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用科技創新「衝擊鑽」打開經濟發展「泉眼

2020-12-08 人民網

泰安高舉創新發展大旗,聚力攻堅突破——

用科技創新「沖擊鑽」打開經濟發展「泉眼

■開欄的話 當前,全省上下正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今起,本報推出「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欄目,派出多路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城鄉社區等,傾聽基層心聲、感受基層行動,展現各地學習宣傳貫徹五中全會精神的生動實踐。

「院士團隊與我市企業簽訂了3個項目合作協議,均為填補國內空白的首創技術產品。」提起前不久舉辦的2020泰山智能製造峰會,泰安市工信局副局長馬慶忠介紹。

峰會期間,泰安市成立了智能製造產業專家委員會,共聘請47位院士專家入會,其中有36位蒞臨現場。未來,他們將為當地政府和企業提供決策諮詢、科技創新、技術合作等高端智力服務。

這是泰安為助力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的以泰山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為主體,平臺、團隊、聯盟、基金、園區「五位一體」的協作發展新模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泰安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努力為「轉調創」和推動「泰安製造」向「泰安創造」轉變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在傳統工業領域,泰安加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優化企業技術創新生態環境。

今年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正式落戶泰安,這既是山東首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也是先進印染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該中心以「公司+聯盟」「強核心+大協作」組織模式運行,聚集了4支院士團隊以及長江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高級研發人員參與的10支創新團隊,重點對高品質印染產品設計開發、節能減排印染新技術、數字化智能化印染裝備及製造系統、紡織綠色生態標準四個重點研究方向進行攻關。目前,國創中心運轉良好。11月10日,泰安召開重大項目建設院士專家研討會,系統謀劃「十四五」期間國創中心的發展思路和舉措。

泰安以製造業創新平臺和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為依託,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大研發中心建設,年內將陸續出臺《泰安市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南》和《泰安市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培育認定工作指南》,進一步完善全市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泰安2020年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7家)和省級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2家)入選數,均列全省第二名。

泰安還支持企業創新產品研發,以技術創新示範項目、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等為抓手,鼓勵企業加速技術創新產業化步伐。

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行業內率先成立「綠色智能礦山散料輸送產業技術研究院」,今年又成立力博工業技術研究院。公司前期做了5個億的股權融資,今年又獲批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對科技成果進行了轉化和產業化。力博創新院技術總工嶽彥博高興地說:「多虧了政府的支持,項目成果轉化才如此之快。」公司「復雜地形下長距離大運力帶式輸送系統關鍵技術」項目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8年以來,泰安930餘個項目列入省技術創新項目計劃,7項產品入選省政府首購創新產品名單﹔27項產品入選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

在新興產業領域,泰安聚焦「四新」經濟,大力實施「創新50強」企業培植提升行動和高新技術企業梯次培育行動。

山東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泰安市科技創新50強企業,公司進駐「泰山創新谷」,並與泰山創新谷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泰安市植物內生菌農業應用產業技術研究院。目前,已獲發明專利授權3項,申請專利9項。

「我們對進駐的科創企業審核相當嚴格,進駐需要評審流程,必須要滿足『四新』要求,評分在70分以上才行。」泰山創新谷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和欣介紹。

泰安市依託泰山科學院,建設泰安市創新創業綜合性服務平臺——泰山創新谷,注冊資金5100萬元。該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共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化」的一站式服務,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如今,泰山創新谷已建成首家省外雙創中心,成為全省唯一一家省級智慧康養創新創業共同體。引進高水平研發團隊41個,共建高水平產業技術研究院15家,注冊成立公司91家,實現產業化項目22個。

為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泰安率先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貸款業務,設立風險補償機制,有效降低了企業反擔保額度。目前,已與22家銀行簽訂合作協議,2019年為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了71筆共計3.62億元的少抵押、低利息貸款,居全省第4位﹔今年以來,已獲銀行授信6.06億元,為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總額超過去年全年。

