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指出月球奇怪漩渦地貌特徵與古時火山地質活動有關

2020-12-01 cnBeta

月球表面一個被稱為賴納爾伽瑪(Reiner Gamma)反照率特徵外觀呈現為彌散的、橢圓狀渦旋。NASA曾經用這樣的詞彙描述:一杯熱可可加入奶油後形成的漩渦、像是蝌蚪、抽象畫藝術筆刷的彌散外觀。圍繞這一迷狀漩渦,科學家認為其與月球磁場在該區域的抬升有關,由羅格斯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團隊近日發表了一篇論文,給出了對賴納爾伽瑪一種更深刻、與火山活動相關的解釋。

賴納爾伽瑪(Reiner Gamma),是一個位於月球風暴洋賴納爾隕石坑以西的反照率特徵,該特徵的反照率較周圍暗黑的月海表面更高,外形呈一種彌散的、橢圓狀渦旋。與此類似的相關特徵還向東部和西南部延伸,在月海表面形成一些環狀圖案。 賴納爾伽瑪的中心特徵酷似鐵屑在磁鐵下形成的磁偶造型。低軌探測器在每個標明的反照率特徵區都探測到了較強磁場。問題是究竟是什麼形成了這些強大的磁場。

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為這一地理特徵創建了多個數學化模型,指向了在該特徵的月表區域具有狹長的磁性物體(magnetic objects),而這些磁性物體的形狀則與附加的月球熔巖洞和環形山形狀非常巧合的對應。月球擁有一個火山活動活躍的過去。科學家曾經發現阿波羅號飛船帶回的月球巖石也是磁性的,實驗發現這些巖石在無氧環境加熱至極端溫度的狀況下磁性會增高。

羅格斯大學論文中指出,磁化是因為在礦物質分解並且釋放出鐵金屬後。"如果在附近擁有足夠的磁場,則新形成的鐵也會被磁化,並且沿著該磁場的方向分布。"

研究者結合此前對月球巖石活動的論文指出,月球已經消失的強磁場可能持續了10億多年。這意味著月球在火山活動活躍期,形成的月球熔巖洞和環形山可能在它們冷卻時都被高度磁化,而這些磁場則可以解釋賴納爾伽瑪(Reiner Gamma)反照率特徵的旋渦狀外觀的形成原因。

研究論文的聯合作者羅格斯大學的Sonia Tikoo成「此前沒有人思考過這一反應,來解釋月球上異常強烈的磁性特徵。這曾經是與月球漩渦特徵習慣的磁化進程的謎團中最後一塊拼圖。」

