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段曉瑞)在位於雲南省稅務局人民中路辦公區地下二層的餐廚廢棄物處理站內,一臺餐廚廢棄物處理設備正在高效運轉,不到一會工夫,難處理、難運輸、易汙染的餐廚垃圾就變成了可供蔬菜種植使用的生態肥原料和水產品養殖的添加劑。這正是省稅務局推動機關事務標準化建設,助力生態環保的一項積極探索,省稅務局也成為雲南省級機關部委辦廳局中第一家使用該設備的單位。
餐廚廢棄物處理設備正高效運轉 記者 段曉瑞 攝 在國家稅務總局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去年8月,省稅務局引進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餐廚廢棄物處理設備。該設備通過物理處理方式,首先將餐廚垃圾自動上料稱重,收集數據及上傳到數據中心,自動進行油水分離,液體油汙經過加工處理成為廢油脂,可作為生物柴油原料回收使用,汙水滿足達標排放標準後,直排到化糞池中;其次,對殘渣進行再分類,自動分揀出瓶蓋、竹籤等生活垃圾,剩菜剩飯等易腐垃圾則經過殺菌、除臭、乾燥等步驟,變為可再利用的飼料添加劑、生態肥原料,一次最大處理量可達500公斤,12小時左右即可處理完成,且全程噪音小、異味少。運行至今,已處理16.6噸餐廚廢棄物,回收肥料847公斤,回收廢油脂210.5公斤。
「餐廚垃圾在生活垃圾中佔比較大且難處理,通過這種就地、無害化處理,在變廢為寶,將垃圾資源化的同時,縮短了汙染鏈條,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目前昆明正逐步推廣垃圾分類,這或許能為垃圾分類處理提供可參考的解決方案。」 省稅務局機關服務中心主任付偉表示。
這臺神器有點牛記者 段曉瑞 攝 記者了解到,目前,昆明市正在五華區、盤龍區、呈貢區等地進行試點,推廣餐廚廢棄物就近化無害化處理方式,打造環境更好、空氣更優的新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