2019年,泰安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上升3個位次,躍居全省第6位,企業創新指數上升8個位次,躍居全省第3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居全省第1位。今年1-9月,泰安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增幅為96.6%,工業企業製造業技改投資增幅為75.6%,列全省第一。今年泰安市被中國科協確定為全國首批22個「科創中國」試點單位之一。

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說:「面向『十四五』,我們將繼續高舉創新發展大旗,爬坡過坎,滾石上山,聚力攻堅突破,用科技創新的『沖擊鑽』打開經濟發展的『泉眼』,為泰安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科技力量。」(姜言明 劉濤)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相關焦點

  •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用改革「衝擊鑽」打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王清憲認為,在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賽道上,傳統的道路已不能完全適用新的變化,按部就班、因循守舊面臨的結局就是被時代所碾壓、淘汰,只有把握住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趨勢,以改革的「衝擊鑽」擊碎道路上的堵點難點痛點,才能拿到工業網際網路的賽點。
  • 泰安:引流金融活水 賦能實體經濟
    魯網12月13日訊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打不垮的競爭力。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抵押擔保措施,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在銀行融資較為困難。近年來,泰安市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具有行業特色的金融服務,讓科技變資本、成果變實力,有效支持了科技型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收到當地企業的廣泛好評和社會各方的關注。日前,記者來到泰安,實地探訪了當地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泰安模式」。
  • 泰安一中成上海科技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侯海燕12月29日下午,上海科技大學優質生源基地授牌儀式在泰安一中舉行。作為一所高水平、國際化、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年輕的上海科技大學與百年老校泰安一中進行教育資源碰撞,共同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有用之才。
  • 把科技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
    從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發展規律看,抓住科技創新就等於抓住了主動權。特別是在世界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只有把握住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契機,才能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槓桿培育新動能。面臨這一發展大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
  • 產業興市 泰安製造丨紅海中突圍,藍海中崛起!泰安漢威咬定高質量...
    、泰安日報社聯合開設"聚力重點工作攻堅年 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專欄,推出"產業興市 泰安製造"大型系列報導活動。本次活動致力於展示泰安製造業既有老品牌優勢,發掘極具潛力的製造業新銳,讓泰安製造叫得更響、傳得更遠,助力"泰安製造"向"泰安創造"邁進,以現代製造業挺起泰安前進的脊梁,奮力開創泰安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企業的活力能夠激發產業升級的內生動力,產業的壯大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支點。
  • 山東用改革的「衝擊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改革攻堅,風雨無阻勇向前  ——山東用改革的「衝擊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蓬勃湧動山東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進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聚焦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加力提速,努力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活力。
  • 智庫丨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
    文章基於多案例企業的創新實踐和相關理論,從五個方面揭示科技創新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拓寬經濟活動的邊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推動綠色創新;引領行業發展趨勢,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
  • 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 怎么正確使用衝擊鑽?
