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圓法師:疑心是修行的大障礙

2020-12-08 清涼淨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疑是最壞的東西,我們知道要證佛果必須要正修,要想修行成就最重要的就是信,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沒有信,就根本談不到修,淨土中的三資糧(信、願、行),也是把信排在首位。

做世間任何的事情都是以信為第一,不信則疑,起疑就不能竭盡全力地去付出、去修正,那就更談不到成就了。

現在的人疑法疑師,有的人剛念了幾天佛就覺得「我念了這麼久怎麼還沒有感覺?怎麼還沒有清淨下來?」好多的居士都問過我這個問題,包括我們今天在座的,對這個法門產生了懷疑。有的稍微堅定一點的還接著修,有的就去學其他的法門,學其他的法門學了兩年三年,一看也沒有效果,又來找師父接著念佛。

給大家做個比喻,我們去金礦挖黃金,剛挖了幾尺見不到金子就不耐煩了。如果信心堅定接著挖,很快就挖到金礦了,這是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就放棄了,就會去改變別的修法,然後沒有成果又再回來,這一世很快就到臨欲命終了,沒有時間的。我們一定要深信,而且一門精進,一定要專一、深入下去,這樣才會得到寶藏。

修行沒有幾十年的功夫見不著成果的,包括我,現在事情來了以後趕緊靜下心來念佛,心才會淨下來,在前幾年根本不可能的,再念佛也很難伏住的。現在障礙一來,都攝六根,一門心思的放在四字名號上面,任何的事情都不再想,幾聲佛號下來,心馬上就能淨下來,不是隨緣而走,而是隨著自己所修的法門來攝心,所以必須要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

我們世間人講功夫,什麼叫功夫?就是我們用的功,我們的功夫和我們的成就是一個正比,比如我們秋天播種麥子,功夫就是這半年的播種和耕耘,成功是最後的收穫,我們的功夫和我們的收穫是成比的,如果我們不去耕耘、不去用功夫,只想等到來年收穫,你想想可能嗎?不可能的。想要有成功,不要管它的果,只要去用功夫,功夫和收穫永遠是成正比的。

我們現在人都喜歡吃快餐,好高騖遠,種下去了就想得到效果,不對的,要下功夫。千萬記住什麼叫功夫,功夫就是我們用的力,你用力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和你最後所得的果是絕對的正比,絲毫都不會差的。我們一說到功夫都會想到果,而不是想到去用功。我們今天念佛的這些大德居士們一定要記住,不要在果上找,這也是妄心,在用功上去深入,持之以恆,所用的功和所得的果是正比。

下面講疑師,對法師缺乏信心,對法師傳的法不能全力以赴的去依教奉行。現今的社會現象真的如懺文裡說的「弟子嗔師,師嗔弟子」。徒弟不跟師父學法,天天在找師父的毛病,而師父又怕弟子超過自己,也不肯傳弟子真正的法,對徒弟不負責任,每天哄著弟子,而不是對弟子盡心盡責。我對弟子們要求是非常嚴的,既然跟著我一起來學佛、來學講經,我一定要嚴格。要先做好人,自律以後才有資格深入到經藏裡去,否則妄自為大,雖然學了佛法,學的也是自大。

