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消失已久的莫奈畫作重見天日,萬能的搜尋引擎簡直逆天

2020-11-30 上觀

幾百年來,藝術史家要追蹤一件佚作,通常要埋首於浩如煙海的晦澀文獻中追尋線索。但最近,英國國家美術館策展人卻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找到了莫奈一幅遺失多年的畫作——通過谷歌搜索。

 

藝術史學家理察·湯姆森(Richard Thomson)從一本莫奈的作品目錄中發現了一幅叫做《迷霧之外》(Effet de Brouillard)的作品,只有郵票大小,標註為私人藏品。

 

愛丁堡大學沃森·戈登(Watson Gordon)藝術教授湯姆森告訴《觀察者報》記者:「這是一幅脫離傳統軌道、在傳統藝術史體系之外的畫作,展出這樣一幅畫……真令人興奮」。

《魯昂大教堂》系列之一  克勞德·莫奈

 

《迷霧之外》展現了霧氣場景,描繪的是莫奈1871年到1878年間居住的鄉間,靠近巴黎的阿讓特伊(Argenteuil)。也正是在這裡,莫奈完成了他最偉大的一些畫作。湯姆森認為這幅1872年的作品中雲霧繚繞下的鄉村小屋,是他策劃的「莫奈與建築」(Monet & Architecture)展覽主題的絕好呈現。為了呈現這一主題,他之前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問公共博物館和私人收藏機構中借了一些作品,而這一幅似乎正好能補上缺少的那一環。

 

讓他驚訝的是,谷歌搜索的結果顯示,這幅畫在不久前才經一名紐奧良經銷商之手在美國出售。此前的幾條交易信息同樣是藝術史家從未關注到的,如2007年它在佳士得的拍賣。這幅畫的展出記錄也很少:1874年「可能」在倫敦展出過、1895年分別在波士頓和紐約展出過。

 

紐奧良的那位經銷商幫助湯姆森與新買家取得了聯繫,對方也很樂意自己收藏的畫作在英國國家美術館展出。

《國會大廈》系列之一  克勞德·莫奈

 

湯姆森說,這件《迷霧之外》在保羅·海因斯·塔克(Paul Hayes Tucker)1982年所編《阿讓特伊的莫奈》(Monet at Argenteuil)一書中以黑白畫形式出現過;在九十年代的一本作品名錄中,又變成了彩色的,只有「聖誕賀卡上的郵票般大小」。他開玩笑說:「我之前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圖書館和檔案館裡,看來,是時候學習一些新方法了。」

 

《迷霧之外》會和其餘74幅莫奈作品一起,於四月份在國家美術館的展覽中亮相。這個展覽包括10幅關於阿讓伊特和巴黎郊區的畫作、7幅魯昂大教堂(Rouen cathedrals)的畫作以及8幅倫敦主題的畫作。

 

其中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展品,是從私人藏家手上借來的。「觀眾將會看到許多不為人知的偉大作品」。

《查令十字橋·倫敦》系列之一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

 

展覽將呈現莫奈如何通過建築描繪探索「陽光、雲霧、光與反射的藝術」。就像莫奈自己在1895年說到的那樣:「其他畫家畫的是具體而清晰的某一座橋、一幢房子、一隻船……但我更想加上這些橋、房屋、船隻周圍的空氣——它蘊含著光之美。」

 

莫奈通常被定義為一位描繪山水、海洋以及各種花園的畫家,國家美術館表示,目前還沒有一個展覽關注他對於建築的呈現。

 

