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體與質點的區別與聯繫

2021-01-15 聲振之家

來源:力學酒吧公眾號(ID:Mechanics-Bar),作者:張偉偉 太原科技大學。

質點和剛體首先區別在它們的自由度上,點在空間只可能產生x,y,z三個方向的線位移,因此我們說質點有3個自由度;而對於剛體除了x,y,z三個方向的線位移外,還可以產生繞x,y,z三個軸的轉動,也成為角位移,因此我們稱剛體有6個自由度。


舉例來說,研究人造衛星的飛行軌跡,可以不考慮人造衛星的形狀和大小,將衛星簡化為質點來處理,它的位置可以用經度、維度和高度3個量來描述(即3個自由度)。假如在衛星上安裝一臺照相機,要對地面、或太空進行拍照,那麼衛星的姿態就顯得比較重要了。此時僅用經度、維度和高度3個量描述衛星就不足以說明拍照對象和角度,除此3個量之外,還需要對衛星進行姿態描述。


歐拉 (Leonhard Euler,1707-1783) 最早 (1760年) 用進動角、章動角和自轉角(合稱歐拉角)描述了剛體在三維歐氏族空間的繞定點運動。考慮下圖所示藍色坐標系x,y,z為參考坐標系,紅色坐標系X,Y,Z是固定在剛體上,隨剛體一起運動,稱之為隨動坐標系。因此,認為紅色坐標系的運動就代表了剛體的運動。

請與下圖對應著看

假如紅色坐標系的初始狀態與參考坐標系重合(可配合動圖理解),認為剛體運動可分解為三個步驟:


紅色坐標系繞oz軸(與oZ軸重合)旋轉α 角度,稱為進動角,此時oX軸轉至oN位置處;


繞紅色坐標系oN軸(即新的oX軸)旋轉β角度,稱為章動角,這樣oN垂直於zoZ平面的,稱oN為節線;


再繞新的oZ軸旋轉γ角度,稱為自轉角。如果通過節線可以比較清楚的定義三個角:


(1) 節線oN與參考坐標系ox軸的夾角為進動角α;


(2) 隨動坐標系oZ軸與參考坐標系oz軸的夾角為章動角β;


(3) 隨動坐標系oX軸與節線oN的夾角為自轉角γ。


進動角 (Precession)、章動角 (nutation)、自轉角 (intrinsic rotation) 是來自天文學的三個概念。我們以地球的運動來說明:例如地球繞自轉軸旋轉(下圖中綠色R標示),由此產生的角度就是自轉角;其次,由於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同時還受到月球的吸引力,稱月球繞地球的旋轉平面為白道面,而地球繞太陽的旋轉為赤道面,由於赤道和白道之間有5o的差距,因此月球會對地球產生一個扭轉作用,致使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方向上左右搖擺(下圖中紅色N標示),像是向太陽點頭一般,由此產生的角度改變稱為章動角;最後地球在高速自轉時,當外力產生的力矩矢與自轉軸不重合時就會產生進動,這種運動導致自轉角看起來像是在做圓錐擺動(下圖中藍色P標示,陀螺運動中經常會見到進動)。

這種運動就是進動


在太空飛行器中,進動角α,章動角β 和自轉角γ 通常稱為描述剛體的姿態角,在有的資料中α,β,γ也用ψ,θ,φ來表示。對於飛行中的飛機,其姿態調整通常採用偏航 (yaw),仰角 (pitch) 和滾動 (roll) 來描述(如下圖所示),它們也是歐拉角的一種。值得一提的是歐拉角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不同旋轉軸和轉動順序,可以產生24種不同的廣義歐拉角。

偏航/yaw

仰俯/pitch

滾動/roll


在理論力學上,歐拉角被用來描述剛體定點運動,將剛體的任意運動分解為定點(質心)的空間運動和剛體的定點運動合成,定點所代表的運動被稱為平動(物體上任何一點都具有和定點相同的運動),然後再利用歐拉角描述剛體的繞定點運動。


在剛體的學習中,很多質點的結論可推廣應用到剛體中。從靜力學角度考慮,一維情況下限制一個質點的運動,只需要在該方向上施加約束(或力);在二維平面內,需要2個約束(或力);再到三維空間則需要3個約束(或力)。如果對於剛體,一維情況下不需要考慮剛體轉動,只有該方向上的運動,此時剛體與質點情況一樣;在二維平面內,除2個方向上的約束外,還需要1個限制剛體旋轉的約束(或力偶);在三維空間內,就需要3個方向上的約束,加3個限制剛體旋轉的約束(或力偶)。如果把旋轉看作是一種廣義位移,力偶看作是廣義力,從建立控制方程上,剛體和質點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方程數量增加,求解問題的複雜程度增加。


