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有核紅細胞—一個有內涵的指標

2021-01-20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

血常規報告單中除了含有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及其相關參數這些項目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項目有核紅細胞。

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成分是蛋白質和鐵,有運輸氧的功能。有核紅細胞是未脫去細胞核的未成熟紅細胞。

生理性:

在出生1周之內的新生兒外周血中可見到少量。

病理性:

成人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均屬病理現象。可見於以下:

一、血液病:

(一)增生性貧血:常見於各種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嚴重的低色素性貧血。因紅細胞大量破壞,機體相對缺氧,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經系增生,除了網織紅細胞大量入血外,還會以出現晚幼紅細胞或中幼紅細胞為多見。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表示骨髓中紅細胞系增生明顯活躍。

(二)造血系統惡性疾患或骨髓轉移性腫瘤:見於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及紅白血病。由於骨髓中大量白血病細胞充斥而排擠釋放幼紅細胞,也可因髓外造血缺乏控制能力所致,有核紅細胞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在紅白血病時,則可見到更早階段的紅細胞,且伴有形態上有巨幼樣變及其他畸變的有核紅細胞。                                  

(三)慢性骨髓增生疾病: 骨髓纖維化使有核紅細胞來自髓外造血和纖維化的骨髓。骨髓纖維化時,脾、肝、淋巴結等組織恢復胚胎時期的造血功能,這些組織因缺乏對血細胞釋放的調控能力,幼稚血細胞大量進入外周血。各發育階段的幼紅細胞都可見到,並可見到幼稚粒細胞及巨核細胞。

二、腫瘤化療病人血液中易出現NRBC(有核紅細胞)。

三、其他疾病:文獻報導[1]肺疾患(心功能、呼吸功能衰竭)、菌血症、敗血症、燒傷、尿毒症、糖尿病性酸中毒、炎性腸病、心肌梗死、肝臟疾病和腎上腺增生等疾病,造血因子等細胞因子治療等。

 因細胞分析儀在計數白細胞時均將NRBC記在WBC(白細胞)之內,故NRBC增多時可顯著影響白細胞計數,使WBC假性增高。我科的XN2000可在排除脂血幹擾後自動計數NRBC,校正後準確計數出白細胞數量[2]。一般情況下,對於NRBC計數較低的標本(<0.5×109/L),不會產生有明顯臨床意義的影響,當NRBC計數明顯增高(>1.0×109/L)時,可使WBC明顯增高,應報告減去NRBC的WBC更為準確。

一、很多放化療的病人長期用藥後會出現白細胞總數很低且外周血伴有NRBC(提示髓外造血)若此時未發現很低的白細胞總數中有NRBC就會對醫生有嚴重誤導,NRBC能準確計數出來並校正WBC總數。

二、評價地中海貧血治療療效,重型地中海貧血外周血可出現中、晚幼紅細胞。

三、血液科患者手術後,外周血存在NRBC的患者死亡率達到21.1%且含量越高死亡率越高,而不存在者的死亡率僅為1.2%。

四、外周血存在NRBC的患者進行骨髓移植的預後較差,其移植死亡率和NRBC濃度成正比,當外周血中NRBC達到0.2x109L時,死亡率為100%。

註:三、四數據來源於無錫醫院中心實驗室及血液科對100例不同年齡段患者的血片中出現有核紅細胞的病例進行觀察,該100例均為未治療的初診病人,後經臨床診斷疾病類型。

