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信息悖論:宇宙中信息是守恆的 黑洞除外

2021-01-15 太平洋電腦網

北京時間8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真的很愛惜自己的信息:宇宙不喜歡創造新的信息,它也不喜歡銷毀已有的信息。

事實上,用「喜歡」這個詞實在是太弱了。至少就我們目前所知——並且我們已經非常非常努力地工作去進行驗證,我們發現宇宙中的信息從來不會被創造出來,也從來不會被毀滅,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宇宙中信息是守恆的。

黑洞除外。這是咋回事,我們來解釋一下。

信息過載

首先,我們需要定義一下什麼是信息,以及為什麼信息應當被保存下來。物理學基於決定論:我們可以運用物理學原理去預測一個系統的未來變化,這是物理學的意義所在。不論這是盒子中的一個粒子,還是一次複雜的化學反應,抑或是整個宇宙,我們的物理學知識讓我們可以做出明確而可靠的預測,憑藉我們對於當下的知識去預言未來。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帶領我們回溯過往。如果我們了解一個系統,那麼可以延伸至未來的物理學定律也同樣適用於過去,我們可以向前或者向後撥動時鐘,觀察這個系統在過去曾經如何發展,以及在未來將會如何發展。

正是這種可逆性讓我們得到了信息可以被保存的結論。如果我們完全了解一個系統——其中所包含的每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所有粒子的自旋和電荷,以及所有其他情況,那麼物理學定律將可以告訴我們這些粒子在過去和未來的演變情況。這也就表明,一個系統的原始信息是隨時間動態存儲的,它們只是歲時間變化,而沒有被創造或者毀滅。

再見,黑洞

乍一看,黑洞似乎是對信息的威脅——物質會落入黑洞,和它所攜帶的信息一起被消滅掉。但從一個外部觀察者的角度,比如我們的角度看上去,其實沒有任何東西落入了黑洞——它們只是越過了一個邊界。因此對於信息來說這似乎並非什麼大事,它沒有被毀滅,也沒有被創造。

但是黑洞似乎會「蒸發」,這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上世紀1970年代最先發現,黑洞並非完全是黑的。它們會發「光」,儘管非常非常微弱。這就是所謂的「霍金輻射」,但這種輻射基本全都是以熱量的形式。它就類似於散熱,就像你身體的體溫散熱一樣。

這就意味著黑洞輻射的數量和溫度只取決於黑洞本身的質量,自轉和電荷。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因素。也就是說,不管你往黑洞裡丟什麼,不管是一本書,一隻貓還是一艘宇宙飛船,它發出的霍金輻射都將是一樣的。

這樣一來,情況就會出問題。隨著黑洞「蒸發」,它會損失能量,這意味著它損失質量,最終消失——黑洞會和它攜帶的信息一同消失?

也就是說,如果信息無法跟隨霍金輻射一同從黑洞中逃離出來,而黑洞本身會逐漸消失,那麼那些信息會發生什麼?它們會消失嗎?這樣可就和前面說到的宇宙信息守恆原則相違背了。於是,一個悖論產生了。怎麼辦?

新的物理學

我們目前並沒有解決黑洞信息悖論的良方,但這並不妨礙聰明的科學家們設想一些可能的潛在方案。

比如說,有人提出,這些信息或許並沒有消失。儘管這看上去簡單,但這個方案幾乎意味著重寫全部物理學。到目前為止黑洞是唯一一個讓我們在信息守恆這一點上進退兩難的對象,因此,就為了解決黑洞的信息問題,真的值得我們重寫整個物理學嗎?但是話又說回來,在物理學史上,這也不是我們第一次把物理學整個推 倒重來了,而且黑洞也確實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對象。

也或許,霍金輻射要比我們目前了解的更加複雜深刻;或許黑洞中的信息真的以某種方式「滲入」了霍金輻射之中並逃離了黑洞;或許霍金最開始進行的分析太過於簡單了;或許透過對霍金輻射細緻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找到線索,復現出產生它的書本,小貓和宇宙飛船,從而證明霍金輻射確實攜帶了其內部的信息。

這個想法很好,可以挽救整個物理學,讓黑洞信息問題不再存在,可問題是,似乎這種情況真實存在的可能性不太高。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理論,比如說落入黑洞的信息被傳輸到了另外一個時空等等。但不管如何,至少在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確切的回答。

