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v-t圖中所圍面積代表位移大小處理相關問題

2021-02-22 啟智物理

題意如下:

     甲乙丙三個物體在同一地點以相同的初速度出發,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後做減速直線運動,丙做減速直線運動後加速直線運動,最終三個物體以相同的速度到達同一地點,以下關於三個物體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大小的關係正確的是(      )A.t丙>t乙>t甲                               B.t丙>t甲>t乙A.t甲>t乙>t丙                               B.t乙>t丙>t甲


答案:B


分析:因為三個物體的初速度與末速度都為V甲,而乙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後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大於V甲,丙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後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小於V甲,而它們從同一地點出發後又到達同一地點,故三者位移s相同,由v=s/t,可知t丙>t甲>t乙。

       本題也可以借用v-t圖來解題,這樣更為直觀。

       如圖,藍色線代表甲的v-t圖,速度一直保持v甲不變;黑色線代表乙的v-t圖,先勻加速後勻減速;紅色線代表丙的v-t圖,先勻減速再勻加速。因為它們三者經過位移相同,故圖像所圍面積相等,由圖可直觀判斷t丙>t甲>t乙。

end

相關焦點

  • 直線運動的x-t圖像和v-t圖像
    同學們都知道,不管是位移時間圖像(x-t圖像)還是速度時間圖像(v-t圖像),其圖線都不表示物體的運動軌跡。那麼,是否有一種圖像表示物體的運動軌跡呢?還真有,那就是位置坐標圖像(x-y圖像)。2、勻速直線運動的x-t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圖線向右上傾斜,k>0,v>0,物體朝正方向運動;圖線向右下傾斜,k<0,v<0,物體朝負方向運動;圖線平行於t軸,k=0,v=0,物體處於靜止。3、x-t圖線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圖線越傾斜,斜率的絕對值越大,速度越大。
  • 電磁感應中巧用動量定理求電荷量、時間、位移等——單杆模型之變力衝量微專題
    I與時間t之積等於通過電路某橫截面或某電子元件的電荷量即q=It;      2、當力是變力時,平均作用力F與時間t之積等於該力在這段時間的衝量即I衝量=Ft;       3、當閉合電路中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時,通過電路某橫截面的電荷等於磁通量的變化與電路總電阻之比,磁通量變化等於磁感應強度與這部分導體的長度、運動位移之積,即q=BLx/R總;
  • 一元微積的應用:曲線與曲線之間所圍成的任意面積如何計算?
    對於定量環境下的面積,根據你的初高中知識很容易得出,例如下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就是:正方形面積-圓形面積但對於變量環境下的面積你如何得出呢?首先就要想到微積分知識,微積分是處理變量環境下各種參數的有力工具,如下圖中兩個曲線在一定區間中所圍成的面積就必須要用到微積分這個數學工具其實很簡單,首先一元微積分代表曲線下的面積,所以我們只要求出它們各自在區間中曲線下的面積就可以求出他們所圍成的在任何區間段的面積,下圖粉色區域面積對應粉色的積分公式藍色區域面積對應藍色的積分公式兩者相減就是它們在a,b區間中所圍成的面積
  • 變速直線運動問題關於時間、速度、動量的求解
    變速直線運動問題關於時間、速度、動量的求解,我們來看這樣一題:質量m=2kg的物體以V1=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運動,某時刻起對物體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力F與物體的位移x關係圖象如圖所示。求:(1)拉力F作用多長時間T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v=5m/s,(2)拉力F作用1s時,物體的速度v的大小,(3)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通過L=8m位移時的動量p的大小分析:對物體受力分析,物體受到重力mg、支持力FN、拉力F三個力的作用。重力與支持力二力平衡,拉力F即為合力。
  • s-t,v-t圖像問題