毫無疑問,莫奈對於公眾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皇家學會(The Royal Academy)在1999年舉辦的「20世紀的莫奈」展出曾經吸引了超過七十萬觀眾。這次的「莫奈與建築」展也會再一次盛況空前嗎?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垂柳與睡蓮池》 「隱世異彩」中再見莫奈
    原標題:隱世異彩:莫奈《垂柳與睡蓮池》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睡蓮系列畫作被譽為是他最偉大的代表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位畫家在位於法國吉維尼(Giverny)的大宅創作此系列,並將作品贈予國家,此系列巨作被視為那段黑暗日子裡的曙光。
  • 油畫風穿搭,讓你自帶濾鏡,變成行走的莫奈畫
    印象派大師莫奈大家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擅長運用光影創作畫作,給畫面帶來色彩斑斕,清新自然的感覺,像是你處在一個美麗的風景中,放鬆精神,雙眼虛焦看到的畫面。在學會創新之前,先來向大師借鑑一下色彩如何搭配。1、藍+黃這幅堪稱莫奈代表作之一的《日出印象》就是清晨天蒙蒙亮,在海上觀日的景象,由於是在海邊畫面中藍色部分較多,天微亮黃色部分偏少。
  • 學界| 讓莫奈畫作變成照片:伯克利圖像到圖像翻譯新研究
    經過訓練,這種被稱為 CycleGAN 的新方法可以讓馬變成斑馬,莫奈的畫作變成照片,橘子變成蘋果……在論文發表後,研究小組在 GitHub 上公布了該項研究的 Torch 實現。讀者可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此論文。
  • 印象大師莫奈的生命之光
    而了解莫奈愛情故事的人,又可以從他的作品當中看到一種迥異的愛情之光。莫奈與第一任妻子卡米爾相濡以沫,伉儷情深。卡米爾不僅是莫奈的肋骨更是他的脊梁。少女卡米爾渾身散發著讓莫奈著迷的魔光,1866年,他們雙雙墜入愛河——一束光依偎著另一束光,於是有了《綠衣女人》,19歲的卡米爾給莫奈帶來了最初的光亮和自信。他的這幅作品給莫奈帶來了早期的輝煌與成就。一切都似乎完美如意,然而——一切都似乎不能如人所願。
  • 大師與傑作 | 受東方美學影響的七幅西方畫作
    18世紀中葉,布歇帶著他的洛可可風格在法國混的春風得意,以優雅享樂為旨的他,立刻被這些從東方傳來的新奇物件所吸引,並安插在了自己的畫作中。有趣的是,布歇從未到過中國,僅憑瓷器上的繪畫和臆想,卻能夠描繪出符合中國明顯特徵的畫作,可見布歇對中國文化的嚮往和崇拜。
  • 拍賣觀察:2019倫敦春拍焦點藝術家莫奈的作品市場價格走勢分析
    我們再把時間跨度從5年拉長至20年,從2000-2019年區間來看,莫奈的價格指數整體呈現出上漲趨勢。可見莫奈作品的長期投資回報收益顯著,且相對穩定。據Artprice公布的2000-2019年莫奈作品價格等級分布圖顯示,其作品市場價格主要集中在1-5百萬美元區間,也有相當一部分已超出5百萬美元的價格。
  • 去成博看莫奈之前,我們幫你解剖了《睡蓮》
    照相機的發明,改變了人們觀看事物的方法,在圖畫複製的年代,圖像已經喪失了它的權威,畫作不再是被少數人框起來納入收藏、高高在上嵌入牆中保存和佔有景觀的「保險箱」。面對自然景觀,荷塘月色、水波瀲灩、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或者任意一棵繁花盛開的樹,任何一個人都能夠直觀地體驗審美情感,藝術品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 伴著外灘的日出看《日出·印象》為148歲的莫奈慶生
    11月14日是印象派大師莫奈148誕辰紀念日,他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正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美術館展出。11月13日,在外灘日出時刻,莫奈《日出·印象》生日慶典在此舉辦。
  • 瑪麗安娜談莫奈《日出·印象》:六年前還不確定日出還是日落
    展覽「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開幕,展出47件作品,包括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鎮館之寶《日出·印象》等9件莫奈畫作,以及兩位法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這也是《日出·印象》首次來華展出,迎來了藝術界的較多關注。
  • 把莫奈《睡蓮》買回家卻說是梵谷畫的,有錢人鬧出笑話卻不自知
    《睡蓮》是莫奈的代表作。你知道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到底有多愛睡蓮麼?這一切要從莫奈搬到巴黎周邊的吉維尼小鎮說起。1883年,莫奈搬去吉維尼並在這裡建了自己的一個專屬花園。在花園裡,有一個池塘,而莫奈在池塘裡種了一池的睡蓮。而大家看到的那些睡蓮畫作,就是出自這裡。
