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首席策劃矯健:勝天半子是一種極致精神

2020-12-08 大眾網

  《天局》作者矯健接受大眾網專訪

  矯健與周梅森合影

  矯健籤名留念

  矯健為大眾網題詞

  大眾網煙臺4月29日訊伴隨著《人民的名義》熱播,電視劇中那本被祁同偉奉為精神支柱的神秘小說《天局》成為了觀眾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本小說其實不是編劇虛構的,它早在20多年前便已出版,而且作者矯健更是咱們地地道道的煙臺人,同時他也是《人民的名義》的首席策劃。近日,大眾網記者對矯健進行了專訪,為大家詳細解密《人民的名義》和《天局》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擔當《人》劇首席策劃 開播後才知《天局》妙用

  在煙臺籍作家中,有兩座高山,一個是張煒,另一個便是矯健。作為享譽中國文壇的大家,矯健的作品格局宏大、思想深邃,並多次獲得國家級大獎。在《人民的名義》籌備階段,編劇周梅森真誠地邀請矯健出任該劇的首席策劃。用周先生的話講,矯健特別懂自己。

  「我和老周是幾十年的好友,對彼此的創作風格和藝術追求都看得很透徹。當初他邀請我做首席策劃,更多的應該也是看重這一點。」作為首席策劃,矯健對於該劇的前世今生十分了解。「《人民的名義》起初是周梅森構思的一部長篇小說,但當時由於各種原因,創作一度被擱置,多年後,在相關領導的關懷下,他才重新將作品收拾起來,並直接創作成了影視劇本。」矯健表示,《人》劇劇情紮實,很大程度上依仗著之前小說的底子。

  「我也要勝天半子!」劇中祁同偉的這句話想必令很多觀眾記憶猶新。而作為《天局》的作者,矯健當初並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會被周梅森用到劇本裡,並成為故事線索中重要的一環。

  「這部戲在創作初期都沒有將我的小說放在其中,直到2015年9月,劇本創作到一半時,老周突然打電話跟我要《天局》的電子版,當時他很著急,並沒有細說其中緣由,只說要用,我便找給他了。」矯健告訴記者,自己和普通觀眾一樣,直到劇集開播後才知道自己的小說竟然成為了周梅森的一枚重要棋子。

  「我不得不說,老周對我的小說很了解,對我想表達的思想更是了如指掌。他一點點將小說滲入到劇情中,使反面人物祁同偉不再概念化,小說與劇本在周梅森的筆下變得渾然天成。」矯健不由感嘆,知音難覓,此生有周梅森這樣的朋友很幸福。

  與周梅森惺惺相惜 勝天半子是一種極致精神

  矯健與周梅森相識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當時兩人都是中國文壇上冉冉升起的新星,英雄見英雄,矯健和周梅森不約而同地有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9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中國大地,矯健成為了作家圈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在創作的巔峰期毅然決定下海經商。

  「那時候我和周梅森同住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的作家樓裡,有一次我通過股票交易套現了一筆資金,為了安全起見,我拉上周梅森充當保鏢一同去銀行把錢存了起來。」時隔二十多年,矯健回憶起往昔仍然歷歷在目。

  「當時我鼓動周梅森走出書齋,與我一同在商場上寫一篇大文章。後來他被我說動了終於也成了下海大軍中的一員了。」矯健與周梅森一同開辦了公司,兩人炒過股票,去海南開發過房地產,生意一度做得很大。但好景不長,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公司的資金鍊斷裂,矯健和周梅森突然從雲端跌落到了人間。

  「房地產投資失敗後,我和周梅森又回到了作家樓裡,上影廠的食堂紅燒肉很有名,時隔幾年重新吃上熟悉的味道大家都很感慨。」談到下海的經歷,矯健並沒有表現出失望的神情,反而抱著一種感恩的心態。「下海是我和周梅森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擇,雖然最終回到了原點,但在商海裡走一遭,讓我們的眼界變得開闊、思想也與之前大不一樣了。」矯健表示,下海的經歷對自己和周梅森的創作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人民的名義》當中,大風廠股權糾紛周梅森之所以能寫得入木三分,與當年在商場上摸爬滾打有很大關係。

