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自己釀葡萄酒

2020-12-06 蝌蚪五線譜

自釀有風險,動手要謹慎。

酒香千年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食品加工方式之一,人工釀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還沒有文字誕生的新石器時代。

在伊朗的扎格羅斯山脈保存著距今8000年的釀酒遺蹟,而在同時期的中國,也發現了類似的製作發酵飲料的遺蹟。

在位於中國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的賈湖村,考古化學家在採集到的陶片中發現了一些殘留物。

經過對這些物質的分析,他們發現這些殘留物中含有一種酒類飲料的沉澱物,其化學成分與現代稻米、米酒、葡萄酒、蜂蠟、葡萄(或山楂)丹寧酸所含成分相同,這使得賈湖成為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釀造酒類的古人類遺址。

不過這些時期的先民對人工釀酒的還處在探索狀態,並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在農業出現以後,人們有了多餘的糧食積累,同時還製作出了形態各異的陶器,這些條件才為酒類製造的蓬勃發展創造了契機。

埃及人製作啤酒的木像,圖片來源 wikipedia

在我國的先秦時代,就已經有了對酒的專用稱呼.

夏代對米酒統稱為「濁」字,「濁酒」即為中國早期米酒的代名詞。到了周代,釀酒產業就已經十分成熟,周朝設置有專門管理釀酒的「酒正」、「酒人」、「鬱人」、「漿人」、「大酋」等管職。《周禮》中有記載「 五齊」、「 三酒」 等酒名。

但此時的釀酒技術十分傳統,採用的均是穀物釀造的方式,得到的酒一般都是20度以下的釀造酒。

直到元朝蒸餾工藝的發明,使得純度更高的蒸餾酒——白酒才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並且在之後中國的酒類歷史中,佔據了絕對的王者地位。

當釀酒走向技術流

我國傳統的釀酒技術經歷不斷的完善後已經發展的十分純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基本過程可以概括為:原料→浸泡→初蒸→燜糧→復蒸→攤涼→加曲→裝箱培菌→配槽→裝桶發酵→蒸餾→成品酒。

現如今一些小型的傳統酒廠以及大部分黃酒的製作仍採用這樣的古法進行釀造。古法釀酒的步驟繁多,整個釀酒過程耗時較長,同時成品酒的品質十分依賴酒麴的質量。

現代釀酒技術為了有效把控產品的質量和生產周期,在蒸餾技術以及酒麴篩選上進行了多次的技術改革,使得我國如今的白酒釀酒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從最初的濃、醬、清三種香型,發展到現在12大白酒香型,濃鬱醇香,品質上乘的白酒也從國門走向了世界。

古法釀酒,圖片來源 sina

葡萄美酒夜光杯,家庭自釀要正規

雖然如今酒類釀造已經是一項十分成熟的產業,但是家庭式的釀酒作坊和手工釀酒工藝並卻並沒有消失。

人們總是會在穀物成熟或者水果收穫的季節,親自製作一些米酒或者果酒來和親朋好友分享。例如中國傳統的米酒製作。

自製米酒只需要簡單的原料和步驟:準備適量的糯米,浸泡後蒸熟放涼。之後將對應比例的酒麴和糯米飯均勻攪拌,然後裝入乾淨的容器中,在中間挖洞。接著在30度左右控溫發酵2-3天,就可以得到甜甜的糯米酒了。

發酵中的葡萄,圖片來源 wikipedia

立秋之後,葡萄大量上市,各位手作達人的「家庭釀酒坊」紛紛開張,知名博主李子柒前段時間也更新了和自釀葡萄酒相關的視頻。

視頻中,李子柒將新鮮葡萄清洗乾淨捏碎後,和酵母一起密封進乾淨的釀酒裝備中。發酵足夠的時間後,就得到了一瓶家庭版葡萄佳釀。

只是這瓶純手工製作的佳釀安全性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呢?大部分人都認為,自釀的葡萄酒不含任何的化學添加劑,純天然材料製作,一定十分衛生。