近期服用過避孕藥、甲狀腺激素等藥物可能會影響到檢查結果。  

相關焦點

  • 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參數-有核紅細胞(NRBC)
    在健康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血液循環中很少出現NRBC,因為發育正常的紅細胞在其從骨髓釋放出來前細胞核已被擠壓出細胞,因此在循環血中出現NRBC往往提示存在病理狀態。然而在新生兒中常可見到NRBC,在正常情況下,有核紅細胞僅在新生兒出現(一般為1個月)[1],作為網織紅細胞及成熟紅細胞的前體,NRBC在孕晚期胎兒和新生兒骨髓中產生並儲存,且在新生兒脾臟和臍帶血中含量較高[2]。
  • 有核紅細胞
    NRBC概述有核紅細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即幼稚紅細胞。
  • 有核紅細胞的臨床應用
    首先我們要了解血細胞的發育過程有核紅細胞的幼稚紅細胞;成熟的紅細胞是無細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質和鐵,有運輸氧的功能。但是人體內細胞生長不可能沒有細胞核,所以有核紅細胞(nucleated cellbloodred NRBC)實際上是未成熟的紅細胞即幼紅細胞。
  • 新生兒與有核紅細胞的瓜葛
    有核紅細胞是骨髓造血系統釋放到外周血中的幼稚紅細胞(以中、晚幼紅為主),在新生兒和胎兒外周血中可少量存在(一般不超過10個/100個白細胞),而在正常兒童和成人外周血中不會出現。有核紅細胞常見於溶血性貧血、白血病、紅白血病、髓外造血和嚴重缺氧等患者的外周血中。
  • 有核紅細胞在臨床中的應用
    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無NRBC,但在胎兒外周血、新生兒或幼兒血液中可少量出現。成人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均屬病理現象。三、XN系列全自動模塊式血液體液分析儀有核紅細胞檢測原理1.XN系列全自動模塊式血液體液分析儀檢測NRBC有WNR通道(即WBC/BASO和NRBC通道),針對白細胞數檢測增加了NRBC的修正功能。在該通道中進行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嗜鹼性粒細胞計數和NRBC計數。
  • 長「核」的紅細胞——帶您認識「有核紅細胞」
    成熟的紅細胞是無細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質和鐵,有運輸氧的功能。但是人體內細胞生長不可能沒有細胞核,所以有核紅細胞實際上是未成熟的紅細胞。有核紅細胞所佔比例很少,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會見到,新生兒外周血液中可見到少量有核紅細胞。
  • 「有核紅細胞」 檢測是什麼?醫生為您講解
    什麼是有核紅細胞?這項檢測臨床意義是什麼?本期,盛興醫院醫生作講解。  成熟的紅細胞是無細胞核的,成分是蛋白質和鐵,有運輸氧的功能。至於有核紅細胞,正常成人外周血中不能見到,在出生1周之內的新生兒外周血中可見到少量。成人外周血中出現有核紅細胞,均屬病理現象。
  • 檢驗案例:有核紅細胞引起的白細胞假性升高
    這時一個結果引起了筆者的注意,白細胞未分類,這種情況以前也有發生。筆者首先仔細檢查了血液標本,未發現量少、有凝塊及其他異常。然後拿標本到另一臺血細胞分析儀邁瑞BC-5800上複查,這裡說明下,我們夜班主要使用的血細胞分析儀是貝克曼庫爾特LH750這臺儀器。
  • 一例有核紅細胞案例分析
    科室人員對標本推片鏡檢,發現大量的有核紅,手工計數有核紅結果與儀器結果相近,比較兩次結果,因有核紅的感染導致白細胞計數出現較大差異,詳細觀察WNR的散點圖,出現「一刀切」的樣式,有核紅的數值上出現了「@」的表示,這表示結果超出線性範圍,結果不一定準確,對白細胞數的矯正也會收到影響,平時發報告除了留意散點圖外,數值後帶的標示也要留意,出現「*」為結果低可信,「@」為超線性,「!
  • 一類事物是有質與量的,一個概念是有內涵與外延的!
    要了解一個概念,就要了解其內涵與外延,但不管是內涵還是外延,都要回到外部世界的一類事物,這類事物的本質屬性,就是「質」,對」質「的認知就是事物相應概念的內涵了。這類事物的範圍,就是」量「,這個」量「,就是事物相應概念的外延了。一類事物,是有質與量的,一個概念是有內涵與外延的,對一類事物質的認知,就是內涵了。對一類事物範圍的認知,就是外延了。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校堃:讓溫州向有科技內涵的城市轉變
