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大家的點擊,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肉用鷓鴣的飼養和管理的方法,應該如何才能更好的對肉用鷓鴣進行飼養呢,大家快來一起來看看吧!
一、肉用鷓鴣飼養方法有哪些?
不同種類的肉用鷓鴣,飼養方式和處理方法也不一樣,例如,籠養,地面平養,地上平養,從外殼出來到出售都可以同籠飼養,多採用自己的山上採食和自由飲用水的飼養方法,每天可以飼養四、六次,如果能採用一切價值的材料,更有成效。
肉用鷓鴣用籠子進行肥育,實行全進全出制,每次全進同齡鷓鴣,銷售時,應該在一周內全部清潔,為了避免肉鴣過度活躍,為了減少身體的消耗和相互間的爭鬥,各組的控制在20~30隻的小範圍內,可用有二層或三層的籠,籠的規格可以長100cm,寬50cm,高30cm,食、水槽在籠網外。
二、肉用鶴育雛期如何飼養管理?
肉鴿在90天齡內充分適應環境,健康成長,獲得飼料的收益高,經濟效果顯著,為了個體達到體重500g,必須科學地飼養和管理.
(1)三個原則
①全部進去就全部出來:養殖專家在制定飼養障礙計劃之後,將同齡的雛鳥放入含有同一育雛室進行飼養、銷售時,為了切斷疾病的交叉源,必須在1周內進行全部處理,有利於鷓鴣養舍的徹底消毒。
②徹底消毒:修剪飼養的含有量無論是新還是舊的食物含有,一定要清掃清洗到底,然後每立方米用甲醛溶液28mL和高錳酸鉀14g進行殺菌,把門窗關緊,密封48小時後,方司打開門窗換氣,所有用具都用0.2%的過錳酸鉀溶液或3%密蘇裡消毒後,經過乾燥準備後,可以接受錐幽入室飼養。
③疾病防疫:定期徹底消毒鶴鴿中含有的筐,維持網的乾燥、清潔、衛生,並根據當地實際選擇合理的免疫序,接種疫苗,同時在飼料和飲用水中添加預防藥。發病的鴿子迅速進行隔離治療,病死的鴿子遠離鴿子,包括焚燒或深理。
(2)主要措施
①還要注意育雛的溫度,第1周34~35℃,以後逐周增加1周,育雛溫度降低1℃,角達到24℃時,小雛可以脫落,這點要注意,春秋不加溫,冬季加溫,室溫保持在21℃,直到90齡。
②在育雛管理中。適宜的雛鳥溼度為:1周齡期內的育雛室內相對溼度為60%~70%,1周齡後為55%~60%。酒精出殼後24小時內飲用水,飲用5%~8%的糖水,鷓鴣好飲用水,可以加速吸收自身營養素,同時維持體內水代謝平衡,避免脫水死亡。5周齡內,喝白去掉的溫水,之後再改變飲用水。為了清潔飲用水,最好使用自動飲用器,用罐頭代替瓶子。
③合理換氣:育雛室的溫度高,雛鴣太多,它們的糞便容易腐爛、發酵,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如果這些有害物資不及時去除,時間就會變長,雛鳥容易中毒。因此,加強了雛室的通風,保持雛型內空氣的新鮮,為解決通風與保溫的矛盾,在通風前使育雛溫度提高1~2℃。換氣完成後降低到原來的溫度。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安裝換氣裝置,進行良好的換氣,如果及時清理糞便,每2~3天一次。最好不要灑水太頻繁。
④餵食:雛雞喝了水喝了水之後開食,放入舍,喝水,吃飯,最好是在出殼後24小時以內進行,食用時把飼料放入到厚紙裡,讓鷓鴣看到飼料,但是糧食困難和水槽要錯開,通常,出殼3周齡餵花料,3~13周齡用的小鷓鴣料。3日齡內的鷓鴣,不能斷料,可以讓他們自己去尋找食物。3~13日年齡的鷓鴣,每天給6次料,就是上午和下午都2次,上半夜和下半夜都1次。10日齡和4周的每日給5次,就是減少下半夜的1次。4周齡的每日給3~4次就額可以了。
⑤光照的時間與強度,對剪鴻的生長發育極為重要,飼養肉用幽鴣為減少其活動量,增加體重,一般要補充人工光照,以便雛鳴島能看到飲水和飼料,同時可以提高鶴鴣的生長發育,從出殼的鷓鴣20小時後至1周齡內,實行全日光照,強度為4w/平方米燈泡。1周後採用20小時光照,每平方米用2w燈泡。飼養密度:1~10日齡為80隻/平方米,11-28日齡為50隻/平方米,29-901齡為25隻/平方米。
⑥減少應激 有些因素都會使鷓鴣產生恐懼,影響食慾,從而影響生長和體重,一般抓鴣、打針儘量安排在夜間進行。飼養人員要固定,不能隨便調換飼養員或讓陌生人進入醇鴣飼養室。為了減少應激引起的損失,除了注意上述因素外,目前普遍使用的藥物:日糧中添加0.02%維生素C,或在1kg日糧中添加100mg桿菌肽鋅,可緩解鶴鴣應激的發生。
⑦清潔衛生 籠網底部要設活動承類板,最好離籠底5~10cm.承類板要經常更換清掃、消毒。地面平養的前3周,每周清扣11~2次,以後每2天1次,水槽要每天清選、消毒1次。
要想飼養出高質量和高產量的鷓鴣,這些辦法要好好記牢。希望文章對大家有幫助,小編今天就囉嗦到這裡,還有歡迎大家的關注,我們會陸續更新更多精彩內容,大家一起共同進步和學習,再次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