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之育良書記的玳瑁眼鏡

2021-02-20 米力生活

試問如今什麼最火?

不用細想,也能說出答案

當然是正在熱映的人民的名義

這部講述中國政府關於腐敗以及反腐的電視劇

像是一個在平靜海面上

投放的炸彈,引起了社會熱議

當然我們今天講的不是電視劇情

而是電視中育良書記戴的那一款眼鏡

據說還是扮演省委副書記高育良演的員專門自費挑選的昂貴玳瑁眼鏡

說起玳瑁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

玳瑁(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屬爬行綱,海龜科的海洋動物。一般長約0.6米,大者可達1.6米。頭頂有兩對前額鱗,吻部側扁,上顎前端鉤曲呈鷹嘴狀;前額鱗2對;背甲盾片呈覆瓦狀排列;背面的角質板覆瓦狀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黃色相間的花紋。四肢呈鰭足狀。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玳瑁的背殼不僅有很強的藥用價值,還經常在古代歐洲用於裝飾品上

如今玳瑁已經被列為保護動物,但是玳瑁色和玳瑁鑲嵌類似的工藝還是流傳了下來

育良書記選了一款玳瑁眼鏡

斯瑞森家居使用了一種玳瑁鑲嵌的工藝

為了不犯法,玳瑁是保護動物嘛,殺玳瑁可是犯法的

將本來的玳瑁背殼替換成了顏色形狀類似的虎斑貝

其目的是為了展示出真正玳瑁產品的原貌

以及斯瑞森人對歐洲古典文化的尊重。

玳瑁鑲嵌屬於布爾鑲嵌,布爾鑲嵌。

布爾鑲嵌的起源也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

布爾於1672年開始為路易十四及其家族和宮廷設計家具,他的名字與銅和玳瑁鑲嵌工藝是分不開的,正是這種工藝讓他獲得了成功,著名的「布爾鑲嵌工藝」便 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儘管這種工藝不是他發明的,但是他卻為之創造了一種新工藝:在這兩種材質上切割出一個圖案。這樣他就得到了兩塊樣板:一塊「正板」和一 塊「反板」。第一塊是銅質的,底板是玳瑁,第二塊是玳瑁的,底板是銅,然後鑲嵌在櫥櫃家具的表面,人們稱之為「布爾鑲嵌法」,這種鑲嵌法曾對法國後來的家具生產工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布爾鑲嵌最難的是當屬於貝殼加銅片鑲嵌了

其工藝的繁瑣程度,以及對工匠技藝考驗。都達到了世界最頂級的水平。基礎工藝程序就高達十五多項流程。操作難度更是需要二十年以上掌握此項技術的高級工匠才能完成。也見證了斯瑞森人對古老工藝的傳承精神。

人民的名義注重每一個細節無論是從衣服、眼鏡、言談、舉止。而斯瑞森何嘗不注重細節呢?

