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光靠一雙手測量距離,你知道嗎?

2021-01-13 桔燈勘探



經常出野外的我們,測量距離的方法有很多,但在軍事上有種最給力的測距辦法,在戰場上的用處非常大,同樣也適用於我們:「目測距離」。眼睛是人天生自帶的一套精密測量儀器,用眼睛測量距離,雖然不能測出非常準確的數值,但只要常練還是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的,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幾個中國軍隊經常使用的測距小技巧。



跳眼測距法

(又稱牛逼瞪眼測距法)



在電視連續劇《亮劍》第一集圍攻坂田聯隊那段中有個鏡頭。八路軍新一團團長李雲龍命令炮手「柱子」用迫擊炮炸掉幾百米外的日軍指揮部,只見「柱子」架好炮,伸右臂,眯左眼,調整好炮口角度,裝炮彈……只用兩發炮彈,就端掉了日軍坂田指揮部,使敵人成了沒頭的蒼蠅,使部隊勝利的衝出了敵人的重圍。劇中柱子使用的就是解放軍炮兵簡易射擊時慣用的跳眼測距法。



「跳眼法」的具體方法是:


將手臂向前伸直,豎直拇指,閉左眼,使右眼視線沿拇指一側對準目標左側,頭和手保持不動,再閉右眼,使左眼視線通過拇指的同一側,並記住視線對準實地某一點,然後目測目標左側至該點的寬度,將此寬度乘以10,即為站立者至目標的距離。跳眼法的原理是人兩眼瞳孔的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經驗目測法

 (一眼法)



人的視力是穩定的,清晰度隨著物體的遠近不同變化,離得越近看的越清楚,離得越遠越模糊。只要我們練習目測掌握著其中的規律也能較好的完成測距任務。這得勤學苦練,觀察的多了,印象深了,就可以根據所觀察到的物體形態,目測出它的距離來。


例如當一個人從遠處走來,離你2000米時,你看他只是一個黑點;離你1000米時,你看他身體上下一般粗;500米時,能分辨出頭、肩和四肢;離200米時,能分辯出他們的面孔、衣服顏色和裝具。


這種目測距離的本領,必須得靠自己去一點點的體會每個人視力和瞳距不一樣 別人的經驗並不適用 ,下面這個表裡列的數據,是在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眼力觀察的經驗,只能供大家參考。



如果你覺得觀察目標的清晰度對於測距精度有疑問時,還可以利用與現地的已知距離,相互進行比較。比如,兩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為五十米,可以通過卡這個距離來確定。現地沒有距離比較時,總之一眼發必須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學習。


03

臂長測距法


人的手臂也能用來測量距離 你肯定不相信 請慢慢往下看。


具體地說,臂長尺是以自己臂長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分劃,刻在鉛筆或直尺上,並依次注以數字的尺。如你的臂長為60釐米,則臂長尺上的一個分劃長為6毫米。具體地說,尺的一端為0分劃,據此6毫米處為1分劃,12毫米處為2分劃,18毫米處為3分劃……按 上述方法在鉛筆或直尺上標好分劃數,臂長尺就做好了。


用臂長尺測距離有兩種情況:


①已知目標間隔(高度)求距離。測量方法是:以手持尺,將臂向前伸直,使尺的0分劃對準目標的一端,拇指壓在目標的另一端所對準的分劃上,讀出分劃數, 然後按公式計算:距離=間隔(高度)×100/分劃數


②不知目標間隔(高度)求距離。要領基本同前。不同之處是在前後兩點上,分別測定目標的分 劃數,並測出前後兩點間(前進或後退)的距離,然後按下列公式計算: 距離=前進(後退)距離×小分劃數/(大分數-小分數)。



這種方法的難度較高需要練習很久。


例如,某工兵部隊,為了完成架橋任務,先派出偵察員測量河寬,這個偵察員先在河岸用臂長尺測得河對岸兩地物的間隔為8個分劃,然後照直後退30米處又測得該兩地物的間隔是5個分劃。把這些數值代入公式,計算出河寬是:30×5=50米。