但每年都有自釀葡萄酒致人中毒的消息見諸報端,可見家庭自釀酒的確具有一定的風險。

知名美食博主李子柒在採摘葡萄,圖片來源 weibo

雖然家庭自釀酒真材實料,但是和工業化生產相比,自釀酒在生產過程中並沒有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檢測,從原料的選取到釀造條件的控制以及最後的保存都有可能產生食品安全問題。

以葡萄酒為例,葡萄果皮上雖然含有天然的酵母,但如果不進行清洗或者清洗不到位就直接進行釀造,就可能在發酵過程中引入雜菌,從而導致有毒物質的積累。

而在工業化生產過程中,良好的釀造條件可以使葡萄酒達到較高的酒精濃度,同時工廠會在在葡萄汁中添加二氧化硫的水溶液,這些條件都可以有效抑制雜菌的生長,減少了成品酒變質的風險。

同時葡萄酒在家庭釀造過程中易甲醇超標卻不易檢測,而過量的甲醇攝入會對人類視網膜和視神經產生極強的選擇性傷害,因此時常出現喝自釀酒致人失明的案例。

圖片來源 winefolly

因此如果只是為了品嘗高品質的葡萄酒,並不建議大家在沒有釀酒經驗時嘗試家庭自釀,既無法保證品控,同時也可能帶來健康風險。

但如果有釀酒大神指導或者自己本身是釀酒達人,在保證衛生安全的條件下,親自釀酒的體驗絕對可以讓你體會到時間和發酵的魔法,收穫動手的樂趣。

相關焦點

  • 喝紅酒的好處 簡單釀葡萄酒的方法
    最近小編聽說了不少喝紅酒的好處,聽說有些阿姨們還會自己在家釀葡萄酒,也有的人會用紅酒做食物,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紅酒食譜裡都有什麼以及有哪些家釀葡萄酒的辦法。有滋補作用葡萄酒中的天然原料及釀製過程,使它蘊藏有多種胺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這都是人體必需補充和吸收的營養品。它可以不經過預先消化,直接被人體吸收。特別是對體弱者,經常飲用適量葡萄酒,對恢復健康有利。
  • 老葡萄藤釀的葡萄酒有何獨特之處?
    老葡萄藤釀的葡萄酒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讓我們來探索一下老藤葡萄園,看看它們為何如此罕見。也許你看過酒瓶標籤上印著「old vines」的字樣。或者,也許你在當地的酒吧裡聽到某個醉醺醺的好友大聲說自己喜歡老藤仙粉黛葡萄酒。你不能讓自己的味蕾錯過如此的美酒哦,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老藤葡萄酒的這麼好喝嗎?什麼是老葡萄藤?
  • 家釀葡萄酒首選安琪酵母
    家釀葡萄酒首選安琪酵母 2012年06月08日16:01         手機看新聞反映了當時軍營中葡萄酒之流行。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葡萄酒真正走入了百姓的生活。據統計:據統計,我國目前葡萄酒消費量已達到105萬千升/年,葡萄酒消費增速達到27.63%,市場份額巨大。  在美國、澳大利亞、南非等新世界葡萄酒釀造國家採用規模化葡萄種植,喜歡用葡萄酒酵母去幹預葡萄酒的風格,以保持葡萄酒一貫的口感特點。
  • 自釀葡萄酒剩下的果皮殘渣變廢為寶,教你怎樣蒸白蘭地
    我自釀葡萄酒有十多年了,2006年開始嘗試著買十來斤葡萄釀酒,感覺好喝以後是越釀越多,後來發展到有些年買兩三百斤葡萄釀酒,橡木桶也買了十來個,最大的一個可以盛100斤葡萄酒,釀的葡萄酒深得親朋好友的好評點讚,同時也讓自己也驕傲了一把。
  • 本世紀葡萄酒屆最流行的理論:生物動力法
    瑪麗亞除了出版過生物動力日曆之外,同樣利用自己的看家本事——觀日月星辰變化,計算出了葡萄酒應在月球運行周期的哪個階段喝。她出版了《When Wine Tastes Best》(最佳品酒時間),總結出一份品酒日曆表。這份日曆表精確到由2009年至今的每一日、每一個時辰的品酒時間狀態。
  • 精釀啤酒選購指南:喝精釀,不知道IPA怎麼行