摘自 宏圓法師《心經》講義

相關焦點

  • 宏圓法師:宇宙萬有都是自性所現相
    我們明白了「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的道理,在修行的時候就不要再向外看,不要執著外境,要時時通過外境迴光返照,照顧我們自己的本性。這十八界都是我們的真心因緣和合了,真心就顯現這些妙用了,但是它所顯現的妙用無所有、不可得,如果我們執取外境,就見不到能見之性,而只看到所見之境,就空不掉根、塵、識這十八界了,清淨本性被這十八界所障礙住了。  總之,我們要明白一切有形有相、有作有為的東西都是幻影,都是空相而不可得,不要執著,還要把一切放下。
  • 宏圓法師:諸法空相就是我們的佛性
    摘自 宏圓法師《心經》講記
  • 宏圓法師: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摘自 宏圓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 宏圓法師:生滅是四大因緣的重新組合,清淨本性不生不滅
    如果明白這個,我們真的好好用功修行,你自己以後是想轉換的好還是想轉換的受苦、墮落,就是我們今天所決定的,就是我們今天自己所造的業決定的,就是這個道理。哪有一個生與滅?曾經的師父和現在的師父只是在四大組合上變化了,我們說在色法上的變換、在五蘊上的變換,在清淨本性上沒有生沒有滅的。
  • 廣行法師2015年聞思講堂第一講《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聆聽了由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在2015年為聞思講堂帶來的第一堂課:《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法師先分別闡述了哲學與佛學、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及皈依者和非皈依者的概念與區別。隨後針對在家居士宣說了「三信」即:信三寶、信業報和深信淨土法門。為在家居士提供了一套以「信」為核心的修行次第,現場大眾共同領受了法師的甘露妙法,法喜充滿。《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主要內容:1、信三寶,佛法僧三寶是信仰的根本 什麼是正信?
  • 宏圓法師:眾生是如何依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
    在《修行道地經》中,把胎兒在子宮中的發育經過,敘述的比現在的胚胎學還要詳細。第一個七日,只是父母的精血和合而成的凝滑之物。第二個七日,也就是十四天之內,如薄酪,就像特別鬆軟的奶酪一樣。第三個七日,漸漸長成軟肉,這時逐漸快有形狀了。第四個七日,漸成堅固之肉。第五個七日,開始生出諸根的形狀,慢慢就都在開始了。玄學書上面也是這麼說,人為什麼都以鼻子為主,因為在人沒有成形的時候先成鼻子的形狀。
  • 十六個修行障礙的深度解析和破除,提升你的意識頻率
    ;在修行者內部,眼睛時刻盯著別人,這個是破戒,那個是造業,這個是外道,那個不如法,這個要受惡報,那個要下地獄;甚至還公開攻擊誹謗佛法和善知識,有些修淨土的攻擊修密的,有些修佛的攻擊修鍊氣功的,這個是邪道,那個是外道,甚至還有人攻擊淨空法師傳的是邪法,等等如此都是大分別心在作怪。若以平等心來看,眾生皆是過去佛、現在佛或未來佛。
  • 宏圓法師:十八界皆是空相,能見所見都是性的作用
    摘自 宏圓法師《心經》講記
  • 法藏法師:略談佛法修行與佛教學術的分野
    今天台灣的佛教界就是這樣子,把佛法的真實義涵,與所謂的世俗學術混為一談了(壞亂人天眼目),而在這件事情的避免上,惠空法師目前算是成功的(以後就要看他還能不能堅持而定了)。 三、一些具體的改進之道 惠空法師似乎想要辦一個能以出家人、以三寶為主導,以追求正見、弘法利生為目的,而不牽涉名利,不挾學術以邪解佛法、輕慢僧尼的,具有真正佛教內涵風格的學術研討會。
  • 永覺法師的每一幅藝術作品都闡釋著在修行過程中的每一靈光智聰
    意象●藝術/濟泓自然生活中,一切物象所表現的都是由宏觀和微觀相結合而成的,二者的有機關聯,在藝術家的思維裡,也就成為了意象創作的靈感,他們的藝術作品,通過畫筆所表現的藝術形式,更是常人無法理解的,正是所謂思無思、念無念的思維,而後所產生的超出印象的藝術情緒,展現出了藝術家的大美之魂。
  • 正慈法師應邀在黃石慈光精舍宣講《華嚴經》
    此次講座是繼3月2日在武漢蓮溪寺開講之後,應廣大信眾要求,在黃石重宣,正慈法師從華嚴功德、華嚴妙旨、華嚴妙行三個方面,結合當下實際,帶大家領略華嚴之境。《華嚴經》主要講三個內容:第一是講毗盧遮那佛依正莊嚴境界;第二是闡明了如何從凡夫到成佛的果位,需要圓滿哪些行願;第三部分以善財童子南遊,一生參學修行,入普賢三昧,證入毗盧性海。
  • 日食、月食期間,修行真的功德大嗎?
    主講:常空法師這個日食、月食一定都發生在太陽、月亮最亮最圓的時候。所以說月食的時候月亮是最圓的,最圓就要發生月食了。從月食現象反觀做人修行,做任何事情不要過分,不要極端,要像佛教講的行中和之道。這是一個,第二個呢。從佛教來講,日食月食的時候,被蝕掉的一部分精氣會灌在人間。