不過,黑暗之中也有光明,最簡單的一點:不管哪一個理論最終勝出,它幾乎都將導向全新的物理學,讓人類獲得更加深入的物理學洞察。不管我們最終如何得以解決這個悖論問題,人類都將加深對於宇宙本質的了解。(晨風)【來源:新浪科技】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黑洞火牆悖論」和「信息丟失悖論」?
    理論上來講,形成一個黑洞很容易,只需要將足夠大的質量或者等量的能量壓縮進一個體積足夠小的空間內,就會得到一個黑洞,我們人類辦不帶,但在宇宙中,常以大質量恆星死亡時,以核坍縮的形式形成黑洞。如果一顆恆星的質量為太陽的20倍或更多,當它在II型超新星爆炸中結束生命時,就會產生一個黑洞。
  • 黑洞信息悖論:霍金花費了30年的時間驗證,結果選擇認輸
    黑洞信息悖論直指黑洞的特性,它能否將吞噬的信息消化掉,讓它消失。霍金認為可以,經過30年的研究,他選擇了認輸,承認自己失敗了。黑洞吞噬了信息黑洞信息悖論霍金的這一理論直接挑戰了量子力學,因為量子力學信奉的是信息守恆,就像能量守恆定律一樣,信息是不會消失的。至此,黑洞信息悖論形成。
  • 黑洞信息悖論:霍金花費了30年的時間驗證,結果選擇認輸
    黑洞信息悖論直指黑洞的特性,它能否將吞噬的信息消化掉,讓它消失。霍金認為可以,經過30年的研究,他卻選擇了認輸。在物理學的範疇內,信息代表了物質的狀態。每個人都有信息,你的身高體重都是專屬自己的信息。放大到宇宙,每個物質也有自己的信息。根據這種信息,我們可以推斷出物質在過去或者未來的狀態。那物質被黑洞吞噬後,它們的信息還在嗎?
  • 黑洞並不吞噬信息 黑洞「信息悖論」或被解決
    原標題:黑洞並不吞噬信息 黑洞「信息悖論」或被解決  數十年來,物理學家們一直認為,黑洞是終極墓穴,是吞噬信息的實體,隨著黑洞的萎縮以及最終消失,黑洞內的信息也會消失殆盡。但美國科學家最近通過計算證明,黑洞內的信息並不會消失,黑洞外的觀察者能夠恢復黑洞曾有的信息。
  • 【物理悖論】關於黑洞信息悖論——霍金的最後一篇論文
    牛油果按:不久前在arXiv雜誌預印本上,發表了一篇「身份特殊」的文章,這是一個系列的第三篇,圍繞黑洞儲存的信息展開。文章充斥著一條條貼著醒目的霍金標籤的詞彙:黑洞、霍金輻射、霍金等式、信息悖論。是的,它在霍金去世之前的幾天才剛剛完成。牛油果在我們能看見蟲洞嗎?
  • 黑洞信息佯謬:物理學中最著名悖論或將被終結
    最近發表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論文,理論物理學家們已經令人期待地接近黑洞信息佯謬的答案。這個悖論已經困擾了他們近50年。他們現在可以自信地說,信息確實能逃出黑洞。如果我們跳進黑洞,好消息是我們不會被徹底抹消。重組你身體所需的信息會重新出現。
  • 從廣義相對論到黑洞信息悖論 黑洞依舊神秘
    北京時間4月10日,由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的首張黑洞特寫照片面世,這張照片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假想,百餘年來,人類探尋黑洞的腳步從未停歇,各種理論也試圖去揭示黑洞的奧秘。此次黑洞照片的公布是否驗證了他們的假想?
  • 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被解決了,這是真的嗎
    無論您在宇宙中做什麼,它的整體熵總是會增加。即使當我們把事情整理好了——組裝拼圖、打掃房間,甚至煮沸的蛋清時—只有系統中那個孤立部分的局部熵降低了。為了完成這些壯舉,我們必須花費的能量使總的熵增加的數量大於「排序」過程所減少的總熵,結果,熵總是增加。從另一個等效的角度來看,物理系統中的信息總量只能保持不變或增加,它永遠不會下降。
  • 霍金黑洞悖論,真是燒腦的科學!
    而沒有什麼能比一個悖論更加具有不確定性和啟發性。縱觀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悖論已經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它們重塑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如今,一個宇宙中最有名的悖論揚言要闡釋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就是黑洞信息悖論。要理解這個悖論,我們首先需要給「信息」下一個定義。一般來說,我們所談論的信息都是肉眼可見的。比如,蘋果是紅色的,圓的,閃閃發亮的這樣的信息。
  • 黑洞信息悖論——一個讓霍金都甘心認輸的理論,至今仍沒有答案
    1915年,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帶領人類更好地認識這個宇宙的規律。在廣義相對論中,有一個隱藏著的宇宙怪物被預言,這就是黑洞。根據相對論的推導,宇宙中有這麼一種物體:它的密度如此之大,導致在它的附近有著無與倫比的引力,甚至連宇宙中最快的光速也無法逃逸。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與信息量子熱力學