  「下海是我和周梅森創作中十分寶貴的一筆財富,它讓我們體味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讓我們像小說《天局》中的主人公渾沌那樣,有了一顆永遠追求極致的心。」在《天局》裡,主人公渾沌是一個棋痴,他在大雪夜搬石頭取暖,後來產生幻覺,與天下棋,最終以自己的生命作為棋子,方勝天半子。而在現實中,矯健同樣酷愛下圍棋,在他的心中,圍棋是一門文化底蘊深厚的藝術,有博弈、有鬥爭、有策略,而想要在人生的棋局中有所作為,就必須要有渾沌的那種追求極致的精神。

  「《天局》講得是一種極致精神,主人公渾沌雖然是農民身份,但願以生命為棋,勝天半子,這是人類的極致精神,也是我們能夠在千百年來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談到自己的作品,矯健認為,之所以一篇20多年前的小說能在當今碎片化閱讀盛行的年代再次被大家認可,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小說所展現的精神是永恆的,是每個時代都不可或缺的。也正因為如此,渾沌才會被人們銘記。

  「追求極致精神,可以是對正義的追求,像侯亮平那樣,也可以是對權利、財富、地位的極致追求,像祁同偉一樣。極致追求本身是正確的,但如果追求的出發點是錯誤的、是陰暗的,那最終必將難逃被毀滅的下場。祁同偉和侯亮平都是追求極致,但結局卻截然不同,癥結亦在此處。」矯健表示,作為一名文學家對於物質的追求應該適度,但對於藝術的追求則必須是極致的。

  作家創作應緊貼時代 年輕人要廣泛閱讀

  去年4月份,矯健正式卸任煙臺市作家協會主席。雖然不再擔任職務,但矯健卻時刻關注著煙臺文學的發展,對於煙臺本土作家,他更是愛護有加。「煙臺曾經是中國文學的重要陣地,在這片土地上出過許許多多著名的作家,我們的『魯大作家群』更是威震文壇,可以說煙臺是有深厚文學土壤的地方。」矯健表示,煙臺作家擁有很好的創作基礎,但在視野上還應該更加開闊一些,特別是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應該比老一輩作家更敏感。

  「創作應該緊貼時代,創作的方式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而有所改變。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少作家做得很好。作為他們曾經的老主席,我一直有個心願,那就是希望在不久的未來能看到一名煙臺本土編劇閃耀螢屏。」矯健表示,從目前的文學發展來看,影視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創作手段也更加豐富,作為一名作家應該注意學習影視文學的創作手法,努力適應新形勢下的文學創作。

  眼下「全民閱讀」的熱潮席捲全國,「多讀書、多好書」成為了人們的共識。在4月23日,矯健出席了書香「醉」煙臺大型文化惠民公益項目的啟動儀式,作為煙臺的文學大家,他對讀書的理解很深刻。「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能讓我們的生命變得厚重、從容。」矯健表示,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裡,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在書籍中找尋靈魂的歸宿,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讀書的益處更是不言而喻。「我覺得年輕人應該廣泛涉獵不同類型的書籍,在精力充沛的年紀多去汲取書籍中的養料,這對於他們未來的發展將大有裨益。」矯健如是說。

  下個周,矯健中短篇小說集更名為《天局》後將正式上市。對於新書,矯健顯得很淡然。「書籍是作者與讀者對話的工具與橋梁,這本小說集中收錄了我寫作生涯中的精品,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與我的讀者進行一次心靈上的溝通。」矯健說道。