  • 這位法師練成了真正的金剛不壞之身,虛雲老法師的高足彌光法師
    1949年38歲,守孝期滿,彌光法師獲鏡明老和尚準許,為尋找虛雲老和尚而前往曹溪南華禪寺常住1950年39歲,彌光法師離南華往雲門寺追尋虛雲老和尚,適逢李任潮等鄉紳信士共請虛雲老和尚所興建的雲門禪寺大開法筵,彌光法師從此開始了親近虛雲老和尚的修行歷程。夏季某日,彌光法師夢見六祖慧能大師親為披搭大紅祖衣,六祖無語,師醒後理解為幻境,亦不以為然。
  • 缺乏修行,累世都無法洞見佛教的心要
    若認定戒律只是種傳統,那麼,即使老師告訴我們實相,我們的修行還是會有缺陷。我們可能研究教法並能背誦,但若真的想了解它們,就一定得修行。缺乏修行,會成為一種障礙,使我們累世都無法洞見佛教的心要。因此,修行就如大皮箱的鑰匙,若手上有正確的鑰匙——禪修之匙,則無論鎖有多緊,當拿起鑰匙打開它時,鎖就會應聲而開。若我們沒有鑰匙,就無法開鎖,將永遠不知道箱子裡有什麼。事實上,有兩種知識。覺知「法」的人,不會只憑記憶說話,他或她說的是實相。世間人通常只憑記憶說話,更糟的是通常是誇張地說話。
  • 佛教,道教,儒家的修行特點,什麼是修行,在哪裡修行?
    01何為修行?修行一詞,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玄幻小說中的高大上的情節,一個主角動不動就因緣際會加入到了一個門派裡學習某種特定的武功,然後又莫名其妙的各種狗血劇情,又要高資質,又要上好的根骨,說實話,這些玄幻小說,只要我看個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幾乎都已經成為了一個固定的模板,都是一個套路下來的,所以我現在幾乎不看。而且書中寫的也並非修行,只不過是作者的中二病罷了。那啥叫修行呢?
  • 認識下佛教所說的魔 (成觀法師)
    認識下佛教所說的魔成觀法師 【成觀法師】臺北市人,1947年生。  現在逐項解釋如下:   一、奪命——所謂奪命是指奪人的慧命,讓人無法修行、開智慧,解脫輪迴之苦,因而長劫沉淪生死流轉。   二、障礙——障礙是指阻障他人所欲從事的善法、善事。多障的眾生如果想要進行某些上善好事,魔便會來加以阻撓。此處的善法或善事通常是指修行、精進、解脫、悟道等。
  • 在家人事物牽絆多,怎樣修行最高效?(成剛法師)
    所以在家修行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事緣多,所以牽掛多障礙多,煩惱也比較多,清淨下來比較困難,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我們有了佛法,就能夠歷緣修止,經歷這些事緣,來修我們的禪定。止,就是禪定,就是把我們的無明妄想歇息下來,降伏其心。歷緣修止,經歷這些事緣,善的、惡的、罪的、福的、逆的、順的,有事無事,我們都能用佛法發起心上的智慧。
  • 入門需要考試,也有名人在此修行
    說起出家人,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大和尚」,但是對於尼姑一詞,大家似乎也並不陌生,佛門的教法叫做「比丘尼」。尼姑這個字眼,在很多人的眼裡似乎是一個貶義詞。在這裡你能感受到很深的佛教氛圍,很多寺廟坐落於此,很多有修行的人也在此修行,至少筆者認為,如果說國內修行最真的地方,就要數五臺山了。五臺山,中國最大的尼姑庵就坐落在這裡。歌手李娜就曾經在此修行,大家對李娜的印象一直是她空靈的歌聲,給人的感覺她的歌聲是從天而降。
  • 宏圓法師 主講 地藏菩薩本願經 講記 第04講(共32講)
    兜率陀天,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因為有彌勒菩薩,兜率陀天是欲界的第四重天,分內院和外院,內院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他最後居住的地方。釋迦牟尼佛降生到我們人間之前也是在這個兜率內院來修行,現在是彌勒菩薩在兜率內院正在為眾生講法。我國近代的高僧虛雲老和尚,曾和他的侍者法雲法師講過他神遊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說法的事情。
  • 宣化上人:想等到明天再修行?一生轉瞬就結束了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我們在這世界上,應該趕快修行年輕時不修行,等到白頭時再修行,那就來不及了,所謂: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儘是少年人。 年輕人也會很快就死去,不管老少,只要時候到了,無常鬼就捉你去見閻羅王,這是一點也不客氣的,所謂:陽間無老少,陰間常相逢。 各位注意!光陰很寶貴,一寸時光,就是一寸命光,不要隨隨便便把光陰空過,等三災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否受得了?趁現在年輕時,要發奮修行,不要等到明天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