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果媽媽
都說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從一個人的字跡,可以判斷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同的書法家,字體都有各自的特點,而且這些特點也是和他做人的特點相一致的。
現在的孩子雖然大都沒有練習書法,但也能從他們的字跡中看出孩子的性格、喜好、氣質,而且這樣的判斷有著心理學的依據。
在一些刑偵片中,我們會看到有這樣一個職業,叫做筆跡學,也叫筆跡心理學,筆跡學認為,認得大腦和雙手是相通的,所以書寫運動就像是一個人的體態語言,可以展露出他的心態和性格,通過研究一個人的筆跡,可以判斷他的氣質、性格、能力,以及書寫時的情緒狀態。
孩子在學寫字的時候,一方面受指導者的影響, 一方面也體現自己的意志,畢竟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雖然有共同的特徵,但也會有各自的差別。
這種差別,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無意識的,一個是有意識的。
孩子在寫字的時候,用筆的力度,字的大小,字的間距,往往是孩子自己意識不到的,這些特徵就體現了孩子的性格差異。
比如,疏闊的孩子寫字很大,格子盛不下,細膩的孩子寫字偏小,規矩的孩子寫字方正……
而另一方面,無意識的因素還會和孩子有意識的調整相結合,這就取決與孩子的審美,審美趣向是一個人價值觀上的根本體現,孩子個人的審美在各方面是一致的,審美決定了孩子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要寫出什麼樣的字,和孩子無意識的行為相結合,最終形成孩子的字體。
有位筆跡學家雅曼,把筆跡學分為七個大類,分別從字跡的七個維度來進行觀察,分別是力度、結構、大小、連比程度、字和字行的方向、書寫速度、整篇布局。
1、字跡的力度就是書寫的壓力,反應了人的精神和肉體的能量,能量足的孩子,寫字更加用力,能量少的孩子,寫字筆畫較輕。
比如一般來說,男孩子的字跡比女孩子要重,因為男孩子精力充沛,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比性格安靜的孩子字跡要重,因為他們的能量也比較充足,隨時隨地可以感染身邊的人。
2、筆畫結構方式,代表書寫人面對外部世界的態度。什麼叫人對外部世界的態度呢?就是孩子面對現實時的行為趨勢,也是性格的主要決定方式,是一個人穩定的心理特徵。
筆畫的結構有很多特徵,比如緊湊,方正,字的結構是決定字體氣質的關鍵,形容一個人的字,也主要是看他字的結構。
字圓,性格溫和,字扁,性格剛強,字有稜角,性格執著……
3、書寫的大小是自我意識的反應。所謂自我意識,是一個人性格趨向的原因,比如,自我強大的人,往往表現的更加外向,更加自信,一些具有開拓意義的性格特徵都是自我意識強大的表現,而自我意識比較小的人,往往比較拘謹,比較謹慎,比較容易忍讓。
就像心理學家武志紅講過的,一個人的房間很亂,很可能是因為他的自我意識比較小,他的氣場可以覆蓋的空間比較小,即使在自己的房間,他也覺得這些地方不屬於自己支配。
這和孩子寫字時候字體所佔的空間感大小是一個道理。
4、連筆程度反應的是一種思維和行為的協調性。孩子小的時候都很羨慕能寫連筆的大人,自己偷偷練,卻總也寫不好,這就是因為孩子的思維和行為系統還不夠協調,他自己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洽的體系,所以寫不好連筆字。
而孩子字體中對連筆的掌握程度,也就體現了他在同齡孩子中思想的成熟度,以及行為的協調性。
5、書寫速度是觀察筆跡的時候容易忽略的一個因素,但是他體現了孩子理解力的快慢。
腦子快的孩子,往往耐性差,所以寫字容易潦草,做什麼事情都急匆匆的,仿佛有什麼人在追趕他,整個人的節奏是快的。而反應整體上比較慢的孩子,往往做事情慢,寫字慢,整個人的節奏都是慢的,寫字速度也就慢。
6、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的反應,以及孩子對社會關係態度的反應。
字是有方向的嗎,對,從字的整體上看,就能發現孩子的字體是靠上的還是靠下的,字行是前傾的還是後墜的。
字跡比較飄的孩子,狀態往往比較浮,他可能想沉下來,但是沉不下來。字跡居中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較強,往往可以在人際交往中找到或者創造自己感到舒適的位置,而字體太偏下的孩子,個性比較強,往往有比較執拗的一面。
7、整篇字跡的布局,反應孩子對外部世界的佔有方式。
如果給孩子一張空白紙,讓孩子隨意寫字,就可以看出來孩子的佔有方式。比如孩子會把這張紙寫滿,說明孩子佔有欲強;有的孩子只在最上方佔一點,說明孩子比較謹慎,有的孩子一開始就寫在中間,說明孩子比較直接,有的孩子這裡寫一點那裡寫一點,說明孩子規劃性不強……
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可以判斷孩子擁有一個什麼樣的性格了。
而中國古代對字的審美,對書法寫字的要求,就是中國人對一種人格的偏好,比如橫平豎直,字體稍微向右上方傾斜,還有一面紙寫字的時候空出來頁眉頁腳……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讓孩子練字,不僅是學習一項技能,更是對孩子性格的磨練,人格的培養。
你家孩子的字跡,反應出了他的什麼性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