相關焦點

  • 人定勝天,勝天半子!
    首先這個天,是指的天氣變化,再不同的天氣,我們選擇不同的對應方式來應對。這就叫做人定勝天。比如,事先知道了今天氣溫下降了,那麼今天出行就多加一件衣服。事先知道了,今天氣溫回升,就正常穿戴。事先知道了,今天下雨,就帶一把雨傘。事先知道了今天風大,那麼就穿一件風衣外套。
  •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昨開庭  下了一夜的雨,昨天上海空氣清冽,上海浦東法院開庭審理《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一案。  去年11月,浦東法院受理此案時,錢江晚報曾有報導:《暗箱》作者劉三田起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編劇、著名作家周梅森及製片單位等八被告侵犯其著作權,要求小說《人民的名義》全面下架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800萬元。
  • 秦朔:莫讓「人民的名義」變成「名義的人民」
    《人民的名義》是一部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方式出現的現實主義力作。作為觀眾,最大的遺憾就是它應該來得更早。我們已經習慣了屏幕上的抗日、諜戰、情感、偶像、宮鬥、穿越等主題,《人民的名義》這樣的作品已經久違了,甚至不再奢望了。因此它成了中國電視劇在2017年的最大驚喜。
  • 《人民的名義》編劇反起訴抄襲 索賠1元精神賠償
    事件回放:熱播劇《人民的名義》曾被指抄襲 周梅森代理律師:腦洞過大作為2017年「年度現象級」影視作品,《人民的名義》自2017年4月份上映之後,一直備受熱議。這部被冠以史上反腐尺度最大的電視劇,播出期間好評不斷,但在收官不久後,網上冒出其涉嫌「抄襲」的聲音,令不少網友譁然。
  • 《人民的名義》劇情錯綜複雜 分集劇情介紹 《人民的名義》最全...
    原標題:《人民的名義》劇情錯綜複雜 分集劇情介紹 《人民的名義》最全演員表介紹 原標題:《人民的名義》劇情錯綜複雜 分集劇情介紹 《人民的名義》最全演員表介紹 沙瑞金 (張豐毅 飾 ) 高級檢察長。 原標題:《人民的名義》劇情錯綜複雜 分集劇情介紹 《人民的名義》最全演員表介紹 原標題:《人民的名義》劇情錯綜複雜 分集劇情介紹 《人民的名義》最全演員表介紹 李達康 (吳剛 飾) 市委書記李達康,是一個正義無私的人民好官。
  • 《人民的名義》被告抄襲,並要求索賠80萬的侵權案終於出結果了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侵權案:周梅森勝訴《人民的名義》自2017年播出以來就深受大眾的喜愛,網友們紛紛評論其是一部良心劇。不容置否,《人民的名義》確實是近年來難得的一部好劇,無論從演員的演技角度來說,還是從編劇又或者是該劇反應的現實生活都堪稱一絕。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 人民的名義之育良書記的玳瑁眼鏡
    不用細想,也能說出答案當然是正在熱映的人民的名義這部講述中國政府關於腐敗以及反腐的電視劇像是一個在平靜海面上投放的炸彈,引起了社會熱議當然我們今天講的不是電視劇情而是電視中育良書記戴的那一款眼鏡據說還是扮演省委副書記高育良演的員專門自費挑選的昂貴玳瑁眼鏡
  • 《人民的名義》小說被訴剽竊,法院終審認定未侵權
    新京報訊(記者王巍)認為小說《人民的名義》存在抄襲和剽竊自己作品的侵權行為,曾在檢察院工作22年的李霞將《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以及北京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訴至法院。記者今日(6月2日)從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獲悉,法院終審判決認定,周梅森所寫的《人民的名義》不構成剽竊與侵權。
  • 鐵電材料中發現周期性半子晶格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馬秀良研究團隊在氧化物鐵電材料中發現半子(Meron,也有音譯為麥紉)拓撲疇以及周期性半子晶格。2020年6月1日,《自然·材料》以「氧化物鐵電材料中發現極化半子晶格」為題在線發表了該研究成果。該項工作由馬秀良、朱銀蓮、王宇佳、馮燕朋、唐雲龍等人共同設計和完成。拓撲疇結構具有拓撲保護性,可使數據得以長時間保存,在非易失性信息存儲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然而,鐵電材料中的拓撲疇一般都包含本體對稱性不允許的連續極化旋轉。
