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紅細胞(Nucleated redblood cells,NRBC)系未成熟紅細胞,與成熟紅細胞不同的是,NRBC具有核糖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隨著紅細胞的成熟,細胞體內的核糖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逐漸消失。在健康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血液循環中很少出現NRBC,因為發育正常的紅細胞在其從骨髓釋放出來前細胞核已被擠壓出細胞,因此在循環血中出現NRBC往往提示存在病理狀態。然而在新生兒中常可見到NRBC,在正常情況下,有核紅細胞僅在新生兒出現(一般為1個月)[1],作為網織紅細胞及成熟紅細胞的前體,NRBC在孕晚期胎兒和新生兒骨髓中產生並儲存,且在新生兒脾臟和臍帶血中含量較高[2]。
成年人外周血檢出有核紅細胞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由於大量白血病細胞充滿骨髓,擠壓幼紅細胞提前釋放,如白血病;
2.髓外造血,由於髓外造血缺乏造血屏障,導致NRBC進入外周血。如MF、骨髓轉移癌、淋巴瘤等。
3.骨髓血液屏障功能正常,但來不及處理大量有核紅細胞,使後者提前進入血液循環,如HA、IDA、MA 等。
4.骨髓中個別有核紅細胞能到達髓竇,當脾切除後,不能被脾臟攔截,從而進入外周血。外周血檢出有核紅細胞常可見於HA、紅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MF、骨髓轉移癌、MDS 等,對診斷有重要意義[3]。[4]
5.溶血性貧血復發,機體出現紅細胞代償增生、感染等疾病,可呈白血病樣反應,這可能是由於炎症反應區細菌毒素或局部代謝崩解產物被吸收後刺激骨髓,使白細胞增生,使未成熟的紅細胞過早的進入血液循環。[5]
6.骨髓-血液屏障功能正常,但來不及處理大量有核紅細胞,使後者提前進入血液循環[6],如溶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等。[7]
7.國內有文獻提出,組織缺氧刺激機體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EPO) ,從而使幼紅細胞增生旺盛,加速NRBC 釋放進入血液循環。[8]
成人外周血出現NRBC為病理狀態,因此NRBC在多種疾病的篩查及預後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顯示在外周血檢出有核紅細胞(NRBC) 常預示患者面臨高死亡風險,一般在患者死亡前1 周~ 3 周可檢測到外周血有核紅細胞(NRBC)[9][10]。另外,一些學者發現NRBC可能與缺氧和炎症損傷的參數有相關性,這也驗證了NRBC是一個增加死亡率的強有力的預測因素[11]。[12]外周血NRBC 水平增高預示患者預後不良、死亡風險增大,對臨床及早發現不良預後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13]
外周血塗片中出現有核紅細胞與某些血液疾病密切相關,且不同血液病的患者其有核紅細胞的檢出率也不同[14]。同時結合骨髓細胞學及臨床症狀、相關檢查等綜合分析,能對疾病診斷提供一定依據。
NRBC在新生兒血液中相對較常見,NRBC計數升高通常由於早產、低出生體質量、宮內生長受限、急性或慢性胎兒缺氧以及免疫調節等多種原因所致,因此NRBC指標可以為新生兒疾病診斷及病情評估提供一定的參考,對IUGR、新生兒窒息、感染等可能有診斷和預測作用,可幫助臨床醫師早期識別這些病理狀態,以期通過早期幹預改善胎兒和新生兒疾病的不良結局,甚至可能優於血液學、超聲檢查等診斷方法。[15]
檢驗科日常工作中WBC計數極易受到NRBC的影響導致WBC計數不準確[16],尤其新生兒及腫瘤患者樣本檢測。Sysmex的XN血液分析WNR通道可在計數WBC的同時計數NRBC,無需額外的試劑和檢測步驟[17],並且自動糾正WBC計數。
XN系列血液分析儀NRBC檢測,與FCM及鏡檢具有較好的相關性(FCM,r=0.994,P <0.05),測定外周血NRBC的特異性和準確性較高,方法簡便,值得在臨床推廣。[18]
[1] 李宏豔,郭彤麗,楊波,郭素芬.外周血塗片檢出幼粒幼紅細胞臨床意義的探討[J].中國藥物與臨床雜誌,2015 ,15(2)15:245-247.
[2]賈中偉,陸瓊, 陳霽明, 等.新生兒外周血有核紅細胞檢測的臨床意義 [J]. 國際檢驗醫學雜誌,2013, 34(15): 1945-
1947.
[3]李泳,許蕾.重視血塗片細胞形態學檢查[J].檢驗醫學,2007,22(1):97-98.
[4] 李宏豔,郭彤麗,楊波,郭素芬.外周血塗片檢出幼粒幼紅細胞臨床意義的探討[J].中國藥物與臨床雜誌,2015 ,15(2)15:245-247.
[5] 荊豔書.末梢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06,1(5):5.
[6] 鄧家棟.臨床血液學[M].上海:上海科學出版社,2001:1171.
[7] 陸作潔,農少雲.外周血塗片中出現有核紅細胞的臨床意義探討.國際檢驗醫學雜誌,2013,34(19):2605-2607.
[8]管茶英,周美霞,孫利利.重症監護患者外周血中有核紅細胞數量與APACHE Ⅱ評分及預後的相關性研究[J] .
中華急診醫學雜誌,2014,23(7) :806-809.
[9]Stachon A,SondermannN,Imohl M,et al.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indicate high risk for in -hospital mortali[J]. JLab Clin Med,2002,140(6): 407- 412.
[10]Stachon A,KempfR,Holland- Letz T,et al.Daily monitoring of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in the blood of Surgicalintensive care patients[J]. ClinChim Aeta,2006,366(1/2): 329- 335.
[11]StachonA,Segbers E,Holland- Letz T,et al.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in the blood of medical intensive care patientsindicate increased mortality risk: a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CritCare,2007,11(3): R62 - 69.)
[12] 袁遠,方美丹,王靜.外周血有核紅細胞對危重患者預後評估的臨床價值.臨床檢驗,2017,27(16):2326-2328.
[13] 魏潔,謝振鋒,吳曉曼,鄧小燕,陳波,彭亮.外周血有核紅細胞增高病例分析及與疾病轉歸的關係初探.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7(2):1-3.
[14]顧中華,王珏,毛玉文.血塗片中出現有核紅細胞的臨床意義[J].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1):109-110.
[15] 李灝,楊胤穎,朱玲玲.有核紅細胞數量與新生兒疾病關係研究進展.臨床兒科雜誌,2017,35(9):703-705.
[16]李建英.血細胞分析儀自動計數外周血有核紅細胞的應用研究[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05,28(6):606-609.
[17]顧梅秀,孟志民,唐文佳,羅 磊,王 衝,郭 瑋,潘柏申,王蓓麗.SYSMEX XN-9000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有核紅細胞鏡檢規則的建立與評價. 檢驗醫學,2017,32(6):531-534.
[18]王也飛,周怡,丁磊,夏文權,胡翊群.SYSMEX XN10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計數有核紅細胞的準確性評價.檢驗醫學,2014,29(3):262-265.
(感謝關注!)
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出於非商業性目的,僅用於學習交流和分享。當內容涉及引用已發表的文獻時,我們均在文章結尾【參考文獻】處進行出處文獻標註。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原作者直接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更正或刪除,謝謝!
聯繫郵箱:houtiandong@sysme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