如果對玳瑁鑲嵌工藝有興趣的,敬請到門店諮詢,我們會有專人給您介紹。

相關焦點

  • 《人民的名義》劇情錯綜複雜 分集劇情介紹 《人民的名義》最全...
    2016年主演國內反腐劇《人民的名義》。2005年憑藉電影《情人結》入圍第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和第8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2013年憑藉《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獲第1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學會獎。2014年主演電影《英雄之戰》。2003年開始涉足流行音樂,並獲得CCTV-MTV音樂盛典內地年度最佳男歌手。2004年專輯《告白》獲得CCTV-MTV音樂盛典最佳專輯獎。
  •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
    《人民的名義》涉嫌抄襲嗎  《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案昨開庭  下了一夜的雨,昨天上海空氣清冽,上海浦東法院開庭審理《暗箱》訴《人民的名義》著作權侵權一案。  去年11月,浦東法院受理此案時,錢江晚報曾有報導:《暗箱》作者劉三田起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編劇、著名作家周梅森及製片單位等八被告侵犯其著作權,要求小說《人民的名義》全面下架並賠償其經濟損失1800萬元。
  • 人性的悖論——《人民的名義》的隱喻美學
    文學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但《人民的名義》這個劇本似乎打亂了這個文藝美學的正統空間,因為它在訴求「高於生活」的同時,那個低於生活的東西立即伴隨而出。說說高育民書記。他是祁同偉、候亮平、陳海等人在漢東政法大學的老師,與祁、候等屬於師生之誼。教育是良心事業,而政法屬於法律專業範圍,所以他們的關係本質上屬於「專業良心」。然而劇情的發展讓這種「專業良心」演變成相互利用的權謀,不僅看不出任何法律專業人士的基本素養,而且私慾、私仇更是主導著師生情誼背後的爾虞我詐。
  • 秦朔:莫讓「人民的名義」變成「名義的人民」
    《人民的名義》是一部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方式出現的現實主義力作。作為觀眾,最大的遺憾就是它應該來得更早。我們已經習慣了屏幕上的抗日、諜戰、情感、偶像、宮鬥、穿越等主題,《人民的名義》這樣的作品已經久違了,甚至不再奢望了。因此它成了中國電視劇在2017年的最大驚喜。
  • 說說玳瑁眼鏡框架 手鐲首飾佩戴有什麼好處
    2、拋光法:玳瑁片經拋光後呈現一種獨特光彩和神韻。仿製品則不具備這一特徵。 3、燃燒法:刮削末點燃或以熱針觸之,真品火燒會有燒焦頭髮的味道。仿製品則為異味,電木發石酸氣味;賽璐珞呈樟腦氣味;安全賽璐珞和酪素塑膠則呈醋味。 4、手掂法:玳瑁密度為1.29g/cm3。
  • 看《人民的名義》學英語:這些反腐話題用英文怎麼說?
    最近,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正一躍成為當下的螢屏爆款,該劇匯集了40多位老戲骨同臺演出,互飆演技展現官場百態,播出後受到觀眾廣泛好評和追捧。在同學們追劇的同時,小編特意整理了一些反腐話題的相關英文表達,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人民的名義蔡成功幕後指使者是誰 有什麼目的終極揭秘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蔡成功究竟有什麼目的,幕後指使者又是誰讓大家好奇不已,謊話連篇的蔡成功究竟想幹什麼呢?    《人民的名義》中,張晞臨所飾演的蔡成功,就是個為了能夠得到工程招標項目,而就此拿錢賄賂官僚的商人。
  • 《人民的名義》編劇反起訴抄襲 索賠1元精神賠償
    事件回放:熱播劇《人民的名義》曾被指抄襲 周梅森代理律師:腦洞過大作為2017年「年度現象級」影視作品,《人民的名義》自2017年4月份上映之後,一直備受熱議。這部被冠以史上反腐尺度最大的電視劇,播出期間好評不斷,但在收官不久後,網上冒出其涉嫌「抄襲」的聲音,令不少網友譁然。
  • 玳瑁
    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性強暴,以魚、軟體動物、海藻為食。產於黃海、南海、東海及熱帶、亞熱帶沿海。卵可食;角質板可制眼鏡框或裝飾品;甲片可入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海龜中,玳瑁是個體較大的一種,它的甲殼上長著呈覆瓦狀排列的盾片,總數為十三枚,所以玳瑁又被稱為「十三鱗」。成年玳瑁的甲殼是鮮豔的黃褐色,呈半透明,具有溫潤的光澤和美麗的花紋。
  • 林愛玥:從《人民的名義》6大正派6大反派的姓名看人物的性格和命運
    《人民的名義》人物眾多,但遺憾的是,基本沒有跳出「臉譜化」的俗套,例如侯亮平和祁同偉,這對漢東大學的師兄弟就是善與惡的代表,正反兩派涇渭分明,好的百般好,壞的萬般壞。一個優秀的作家在給作品中的人物起名字的時候,絕不會敷衍了事,特別是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作家往往會慎之又慎,《人民的名義》的作者周梅森也不例外,他在給人物賦予名字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也賦予了人物性格和暗示了人物的命運。