    衝擊鑽是一種適用於對混凝土地板、牆壁、磚塊,石料,木板和多層材料上進行衝擊打孔的電動工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如果衝擊鑽使用不當,有可能會傷害到自己或者他人,怎麼才能正確使用衝擊鑽呢?第一、衝擊鑽使用前,插接電源操要看清楚電源和衝擊鑽上的額定220V電壓相是否符,不要錯接到380V的電源上。第二、衝擊鑽插電使用前,仔細檢查機體絕緣防護,如果發現破皮銅線裸露,立即用絕緣膠布包裹,檢查手電鑽機體上有無螺絲鬆動現象。第三、按照衝擊鑽的鑽頭允許範圍安裝吻合的標準鑽頭,不強行使用超越範圍的鑽頭。
  • 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武漢大力發展未來經濟建設全國科創...
    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漢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大力發展未來經濟,努力建設全國科創中心城市,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武漢全力以赴。武漢未來科技城。記者高勇 攝武漢有責任加快科技創新,不辜負自身基礎和條件湖北科技周科技成果展覽上,華大基因展示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 新舊動能轉換迎來「加速度」 全國百家企業產業對接泰安
    泰安市政府副市長成麗見證意向落戶泰安企業籤約儀式,並在黑馬城市學院•泰安分院結業典禮上致結業寄語。  搭建平臺 加速科技創新企業集聚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泰安市科技局聚焦戰略新興產業,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項目的支持力度,積極引進和培育新材料、生物醫藥、輸變電設備及裝備製造、網際網路、文化旅遊等高質高效項目,助力產業升級實現突破。
  • 天然+科技健康又美麗——科技創新引領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以下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二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 「三低」油氣藏成效益「泉眼」
    「三低」油氣藏成效益「泉眼」 2020-10-14
  • 要建設什麼樣的科技創新體系,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2 建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 適應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及其科技需求,需要著力建設以下科技創新體系。要長期戰略布局打破生命健康科技領域的長期發展「短板」問題,穩定支持長期基礎研究,持續開展重大傳染病、惡性病、慢性病、老年病等的科研攻關;持續加強先進醫療診斷、檢測試劑和疫苗等的研發;開展先進高端醫療設備和先進醫療防護技術裝備的創新研發;重視和加強我國原創藥物的創新研發,促進中藥的創新發展與老藥新用研究;大力提高生物安全科研水平,建成國際一流水平的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設施體系和研究體系。
  • 手電鑽、衝擊鑽、電錘、電鎬的區別
    三、衝擊鑽和電錘的區別:衝擊鑽除開鑽金屬,木頭外,可對磚牆,普通混泥土進行鑽孔作業,但是如果是澆築加強混泥土,衝擊鑽鑽孔起來會比較費勁,衝擊鑽也不能穿牆(因為衝擊鑽是靠兩塊衝擊齒輪相互撞擊摩擦產生衝擊,而電錘是氣缸活塞運動產生衝擊
  • 光明日報:創新驅動須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通道
    原標題:創新驅動須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通道   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讓市場真正成為配置創新資源的力量,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結合不緊密、通道不流暢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沒有處理好,要解決這個問題,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必須從創造更公平的市場環境入手,而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是其中一項重要任務。
  • 2019年泰安重點建設項目出爐(附項目列表)
    1.山東華嶽文化出版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智能出版建設項目年出版圖書15億冊2.北京人天書店有限公司出版物等文化產品供應鏈管理技術服務項目總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3.泰安市泰山創新谷科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 (泰山科學技術研究院)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4.中纖國泰公司年產12000
  • 鄧子新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新聞—科學網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湧流。
  • 科技創新島、優質生活圈…這場頭腦風暴打開惠東濱海發展新思路
    近年來,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背景下,惠東濱海的產業定位和交通格局進一步被打開。在惠州市發改局今年6月發布的《惠州市稔平半島發展規劃(2020—2035年)》中,更是首度明確將投資近1500億元將稔平半島打造成科技創新島、生命健康島、高端旅遊島、生態宜居島。
  • 電錘,電鑽,衝擊鑽,啥時候用啥,別再傻傻搞不懂他們的原理了
    ,怎麼區分怎麼用,傻傻搞不清楚。衝擊鑽的工作原理是,當衝擊鑽是旋轉鑽孔時就跟電鑽時一樣的,電機帶動齒輪傳動,齒輪帶動連杆,帶動鑽頭旋轉切削打孔,當轉換為衝擊模式時,衝擊運動是由電動機經齒輪傳動,帶動曲柄、連杆,使壓氣活塞在衝擊活塞缸中做往復運動,壓縮氣體推動衝擊活塞缸錘頭以較高的衝擊頻率打擊工具的尾端,使工具向前衝打。附有氣動錘擊機構的一種帶安全離合器的電動式旋轉錘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