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感對大腦影響似古柯鹼

2020-11-23 網易新聞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4月28日報導】在著名歷史學家約翰·阿克頓男爵提出「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的一百多年後,有科學家宣稱,這句話在生物學上是成立的。

研究發現,權力感對大腦的影響類似古柯鹼,它會提高無論男女體內的睪丸素及其副產品3-雄甾烷二醇水平。這又會導致大腦內獎勵反應區伏隔核的多巴胺水平上升,非常容易讓人上癮。

古柯鹼的作用與此類似,它會產生多種效應,包括增強警覺性、信心、精力、愉悅感,但也會引起焦慮、多疑和狂躁。

權力的效應與古柯鹼幾乎一模一樣,太多了就會產生太多的多巴胺,導致傲慢和不耐煩等負面效應。

伊恩·羅伯遜醫生的說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城裡有錢有勢的人、商賈大亨和社會名流的怪異和衝動行為。

他在《每日電訊報》上撰文稱:「處於優勢等級下層的狒狒大腦主要區域的多巴胺水平較低,假如它們 擢升 至較高的地位,則多巴胺水平也隨之上升。這會使它們更具有侵略性和情慾,就人類而言,人一旦有了權力也會發生類似變化。反過來,地位降低會導致多巴胺水平下降,致使緊張情緒加重而認知功能減弱。」