來源 | 鐵血網

版權歸所屬方所有


- End -


歡迎添加小桔微信號

< 長按二維碼識別 >



相關焦點

  • 誰說「能量」不能測量?你的雙手就可以
    important}我們經常提到「能量」「頻率」「氣場」,很多人覺得玄:你如何能知道物體有沒有能量呢?能量是可用許多精密儀器測量得出來,若不靠儀器,還可以用「O環測試」、「臂力測試」、「雙手手指長度測試」……等方法,測量出能量的強弱。
  • 宇宙學研究的基礎是距離測量
    你看,這個時候宇宙學原理是不能亂用的。除非,我們把距離因素消除掉,把亮度還原到距離為0的時候。天文學裡還給這種0距離的亮度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光度。你可能會問了,恆星都那麼遠,我們怎麼能知道它的光度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只要知道距離就能算出來。一個光源距離我們有多遠,它的亮度會衰減多少,我們是可以知道的。簡單地說,就是距離增加一倍,亮度減少到原來的四分之一。
  • 測量天體之間距離的方法——從古希臘到今天演變
    看著成千上萬的星星在我們眼前栩栩如生地閃著光,讓人無法抗拒。它們離我們如此之近,仿佛你可以馬上舉起雙手,觸摸它們。用盡你的每一分力氣去嘗試,都會以失敗告終。它們確實是我們無法企及的。太空是巨大的,無邊無際的,其規模之大,是我們人類的大腦所無法理解的。想想看,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距離我們40萬億公裡。
  • 如何測量天體間的距離?光是如何定義的?一光年到底有多遠?
    前言:如何測量天體間的距離?光是如何定義的?一光年到底有多遠?宇宙對我們地球上每個居民來說是廣闊無窮的,渺小的人類處於茫茫的宇宙之中如一粒米般的大小,以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作為參照物來看人類完全是微不足道的。
  • 光速測量:光那麼快是怎麼測出來的
    現在,我們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公裡,如果你用光速跑步,一秒鐘可以繞地球赤道7圈半,也可以一秒鐘在從地球走到月球然後再回來。2、光速實在是太快, 以前的科學家對光速測量發起的挑戰都失敗了,其中就有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
  • 如何測量我們到一顆恆星的距離?
    我們都聽說過,在討論星際距離時,涉及到的數字會大得令人難以置信。話雖如此,我們怎麼知道一顆恆星到底有多遠呢?雖然有很多方法來計算我們的行星和另一顆恆星之間的距離,但有三種方法是最主要的。通過簡單的數學和邏輯推理,我們的天文學家已經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更為生動的宇宙圖景。現在坐下來,喝杯茶,讓你的大腦為一些不可思議的數學做好準備。
  • 天文學中測量距離的單位,除了「光年」你還知道哪些?
    天文學是如何描述恆星們的距離呢?我們會說從家到學校大約有十分鐘的車程,從教室到食堂大概要跑200米,學校西門出發到家要走兩個路口。那當這些距離,放在望不到邊際的宇宙裡,我們又會怎麼去描述它呢?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有多遠?地球到夜空中最亮恆星天狼星的距離有多遠?
  • 和他玩這個讓你一雙手你都贏不了!美國少年展示腳擰三階魔方
    可你知道嗎?魔方,並不只是一項手部極限運動,因為有人玩魔方根本不用手。這個用腳玩魔方的美國少年名叫丹尼爾·羅斯萊文,現年16歲的他從11歲開始進行魔方練習。在去年舉行的美國魔方哈特蘭冠軍賽中,他以16秒96的成績,一舉打破腳擰還原三階魔方的金氏世界紀錄。
  • 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離,但一光年距離光真需走一年嗎?
    先說答案:一光年的距離,光的確不需要走一年。因為光不需要任何時間,別說一光年距離,就是整個可觀測宇宙大小的距離(930億光年),光經過也不需要一點時間。光是時空脫離的界限,因此不再需要時間。通過上面所說可知,飛船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還是那句話:如果飛船達到光速了,人在飛船裡面也是光速了,人和飛船都成為光了,他們不再有時間,因此是沒有什麼「一年」的問題。不要認為飛船達到光速了,而人相對光速是靜止的,所以人該怎麼過就怎麼過,照常有時間,照常吃喝過一年。
  • 靠判斷最遠天體的距離
    我們整天說宇宙的年齡大約是一百四十億歲,這背後的理由呢是因為我們只能看到離我們最遠一百四十億光年左右遠的天體,所以光最多只有一百四十億年的時間傳達到地球上,所以宇宙只能存在了一百四十億年。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是怎麼知道我們能看到的天體最遠是一百四十億光年的呢?
  • 怎樣測量與恆星之間的距離?
    在我們討論恆星間的距離時,我們經常會聽說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但話雖這麼說,我們是怎麼知道一顆恆星離我們到底有多遠的呢?目前有很多方法來計算恆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最主要的方法有三種。通過簡單的數學和邏輯推理,天文學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更為生動的宇宙圖景。現在坐下來,喝杯茶,給你的大腦來場數學頭腦風暴。