相關焦點

  • 月球上忽明忽暗的漩渦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出現的?
    月球上忽明忽暗的漩渦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出現的?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這些月球漩渦可能是由於月球表面下方古老的磁性熔巖造成的。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聯合研究指出,月球內部產生的磁場和過去的火山活動可以解釋月球的漩渦。
  • 月球在若干年前是否有火山活動,為什麼它現在會是「一片死寂」
    科學家已經證明,月球經歷過多次「月球地震」,所以理論上說,應該有無數次的火山爆發。奇怪的是,在月球上沒有發現新的火山爆發的痕跡。因此,月球被天文學家稱為「滅絕」的行星。為什麼月球上沒有火山爆發?這對天文學家來說是個謎。
  • 月球取土,地質科技來幫忙
    作為採樣點選址的一項關鍵工作,肖龍教授帶領團隊在結合以往國內外月球地質填圖資料和填圖規範的基礎上,建立了利用多源遙感數據開展月球地質填圖的方法和流程,包括落月點地形地貌、石塊分布、月壤厚度以及撞擊坑統計定年;並採用高程數據計算預選著陸區山體陰影、坡度,月海的地形特徵和玄武巖厚度;採用多光譜數據反演鐵鈦含量、計算光學成熟度、合成假彩色影像和月壤粒度。
  • 西樵山火山地質地貌考察
    活動前記:老師:我們想組織一次西樵山的考察活動。導遊:可以啊!南海觀音、四方竹、桃花園……我們很熟的呢!(如數家珍)老師:這些地方,我們都不去!導遊:啊!…………(蒙了)!三水盆地火山活動始於燕山運動晚期,從距今40百萬年前的古近紀中期開始,逐漸增強,晚始新世最為強烈。西樵山經歷了柨心組、寶月組及華湧期火山噴溢--爆發,多次反覆,最終形成了以粗面巖和玄武巖火山熔巖為主的山體。西樵山火山巖體形成之後,遭受長期的雨淋日曬、風化剝蝕,特別是西樵山火山巖體節理裂隙發育,構成「米」字狀多組斷層、節理,受後期斷裂切割,形成陡崖。
  • 太陽系火山活動最活躍的行星—木衛一
    不同行星、衛星、小行星,顯示了不同於地球行星地質特點,保留了地球早期演化的重要參照記錄,其中,木衛一以活躍的火山活動而聞名。1979年至2006年期間, 木衛一上共觀測到13次類似規模的大型火山噴發。對木衛一的研究,極大地豐富了對地球早期巖漿洋的地質認識。
  • 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構造地貌都是什麼意思
    地質作用——是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表面形態、組成物質和內部結構發生變化的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引起地質作用的自然力稱為地質營力。地質作用可以是物理作用,或是化學作用,也可以是生物作用。它們既發生於地表,也發生於地球內部。
  • 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構造地貌都有什麼區別
    地球表面上存在著各種地殼運動造成的蹤跡,如斷層、褶皺、高山、盆地、火山、島弧、洋脊和海溝等;同時,地殼仍在不斷的運動中,如大陸漂移、地面上升和沉降以及地震等都是這種運動的反映。地殼運動與地球內部物質的運動緊密相關,它們可以導致地球重力場和地磁場的改變,因而研究地殼運動將可提供地球內部組成、結構、狀態及演化歷史的種種信息。
  • 為什麼月亮的另一邊這麼奇怪?科學家可能已經解決了一個月球之謎
    新的研究旨在了解月球的不對稱性。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探索了一種新的理論,旨在解釋為什麼月亮的近側和遠側如此不同。但是,隨著機器人觀察者和阿波羅(Apollo)太空人在過去六十年中執行的任務,科學家發現它們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徵,其中許多特徵與月球的地質活動有關。實際上,觀察表明,月球的另一側只有大約1%被瑪麗亞或月球上火山活動造成的火山口覆蓋。這與物體的近側形成鮮明對比,物體的近側被瑪麗亞覆蓋了31%。 根據巨大影響假說,大約45億年前,當火星大小的物體撞擊到原始地球時,地球和月球形成了。
  • 月球上為什麼沒有火山噴發,在若干年前,它是否「活躍」?
    科學家已經證明,月球經歷過多次「月球地震」,所以理論上說,應該有無數次的火山爆發。奇怪的是,在月球上沒有發現新的火山爆發的痕跡。因此,月球被天文學家稱為「滅絕」的行星。為什麼月球上沒有火山爆發?這對天文學家來說是個謎。
  • 月球上為什麼沒有火山噴發,在若干年前,它是否「活躍」?
    科學家已經證明,月球經歷過多次「月球地震」,所以理論上說,應該有無數次的火山爆發。奇怪的是,在月球上沒有發現新的火山爆發的痕跡。因此,月球被天文學家稱為「滅絕」的行星。為什麼月球上沒有火山爆發?這對天文學家來說是個謎。
  • 獨特濱海地貌 深圳'驢友'聖地擬申報國家地質公園(組圖)