  • 我叫玳瑁:請給我們一條生路,我們的生命不是你拿來炫耀的資本☜
    染血的玳瑁眼鏡爬行綱海龜科動物玳瑁(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屬爬行綱,海龜科的海洋動物。但過度的捕撈使玳瑁已經成為瀕危物種,在中國近海也幾乎絕跡。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大家應該抵制玳瑁及其他海龜製品。
  • 三國之良母育英才
    本篇文章裡介紹一位人物可謂之為良母,她就是劉備之母,就簡稱她為劉母。劉備雖為漢室宗親,但在他幼年時家中清貧,父親早喪,一家全靠他母親支撐著。劉備家門口有株大桑樹,枝葉茂盛,亭亭如蓋,有一位風水先生路過此地說:「此家必出貴人」。在春末夏初的一日,桑樹上桑椹累累,紫裡透紅,甚是誘人。
  • 《人民的名義》熱播 吳剛傻背臺詞熟讀劇本18分鐘獨白一條過
    在湖南衛視熱播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吳剛出演的是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不過,作為北京人藝的臺柱子,多年的舞臺表演經驗讓吳剛在駕馭這個陌生的角色時顯得遊刃有餘,舉手投足間既有公眾視野中市委書記的模樣又有角色自身的氣質。編劇周梅森在看過樣片後完全是意外之喜,直言要寫篇《論吳剛的表演藝術》的文章,他對吳剛的評價是:「真的沒有想到你這麼會演,我要知道的話,還得重新給你寫。」吳剛聽罷笑言,「那得奔60集了。」
  • 《人民的名義》姊妹篇,邏輯混亂,硬插廣告,豆瓣評分只有6.6
    《巡迴檢察組》做為《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觀眾們期盼了整整三年。終於,在十二月初,上線播出。但是播出後,卻讓觀眾們大失所望,開播至今,豆瓣評分僅有6.6分,這讓不少人感到困惑,同一題材的劇集,怎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距呢?難道是劇組的配置問題麼?首先,先從演員上分析。
  • 文玩技巧 一篇文章讀懂玳瑁什麼是玳瑁?好在哪裡?如何區分?
    玳瑁屬龜鱉目海龜科的1種。又稱十三鱗。古名瑇瑁,文甲。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水域。中國產於西沙群島、海南島、廣東、臺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省沿海地區。玳瑁屬於我國II 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魚、軟體動物和海藻為食。背甲盾片入藥,具清熱解毒、滋陰潛陽等功效。玳瑁作飾品的原料取自其背部的鱗甲,系有機物。成年玳瑁的甲殼是鮮豔的黃褐色。
  • 人民的名義:省軍區到底是什麼級別,為何老謀深算的高育良管不了
    在《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中,高育良是個權力很大的人。可是有個人的級別很厲害,連老謀深算的高育良也管不了。此人就是劉新建,他原來在省軍區任職,這裡面有什麼曲折呢,我們來做下分析。省軍區到底是什麼級別。省軍區其實是正軍級的級別,軍事首長也稱為司令員。
  • 文玩雜談 玳瑁黃金甲和玳瑁豹紋,到底誰更有收藏價值?
    ,是南部海域中最珍貴的動物,玳瑁背上共有十三塊鱗(角質板),表面光滑,具有褐色和淡黃相間的血絲花紋,玳瑁角質板譽有「海金」之稱.玳瑁具有不可思議的特質,若佩帶於身,可避露水、風邪。玳瑁工藝品純手工研製,色似琥珀,溫潤細緻,品味華貴高雅,誠為身份地位之表徵。玳瑁一向為沿海東亞人士視為吉祥、長壽之珍寶,產量稀少,歷代沿襲相傳,常佩戴能趨吉、闢邪、納福。
  • 以「人民的名義」 告訴你,家用太陽能發電站應該這樣選
    《人民的名義》一路火到大結局,GDP守護神達康書記圈粉無數,劇中有一幕曾表明他一心只為GDP,可不是單純地追求數字增長,而是想要沒有汙染的GDP。達康書記以「人民的名義」守護綠水青山、打造金山銀山,少不了發展新能源產業,而最火熱的新能源非光伏莫屬。2017年上海SNEC光伏展會,參展廠商超1800家,參觀人數破20萬。
  • 《人民的名義》:認知層級,決定你的社會位置
    作者:霧滿攔江序在網劇《人民的名義》中,看到了一個由認知梯差構成的社會結構。——你思維認知有多高,你就會處於哪個層級。這個認知階梯,大概分九層。1認知最底層無明之人,總是被人盤剝而無力自保這些人在劇中,就是一個工廠的員工。
  • 《人民的名義》小說被訴剽竊,法院終審認定未侵權
    新京報訊(記者王巍)認為小說《人民的名義》存在抄襲和剽竊自己作品的侵權行為,曾在檢察院工作22年的李霞將《人民的名義》作者周梅森以及北京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訴至法院。記者今日(6月2日)從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獲悉,法院終審判決認定,周梅森所寫的《人民的名義》不構成剽竊與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