    【談青科會的「溢出效應」】  讓溫州向有科技內涵的  城市轉變  記者:溫州已經連續兩年舉辦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您認為這場峰會在溫州釋放出了哪些「溢出效應」?  李校堃:青科會雖然閉幕了,但我感覺影響力一直在延續。
  • 真空粽子檢測微生物指標有這些內容
    真空包裝的粽子是否有細菌超標現象,相信每個關注食品健康的人都想了解。那麼粽子檢測微生物指標都有哪些內容呢,國聯質檢食品檢測機構就為大家來科普這些內容。真空包裝粽子檢測內容包括微生物指標檢測、重金屬檢測、食品添加劑等。粽子檢測微生物指標主要是查看粽子是否細菌超標,細菌超標的食物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可能會引起腹瀉等症狀。重金屬檢測主要是檢測粽子中鉛的殘留量。食品添加劑是粽子在生產過程中用於保鮮或者調味的物質。比如安賽蜜、甜蜜素等物質都是屬於食品添加劑。符合食品檢測標準的添加劑含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過量使用添加劑對人體是肯定有傷害的。
  • 基於微信公眾號的健康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中國科普研究所《新媒體科普傳播效果的實證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一研究背景美國學者Rogers,Everett M.(1994)認為健康傳播是一種將醫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的健康知識,並通過態度和行為的改變,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個社區或國家生活質量和健康水準為目的的行為。
  • 賦能醫生,有來醫生致力於做精準健康科普平臺
    另一方面,國內尚處於醫學文盲階段,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財力,這些都給健康科普的內容創業帶來一定的挑戰。挑戰與機遇並存,在有來醫生創始人阮盛鐵看來,這些痛點也是門檻和優勢。作為健康科普平臺中的一員,有來醫生以用戶思維為導向,通過籤約優質醫生,將生產的專業健康科普內容分發到各個主流渠道,2年時間已經生產了醫療科普短視頻10餘萬集、醫患語音及圖文知識問答100萬個。
  • 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有哪些總體要求?
    健康科普|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有哪些總體要求? — 齊魯師範學院—來源:《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健康教育手冊
  • 衡量一個城市人民性建設水平,有哪些指標?
    全面把握人民城市的理論內涵、哲學本質,全面、系統、協調地推進人民城市建設,對於建設更高治理水平的城市、市域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當代中國城市實踐,是研究人民城市的現實根基。我國城鎮化進程雖一波三折,但總體在不斷推進。
  • 數據指標有哪些?什麼是好的數據指標?
    (關於數據監控體系,它的意義和搭建思路都在這裡了)本篇將繼續探討數據分析中又一環「數據指標」,所謂的數據指標有哪些呢?哪些又是有效的,來明確一下指標的定義。(本期主要介紹以APP的數據指標為主)數據指標有哪些呢?哪些又是好的數據指標?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指標」定義,即衡量目標的方法。而構成要素有維度+匯總方式+量度。
  • 健康科普翻出「花樣經」,上海這些醫院發出「科普最強音」
    其實,在舞臺劇、動漫、公益廣告、電視欄目、科普圖書、H5、APP、小程序等多種形式都有健康科普的「一席之地」。 日前從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中國科協共同組織開展的「2019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落下帷幕。
  • 科普丨一文看懂數字孿生—相關概念及內涵
    科普丨一文看懂數字孿生—相關概念及內涵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肺功能,孩子健康關鍵指標
    近日,美國心臟協會期刊《循環》雜誌刊發一篇科學聲明稱,美國有近60%的青少年心肺功能不佳,他們的心肺適應能力(CRF)指標低,未來健康風險大。研究人員呼籲美國社會,尤其是中小學要重視這一問題,採取措施改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