  • 怎樣測量與恆星之間的距離?
    在我們討論恆星間的距離時,我們經常會聽說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但話雖這麼說,我們是怎麼知道一顆恆星離我們到底有多遠的呢?目前有很多方法來計算恆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但最主要的方法有三種。通過簡單的數學和邏輯推理,天文學家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更為生動的宇宙圖景。現在坐下來,喝杯茶,給你的大腦來場數學頭腦風暴。
  • M87星系黑洞距離我們5500萬光年遠,怎麼知道的?
    事實上,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與星系本身距離我們的距離是相同的,約5500萬光年。那麼我們怎麼知道M87星系距離我們有多遠呢?對於遙遠的星系,我們可以通過測量它們的紅移來確定它們的距離。所有的星系都會發光,而大部分的光來自星系內部的恆星。當你把星光通過稜鏡時,它會分散成光譜。在光譜中,你可以看到被稱為吸收線的暗線。這些線條是由構成恆星的元素構成的。每一種元素在恆星的光線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吸收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知道所有的恆星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元素組成的。
  • 說真的,宇宙怎麼測量?
    所以造成了底層理論要修改,更麻煩的是還不知道怎麼個改法。直到今天有人提出了弦理論,仍然無法進行暗能量的描述。 就像上次視頻有人問我,小行星裝著白金掠過地球,是怎麼被知道的?就是用光譜儀分析知道的。 那麼到底是怎麼測量天體的距離的呢?
  • 太陽和星星距離怎麼測量?天文學家腦洞超乎想像,其實你也可以
    測距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話題,從古代的記裡鼓車道現代的雷射測距,時代在進步,它的本質並沒有變,一個記錄輪子滾過的距離,另一個則記錄光跨越距離的時間,計算出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但有一個問題,如何測出星星的距離?
  • 一個大拇指就可以測量距離?電視裡的拇指測距法是什麼原理?
    在近代的戰爭片裡,可能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士兵或軍官豎起一個大拇指舉在前方,然後閉著一個眼睛來測量敵人的距離,這是什麼原理呢?這樣測距準確嗎?科學嗎?它其實是利用了一個很簡單的幾何原理,我們初中就學了:相似三角形兩條對應邊的比例相同。
  • 你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如何測量的嗎?
    太陽距離我們有多遠?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回答起來難度卻不小,值得一提的是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曾困擾了我們超過2000年。通過現代天文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即149,597,870,700米,約等於1.5億公裡,但過去的天文學家在沒有如此精確的測量技術前提下幾乎無法獲得準確的日地距離,這就導致了我們對宇宙其他天體的觀測出現誤差,因為我們都用天文單位來衡量我們與其他天體的距離。
  • 你知道『光速』是怎麼被測量出來的
    在光速的問題上物理學界曾經產生過爭執,克卜勒和笛卡爾都認為光的傳播不需要時間,是在瞬時進行的。 但伽利略認為光速雖然傳播得很快,卻是可以測定的,1607年,伽利略進行了最早的測量光速的實驗。但是 由於距離較近,光速太快,很難測算出來,但是提出光速是有限的正確理論。
  • 魔術「人體切割術」,你知道是怎麼操作的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魔術「人體切割術」,你知道是怎麼操作的嗎?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魔術可謂是非常玄幻的,魔術師們靠著自己僅有的一雙手,就可以為我們變幻出神奇的視覺體驗,當我們觀看魔術表演時,經常會被他們極快的手法驚的連連讚嘆。
  • 外國人發明雷射尺,可無限測量距離,你還在用捲尺嗎?
    如果需要測量一段比較短的距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測 量工具是直尺。那如果更長的呢,很多人就會想到捲尺 。捲尺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非常的廣泛,很多家庭裡面 都會準備一兩個捲尺備用。我們平時在測量一些桌子的 長度,或者說自己身高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到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