    無論你是剛入坑的精釀小白、還是資深的精釀老手,當被人問起你最喜歡什麼風格的時候,如果說你喜歡IPA,絕對是逼格爆表的回答。從知名到不知名的精釀酒廠、從那些非德國佬開的自釀啤酒吧,幾乎都不可能找不到IPA這種風格的啤酒。IPA三個字母仿佛是有一種魔力,令人如痴如醉,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海量擁躉。
  • 全面解讀阿根廷葡萄酒,你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
    葡萄酒業也受到波及,價格狂跌,大量葡萄酒滯銷,人均消費量連年下降。3、20 世紀末到 21 世紀初:高品質打開海外市場直到 20 世紀末,阿根廷生產的都是廉價的低品質餐酒,因為釀酒師們都知道,他們根本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財力、物力來生產優質葡萄酒,先不說釀不釀得出來,就算釀出來了也根本沒人喝,因為高端消費者只喝進口葡萄酒,普通消費者只負擔得起餐酒。
  • 葡萄酒只知道82年拉菲?是時候探尋一下歐洲葡萄酒的歷史啦!
    看來啊,葡萄酒知識還是非常值得學習一二的,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鬧出笑話,貽笑大方還不自知,真是丟人丟到家了。作為一個葡萄酒知識幾乎為零的小白,我最近就花時間翻閱了尼娜·卡普蘭的《流浪的葡萄樹》,這本書不是純粹介紹葡萄酒的專業書籍,它更像是卡普蘭探尋葡萄酒的私人遊記,會比較有趣,閱讀的過程,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和作者一起拜訪了一個個酒莊,領略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
  • 桑葚果酒比葡萄酒價值更高,為何知名度卻不如葡萄酒?
    桑葚果酒中含有的營養物質,葡萄酒不一定有;但葡萄酒中含有的主要的營養物質,桑葚酒都有,有部分主要營養物質含量還遠超。 首先葡萄酒和桑葚酒都有幾千年的歷史,桑葚酒的歷史比葡萄酒更長,但是為什麼葡萄酒知名度高而桑葚酒到現在也沒有大的發展呢?
  • 混釀葡萄酒哪家強?-中新網
    ,有一枝獨秀的單一品種葡萄酒,也有百花齊放的混釀葡萄酒。不同的葡萄品種為葡萄酒增添了不同的風味,組合在一起就釀成了美味可口的混釀葡萄酒。產自波爾多(Bordeaux)和香檳(Champagne)產區的混釀葡萄酒舉世聞名,那麼有哪些混釀葡萄酒值得關注呢?
  • 為什麼說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是葡萄酒歷史裡程碑式的人物?
    ·巴斯德作為影響葡萄酒歷史的重要人物介紹,甚至有人尊奉其為「葡萄酒之父」,讓人感覺他是發明了葡萄酒一樣,其實,1822年之前葡萄酒就已經存在並形成了很具規模的影響。那麼,為什麼路易·巴斯德對於葡萄酒來說還有如此高的地位呢?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路易·巴斯德,法國微生物學家和化學家,生於1822年,逝於1895年。
  • 義大利「王牌」葡萄酒品鑑燃爆青島!寶娜搶佔「濃縮」葡萄酒賽道
    微釀Microvin酒水賣的好,老闆要釀腦Micro說:大家一提澳洲葡萄酒就能想到奔富;提到法國酒就能想到拉菲,但一提義大利酒卻很難聯想到一款真正具有大眾認知的品牌,我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所以選擇與義大利第一大葡萄酒集團GIV聯合在國內推廣寶娜(BOLLA)這個品牌,希望3年後,我們再相聚,提起義大利葡萄酒在國內的代表品牌,大家能毫不猶豫的回覆我:『寶娜!』我有這個信心。」
  • 中國古代葡萄酒文化的流變
    孟佗字伯良,是三國時期新城太守孟達的父親,張讓是漢靈帝時權重一時的大宦官,孟佗仕途不暢,就傾其家產結交張讓身邊的人,送給張讓一斛葡萄酒,以酒換官,當即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後來蘇軾還對這件事感慨地說:「將軍百戰竟不侯,伯良一斛得涼州。」漢朝的一斛為十鬥,一鬥為十升,一升約合現在的200毫升,所以一斛葡萄酒相當於現在的20升。
  • 簡單實用的家庭自釀葡萄酒方法!