    也許你曾經到過七娘山遊玩,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七娘山是華南沿海地區「燕山運動」留下的一個典型的火山巖噴發地,而「燕山運動」是全球地殼演化過程中一次重大的地質歷史事件。  北京大學環境地質學博士後、深圳市地質礦產協會副會長南凌及公園籌建辦副主任胡學強等專家在多次調查後認為,七娘山是古火山噴發盆地,有侏羅紀化石群,第四紀以來海蝕、海積地貌及現象應有盡有。
  • 奇異火山地貌、獨特自然風景——遊火山地質公園
    1/寫在前面的話語 走進火山公園,能看的山全都是火山,而且每一座火山都是休眠中的活火山。據說,最近一次噴發與現在相隔7000年。火山地質公園有兩個巨大的火山口,分別是大空山和小空山。 爬山高高的樓梯,也可以騎馬上去,上去幹嘛呢?目的就是看坑。
  • 從地質地貌看地球的「前世今生」
    地質論壇,您的移動信息庫,掌上圖書館,記得星標哦 地球是人類在宇宙中賴以生存、發展的唯一家園。地學是研究地球的過去、現在,並預測其未來的科學,也就是研究地球的「前世今生」。
  • 科學家為月球遠端奇怪的不對稱性提供了新的解釋
    我們現在知道為什麼月球的近面和遠面看起來如此不同了嗎?月球無疑是太陽系中被研究得最透徹的天體,除了地球之外。但科學家們仍有一些困惑。例如,為什麼月球的一側與另一側如此不同?當然,現在科學家已經繪製了整個月球表面的地圖,也收集了關於我們這顆天然衛星的各種科學數據。也已經把太空人送到那裡,帶回了數百公斤的月球風化層,在地球上進行研究。但令人困惑的問題仍然存在:為什麼一邊坑坑窪窪,而另一邊沒有?為什麼近地一側更光滑,並被廣闊的玄武巖和火山平原所控制?為什麼這種古老的火山活動主要局限於一面,即面向地球的一面?
  • 可可西裡的氣候、河流、地貌特徵
    風力作用也很醒目,某種意義上亦反映冰緣環境的特點,高原風力較大,風蝕作用使地表粗化十分普遍。綜上所述,本區現代地貌過程顯示了寒冷半乾旱環境的氣候地貌特徵。河流與湖泊地貌本區是羌塘內流湖區和長江北源水系交匯地區。東部是楚瑪爾河組成的長江北源水系。為雨水、地下水補給,大部分為季節性河流。區內河谷地貌大多呈高原寬谷,其中一部分河流貫穿在古湖盆中。除局部河段受構造影響外,一般河谷階地不發育。
  • 一組神秘的月球照片, 月球上有外星人?
    有人說是奇特地形地貌的影子,但是地形地貌的影子的外形有一定的規則。比如已經被證實的疑似火星人臉照片。三,月球上長達60多公裡,像一個蝌蚪形狀的巨大神秘漩渦——賴納爾伽瑪旋渦。科學家認為這些漩渦下面是數十億年前月球有磁場時火山噴發形成的狹長的熔巖管,具有強烈的磁性。
  • 金星有1600多座火山,研究發現,金星現在仍有活火山存在
    科學家們通過近幾年來針對金星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金星1600多座火山中,到現在可能仍有活火山存在,並且在幾年前發生過火山爆發。地球與金星的地質表面都是太陽系中行星地質表面相對年輕的兩顆行星,並且金星與地球都有非常濃厚的大氣層(雖然金星的大氣層是具有硫酸成分的大氣層)。除了地球之外,已知的唯一一個擁有與地球火山噴發類似噴發熔巖的天體之一就是木衛一,而除此之外火星和月球曾經也有活火山,其表面的活火山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死亡」了。
  • 你知道月球的地質嗎?現在帶你看看月球的地質情況
    望遠鏡還發現月球表面覆蓋著許多隕石坑,有超過3萬顆。然而直到20世紀,隕石坑表面的起源仍不清楚。一些自然學家認為火山口是由氣體形成的,像巨大的巖石氣泡一樣從月球表面散發出來。一個常見的解釋是火山就像在地球上發現的那樣。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1738 - 1822)是天王星的發現者,據說甚至發現了一次噴發,他寫道:我在新月的黑暗部分的不同地方看到了三個火山。
  • 美國地質勘探局稱:不斷演化的構造活動引發了黃石火山噴發
    今天,地質學家把這一地區稱為黃石高原火山田(YPVF),它是從內華達州北部延伸到俄勒岡州南部的許多火山田中最年輕的一個。一直密切關注黃石火山的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將這一特徵稱為地球上「最大的火山結構」。在每周一期的破火山口編年史上,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質學家Lisa Morgan解釋了北美板塊的構造運動是如何在YPVF觸發了一個連續的演化周期。
  • 月球內部現「吱吱」異響,神秘力量正重塑月球地貌,發生了什麼?
    然而與生機勃勃、地質活動頻發的地球不同,月球一片死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月球只不過是一顆已經死掉的衛星罷了。但是2020年4月13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月球內部仍在「吱吱作響」,地表仍在被重塑。月球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力量在重塑這顆死亡衛星的地貌?這難道意味著「外星人月球基地」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