  • 畢卡索 莫奈 梵谷…他們是怎麼進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館內收藏了上下五千年、縱橫五大洲的藝術珍品,簡直可以稱為是萬國博物館。尤其是法國印象派畫家的代表作享譽世界,雷諾瓦、畢卡索、梵谷等一代宗師的巨作價值連城,就連盤踞於大門兩側的青銅獅子塑像也成了芝城的標誌。 博物館正門入口處面臨密西根南大街,外觀呈維多利亞風格。整個博物館共分10個展館,收藏了30萬件以上的展品。
  • 莫奈《日出·印象》首次登陸中國,王嘉爾穿潮T刷展 你還記得亮相成...
    無論你是文藝青年,還是印象派的粉絲,亦或者只是單純地想看一眼莫奈的真跡,「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上人頭攢動,觀眾用那幅著名的《日出》刷屏自媒體。其中,就包括歌手、主持人王嘉爾。他身著同款印花T恤帥氣十足,致敬莫奈。王嘉爾刷展此次展覽共有47件作品,其中有9幅是借展於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油畫作品。
  • 這幾種動物的生命力簡直是「逆天」!
    這幾種動物的生命力簡直是「逆天」!在地球上就算是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也時常嘆息生命的脆弱,但是在地球上有一些動物他們雖然不如人類智慧,但是他們的生命力簡直是「逆天」的存在,下面我就一起來看看都是什麼動物吧!
  •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從12日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此次展覽最引人注目的將是印象派大師莫奈(Claude Monet)的經典畫作《草地上的午餐》。這次展覽聚焦在19世紀印象派至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傑作,一次集結包含莫奈、雷諾瓦、盧梭在內的48位藝術大師的65件畫作,展期持續至2019年2月17日。
  • 唐能翻譯為莫奈《日出·印象》展覽開幕式提供法語翻譯服務
    談及「印象畫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在西方藝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直以來也國內藝術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如今,印象派的開山之作終於來華了,「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9月16日在上海開幕,唐能翻譯為展覽開幕式提供了法語口譯翻譯服務。
  • 顏榴:為何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外灘壹號美術館文/顏榴1872年深秋的一天凌晨,莫奈被酒店外港口的汽笛聲喚醒,他從窗口望去,曙色浮現,霧氣朦朧,勒布瓦碼頭和庫爾貝碼頭上已開工,煙囪冒出輕煙那時他已明確地認為,戶外作畫必須要在同一種光的條件下完成,才能保證畫面的統一,並且用大號筆迅速的筆觸塗厚顏色,顯出粗的紋路。他用不透明色來描繪光,將它們與明亮而純粹的藍色、紅色或黃色放到一起,並不混合,畫面頓時顯出生氣。同樣的調色法換了短小的筆觸來畫樹,則表現出光的顫動。有了這些經驗,莫奈在巴黎蓋爾波瓦咖啡館關於陰影問題的爭論中,就顯出說服力。
  • 莫奈!一池蓮花2.2億,9朵睡蓮5.39億
    印象派開山鼻祖莫奈:說到克勞德·莫奈(1840-1926),那真是如雷貫耳,他的人氣之高可以說是路人皆知。有人開玩笑說,如果馬奈是印象派的「乾爹」,那莫奈就是那位「親爹」。莫奈之家--在吉維尼的花園再說到莫奈代表性作品《睡蓮》系列,那是莫奈的藝術巔峰之作,也是印象派的集大成。43歲的莫奈在吉維尼定居後,在庭院裡修了一個池塘,在池塘裡繁殖了許多睡蓮,這一池子蓮花成為他晚年描繪的主要對象。這是一部宏偉史詩,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樂」,他一共創作了251幅《睡蓮》畫作。
  • 從「莫奈的花園」來了解一下我們身邊的水生植物吧
    01|睡蓮有多少人對「睡蓮」的喜愛,是源於莫奈的《睡蓮》呢?上圖為莫奈的「水花園」。莫奈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園藝家。他擁有一個自己的花園,他的畫作中的植物也都大多也是從這個花園中選取的素材。
  • 這才是史上「最黑」材料:簡直逆天
    然而開發商Surrey NanoSystems簡直逆天,竟然找到了比Vantablack還要黑的材料。Vantablack黑到什麼程度呢?它可以吸收96.5%的可見光。將其覆蓋在什麼物體上的話,你就感覺它就像是被憑空剪掉一樣,只剩個黑色塊在那裡。Vantablack已經很誇張了,但Surrey NanoSystems的新發明更可怕。
  • 劇場版「ANEMONE/交響詩篇 Hi-Evolution」公開安妮莫奈、優萊卡...
    劇場版「ANEMONE/交響詩篇 Hi-Evolution」公開安妮莫奈、優萊卡幼年設定圖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2018-10-16 1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