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日期一推再推之後,新科電子在國內市場率先推出的號稱「全球第一代」的產業化高清晰影碟機(EVD)終於在市場上露面。據本市幾家先期銷售這種產品的大中和國美門店介紹,EVD銷售形勢比預想的要好,一位營銷人員興奮地告訴記者,「在沒有任何廣告宣傳的情況下,幾家商場在開售6個多小時就售出了100多臺!」
專利費讓EVD價格難降
不過在記者向這位銷售人員詢問對EVD挑戰DVD有多大信心時,她就不那麼興奮了。她告訴記者,近2000元的價格成為阻礙EVD大面積普及的一大障礙。記者看到,目前新科推出的這款EVD市場價格為1998元,而在其他展臺中,新科、廈新、萬利達以及LG等品牌的逐行掃描雙解碼DVD價格都在千元以下,通常僅為七八百元。記者在商場中隨機採訪了一些消費者,他們的確對於這種清晰度更高的碟機很感興趣,但認為價格降到1500元以下才會考慮購買。一位顧客告訴記者,僅僅是因為圖像清晰一些就貴出一倍的價錢,何況要達到EVD的最佳效果,還必須配置高清晰電視機,這樣算成本就太高了。商場促銷員也告訴記者,目前買EVD的多是對影像質量要求較高的「發燒友」,普通顧客還多在觀望。
對於價格問題,新科北京分公司的有關人士表示,就目前的成本而言,EVD的價格要降到千元以下還無法預測時間,至少短期內無法達到。記者了解到,專利費問題依然是使EVD短期內價格難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市場上的EVD產品不僅沒讓中國企業可以理直氣壯地不交專利費,反而是交得更多了。據悉,我國企業雖然擁有EVD的大部分專利權,但核心技術依然購自美國企業,因此每臺EVD碟機仍需被徵收2美元的專利費。而且由於EVD採用了向下兼容DVD的設計,因此原來要交的10多美元DVD專利費還是要交,最終使得每臺EVD的專利費竟超過了DVD。
對此,新科電子有關人士解釋,就目前EVD的周邊環境而言,還不適合企業推出單一的、不向下兼容的純EVD產品,必須靠兼容來擴大用戶群,這在專利費問題上確實形成了尷尬。他指出,只有靠周邊環境的改善,才能讓EVD真正獨立出現在市場上,擺脫專利費陰影。他坦言,這不可能僅僅依靠企業就能做到。昨天,一些碟機企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對於EVD是極為關鍵的一年,因為如果刻錄DVD和藍光DVD把價格降到2000元以下,國產EVD將遭遇的可能是滅頂之災。
盜版考驗EVD
片源則是EVD普及中遇到的另一大障礙。據業內人士介紹,EVD碟片的生產需要單面多層的工藝,比普通DVD碟片的單面單層工藝複雜得多,因此目前國內許多廠家尚無法達到。如今新科等國內碟機企業卻是正在為片源積極努力,據稱已經有歐美及我國內地、香港等許多電影廠商開始授權高清EVD碟片的發行。而且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多方協調下,即將大規模上市的EVD碟片價格也從此前定下的50元一張降到了20多元,基本與DVD碟片持平。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儘管採取了這些「開源」、降價的舉措,但未來EVD片源問題仍讓相當部分消費者持幣待購。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國內碟機企業可能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盜版問題。他表示,儘管盜版是國家嚴厲打擊的不法行為,但國內的碟機企業都很清楚,至今依然猖獗的盜版碟實際在中國碟機普及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促進作用。可以說,如果市場上只有價格相對較高的正版盤,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爭相買碟看盤,中國也很難成為全球碟機最普及的國家。但目前EVD碟片較高的加工工藝,可能會使相當一部分實力不足的盜版商不具盜版能力,使EVD難以得到像DVD那樣的「灰色促動力」。「那些習慣以每盤不足10元錢買盜版DVD碟片的消費者面對每盤23元左右的正版EVD碟片,究竟會有多少人選擇後者呢?」儘管隨著國家保護智慧財產權力度的不斷增大,盜版肯定會越來越少,屆時EVD所面臨的環境就會好多了,但這畢竟需要時間,不知EVD能否等得及。
EVD聯盟面臨解體
儘管沒有專利權,但目前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DVD生產國,全球70%以上的DVD都是中國製造。2002年中國DVD出口額為35億美元,比彩電還高13億美元。目前形成了外國專利商靠著中國碟機企業吃飯,中國碟機企業靠著出口DVD吃飯的局面。背負著巨額專利費的重壓,去年年底國內9家碟機巨頭企業走到一起成立EVD產業聯盟,共同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EVD。然而在前天第一代EVD上市時,並沒有EVD產業聯盟其他成員企業的捧場,只有新科自家露面,整個會議上新科也隻字未提其他幾家同行。
事後記者了解到,面對EVD發展中遇到的種種坎坷,曾經信誓旦旦的EVD產業聯盟實際已經走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在當初組成EVD聯盟的九大企業中,曾在EVD的推廣中走在行業前列的上廣電,旗下的上市公司廣電信息已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和LG將對雙方的合資公司———上海樂金廣電增資577萬美元用於刻錄DVD的生產和研發,繼續攻關高端DVD產品。此外,聯盟成員長虹也表示,當初加入EVD聯盟只是把其作為企業的戰略性產品,在技術上進行跟蹤,而是否大批量生產還要依市場情況而定。創維則已擱置了EVD的生產計劃,另起爐灶打造高清晰DVD。而包括新科在內的其他聯盟企業也正在大規模採用飛利浦標準研發生產DVD高端產品。
對於EVD目前面臨的處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陸刃波認為,EVD雖擁有新技術和新標準,但技術在轉換成產品的過程中是否有市場,是該產品能否立足的重要一步。還有業內人士指出,EVD在產品上市前夕的推廣應該是成功的,也正因此能在銷售之初出現熱銷場面。但是他認為,國內的碟機生產廠家不應該走進一種誤區,即一上來就把EVD當做一種挑戰DVD的換代產品,而應該以一種平常心態把其當做一種比DVD更清晰的高端視聽產品,共同面向市場。而且,目前國內不少碟機企業普遍把EVD當做一種頗具「民族性」的產品來宣傳,這實際上是中國碟機企業在長期受到專利費困擾後的一種情緒性爆發。但如今是市場決定一切的時代,過多的感情色彩不應該攙雜於企業戰略中。記者注意到,此次新科在推出第一代EVD時表現得就比較務實,並沒有像先前國內企業那樣過分強調其專利擁有權,而是更多地強調其技術性能。
-文/本報記者張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