  • 人性的悖論——《人民的名義》的隱喻美學
    文學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但《人民的名義》這個劇本似乎打亂了這個文藝美學的正統空間,因為它在訴求「高於生活」的同時,那個低於生活的東西立即伴隨而出。這個情節怎麼也讓人分不清,他到底是反擊腐敗伸張正義,還是以反腐敗的名義為同學報私仇?沒有人懷疑候亮平對腐敗份子的嫉惡如仇,但人們不禁要問,如果不是因為陳海是他的至親同學,尤其陳海又是漢東老幹部陳巖石的兒子,他會不會主動出擊?偉大的公德似乎隱藏不了個人的私情。
  • 獨家|《人民的名義》編劇反告南謨抄襲 周梅森和出品方的回應在這裡
    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近日,網絡中爆出此前《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被劉三田(南謨)告抄襲一事出現新的進展。現在,周梅森反告對方《暗箱》是抄襲了自己更早期的作品《中國製造》和《絕對權力》。目前,這一訴訟已被法院受理。
  • 身輕如燕,身手矯健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感覺那根撐杆好邪惡啊不管你現在是什麼狀態,不要說你不行只要你願意嘗試你就是最強的王者鍛鍊身體,增加體能這也是一種那身輕 不 如燕,身手 NO 矯健我們也來觀摩觀摩不行了,我要笑出來了兄弟啊,你回家再練練吧,你這是真玩火,不是假玩火!
  • 億勝生物科技首席科學家分享「抗體片段偶聯藥物(FDC)技術」
    近日,Antikor Biopharma的首席科學家、執行長兼運營官Mahendra Deonaria博士與億勝生物科技(01061.HK)首席科學家薛琦博士,於華人抗體協會旗下期刊、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ntibody Therapeutics》(《抗體藥物》)雜誌,發表了題為「Tackling solid tumour therapy with small-format drug conjugates
  • 《人民的名義》總監製:「天津大爆炸」將拍成電影
    據@中國電影報導消息,4月25日,《人民的名義》總監製李學政現身「金數據中國文娛大數據發布盛典」,抨擊數據造假現象,此外,他還透露「2015年8月15日天津大爆炸」事件即將被拍成電影,目前已拿到拍攝許可證。
  • 人民的名義蔡成功幕後指使者是誰 有什麼目的終極揭秘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蔡成功究竟有什麼目的,幕後指使者又是誰讓大家好奇不已,謊話連篇的蔡成功究竟想幹什麼呢?    《人民的名義》中,張晞臨所飾演的蔡成功,就是個為了能夠得到工程招標項目,而就此拿錢賄賂官僚的商人。
  • 看《人民的名義》學英語:這些反腐話題用英文怎麼說?
    最近,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正一躍成為當下的螢屏爆款,該劇匯集了40多位老戲骨同臺演出,互飆演技展現官場百態,播出後受到觀眾廣泛好評和追捧。在同學們追劇的同時,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反腐話題的相關英文表達,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人民的名義》熱播 吳剛傻背臺詞熟讀劇本18分鐘獨白一條過
    在湖南衛視熱播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吳剛出演的是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近日,吳剛和妻子嶽秀清(同時參演了《人民的名義》)共同接受了北京晨報記者的專訪,聊聊他們眼中的反腐大劇以及官場角色。
  • 誠能動人,至誠可以勝天
    用真誠感動他人  「誠能動人,至誠可以勝天。」理解了這一點,也就知道了真誠的作用。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就是典型一例。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感動,鞠躬盡瘁,為輔佐劉備成就大業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諸葛亮之所以如此,是劉備真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