在這些結論在動力學中,也同樣適用。質點的動力學方程用牛頓第二定律表示為:

這裡i 為1、2、3對應於x、y、z軸。對於剛體動力學問題,可分解為質心的動力學方程加剛體定點運動的動力學方程,成為:

這裡i 仍為1、2、3對應於x、y、z軸,M 表示力偶,α 是角加速度,下標i 表示繞某軸的力偶或角加速度。J 被稱為轉動慣量,表達式是

式中,r 表示微元體ρdm到轉動軸的距離。在質點模型中,質量m 是衡量物體慣性大小的量,質量大,慣性就大,就更傾向於保持原運動狀態。


在剛體轉動中,轉動慣量J 就是衡量剛體發生轉動慣性大小的量,轉動慣量大,轉動慣性就大,表明保持原轉動特性的能力大。換言之,質量m 是表徵線位移上慣性大小的指標,而轉動慣量是表徵角位移上慣性大小的指標。實際上,描述剛體的轉動時,將描述質點的質量換成轉動慣量,將施加於質點的集中力換成力偶,質點動力學的大多數結論在剛體轉動中仍然成立。


在質點動力學中,將剛體轉動的J、M、α 視為廣義的m、F、a,質點動力學的許多結論可以適用於剛體轉動。例如質點平衡與剛體轉動平衡,動量定理與動量矩定義,能量守恆定律,衝量定律等等。儘管剛體與質點有這麼多的相似,剛體力學的發展要晚質點力學許多,牛頓作為經典力學的奠基人仍不會求解剛體問題,到1760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成書於1687年)歐拉給出了歐拉角描述剛體的繞定點運動,到1765年發表《剛體運動理論》將剛體的運動分解為剛體上一點的運動與剛體繞該點的定點運動。但歐拉解決的是單個剛體的運動情況,對於由剛體組成的剛體系統問題則要藉助1788年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學》,1834年哈密頓又將其推廣到了哈密頓力學(分析力學的另一種體系)。到20世紀,人們又開始關心運動的穩定性問題,由此引發了非線性動力系統的非線性特徵和系統控制理論研究,直到今天,仍然是動力學系統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支持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相關焦點