    s-t,v-t圖像問題是一種很常考的問題,關於s-t,v-t圖像的技巧規律,上面的表格中羅列得很詳細。我們以一道問題為例,來看一下這種題型要如何解決。答案解析:首先我們明確了這是一個s-t圖像,表示物體運動的路程隨時間的變化關係。
  • 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拔高題
    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拔高題,我們來看題質量為m、帶正電、電荷量為q的粒子處於靜止狀態。某時刻起,粒子所在的豎直面內施加範圍足夠大的豎直向上的電場,場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當場強為0的瞬間,粒子所在豎直面內施加水平向裡的、大小B=4T的範圍足夠大的勻強磁場,粒子在磁場中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已知q/m=10^6C/kg,∏=3.14,粒子重力不計。求:(1)粒子進入磁場時的速度大小v,(2)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r及周期T,(3)粒子進入磁場前的位移大小L。分析: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
  • 思維方法:利用速度公式,巧解計算問題
    想必很多同學在小學階段已經接觸過速度計算公式了,但那時我們只停留在會用的層面,再具體問公式中每一個物理量所代表的含義,相信很多同學都比較模糊。直到同學們接觸到物理這門學科後,對這個公式才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知道了公式中每一個物理量的具體含義,慢慢學會用這個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 ​微分方程解決放射性廢料的處理問題
    已知圓桶質量為 239.46 kg,體積為 0.2058m3 ,海水密度為 1035.71kg/m3 ,如果圓桶速 度小於 12.2 m/s 就說明這種方法是安全可靠的,否則就要禁止使用這種方法來處理放射性廢料。假設水的阻力與速度大小成正比例,其正比例常數 k = 0.6 。現要求建立合理的數學模型,解決如下實際問題: (1)判斷這種處理廢料的方法是否合理?
  • 小知識大發現:在無窮大環境下曲線所圍成面積的有趣特性
    前面的《探索:為什麼1/x,1/x^2曲線下的面積一個是無窮大,而另一個是1》一文中我們從兩個相似的函數所圍成的面積中得出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也得出一條重要結論:當x趨於無窮大時,雖然兩個函數都趨於0,但變化越快的函數所圍成的面積是個定值的,變化慢的函數所圍成的面積是趨於無窮大的
  • 高中物理:漫談流體的阻力及在相關習題中的應用
    雨滴在空氣中下落,速度越來越大,所受空氣阻力也越來越大。當阻力增加到跟雨滴所受的重力相等時,二力平衡,雨滴勻速下落。大雨滴比較重,與重力相平衡的空氣阻力要比較大,雨滴速度較大時才能達到平衡。所以大雨滴落地時速度較大,「毛毛細雨」則緩慢地飄落到地面。流體的阻力還跟物體的橫截面積有關,橫截面積越大,阻力越大。
  • 高考物理熱點問題:電磁感應中的圖象問題
    預測命題方向:電磁感應中的圖象問題選擇題出現機率大,有時也在計算題中出現,往往難度較大,是壓軸題。主要考查:1、楞次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電路、安培力等相關知識。2、在計算題中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 高三物理備考:巧用動量定理
    動量定理是高中物理內容中重要內容之一,處理動力學問題時常會用到,也是高考中常考查的物理規律。有些涉及力的作用時間問題巧妙用動量定理,使問題大大簡化。但許多同學拿到相關題目感覺有難度,原因是沒有掌握其應用規律,沒有應用動量定理解題的意識,不知如何使用。
  • 靜電場中的E-x圖像和φ-x圖像的認識與理解
    要順利解決靜電場中E-x、φ-x圖象的應用問題,首先必須熟練掌握靜電場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各物理量的意義.靜電場中的基本概念較多,如點電荷、電場力、電場強度、電場線、等勢面、電勢能、電勢、電勢差、電容等,涉及的物理量中有標量有矢量,而且電場本身比較抽象,學生容易混淆,理解起來也比較用難.
  • 高中物理圖像問題解題的幾個關鍵點
    用圖像表示物理規律是高中階段常遇到的問題,雖然不要求會利用圖像解決問題,但是對圖像的物理意義分析清楚,會有利於我們對問題的分析,加深對規律的理解.解決問題時,會顯得很方便.處理圖像問題,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問題:即軸、點、線、面、斜、截的含義.弄清直角坐標系中,橫軸、縱軸代表的含義,即圖像是描述哪兩個物理量間的關係,是位移—時間關係?還是速度—時間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