並不明顯,湖泊富營養化有不斷加重的趨勢。「中國地表水汙染情況確實令人擔憂,尤其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乾淨的湖泊幾乎看不到。」
  • 十年內河南省將投入上百億元發展職業教育
    到2020年,我省將投入100億元發展職業教育,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社會發展的能力;我省正在研究將普通高中學生和研究生納入國家助學體系。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達到41%  2020年,我省要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省行列。
  • 中國水汙染危機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在對修訂草案的審議意見中警告說,中國 「水環境惡化趨勢未得到有效控制」。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周生賢在此次會議上所做的修訂說明中強調,中國的水汙染物排放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汙染防治和水環境保護面臨著「舊帳未清完,又欠新帳」的局面。  面對這場全局性的水汙染危機,《財經》沒有理由不作出回應。
  • 未來十年我國水汙染治理投資前景展望
    2005年至2014年,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總額增長迅速,由2,388億元增長到9,57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6.68%。2015年以來,我國的環保政策由總量控制轉向質量提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水十條》、《大氣十條》以及《土十條》等政策更加細節地規定了環境治理的目標。
  • 「水十條」已獲中央政治局通過,「水汙染治理需三四十年」
    「水十條」已獲中央政治局通過,「水汙染治理需三四十年」 澎湃新聞記者 歐昌梅 2015-03-04 17:51 來源:
  • 中國水汙染嚴重到了什麼程度
    在當下中國,絕對不需要費這麼大勁兒。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在放棄自來水,食用自購的礦泉水、純淨水。甚至有專欄文章稱:一些城市的自來水僅剩衝馬桶的功能。近日蘭州爆發的水汙染事故震動全國,其大致原因和地方政府應對方式,與此前一些城市的類似事故大同小異。報導稱,蘭州一箱水漲至上百元。這樣的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也絕對不會是最嚴重的。
  • 中國的水困境:水汙染加劇水緊缺 | NSR專欄
    (攝影:邸利會,圖片為編者加)前 言中國是缺水國家,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部分地區的水汙染加劇了水資源的稀缺,對生態系統、食品供應和公共衛生造成了影響。面對不斷增長的人口,水汙染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
  • 未來十年中國投346.6億元防治地下水汙染
    《規劃》確立了未來十年的兩個有限的目標,即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汙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汙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明顯改善,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汙染防治體系基本建成。
  • 白鱘滅絕,為什麼有人要炸掉三峽大壩陪葬?
    可是,根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的說法, 酷漁濫捕是破壞水生生物資源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導致白鱘滅絕的原因,其一是捕撈的太厲害了,把白鱘都直接捕撈掉了。其二是把白鱘的食物,長江裡的小魚小蝦也都給捕撈殆盡了。為了保護魚類,我國從2020年實行了長江史上最嚴禁漁令,十年內不得捕撈。
  • 中國陷水汙染危機 黑色水地圖觸及七大水系(圖)
    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對黃河水汙染的狀況進行量化分析後發現,黃河幹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V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與黃河一樣,撲向長江的汙染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長江幹流六成河水目前已遭汙染,超過Ⅲ類水的斷面已達38%,比8年前上升了20.5%。無獨有偶,儘管淮河是中國投入最多、開展汙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但如今仍是一條受汙染最嚴重的河流。
  • 十年來發生的部分水汙染事件
    2004年  四川沱江特大水汙染事故  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廠將大量高濃度氨氮廢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導致沱江江水變黃變臭,氨氮超標竟達50倍。50萬公斤網箱魚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億元左右。沿江簡陽、資中、內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
  • 三峽:人水和諧新境界
    自1984年至2005年,共向長江放流幼體中華鱘已近455萬尾。   雖然三峽大壩與中華鱘洄遊通道並無關係,但是20年來,三峽總公司和所屬的原葛洲壩水力發電廠,對中華鱘保護歷年的專項基礎建設、科研設施和科研經費的總投入達3700多萬元。
  • 近十年估值最高內衣公司,Bananain蕉內獲數億元A輪融資
    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本輪由元生資本獨家投資,穆棉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投後估值達到25億元,也是近十年來估值最高的內衣公司。蕉內創始人臧崇羽告訴36氪,本輪所得資金將主要用於強化體感科技核心定位、新品研發投入。 Bananain蕉內:Live in future 成立於2015年,新銳內衣品牌蕉內隸屬於三立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科技、藝術、人文的三元視角,實踐與人的體感相關的先鋒設計。
  • [公告]G16三峽4: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2017年綠色公司債券(第一期...
    集團 指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三峽總公司/總公司 指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系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前身 《公司章程》 指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章程》 本次債券 指 1 包括30億元的「2006年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企業債券」(簡稱「06三峽債」)、50億元的「2002年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企業債券」(簡稱「02三峽債」)、30億元的「2003年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企業債券」(簡稱「03三峽債」)、40億元的「2007年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
    2015年,我國出臺了《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經過2016年到2017年嚴格的環境保護治理行動,我國的廢水排放總量下降至6996609.97萬噸。同時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在2016年下降了一半。目前穩定在1000萬噸左右。水體汙染得到有效的控制。2017年我國廢水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到1021.97萬噸。
  • 三峽水情遙測系統二期工程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新華社宜昌5月28日電(記者 江時強、吳植)中國三峽總公司27日通過了對三峽水情遙測系統二期工程的驗收。驗收組認為,項目質量優良,系統運行穩定,達到合同要求,正式投入水情測報運行。    三峽水情遙測系統是三峽——葛洲壩梯級水庫調度自動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水汙染治理三十年
    這條河從1850年修城市下水道、做治汙準備,1950年修汙水處理廠,至2000年大馬哈魚回歸,後50年共投入300億英鎊,顯現出流域水汙染治理的艱辛。世界各國的水汙染,以泰晤士河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以及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三代汙染同時出現,加之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落後的工業結構和工藝流程,城市管網欠帳多,汙水集中控制設施欠帳更多。因此,中國的水汙染治理與國外相比,就更為艱辛和困難。
  • 湖北三峽夷陵現罕見「百龜」地質奇觀
    湖北三峽夷陵現罕見「百龜」地質奇觀 (1/5) "← →"翻頁
  • 媒體梳理十年來發生的部分水汙染事件
    2004年  四川沱江特大水汙染事故  2004年2月底和3月初,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廠將大量高濃度氨氮廢水排入沱江支流毗河,導致沱江江水變黃變臭,氨氮超標竟達50倍。50萬公斤網箱魚死亡,直接經濟損失3億元左右。沿江簡陽、資中、內江三地被迫停水4周。
  • 中國水汙染地圖曝光 沿海地區水汙染問題觸目驚心
    中國水汙染地圖日前出籠。據介紹,水汙染地圖設置了三類數據:水質信息、排汙信息、汙染源信息。中國水汙染地圖的推出,使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中國嚴重的水汙染現狀,對環境汙染和環境保護也更加重視。據了解,中國一年洗衣汙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於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