  • 質點剛體傻傻分不清楚
    來源:力學趣話微信公眾號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馬宏偉校長的質點&剛體課堂。質點和剛體之間,到底怎樣區別?
  • 質點模型
    百度圖片在力學模型中,質點和剛體構成了非變形體模型(理論力學),相對應的變形體模型中典型結構模型包括杆、柱、梁、軸(材料力學),桁架、框架(結構力學),板、殼(板殼結構)等。質點和剛體模型主要在於研究物體外部力的平衡、物體宏觀運動規律,以及力學與運動之間的關係;而變形體力學不僅需要研究物體外部特徵外,還要進入材料的內部,分析結構或材料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問題。因此,理論力學是所有力學課程的基礎,質點就成為力學課程中最簡單的力學模型,同時也是剛體、變形體力學的基礎。許多力學原理,如速度合成、平衡體系、碰撞定律、動量、能量守恆等都是在質點模型下研究出來的。
  • 剛體力學的知識點和參考習題
    剛體模型是研究物體轉動而引入的,大學物理中我們主要關心一種比較簡單的轉動形式:定軸轉動。
  • 物理知識:力學-剛體轉動-定軸轉動
    【預習要點】 進入轉動學習 ,首先要明確平動和轉動的區別點 ,了解剛體模型 。定軸轉動是剛體轉動裡最基本的轉動形式 , 通過定軸 轉動運動學 和 轉動 動力學 的學習拉開剛體轉動學習的序幕。了解剛體定軸轉動的轉動特 點 , 即各組成剛體的質元在自己的轉動平面作圓周運動 。
  • 大學物理——力學第七章:剛體力學(2)
    由於剛體力學內容較多,故今天繼續介紹剛體力學中的第二部分——定軸轉動慣量和剛體動力學。
  • 2015年環保工程師知識點:理論力學剛體的簡介
    實際物體都不是真正的剛體。若物體本身的變化不影響整個運動過程,為使被研究的問題簡化,可將該物體當作剛體來處理而忽略物體的體積和形狀,這樣所得結果仍與實際情況相當符合。例如,物理天平的橫梁處於平衡狀態,橫梁在力的作用下產生的形變很小,各力矩的大小都幾乎不變。對於形變,實際是存在的,但可不予考慮。為此在研究天平橫梁平衡的問題時,可將橫梁當作剛體。
  • 剛體力學對慣性提出新定義
    什麼是剛體?從初中到高中,各種力學的定律無不是建立在質點的基礎上,比如萬有引力,我們就是把兩顆恆星看作質點來計算。但是僅討論質點的情況是不全面的,在許多實際問題中,研究的對象往往是由許多質點組成的系統,剛體就是其中一種特殊的質點系。
  • 物理知識:力學-剛體轉動-2.角動量定理及其守恆
    預習要點: 類比質點平動中牛頓第二定律與動量定理、動能定理的關係,在剛體定軸轉動建立了動力學關係之後,基於剛體轉動所受外力矩與角加速度的動力學關係(轉動定理)是瞬時關係,為了更好的研究剛體轉動的過程關係得到了剛體轉動的角動量定理、
  • 16.剛體的基本運動
    剛體的基本運動有:平動和定軸轉動。剛體在運動過程中,其上任意一條直線總是與它的初始位置保持平行,這種運動稱為平動。
  • 關於剛體轉動的前概念研究
    剛體轉動是力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學生在學習剛體轉動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學習困難。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學生在學習剛體轉動過程中存在的前概念,並基於學生的前概念提出教學上的改進建議。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國內外對於剛體轉動教育已有一些前期研究。例如Demirci等人通過對100名主修數學的學生進行了研究,發現滾動和轉動是學生最難以理解的概念[1]。
  • 大學物理1-1 剛體力學基礎1
    基礎概念剛體剛體是一個理想化模型,指在任何情況下,其形狀和大小都不發生變化的物體。或者說,剛體是其內部任意兩點間的距離在任何情況下始終保持不變的物體。剛體的自由度一個自由剛體有6個自由度平動:所有點運動情況都相同定軸轉動:剛體繞一條兩端固定的直線旋轉平面平行運動:剛體中任意一點始終在平行於某一固定平面的平面內運動
  • 平均速度與平均速率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對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這兩個概念產生困惑,這個兩個相似的概念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本文對這兩個學習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分析。
  • [飛控]剛體運動學-歐拉角模型
    剛體運動學模型研究的是與力無關的過程,只研究位置、速度、姿態、角速度等參量,常以質點為模型。仔細回想一下這個過程,你站在C的角度上看,yaw的歐拉角速度是經過了兩次旋轉後你才看見的,而pitch的歐拉角速度是經過一次旋轉才被你看見的,只有roll 的歐拉角速度是被你直接觀察到的。
  • 力作用在剛體上的效應
    前提條件是力的作用方向沿水平方向通過圓盤的質心,通過了質心所以剛體就會發生平移運動,平移到下一個位置。所以我們說在這樣的力的作用下,不但有原來的平移,同時有可能增加了一個轉動,所以作用在剛體上的這個力對這個剛體的運動狀態的改變,最重要的效應就會產生兩個東西——平移加轉動。所以這個力作用在剛體上的效應會有兩個,一個是平移,一個是轉動。
  • 質點
    1質點: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2.物體能否看成質點的條件:在研究一個物體的運動時,物體的 形狀
  • 剛體與碰撞體
    剛體的概念剛體組件可使幾何對象在物理系統的控制下運動,剛體可接受外 力與扭矩力用來保證幾何對象如同在真實世界中那樣進行運動。
  • 《約戰精靈再臨》質點獲取攻略 質點如何獲取
    在約戰精靈再臨手遊中,質點是提升精靈戰鬥力的主要途徑之一,而每個精靈都能攜帶三個不同的質點,好的選擇與搭配組合將成為戰鬥中的最強助力。那麼質點該如何獲得呢?很多小夥伴還不清楚... 約戰精靈再臨質點怎麼獲得?
  • 第八章 剛體的平面運動
    版權所有,歡迎分享,謝絕轉載第六章討論的剛體平移與定軸轉動是最常見的、最簡單的剛體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