他指出,研究還發現權力能使人更聰明,因為多巴胺能改善大腦額葉的運轉。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J Neurosci:古柯鹼影響記憶力的分子機理
    2015年3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大腦中的一種新型機制,其在個體大腦藥物成癮記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科學網—古柯鹼誘導突觸可塑性的機制
    古柯鹼誘導突觸可塑性的機制
  • 世界第三大最具毒品藥物霹靂古柯鹼到底是什麼?
    "霹靂古柯鹼"你知道是啥嗎?不少表示聽過"霹靂"也聽過"古柯鹼"還聽過"霹靂布袋戲"就是沒有聽過"霹靂古柯鹼"!經了解,霹靂古柯鹼是古柯鹼最容易的上癮形式,使用者如果吸入霹靂古柯鹼會更加的容易上癮,這種吸入形式更能夠讓古柯鹼迅速的進入大腦。
  • 過量古柯鹼導致多巴胺釋放減少
    對大鼠體使用過量古柯鹼或會導致神經傳遞素多巴胺的信號衰減,這是《自然—神經科學》上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
  • 古柯鹼是如何從藥物變成毒品的?
    可口可樂為何在當初會選擇古柯鹼作為飲料配方,這並不是因為發明人黑心,而是在當時,古柯鹼並沒有定義為毒品,反而是一種風靡歐美的娛樂消遣藥物。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經就將古柯鹼稱之為「富有魔力的物質」。而讓古柯鹼成為大眾嗜好的娛樂消遣藥物,是來自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推薦,他不僅認為古柯鹼是局部麻醉劑,還是性慾刺激劑、抗抑鬱劑,並在其後很長時間裡用於治療幻想症,因此他將古柯鹼稱之為「富有魔力的物質」。在弗洛伊德的影響下,歐美的新聞媒介將古柯鹼吹噓得神乎其神,聲稱古柯鹼不僅能治療疾病,還是擺脫飢餓、睡眠和疲勞的神器。
  • Neuron:古柯鹼誘導突觸可塑性的機制
    該疾病的神經生物學的依據目前還不清楚,不過,大腦中的突觸聯繫持續變化的區域可能與毒癮相關。在8月28日的《神經元》(Neuron)雜誌上,Pulipparacharuvil等人的研究表明,肌細胞增強因子-2的轉錄因子是體內控制古柯鹼誘導結構性突觸的可塑性的關鍵蛋白質。反覆接觸古柯鹼會引起敏感的行為反應,並在增加伏核紋狀體(NAc)棘狀神經元樹突狀刺。
  • PNAS:古柯鹼攝入過量如何導致腦細胞死亡?
    > 2016年1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進行研究發現高劑量古柯鹼會通過觸發過度自噬導致腦細胞死亡他們在2013年發現一氧化氮能夠結合GAPDH參與古柯鹼誘導的細胞死亡過程,但具體機制沒有得到深入研究。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研究團隊以小鼠腦部神經元細胞為研究對象,清晰地觀察到古柯鹼能夠通過過度激活的自噬過程造成神經元細胞死亡。正常的自噬過程能夠幫助清除細胞內的「垃圾」,將這些大分子殘骸儲存在膜泡中,隨後再與包含許多水解酶的溶酶體進行融合,降解膜泡中的成分。
  • 腹側被蓋區組蛋白H3的多巴胺化調節古柯鹼的尋找
    腹側被蓋區組蛋白H3的多巴胺化調節古柯鹼的尋找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1 13:50:55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an Maze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布朗大學:正念戒菸APP能影響大腦運行機制
    不僅如此,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對大腦掃描發現,大腦對吸菸相關圖像的反應性也降低了。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行為與社會科學與精神病學副教授Jud Brewer博士領導一個團隊進行了一項比較戒菸應用程式的隨機對照試驗。
  • 海關破可可豆藏古柯鹼走私
    圖:海關破五千萬元古柯鹼毒品案,展示檢獲的古柯鹼磚  【大公報訊】海關在青衣驗貨場偵破一宗懷疑跨境販毒案
  • 馬蘭研究團隊揭示古柯鹼獎賞相關記憶存儲的痕跡神經環路機制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馬蘭研究團隊通過選擇性標記和操控在記憶形成(學習)過程中激活的「痕跡神經元」,發現古柯鹼獎賞及相關環境記憶存儲於海馬vCA1和伏隔核中央核腦區的痕跡神經元中,而這兩個腦區痕跡神經元間突觸聯繫的選擇性加強介導了古柯鹼獎賞記憶的提取(回憶),提出特定記憶以痕跡神經元-痕跡神經元相連接形成的特異神經環路形式儲存的假說。
  • 大腦、心臟、肺,吸毒對人體的哪些器官傷害最大?
    眾所周知,毒品對人體造成傷害非常巨大,首當其衝是重要器官,例如大腦、心臟、肝、肺等。至於吸毒對哪些器官傷害最大,這需要根據毒品的種類來區分。大腦和中樞神經的傷害對應毒品:冰毒、麻古、搖頭丸、甲卡西酮(浴鹽)上述毒品給人體帶來的興奮快感,本質是強烈刺激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而來的。因此,它們對人體的大腦和中樞神經傷害最大。
  • 倫敦人古柯鹼吸太多,泰晤士河裡的鰻魚都high了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倫敦泰晤士河裡的古柯鹼濃度太高,生活在裡頭的鰻魚都嗑high了……據《倫敦旗幟晚報》、《地鐵報》等英媒1月21日報導,科學家指出,泰晤士河裡的鰻魚近期異常活躍,原因是倫敦廢水含有高濃度的古柯鹼
  • 從古柯到古柯鹼,科學家如何發現這股魅惑力量?
    本文摘自《蠱惑世界的力量:古柯鹼傳奇》,[英] 多米尼克·斯特裡特費爾德 著,餘靜 譯,中信出版社,2017年1月僅有的那點兒可以拿來做實驗的葉子總是很不新鮮,裡面只含有一丁點兒或根本不含古柯鹼。科學家們需要有人能供給他們可靠的高品質古柯。命運弄人,他們即將得到這樣的古柯——這要感謝奧地利軍方。1856 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決定派「諾瓦拉」號護航艦繞地球一圈,向世界展示奧地利海軍的威力。「諾瓦拉」號這次環球旅行帶了352 個人,其中包括7 位科學家。
  • 大腦是如何產生幻覺的?6種常見的幻覺及影響
    即使我們往往能夠查明某種特定幻覺的成因,但科學家仍在努力理解大腦是如何產生幻覺的。2019年的一項研究,科學家通過小鼠實驗發現,致幻劑會導致大腦視覺皮層的活動減緩,而不是像之前猜測的那樣加劇活動。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沒有藥物的情況下,視覺皮層會接收到相同的視覺信息,但無法正確解讀。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一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與研究人員觀察到的這些受體密切相關。
  • 毒品成癮你知道是你的大腦被綁架了嗎?
    吸毒者難以戒掉毒癮,並非是他們意志不夠堅定,而是毒品已經深入到了大腦機能操控了他們的大腦,成功「劫持」了大腦的動機系統。的傳輸距離,加強了大腦中的快樂感受。   趙長蘭主任又提到不同種類的毒品激發人體大腦的快樂神經化學系統也各有不同,例如:古柯鹼進入機體後,迅速入侵攜帶多巴胺的遊走細胞,因為古柯鹼分子同這些神經遊走細胞的結合能力十分強大。
  • 丹尼斯·奎德談到80年代,每日古柯鹼狂潮,他嫉妒梅格瑞恩的成功
    「我在60年代和70年代長大,當時對[古柯鹼]的態度完全不同,」他說。「甚至在一些電影預算中也是如此。但我一直在咆哮,「他談到了他的使用。「在80年代,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做古柯鹼。」它影響了他的工作,因為他整夜熬夜,但這並沒有讓他停下來。
  • 大腦的獎賞迴路
    大腦的獎賞迴路就這樣被發現了:大腦裡某些神經元的激活就是一種獎賞,強度甚至高於擺在飢腸轆轆的人面前的一頓大餐。這一迴路同樣存在於人類大腦中。而迴路受損的病人很難感覺到愉悅,這種症狀被稱作快感缺失。根據動物付出多大努力以獲得獎賞或避免懲罰,研究人員從實驗中動物的行為推導出獎賞或懲罰的客觀強度。舉個例子,食物對飢餓的小鼠來說是一種獎賞,對吃飽了的小鼠來說就不是了。
  • 圍獵古柯鹼毒梟 廣東「705」特大跨境販毒案偵破記
    「圍獵」古柯鹼毒梟廣東「705」特大跨境販毒案偵破記● 逃亡中的黎海鷹與香港販毒團夥的聯絡人何暢多次在深圳見面,商定由黎海鷹組織遠洋船出海,到南美購買古柯鹼,然後運送到廣東沿海,上岸後通過老鼠搬家的方式從深圳分批運送到香港● 「705專案」兩次收網繳獲的毒品總量為1331千克。
  • 大腦如何分泌多巴胺, 羥色胺, 催產素?
    如巧克力的氣味、美食的口味;情侶的體味和香味並告知大腦。  多巴胺帶來的「激情」,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愛可以永久狂熱。不幸的是,我們的身體無法一直承受這種像古柯鹼的成分刺激,一個人也不可能永遠處於心跳過速的顛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