    這說明微觀世界中信息不是絕對守恆的,信息相對守恆需要耗散能量來維持。這就是說一部分有序能量做功轉化為信息,一部分有序能量耗散轉化為熱熵。於是信息和能量結合起來由信息不守恆和有序能量不守恆統一為:信息能量轉化和總量守恆!可見一個更大的守恆定律取代了質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信息相對守恆定律即質能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
  • 霍金的五大理論:黑洞信息悖論與時序保護猜想
    霍金的第四大理論是「黑洞信息悖論」。黃博士給小姐姐寫了一封信,拿到信後的小姐姐嚇毀了,壓根看都不敢看,於是她怕信燒了,誰TM看你給我寫的信,我把它丟在風裡。小姐姐想,如此一來就可以把黃博士寫在信上的那些噁心情話,徹底消滅在人世間,但黃博士卻說:你燒吧,你燒吧,你永遠燒不掉的。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開啟了第三次量子革命
    一、黑洞信息悖論的暗烏雲將導致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的誕生!二、宇宙物質短缺和引力短缺的暗烏雲將導致暗物質暗能量理論的誕生!三、量子糾纏現象的暗烏雲將導致超時空傳輸理論的誕生!(量子隱形傳態技術已誕生)四、虛擬生命和虛擬靈魂的暗烏雲將導致二次元宇宙「數字虛擬實在」理論的誕生!
  • 霍金去世前關於黑洞信息悖論提出了不可思議的解決方案
    霍金是偉大的物理學家,是我們一生中最敬重的從物之一,他的宇宙論對現代物理學的進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當然,他去世了,也留下了很多未知的科學迷。霍金一生中,對黑洞的研究是最有心得的。我們知道黑洞是宇宙中一個神秘的天體,它就像一臺離心機,凡是靠近它的物質將會被全部吞噬。
  • 《自由毀滅和自由落體: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思想實驗的論證》
    這就是「信息量子熱力學理論」。它既繼承包容了舊物理學理論,又批判創新了舊物理學理論。任何一個成功的科學理論都不是全盤否定舊理論、閉門造車新理論,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抬頭昂望星空、伸手九天摘月」,這樣才能在舊理論的神助力下飛得更高飛得更遠!21世紀的今天,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的發現一舉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問題,證明了黑洞中物體信息不守恆。
  • 連光都無法脫逃,那信息能否在黑洞中留存?
    需要注意的是,逃逸速度是指從黑洞跑出來的速度,並不是黑洞移動的速度。也就是說你需要用多快的速度才能從黑洞中跑出來,正是因為光速是一切具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所不能到達的速度極限,而黑洞的逃逸速度又超過光,所以光沒有辦法逃出黑洞,因為宇宙中沒有速度超過光的事物存在。
  • 國際先驅導報:霍金破解黑洞信息悖論遭質疑
    【提要】霍金今夏宣布他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以來,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紛紛表示質疑,認為其結論無法驗證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今年7月21日,英國科學家霍金宣稱他已經解決了黑洞信息悖論(又稱黑洞信息佯謬),這立即成為轟動一時的頭條新聞。黑洞信息悖論是他本人於1976年發現的。
  • 2020年物理學5大革命性發現,從黑洞信息悖論到時間之謎
    這些研究人員已經逐步解決了理論物理學中最誘人、最頑固的問題,即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希望在這疫情肆意的一年裡播下的智力種子(黑洞信息悖論和量子糾纏,蟲洞和全息圖),有一天會結出輝煌的果實,這並不瘋狂。
  • 2020年物理學5大革命性發現,從黑洞信息悖論到時間之謎
    這些研究人員已經逐步解決了理論物理學中最誘人、最頑固的問題,即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正如牛頓最終證明了拉住樹上蘋果的引力與使月球在軌道上運行的力是一樣的,這些科學家們夢想著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關於引力的觀點與量子力學的粒子和場結合起來。雖然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牛頓也花了20多年時間才出版了他的傑作《原理》。
  • 霍金去世前幾天完成的論文發表,為黑洞信息悖論提供解決思路
    」 「信息悖論」問題,指的是物體落入黑洞後有關物體本身的信息可能會就此從宇宙中消失,違反了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其根源最早追溯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除了解釋重力為何由時空彎曲產生,行星為何圍繞太陽,更重要的是還對黑洞做了一些預測,特別是黑洞只被三個特徵完全定義,即質量,電荷和旋轉。