    隨著天氣轉涼,葡萄開始大規模上市,朋友們在品嘗了美味的葡萄之後,可曾想過試一試自己釀造葡萄酒呢?下面小編結合專業知識和自身釀酒經驗,給大家分享總結這篇葡萄酒釀造指南,有需要的小夥伴抓緊收藏關注哦!1、葡萄的挑選這裡建議大家在挑選葡萄的時候先看一看,選擇顏色較深,外表完整的葡萄,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破損的葡萄傷口內有其他的雜菌對酵母菌的發酵產生幹擾;看完以後再嘗一嘗,以味道較甜的葡萄為佳(通常情況下同一個品種的葡萄,皮色越深成熟度越好,味道也就越甜),因為葡萄酒的酒精度受葡萄含糖量的影響,含糖量低的葡萄釀出的酒味道偏酸澀。
  • 教你速記各國葡萄酒的特點
    法國法國不但是全世界釀造最多種葡萄酒的國家,也是生產了無數聞名於世的高級葡萄酒的國家,其口味種類極富變化,故其被美譽為『葡萄王國』。西班牙的葡萄酒產量居世界第三位,葡萄種植面積世界第一,而且有很多質量非常優秀的葡萄酒,更值得慶幸的是它不像法國葡萄酒被世人投注了大量的目光,也不像加州的葡萄酒,有專業媒體替他宣傳炒作,我們還可以得到更加實惠的價格。推薦:西班牙卡塔道赤霞珠乾紅葡萄酒義大利義大利是西歐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在西羅馬帝國時期就有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過程。
  • 狼血紅葡萄酒:你知道怎么喝紅酒嗎,這些基礎知識必須要了解
    上菜前3小時 上菜前3個小時是打開法國、智利、阿根廷的初釀或烈性紅葡萄酒,以及產自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某些緊實的葡萄酒。某些口感極強勁的,尤其是新釀製的酒,甚至可以在開飯前6小時就打開,3小時候倒入醒酒器。
  • 你知道還有黃葡萄酒嗎?疫苗之父巴斯德同時也被譽為黃葡萄酒之父
    和常見的紅、白葡萄酒不同的是,這種黃葡萄酒需要長時間的陳釀。由於當時人們對微生物的認識有限,陳釀過程無法有效的把控微生物的生長,導致釀出的黃葡萄酒品質不是很穩定。這也使得黃葡萄酒的知名度遠不如紅、白葡萄酒。
  • 「產區指南」南非:葡萄酒未來趨勢
    圖源:Wine Searcher南非葡萄酒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多樣性」,因為悠久的歷史,這裡留下了許多老藤,而現代葡萄酒產業的復興又給南非葡萄酒帶來了很多新東西,所以在南非你可能找到各種不同品種、不同風格的葡萄酒。南非葡萄酒起源:最老的新世界17 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荷蘭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殖民和貿易。
  •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之都丨莊主王彥輝的杯酒人生
    在去法國度蜜月時,王彥輝再一次走進了葡萄莊園,丈夫看到她如此痴迷於葡萄酒與酒莊文化,在塞納河邊若有所思的對她說:「若我們的家鄉寧夏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建造莊園,那麼十年後我將送給你一個莊園,圓你葡萄酒莊之夢。」有道是承諾容易,兌現卻要付出太多太多的努力,但對尋夢者來說卻也是一個極大的動力。
  • 阿爾伯特·安東尼尼——南美葡萄酒的引路人
    世界上最令人感到榮幸的事 莫過於被自己的同行認可為世界最佳吧?他們第一次會面時,莊主告訴安東尼尼,他想要釀造一款「現代風格」的葡萄酒,安東尼尼回答說:「葉海格納佐爾在6,000年前釀的每一款酒都是用本地葡萄品種,在傳統的兩耳細頸罐中發酵的,其實這就是你需要的「現代風格」的葡萄酒。」 他說這話時神情近乎帶著禪意,「未來的葡萄酒終將回歸過去」。這個觀點在30年的釀酒生涯中不斷啟發著他,回歸簡單,才能最好地詮釋葡萄酒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